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转眼间,这一年的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即将迎来的是新的一学期,到时候让我们一起看开学第一课,不断学习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

  创新,是学习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前进,走向成功之路。 翻开人类历史长卷,有多少伟大的科学实践者不正是通过点燃创新――这盏明灯而达到成功彼岸的吗?就拿物理 学家法拉第来说吧,他在奥斯特试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能否实现磁生电这 一伟大的构想,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于探究,他终于成功了,从而开创了电学事业的先河。他不正是由于创新精神而获得成功的吗? 培根曾经说过,“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这些“拙劣的探索者”的 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创新的精神。科学发明需要创新精神,学习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英国有个人叫亚克 敦,可谓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阅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可最终却毫无建树,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将书本只是加以 创新,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与之相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对资本家 发给工人的工资产生了疑问,正是抱着这种求索创新的精神,他不断深入工人群众,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了剩余价 值的秘密,为了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学习必须有创新,否则,即便读万卷书,也是徒劳无益的。 学习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学有所成;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为一名合格的弄潮儿!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吧!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2

  今天“开学第一课” 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主持人是撒贝宁,董卿,还有何炅,首先是候德刚老爷爷讲一个三棵柳树的故事,当年候德刚老爷爷还是个孩子,他跟着红军叔叔阿姨走,他从老家出发时折了一个清脆的柳枝,一路上他都拿这棵柳枝,走到四川的时候德明得了重病,红军的叔叔阿姨只好把他留给当地藏民,猴德明就把这跟柳枝插在了茫茫草原上,80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成为耄耋老人,而当年的这棵清脆的柳枝也成了清脆的柳树。

  在这后面讲述了贺龙将军,贺炳炎的辉煌历史。

  下面介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后代,第一位曹小龙,他父亲是曹丹辉将军,红军长征时,在红一方面军参加了直罗镇战役。第二位是李亚平,父亲李天佑将军,红军长征中,他率领红一方面军红五师血战湘江。………朱俢秋,父亲朱良才将军,在长征中参加了惨烈的湘江战役。第十位潘涛声父亲潘峰将军,长征时期是红四方面军两过雪山,三过草地到达陕北时,他的团只剩下五人……

  最后由104岁的泰华礼老先生,代表红军升旗“升国旗,唱国歌”。

  昨天先辈们用他们的足迹为我们开路,今天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珍惜当下,开创未来,新的长征在路上,让我们接过老兵的旗帜,传承长征精神。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3

  昨天晚上我们观看了以理想复兴之路,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里面最吸引我的是323名教师去教育山区的小孩子,其中一位叫张秀丽的老师,她是第一届支教团的教师,她说,那里的环境恶劣,学习条件不足,而且每天上完课,同学们都自主地留下来看书学习,因为没有电灯,所以他们买蜡烛来看书学习。山区的同学们挑灯夜读,刻苦学习,好像勤奋的蚂蚁,恨不得把知识都搬进自己的脑海里。

  山区的同学们条件如此艰苦,而我们现在石门实验小学有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能够让我们舒服地学习,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能让我们迅速地看到图片、丰富的资料。当年张秀丽老师,无惧山区学校的简陋环境,她春风化雨般地全心全意教导山区同学,让他们学到知识文化。我也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来教我知识,他们是林老师、隋老师、吴老师和庞老师,我会考到好成绩回报老师。经过数年后,山区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还增添了互联网的多媒体设备,在一次课堂网上连线上,山区同学们一起向支教团的老师们唱《歌声与微笑》歌,以表达他们对老师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教育的恩情。

  在《开学第一课》里,支教团的教师去山区教育同学们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能去山区学校实地感受与山区同学和老师一起互动学习交流。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茁壮成长。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4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人在多数公共场合都看得到的。一面红色的旗帜,再点缀上五个星星。如果不是国旗,那么它的设计就很朴质,很普通,但如果它的国旗,它的意义就变得十分重大了。

