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04 14:53:22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

  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计划的制定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有一条规律: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精选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1

  市城管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关于防汛减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明确各项防汛任务,强化各类防范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城区顺利度汛。

  一、强化组织领导

  调整完善了市城管执法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张正飞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龚定球,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媛媛为副组长,局机关股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在局市政所,龚定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曹加鹏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任务负责贯彻组长下达防汛抢险的命令,对抢险人员、车辆、抢险物资实施统一调度和指挥。办公室设立巡查组、抢险组、保洁清运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督查组。

  巡查组(负责人:王中亚):主要负责城区内所有道路、桥梁、路灯及排水设施的巡查工作。认真检查对易发生险情的路段进行重点防范。一旦发生险情,及时通知抢险小组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措施保证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

  抢险组(负责人:曹加鹏):负责应急抢险工作,一旦发生险情,马上携带专业机械设备,到达现场组织抢险。一是路灯抢险小组由王功民负责对城市照明设施的抢险抢修,保证不漏电,无人员伤亡。二是道路、桥梁、排水设施抢险小组由杨城负责对发生险情的道路、桥梁、排水设施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疏通,确保道路通行正常。

  保洁清运组:及时清扫垃圾,组织做好灾后城区清淤及环卫管理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岳珍妮):负责关注汛期天气预报情况,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迅速向各小组传达工作任务。汛期时负责统计各小组反馈的具体情况和有关信息,于每天7:30前向领导小组汇报。同时,负责做好物资、设备、车辆、资金等方面的调度、保障。

  宣传组(负责人:杨恩会):负责防汛期间的信息报道。

  督查组(负责人:倪小栋)负责督查各路段人员在岗情况,机械使用情况,积水处理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二、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

  我局认真总结历年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依据《明光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完善《明光市城管执法局20xx年度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局二级机构分别制定完善大队、环卫、市政所专项防汛应急预案,并组建专业应急队伍。根据前期制定的演练计划,5月2日,市政所在笃学路开展清淤安全操作暨救援演练,演练取得圆满成果,一方面对机械设备性能进行调试,另一方面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为有效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重要保证。确保汛期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强化后勤保障

  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我局备齐备足防汛排涝、抢险必备的物资、器材、设备。现有“前方路面积水,行人车辆请绕行”警示牌10块,警示灯5个;纺织袋500条,铁锨、镐20把,水泵2台,发电机4台。防汛物资落实专人看管,24小时随时领取。另安排14辆车用于防汛抢险突击队员和抢险物资运输。

  四、全面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在汛期来临前,我局开展对城区易产生内涝地段和汛期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对排查的险情逐一落实排险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1.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共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广告7块。2.加强市政设施安全监管。按网格化、专业化管理要求,组织8支专业施工队伍约400人次在汛期前对城区路灯、排水、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予以即时处理;安排排水管线清淤检测项目中标单位,组织6个清淤检测施工班组(42人次),对新明中周边、新汽车站周边、惠利商城周边、嘉山中学周边、池河大道等人口密集区、排水主干管共长约77公里的市政排水管道进行清淤疏通并检测,对检测发现的管道缺陷及时组织市政公司整改,整改管道缺陷共7处;共维修电缆故障23处,维修损坏路灯121盏。维修损坏窨井盖39套;完成管道探测53千米,完成管道清淤11.84千米;推进嘉山大道排水管道改造,完成基槽开挖110米,砼垫层浇筑180米,管道安装160米。3.加强环卫作业场所安全监管。切实加强了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设施监督。共排查安全隐患6起,整改完毕6起。

  五、多项措施保障顺利度汛

  为保障顺利度汛。市城管执法局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一线,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冒着强降雨对排水和道路设施进行巡查,对积水路段进行紧急排水、清理被堵下水道排水口,对井盖(篦)错位、缺失和便道、路面下沉等设置警示标志,雨后及时修复,对雨水收水口及时清掏树枝、塑料袋等杂物。对积水路段设置警戒标志,并引导过往行人、车辆绕行,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根据应急预案和值班表要求,恶劣天气出动约300人次,重点对池河大道、嘉山路、明珠路“两横一纵”重点线路和易积水路段及时预警和排险;

  随着降雨的结束,市城管执法局启动雨后保洁机制,采取人工清理与机械清扫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因雨水冲击产生的淤泥、沉沙、漂浮物及雨水篦子周边的杂物进行清理。同时,市城管执法局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值班期间严禁离岗、脱岗,更好地应对强降雨天气。共出动环卫工人50余名,6辆机械作业车。

  六、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防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防汛工作的管理有时还不够严和细,隐患的整治手段不够硬。二是防汛知识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防汛的宣传教育工作须继续加强。

