欢迎来到瑞文网!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时间:2023-08-31 18:09:53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我要投稿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作的散文,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丽江的风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3.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说到丽江我们都不陌生,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畅游丽江,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写作背景: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作者阿来,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著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线索,感知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明确: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一滴水”的游踪。

  3.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去写起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目标导学二:跟随水滴,感受景美人美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丽江的美。丽江的美,美在自然风光,也美在古城独特的建筑,更美在淳朴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明确: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潭水映照雪山。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喧腾奔流的金沙江。

  2.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明确:绿色、晶莹夺目。

  词语:色彩斑斓 美丽如画

  3.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的,作者又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明确:四方街、木府:“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洗净了街道”;“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房屋: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4.丽江不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丽江的民俗民风更美。请你找出描写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说说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明确: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精神风貌:热爱生活,勤劳。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精神风貌:热闹,快乐,勤奋。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精神风貌:热闹,愉悦。

  目标导学三:品味构思,体会文章独特视角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2.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小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这节课目标明确,丽江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本文又是一篇如诗如画的游记,所以把这节课定位为欣赏丽江的美,八年级的学生通常会认为美就是自然风光美,往往忽视建筑的美和精神层面的美,所以这节课在欣赏美这一环节,就把美分为三个方面,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对阿来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雾里看花的层面,对丽江认识也不够,可能会存在认识不足之处,所以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对文本有全新的认识,在阅读这一方面也还要下功夫。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叙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阿来阿来,藏族,作家。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成为茅盾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二、故事背景

  2012年,阿来到甘肃武威作关于藏文化圈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工作,武威之行结束后又到了丽江。丽江市人民政府听说作家阿来到了当地,就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文章。

  三、理解词义

  1.矗立:高耸地立着。

  2.映照:照射。

  3.苍劲:①(树木)苍老挺拔;②(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4.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5.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6.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⑤):叙述一滴水经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后,游览丽江的情形。着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景之美。

  第二部分(⑥—⑩):叙述一滴水再次醒来后,游览丽江的情形,展现了丽江古城的建筑之美。

  第三部分(?—?):叙述一滴水经历玉河中的徘徊后游览丽江的情形,展现丽江古城的民俗之美。

  第四部分(?、?):交代一滴水离开丽江,奔向大海。

  五、问题归纳

  1.文章开篇“我是一片雪”的作用是什么?“轻盈”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开门见山地点出“我是一片雪”,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表明作者将以物的口吻来叙述故事。“轻盈”一词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雪落到玉龙雪山上时姿态轻柔优美的样子。

  2.“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句子中的两个“喧

  哗”意思一样吗?各是什么?

  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喧哗”指水多声大而显得水声嘈杂;第二个“喧哗”指“我们”由冰化成水、获得自由后喧闹、嬉戏的样子。

  3.“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纳西族人口中对丽江坝的赞美,侧面写出了丽江坝的美丽和闻名。

  4.“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赏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明代”意在表现四方街的历史悠久,“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说明四方街建筑的奇特。

  5.“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这句话用四个“看见”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第一个“看见”写出了到这里的游客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表现了游人之多,侧面描写出了古城丽江的出名;后三个“看见”从正面概述了古城丽江的景色。

  6.“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不同语言中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从侧面写出了游人对丽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7.“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本题运用排比效果分析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丽江古城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的特点。一气呵成,使人震撼。

  8.“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丽江古城民众的悠闲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丽江人民恬静平和的生活。

  9.“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古城是平静、纯朴的,在古城的氛围里,人们浮躁的内心如水滴一般晶莹,即使欢笑、歌唱,内心也是沉静、安定的。

  10.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以一滴水的方式走过丽江的喜悦之情,也表现出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

  1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游历丽江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以一滴水的名义,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通过一滴水的视角来看丽江古城,以一滴水自述自己在丽江古城的所见所闻,让一滴水来替自己思考、说话。通过拟人化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

  六、课文主题

  本文以一滴水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写了一滴水游历古城丽江的旅程,着重展示了古城丽江风景、建筑及民俗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古城丽江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重难点)

  2.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生活之美好;

  3.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欣赏丽江图片,阅读有关丽江的资料,初步感知丽江之美。

  2.朗读教学法。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深入品味丽江之美。

  3.鉴赏模仿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感受本文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丽江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它在阿来诗一般的的文字里变得温柔,变得婉约。或许你从未亲眼去看过,但是当你读了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只怕它要常入你的梦中了。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此文,了解丽江。