  五星红旗左上角的那颗大星星就象征着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后面的小星星则象征着人民,国家领导人带领着人民走向成功,走向富强。

  现在,我们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但还有那么一些人不好好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许多人仍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那是用革命先辈热血换来的,为什么他们要如此拼命地去干?原因是什么?原因不就是他们有颗爱国的心吗。而现在新中国的新少年,我们,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在哪里呢?升国旗时大声喧哗,推推挤挤,这不应该是新中国的新少年该有的面貌啊。

  国家的下一步,不是天注定的,而是靠我们的努力,新少年的努力去走,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各地的更多地方。所以,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让祖国取得更多的胜利,为了让世界人民得到幸福,这不会是“亏本的生意”。

  革命先辈为我们铺好的路,不能让他们“白铺”。国家,社会对于我们新少年的期望更不能辜负。

  一个国家最注重的就是子民,而我们也是中国人民的一员,国家给予了我们幸福生活,我们不能让国家的努力白费。我们是祖国的新少年,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让五星红旗让更多的认识到,也要让更多的知道:在东方有一个强国叫中国!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5

  “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悠然地走在课室里。“嗯”!从何来的歌声呢?我走进教室,看到了一学期一次的《开学第一课》。

  “大家好,同学们好!”一个熟耳的声音,“我是张桂梅,哦,原来是张桂梅呀,张桂梅刚刚入云南,上级领导就交给了张桂梅一个艰巨的任务--已经很久没有老师上课的学校。这座学校是座女中。张桂梅一开始凑钱才一万多元,因为那些女同学是乡村的,没钱交学费,所以党就为她们建了一所学校,现在的她虽然还是身负多种疾病,但是她像一座杯梁,送走一批批学生,步入大学;又是一根蜡烛,点燃一代代的希望,实现理想;又如一棵大树,护着一届届树苗,长大成树。

  她像我身边的她一-查君洋,君洋是一个乐于助人,忘了自我人的好人。一次,在去公园的路上,看见我摔了一跤,摔伤了手臂,看见其它人嫌弃的眼神,我面红耳赤,在眼神里伸出了一双充满善良的手,将我从地上扶到了椅子上,帮我处理了伤口。我问道:“你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来帮我呢?她只给了一个充满喜悦的微笑。看看她离去的背影,我像明白了什么。她在大阳地照耀下,好像一张心灵的创口贴,把我的心灵的冰川都融化了。

  帮助不是良费时间,而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品质。帮助的品质是中国传统的美德,要继续发扬下去,说不定,一个举动能改变一个人生。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6

  9月1日,我在家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首先是“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出场了。她小时候不是想当一名宇航员,而是想当一位老师。她还激励我们:“追逐梦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擦干眼泪不轻言放弃,就会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没错,我们只要努力向梦想迈开步伐,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即使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然后是地震最美舞者廖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以及她轻灵舞动的双腿。可是,她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能成功用假肢跳出一次优美的舞蹈。她还做了很多曾健全时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对梦想的坚持,给了她一次重生。

  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怎么做不到呢?之后则是钢琴家郎朗和加油站妈妈郑亚波。郎朗曾只是个替补,出场几率非常渺茫。但是,他参加了芝加哥交响乐团1999年的世纪演出,从而一举成名。“坚信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坚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补,也有出彩的机会。”郑亚波阿姨则是一位加油站工人,作为单亲妈妈,她为了自闭症儿子开发智力,11年里看视频学习弹钢琴,再手把手教给儿子,十分辛苦。通过9月1日的这一课,我体验到了梦想对人们的激励。我也知道了,只要自己想做,就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7

  今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给你们说说我的感受。

  我们中国文化最有代表的就是汉字,汉字最早的是甲骨文。大学教授王老师给我们看了两个甲骨文,两个同学都没有猜中,最后教授说是雨。然后她又写了正直两个字从最开始到现在的变化,最后又跟现在的简体的楷书比较了一下。

  有一位称号是汉字叔叔的爷爷,他叫理查德·贝尔斯,他研究了很多汉字,他到四十四岁的时候就要发一个网站,全都是他研究了很长时间的汉字,有一天他就要回美国了,是他的一位叫迪新的朋友帮助他没有离开中国,后来迪新病了,但是他仍然在视频上和理查德说话了,让理查德非常高兴。他希望自己能活很长时间,能活九十多岁,变成汉字爷爷。

  有一位下围棋的叔叔,他叫柯洁,是围棋冠军。他是小孩的时候,就报了很多兴趣班,但是却只对围棋感兴趣,他曾经与人工智能的机器下围棋,因为他非常紧张,所以下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棋,输了,他非常不甘心,哭了,虽然他不甘心,但是机器人也是人创造的,也是人给的智慧。所以他希望的未来是人和机器人一起发展。

  当然,我也就只选了一部分写了出来。还有很多故事我没有写。我觉得这些人都非常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愿意传播汉字。我的感受是,我们要以后传播汉字,传播中国汉字,帮助中国助兴。以后我要努力学习中国文化。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8

  《开学第一课》一共有四个课题,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

  第一个课题是“爱国”,说的是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奶奶,她给我们讲述了她和亲人在那是所经受的艰难和困苦。

  第二个课题是“勇敢”。上小学时,我们都学过一首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就是革命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发现了日本人,他让他的伙伴回村报信,让乡亲们先离开那里。二小为了不让全村人受伤害,自己拖住了日本人,村民安全逃离,但二小却壮烈牺牲了。

  第三个课题是“团结”。南京大屠杀时,南京遭受了日本人的血洗,当时在南京的外国人可以直接离开那里。可有一位叫约翰。拉贝的外国人,他不但没有离开,而且还帮助中国人。他说的一句话使大家永生难忘:这时中国人需要我们,我们不能走。这句话给了中国人民很大的自信,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个课题是“自强”。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时,美国人的飞机给我们带来了帮助。中国人从来没见过飞机,以为在天上飞的'是老虎,给他们起名叫“飞虎”。所以就有了飞虎队这个名字,飞虎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帮助。然后才有了中国的胜利。

  经过《开学第一课》,我们知道,我们曾经有一段不可抹灭的血历史,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有那么多牺牲的烈士,才换来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回报英雄先烈!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9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以红军长征为例,讲述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和坚持不懈四个主题。

  第一节课是信念不移,就是坚持一个信念,不后悔。这一节讲了红军不放弃的精神,哪怕三十万人的队伍仅仅剩下了不到三万人,哪怕自己牺牲,哪怕可能到不了目的地,红军始终不放弃,坚持走完两万五千里。

  第二节课是勇往直前,就是要勇敢。无论多么艰险,始终不退缩。这一节讲述了红军长征路上,面对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始终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第三节课是百折不挠,就算有上百个挫折,也不退缩。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千灾百难,如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毛主席在长征结束之后,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讲述了红军遇到的困难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第四节课讲的是坚持不懈。航天员在训练时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度过难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我们今天的幸福是我们先辈给的,让我们勇敢的面对困难,传承先辈的精神。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0

  开学了,老师带着我们看了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

  梦想这个词对我来说,从来都是遥远而触不可及的。我从来都认为:人们都口口声声说着梦想,但从来只是一些空想而已。当伙伴们兴奋地说着他们的梦想,我从来只是说声“长大后要当作家”,压根就不想怎么实现这个梦想。因为我认为:实现梦想前的奋斗,实在是太累了,并且成功率也很低,我没必要为这么一个小几率才成功的梦想而努力。

  在《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里,我才了解到梦想的力量。廖智老师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她的双腿,这让从小就梦想成为舞蹈家的她近乎崩溃。但在巨大的打击中,她毅然选择了坚强地站起来舞蹈,即使在迎面而来的困难中,她也毫不退缩。在自己的努力与汗水中,又能翩翩起舞。

  对比起来,我不禁脸上发烧。那些为梦想而努力的人,即使面对大风大浪也勇敢地迎上去,我却因为一点小小的打击和消极的思想,就丢下了自己的梦想。以后,我会为梦想努力,让全世界的人看,我一定会为梦想奋斗,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

  梦想,以航天员王亚平阿姨的话来说,就是浩瀚的星辰,虽然遥不可及,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飞向那片灿烂的星空!