  图片及字幕展示丽江的美景及文字介绍。

  读美文,赏美景。让我们跟随阿来的文字,去游览丽江。

  二、穿越时空觅游踪

  1.文章结尾说,“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今天的丽江游,我们就以水的形式开始吧。请大家浏览课文,说说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这滴水用了几百年的时间,从古时玉龙雪山顶上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向丽江却跌落到落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几百年后,从黑龙潭冒出来,后又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美丽的四方街。

  2.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到转换观察地点及观察时间的文字,寻觅一滴水的浏览踪迹。教师小结: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3.请你凭着对丽江的了解,写一份关于丽江的导游词。

  三、撷取美景赏画意

  1.如果这篇散文就是一幅立体丽江图,请你反复诵读课文后,分组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谈谈这幅画的美。

  ①风景美;

  ②建筑美;

  ③民俗美。

  教师小结:

  ①风景美:“硕大的银盘”丽江古城是画面的中心,玉龙雪山是画面背景;上有蓝天,中有冰川,下有村庄草甸。这幅图画远近相衬,高低相宜,景致分明,层次感强。充盈整个画面的是绿色:绿色的松、杉、草甸,翠绿的象山、凤凰山、笔架山、碧绿的.深潭。点缀着红色的杜鹃、山茶、角砾岩街道和潭边的亭台楼阁,白色的马帮驿道和纳西人院墙,青瓦色的四方街,黑褐色的大水车,黄昏时五彩的灯光……这幅画色彩饱满艳丽,令人赏心悦目。

  ②建筑美:丽江古城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城市,城里的建筑独具鲜明地域特色。无论是奇特非凡的木府建筑,还是依山势水流而建的石头街道,无论是形式各异的小桥,还是缓缓转动的风车,都显现出丽江古城的建筑美。

  ③民俗美:这幅画展现了民俗民风:驿道上来往的马帮;小山前建城的木匠石匠;草甸上放牧的牧童;街道中敲打银器的银匠;字画店里售卖字画的老板;演奏古代音乐的老者;院子里浇花的市民;楼下正屋里闲话的一家;楼上回廊中眺望远山的游客;住房里相谈甚欢的宾主;风车下摄影留念的游览者;茶楼酒吧心情欢歌的人们……构成了一幅丰富而和谐的民风民俗图。或热闹或恬静,或欢快或悠然,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当你漫步丽江,最想去的是哪里呢?请以小组为单位,摘录相关文字后朗读。再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为其配上一幅画,并题上一句诗文。

  生:

  1.玉龙雪山冰川剔透、白雪晶莹、雾气缭绕,巍峨挺拔矗立在苍茫云海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四方街我赤脚轻踩在铺满五花石的老街,仿佛触到千百年前丽江的清凉,嗅到家家户户沁人的花香,听到院落里悠扬的古乐和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马帮行色匆匆的马帮翻山越岭,和着百灵鸟的歌唱,杜鹃和山茶的舞动,消失在落日余晖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四、转换身份做代言

  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呢?

  教师小结:

  水是无形的,流动的,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丽江的风景,可以巧妙地把古今时空把景物组合串联起来,带领读者穿越古今,横跨雪山至平原,更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丽江风貌。且用“一滴水”的口吻来叙述,别致新颖,更赋有浪漫与童趣。

  2.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请仿照此文,以物(一株花、一条鱼、一片云、一辆车)为叙述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五、总结:

  纵贯时空跨长河,这滴水,书写了一场天荒地老的旷世绝恋,演绎了史诗般的恢宏之恋!它以变幻的视角,带着读者领略丽江流动的风情,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它,更记住这座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城吧!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4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厘清作者的行文脉络。

  2.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体会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厘清作者的行文脉络。

  2.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丽江,一座因水而得名的城市。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丽江,静美得像一片散淡的云朵,雅致得像一幅写意的丹青,独特得像一首凝固的诗行,静静地沉睡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

  二、自我研学

  1.作者介绍。

  阿来,藏族,1959年生,四川马尔康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代表作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其中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往往有特殊的藏文化气息,文字干净、隽永,富有诗意。

  2..生难字词。

  (1)读准字音。

  驿道(yì) 苍劲(jìnɡ)

  矗立(chù)翡翠(fěi)

  徘徊(páihuái)砚池(yàn)

  蘸到(zhàn) 擦拭(shì)

  眺望(tiào wànɡ) 硕大(shuò)

  (2)词语解释:

  苍劲:指(树木、诗文、字画、歌声等)苍老挺拔。

  眺望:指从高处远望。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三、寻踪觅迹

  请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勾画出一滴水流经丽江时形态变化的词语并进行概括。

  明确:一滴水—雾气—一片雪—一粒冰—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一滴水。

  2.文章的题目叫“一滴水经过丽江”,那么,这一滴水都经过了丽江的哪些地方?请速读课文,勾画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词语和历经的时间词语。

  明确:

  地点:玉龙雪山顶上—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的院子—金沙江。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3.请为文章梳理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5):以水滴“自叙往事”的方式,叙写历史。

  第二部分(6—16):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

  提示:如果学生结合时间和游踪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只要层次清楚,也是正确的。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题目,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一滴水是如何经过丽江的呢?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上节课,阿来化身一滴水,为我们展现了丽江古城和周边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随着阿来这滴水,再次走进丽江古城,深度欣赏一下丽江的美丽吧!

  四、璀璨华章

  从一滴水的奇幻之旅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大家分享。

  提示: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再展示明确。

  明确:

  (1)自然景物美:

  (2)深远的传统文化

  (3)丰富的历史内涵

  五、品味语言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1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待?

  明确:借一滴水之口,表达了作者珍惜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明的美好愿望。

  2.“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句话紧扣标题,总结全文,描写了一滴水的满足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眷恋之情。

  六、合作探究

  1.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着重介绍了东巴文“水”这个字?

  (1)作者是化身为一滴水游丽江的,这里介绍“水”这个字,自然合拍。

  (2)“水”这个字说明了当地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文章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展现丽江古城的美丽风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手法,构思新颖,行文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以“一滴水”介绍旅行所见,其中既有古代纳西族建造四方街的介绍,又有现代人游览古城的画面;既有在玉龙雪山眺望丽江坝的远景,又有四方街上纳西族人生活的近景;既有远望雪山之景,又有平原近景。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远景到近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丽江古城的美景,从而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优美、景色怡人、建筑古朴、民风质朴的丽江,展现了一幅立体丽江图,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八、布置作业

  以一滴水游览丽江的方式新颖别致,请尝试这种写作方式,把自己想象成某样事物,给大家介绍你心中的一个景点。(200字左右)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5

  学习目标:

  了解水的行踪,把握独特视角,品味精彩语言。(PPT1)

  教学重点:

  品味精彩语言。

  教学难点:

  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

  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教学设想: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先生的一篇散文,以水的独特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丽江神奇美丽的自然风景、古老的历史、厚重多元的文化、别具特色的建筑、闲时恬静的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语言清丽自然,既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描绘,又不失厚重的人文底蕴介绍,是诗意的审美和文化的遐想并行。由于八年级学生思维初开,积累的欣赏词汇比较少,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关键词提示,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用关键词引导思维,进而对文本语言进行欣赏和品位。

  教学过程:

  一 人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先猜一个字,再猜一个城市名字。请看老师画的这个符号,你想到了什么?这不是树叶,也不是小鸟,而是东巴象形文字中“水”的字形。东巴象形文字是云南纳西族人在宗教经书中使用的古老文字,比甲骨文产生的更早,现在仍然在使用,被称作是中国象形文字中的“活化石”。他就在云南省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是哪呢?老师从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看到了以下几句话,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猜城市。(PPT2)

  1.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被誉为“高原姑苏”。

  2.这里有木氏族人于宋末明初建造的一座古城,这里是“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这座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是这样的。

  3.这里有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母系氏族最后的乐园泸沽湖。

  对,这就是“丽江”。让我们大家化作一滴水,跟随一滴水的视角看丽江神奇美丽的自然风景,品丽江古老的历史和厚重多元的文化,赏丽江别具特色的建筑与人们闲适恬静的生活,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猜读·释课题

  “经过”一词如何理解呢?请同学们使用拆分组词法解释。经,经常、曾经、经历;过,过程、过去。那么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给出合理的释题。一滴水在丽江经历的过程。非常完美!请围绕课题联系游记的特点,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写在题目旁边,猜读课文。请展示:

  1.一滴水都经过了丽江哪些地方?

  2、一滴水经过丽江看到了哪些景象?

  3、为什么以一滴水的视角经过丽江?

  4、阿来先生借一滴水经过丽江抒发了什么情思?