  只要为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的汗水,任何梦想,都在不远的前方!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1

  9月4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了《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这一场央视专门为我们青少年儿童设计的视觉盛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开学第一课》里,有些片段使我咬牙切齿,泪流满面;有些片段使我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从古至今,爱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有的品质。说到爱国,我就想到了两首歌——《歌唱祖国》和《义勇军进行曲》,电视里的军人叔叔们唱得气势如虹,让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热潮。他们,是多么热爱我们的祖国啊!

  我们身为00后的小学生,就更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我没有壮烈英雄的强壮体格,没有他们那般机智的大脑,但我们跟英雄一样,都有一颗爱国的心。祖国的美好山河孕育着我们的世世代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肩上都应担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学好科学文化,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让我们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

  祖国——一只金色的大公鸡,它正走在繁荣富强的大路上,它以后的发展离不开我们这一代。因为,我们以后会把这只“大公鸡”“喂养”得更加美好,更加强大,坚决不让法西斯再次卷土重来。

  我们——21世纪刚刚盛开的花朵,是祖国发展最好的见证者。请记得,我们会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身负重任的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2

  9月1日是我们开学的日子,必不可少的是观看《开学第一课》了。今年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打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长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奶奶为我们讲述狱中绣红旗的故事。由于他们在狱中从未见过红旗,便拆下红色的被面,缝上黄纸星星,令一颗大星居中,四颗小星对称分布四方,秘密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我终于懂得了,五星红旗中五颗星的含义和意义,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的一名儿童,我要学习他们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做一名好好学习、热爱祖国的好少年!

  还有一位夏伯渝老人,他是第一代珠峰“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的“无腿勇士”。节目中,他讲述了“中国梯”背后的悲壮,因为登山者的高山靴下绑着尖利的冰爪,要搭建人梯,得脱下靴子、袜子……最终,他们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登上了顶峰,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世界最高峰。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一点儿苦也吃不得,见困难就退缩,如何能成功?今后,我要学习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困难不屈不挠,对梦想永不放弃!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比任何一次都要精彩得多、感动得多!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要更加努力学习,早日为祖国作贡献!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3

  转眼间,这个暑假已经结束了,我们迎来了又一开学日子,可以说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们又可以观看着《开学第一课》节目了。

  晚上8点,我便早早的让妈妈把电脑打开,观看《开学第一课》节目,之所以深受广大中小学生们的喜爱,或许是授课的方式不一样的吧,因为节目总会播放各种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让我们观看。这不仅让我们吸取了各种知识,还能在观看节目中,更好的理解各个人生意义。进而加强我们小学生们爱国精神的理念,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爱国的理念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理念,更何况是那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大力弘扬爱国精神。

  每次观看《开学第一课》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激励着我们的不断向前成长,使得我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为未来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学第一课》里讲了许多感人的故事,爱国的体现,必胜的决心和恒心。爱国,不一定要求你去边疆为国驻守,只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比如:拾一块垃圾,植一棵树,捐献一份爱心。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作为新一代少先队的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到规范自己的行为,给自己规划好每一天的生活,做到每一天都很充实,用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4

  鲜艳的红旗,四颗金黄的小五角星拱卫着一颗灿烂的大五角星,这就是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它飘扬在革命的征途中,也飘扬在巍峨的高峰上,飘扬在祖国的大地上,也飘扬在我们心中。守候在电视机前,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令我激动不已的红旗故事,也接受了一次次爱国洗礼。