  5.一滴水为什么要去丽江?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是老师非常想要了解的,现在请您带着自己的问题,速读课文,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次展示。

  通过展示,同学们的理解的难点问题集中在这三方面:

  1.水的行踪不能准确判断。

  2·为什么以水的视角游丽江,分析不能深入。

  3·作者阿来写作此文的用意理解不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根据问题学习课文。

  三、速读·概行踪

  提示:

  1.请留心水行走的方式:经过,流过,穿过,落在,奔流,跌落,跃入,奔向……

  2.请在课本上先标注行踪,再画出行踪。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概括水的行踪。AD生从时间的角度概括,BC生从空间的角度概括。小组归纳后请分别展示。

  AD生:我们从时间角度进行概括,课文1至5段,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叙写了历史,“明代”、“木氏家族”“徐霞客”等;6至16段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描写了现在,标志性的词语是“好几百年、黄头发、蓝眼睛、不同的语言”。写作顺序是从古到今。

  BC生:我们从空间的角度概括。文章1至5段按照从高而下的顺序,记叙了一滴水从玉龙雪山顶到地下的历程,标志词语“扑向山下、跌落”。第二部分6至16段则是写一滴水在平地上的见闻和感受,和我们的视角接近标志词语“来到、流过、经过”等等。

  同学们手绘水的行踪各个不同,非常精彩,老师也画了一幅水的行踪图,请看黑板。(PPT3水的行踪)我们一起说行踪:

  一片雪轻盈地落在玉龙雪山顶上,化作一滴水,经过马帮驿道和纳西人的村庄,奔流到草甸,跌落到落水洞,沉睡黑龙潭,来到前世心之所向的四方街,流过丽江古城,来到果园和田地,跃入金沙江,奔向大海……

  三 跳读·赏美景

  一滴水从飘落玉龙雪山,到走过丽江古城,汇入大海,饱览了丽江美景,你一定也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仿照例句写出你印象深刻的丽江美景。

  例句:在水的行踪中,我看到了玉龙雪山千年沉默,看到了草甸上水草丰茂,听到了落水洞流水潺潺。

  四 美读·品手法

  古老的丽江,韵味悠长,今天的丽江,名扬世界。她如诗般灵性,如画般自然。请同学们美美地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批注美的理由,小组交流后,推荐赏析。

  关键词提示:灵性,生命本真,和谐共生,闲适恬静,通透静美,人文风情,诗意,童趣,形象,哲理,厚重。

  请展示:

  a我选择第十段的第4、5句。从“依、顺、止”这三个动词,我仿佛看到了丽江古城别具风格的房屋、古朴自然的老街,看到了城依山而建、人随水而生的画面。【师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我选择的是第二段第3句。“绿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村庄”这些诗般优美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清新画面,让我看到了丽江美丽的自然。【师评:自然之美】

  c我选择的是第十三段第7句。从这句话“掺、蘸、写、挂”我读出了水的心愿,读出了丽江文化的深厚底蕴,读出了作者对我国古老文化的自豪和热爱。【师评:多么厚重的文化啊!】

  D第13段第10、11、15、16句,“香气隐约、浇花、眺望、交谈”一幅幅的画面展现了丽江人和游客的生活,多么闲适、多么安逸啊!【师评:对,这就是漓江人诗情画意般的慢生活】

  刚才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了丽江神奇美丽的自然,多元厚重的文化、淳朴闲适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丽江处处都流动着生命,生命在丽江处处灵动。

  老师也读出了一句,第七段的第2句,(教师读)这句中“咕咚”这个拟声词,再加上“翻”这个动词,活灵活现地把“水”调皮可爱的形象描绘出来了,充满了无限童趣和生命的本真。

  第14段的第4句,用哲理般的语言抒写了游客们即使在喧闹的夜里心也是静的,心也是净的,这句话以诗的语言表现出作者对丽江文化和人生的哲思。

  【教师归纳】在如诗的篇章中,在如画的描绘中,我们看到了阿来诗性中散发的生命本真之美,看到了丽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感受到了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与人的灵魂平等。阿来先生,以一滴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圆满完成了他的丽江之行,抒发了无限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丽江的一切散发着生命的本真,生命的不同形态在丽江尽现灵动。

  五 精读·悟视角

  一滴水终于以自己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实现了流过四方街的愿望,阿来用一滴水的视角游览丽江,有什么巧妙之处之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的视角对第3段、13段进行改写,小组长进行归纳,指名展示。

  仿写提示:

  1、我们作为人,在丽江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们的方式是什么?

  2、把个人视角不能达到的语句用括号标注。

  3、小组内对改写前后的句子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水独特视角的妙处。

  请展示:

  A我改编的是第三段1至6句:

  我看到了一条瀑布,从玉龙雪山上喧哗着扑向山下,仿佛在宣泄沉默了多年的力量,山里有高大挺拔的松和杉,山上开满了杜鹃和山茶花,山下有条古老的驿道,村庄里住着纳西族人们,他们都说丽江坝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PPT4)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大家认为原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水的独特视角让我们感受到水的情感、水的生命在流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有同学评讲,评讲!

  我在听的过程中发现改编后的文段偏重于说明性的介绍,缺乏真情实感,看到的景色意向也缺乏生命的灵性。(师评语:请同学们将好的建议批注在书上,你们都读出了字里行间生命的灵动)。

  B我改编的是13段,1至7句:

  在丽江古城我看到有丁丁当当敲打银器的小店,有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玉器店。我还看到一所院子里,一群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这里还售卖有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在这段改写中,我省去了第5、6、7句,因为这几句是水的心理活动。省去后就不能把作者借水之视角表达对东巴文字的热爱和自豪,失去了生命流动的本真之美。

  【评价:你触摸到了文字背后的真挚情感】

  【教师归纳】真是合作出智慧啊!同学们都深入课文,用心感受了一滴水为视角的妙处。

  因为借助了一滴水,作者获才得以自由的视角,全方位、灵动的描绘丽江美景;

  因为借助了一滴水,才完成了从一个景物到另一个景物的巧妙过渡;

  因为借助了一滴水,才实现了灵动的跳跃,详略处理恰到好处;

  因为借助一滴水,我们大家才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作业】

  请模仿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角,以“一只鸟”的角度,跨越时空游览伊川,全面多角度展现伊川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重点)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难点)

  3.品味作品的语言。(重点)

  学习过程

  1导入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作家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我们尽情畅游在丽江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

  2导学活动一

  一滴水:领略古城的自然风光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画出这一滴水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2.在这沿途许多许多的画面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幅画面,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理由。请用这样的句式:“我最喜欢,你看:,我感受到了。”

  ①默读课文,找出最喜欢的画面。

  ②同桌交流。

  ③全班交流。

  (示例:我最喜欢从山上流到山下时沿途所见的美景,你看:“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感受到了丽江古城树木葱茏,翠色无边,满树繁花,色彩缤纷,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带我们游览古城,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妙处呢?

  (答案预设:①运用拟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把时间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整体。③获得灵活的视角和观察方式。④运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3导学活动二

  一座城:探寻古城的文化符号

  1.丽江这座古城,不单单是自然风光让人留恋,它还有很多独特的文化符号,再次细读文本,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们都发现了哪些属于古城的文化内涵呢?

  ①细读文本,发掘内涵。

  ②小组合作,合力探究。

  ③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答案预设: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建筑独特、银器玉器、纳西音乐、东巴文字)

  4导学活动三

  一颗心:感受古城的人情和谐

  1.这一座城,是那么厚重古朴,在那儿生活的人们,又描绘着怎样的生活图景呢?

  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照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①齐读这两段文字。

  ②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丽江古城的生活气息了吗?

  (答案预设:生活恬淡宁静,人与人关系和谐融洽,古城让人心灵澄澈沉静、返璞归真,古城是心灵的安居之所。)

  5导学活动四

  品味语言的诗意与哲理

  1.这样一座城,叫人怎能不爱它?阿来化身为一滴水,让我们在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语言文字中,流连在丽江的山山水水,触摸这座古城的脉搏。让我们再走进文章的字字句句,细细涵咏品味。

  ①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与自然,美丽了自然。

  (答案预设:排比,四个“看到了”极力铺陈所见景物之多,景物之美,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赞美向往之情。表现了丽江的建筑和自然和谐统一,融为一体,互为映衬,蕴含诗意哲理。)

  ②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答案预设:诗意的比喻,精妙的联想,把薄云掠过月亮的景象比作丽江古城的银匠擦拭银盘,突出薄云掠过月亮星空的晶亮之美、飘逸之美、灵秀之美,让人慨叹并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能见到作者对丽江之美的陶醉。)

  2.小结:这样的古城,怎能不叫人心向往之!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相关文章: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5篇)05-27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10-13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03-17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反思04-27

游记仿写一滴水经过丽江作文(通用14篇)05-2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02-09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02-09

一滴水经过济南作文750字02-06

《一滴水过丽江》教学设计09-30

《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