  节目一开始,我们就一起走近了《红岩》狱中绣红旗的原型故事,感受着五星红旗的信仰和荣耀;随后,我们又紧随着第一代攀登者的脚步,领略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的坚持与拼搏;我们又航行在浩瀚大洋,体会着护航舰队捍卫祖国的尊严与荣光……

  当主持人董卿老师满怀深情地读起《红岩》片段,那娓娓道来的语音,似乎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热情的年代,将我带到了革命先辈的身边。黑暗的牢狱锁不住革命先辈们的爱国热情,他们拆掉被面,绣上金黄的五角星,制作了一面包含着热情的国旗,那就像一粒种子,埋在了这片大地,也种在了人民心中。听着郭德贤老奶奶的回忆,看着她95岁的高龄还忍不住为牺牲的战友流下热泪,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时至今日,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的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而不可侵犯。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小学生们,这一篇篇国旗故事,激励着我们,我们满含着热泪,接过先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的富强贡献知识力量!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5

  九月的风是暖暖的,吹的脸热热的,红彤彤的。天空像一块洗净了的蓝黑色的粗布,星星仿佛是撒在这块粗布上闪光的碎金,很美很美。此时的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起准备迎来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

  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有一次感动了我。首先我看到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这是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翻过岷山之后创作的,这是一次举世无双的行动。

  令我最感动的还是贺炳炎将军的故事。当时他参加红军,红军不要他。贺龙看他机灵,于是把他收下了。有一天,他去送信,回来是发现了敌人。于是他躲到树后面,让敌人把武器放下。等敌人发现他只是一个17岁的孩子时,他们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之后他一个人把47个敌人全押回营地,大家才发现贺炳炎原来这么不简单。又一次,贺炳炎将军要截肢,当时没有麻药,就给他嘴里放一个毛巾让他咬着,用当时农民用的锯子把手锯了下来,整整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才把手锯下来,这是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忍耐了啊。再看看我们现在,就是用剪指刀把指甲翘起一块或是减下一小块肉,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巨大的疼痛。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整天无忧无虑的,看到这些我的泪水就像坏掉的水闸,关也关不掉。

  还有一些别的战士,贺龙将军,胡正先老爷爷等。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那些为了我们而牺牲生命的战士致敬。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6

  “张鸣鸣多么了不起啊!那么小 就担起生活的重担,而且学习还那么好!”看完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后,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口,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独生女张鸣鸣在父亲去世、妈妈患重病的情况下,勇敢地独自担当起生活的重担,最后成为一个强者。张鸣鸣为抢救犯病的妈妈,冒着大雨,去给妈妈换氧气;她生日那天,妈妈要她买个蛋糕,懂事的她知道家里生活困难,反而给妈妈买了香喷喷的包子;妈妈后来不幸瘫痪,他为了给妈妈补身子,又忍痛把自己从小到大这样的一只乌鸡杀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张鸣鸣不但没有荒废学业,而且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担任了大队长。

  看看张鸣鸣,再对照自己,真是很惭愧。我遇到一点委屈就向父母诉苦;遇到一点困难就让父母帮我解决。父母生病时,我只是问候一句,随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过生日的时候,我还缠着妈妈给我买个大蛋糕和生日礼物。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舒逸生活,但有时候还不满意。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又那么好。上着最好的学校,用着最好的文具,穿着名牌衣服,吃着山珍海味、最贵的食品?我们现在的条件那么好,难 我们要以张鸣鸣为榜样,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7

  开学第一天,和往年一样,晚上八点钟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准时播出,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这个节目。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看完后,我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节目邀请了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们。他们都白发苍苍,年龄都在一百岁左右,但讲述起长征的故事却精神抖擞,犹如他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大部队,或许这就是长征精神吧!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让我最感动的是开国元帅贺龙的女儿——贺捷生。贺奶奶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她出生18天就跟着父母踏上了长征之路,从马背摇篮里的“长征婴儿”,成长为就建设新中国的女少将,这得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啊!还有贺炳炎老先生的儿子,他讲述了他的父亲因为右膀子被敌人击中,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痛进行了截肢。看到这儿,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句,不就是红军长征生活的写照吗?革命先辈的旗帜,令我们敬佩,他们,犹如一颗颗闪闪的红星,照耀着我们。

  红军战士们饿了吃草根、煮皮带,渴了没有水,喝马尿,而我们的今天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从当时的贫穷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努力学习,不怕困难,为祖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8

  爱是伟大的;爱是无私的;爱是温馨的!看了《开学第一课》,读了秦勇老师的故事后,我心潮澎湃。

  《开学第一课》里讲的是“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节课上的老师竟是以前超酷的摇滚歌手秦勇,他有了儿子后,放弃了音乐,放弃了一切,他耐心教儿子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教他做饭,教他骑自行车,教他系鞋带……

  我认为秦勇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好父亲,为了照顾儿子,竟放弃了融入了自己血液的音乐。我知道他对儿子的爱,用千言万语都是形容不了的,只能说他对儿子的爱比天更高,比地更辽阔。

  读了秦勇老师的故事后,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我最淘气的就是吃饭。吃饭时,我满屋子乱跑,从不肯好好坐下来吃饭。妈妈经常端着饭碗追着我屁股后面跑,我吃一口饭,要玩上一阵才接下一口,通常一顿饭要花上个把小时才吃完。妈妈总是把我喂饱了,才回到饭桌前开始吃那冰冷的饭菜……那时我还小,又怎能懂得妈妈的付出呢?

  雨果曾说过:“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是啊!如果没有爸妈平日里对我们的精心呵护,又怎能这样的茁壮成长呢?伟大的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使我们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也要用如爱般伟大的孝,来回报爸爸妈妈。

  爱之光在闪烁,爱之溪流在流淌,我们的心也渐渐被爱填满……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19

  时间总是走得很快,转眼间两个月的暑假生活悄然离去。虽然受疫情的影响,郑州的学生还没办法回归学校课堂,还要先接受一段时间但网课学习,但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已经准时送达。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阵阵歌声,仿佛把我带进了那副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金田起义、五四青年运动,到嘉兴红船,再到如今全面实现小康。哪一段历史,不是无数先辈英勇无畏,前仆后继地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随时披上飞天战袍为国出征。”从核潜艇到太空站,从科研人员到航天员,从幕后到台前。他们牢记报国为民的初心,为科研工作隐姓埋名四十载;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大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他们承受了极限的生命训练,将五星红旗带上太空。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323名支教团员,在西海固荒凉贫瘠的土地上,撒下了一粒粒知识的种子。假以时日,这些种子会长出娇嫩的花儿,继续在传递着延续23年的帮扶情谊和爱心接力。

  “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同学们,努力学习知识,即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不断锤炼自我,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将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才能为中华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为了理想照耀中国!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20

  2021央视《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在观看中,我有非常多的体会。

  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禄曾自谦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这两件事,每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从核潜艇到核电站,彭士禄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因此他也被称为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然而这位核动力领域的大科学家,却有一个颠沛流离的童年。小小年纪就成为孤儿的他,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的通缉犯,在逃难途中被几十位百姓自发保护起来,当过放牛娃、干过绣花工,甚至还做过小乞丐。这样一个小孤儿,是怎么成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在《2021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彭士禄的女儿彭洁与同学们分享了父亲彭士禄从“小孤儿”成长为“大科学家”的故事。

  节目现场,彭洁还带来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里面短短几十个字,既是彭士禄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括,也传递出他对祖国的赤诚,对人民的感恩。其中写道: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练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几十位“母亲”给我的爱抚,感染了我热爱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产无私分给了农民,直至不惜生命,给了我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热血。延安圣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直率坦诚的习性。总之,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8-17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央视2022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央视2022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

2022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