  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构建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微信、网站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提高防汛能力。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2

  20xx年我局防汛救灾工作主要分为城区防汛和固镇抗洪救灾两部分,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区防汛工作情况

  (一)认真开展汛期安全大检查

  1、要求各大队围绕防汛预警、对防汛物资和应急装备等进行逐项检查。对辖区容易内涝小区,容易积水路段进行排查。

  2、防汛检查要深入实地仔细查勘,排查隐患,不留任何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落实整改责任人,明确整改措施及期限。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要求,备齐备足防汛排涝、抢险必备的物资、器材、设备,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派驻大队与专业大队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和修订防汛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和突发事件预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为有序有效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重要保障。

  (二)立即响应应急措施

  1、成立区城区防汛工作指挥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久松担任指挥长,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区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和远担任办公室主任,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小华山、西市、鼓楼等街道,同时,将城区派驻大队和专业大队编组成十一支应急大队,担负城区防汛中坚力量。中环洁(六安)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按照既定预案做好防汛工作。

  7月18日发布《裕安区城区防汛指挥部命令》(1号文),7月19日发布《裕安区城区防汛指挥部命令》(2号文)。对相关防汛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2、加强值班

  防汛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调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支队主要负责人到岗值班,各大队抢险队伍到岗待命,按各自预案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及时报告灾情和工作落实情况。各大队负责人到岗指挥,信息员做好汛情及防汛情况的上传下达,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及时把握汛情、灾情上报上级单位。

  (三)严格防汛纪律

  各大队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大队负责人是防汛排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所有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在接到集合命令后,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加强对各大队值班人员在岗情况进行督查。

  (四)防汛情况

  7月17日晚各大队连夜上岗,各司其职,对辖区内易涝点及易涝小区进行全面排查,疏通积水严重的道路。当晚,接裕安支队小华山大队辖区万融领秀城小区内涝险情,邱和远和张勇两位同志第一时间赶到小区现场,立即安排裕安公众服务中心队员及时对小区下水管道、窨井进行疏通,安排裕安执法支队辖区小华山大队防汛队员配合小区业主对积水车辆进行排险。现场疏通小区内12处淤积窨井下水口,3个小时内排除小区内涝险情。在文华路与龙河路交叉口万佛宾馆积水点,当晚积水已涨至行人膝盖处,裕安执法支队辖区小华山大队迅速到场,清理堵塞窨井,设立警示标志,及时排除险情。

  各派驻大队同时对辖区紫竹林路,文盛街,凤凰苑小区周边易内涝路段地区加大巡查力度;参与上院小区、翰林巷积水排涝工作,排查小区内车库及门面房低洼地段的安全隐患。及时疏通淠河路与花井栏巷交口处、文庙街与鼓楼街交口处、光明西路三里桥小学光明路分校对面积水并排除安全隐患;对月亮岛安置小区、金马小区、吴巷新村、恒大御景湾等9个建成小区的排水口、雨水井盖、雨水篦子、低洼地段进行排涝清理、打开窨井盖,疏通管道,在井口上方架设安全警示标志;参与振华路、齐云西路、龙井沟路、闻堰路、将军路、均河路等路段积水排涝工作;对以下易涝点嵩寮岩路与龙河路交叉口、闻堰路与嵩寮岩路路交叉口、横排头路与将军路交叉口、镇区南河大道,进行及时排水,所有隐患点均安排人员值守;联合交警、市政对和顺小区段、水云涧西门段、龙湖山庄段、万荣领秀城段、春江公寓段、市公安局南门、312国道与解放南路交叉口、老九中菜市场等路段进行积水排涝,及时疏通了南华路与长安南路交叉口、万荣领秀城段、解放南路和顺东门段、水云涧西门段,畅通了佛子岭路与南华路段;对卡地亚湾小区和关塘小区进行洪涝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清溪路等路段水位大幅上涨,迅速清除堵塞在下水道口的杂物垃圾,疏通积水口;排查振华路破损井盖1处,及时疏通和谐路、万福路、南华路、振华路、松寮岩路等路段积水。截至目前排除安全隐患77处。

  防汛期间裕安区城管局(支队)共出动8支防汛应急小分队,人员180人次,车辆43台次,设置警示牌113块,转移群众12人,转移受困车辆40余台此。使用防汛物资抽水泵37台次、叉车3台次,防汛沙包1000余只。

  二、固镇镇抗洪救灾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xx年7月20日,针对我区固镇镇遭受的特大洪水灾害,我局根据指令,在固镇镇连续抗洪救灾30余天,先后出动车辆100余台次,人员600余人次,主要负责抢救疏送灾区人员物资、环境卫生整治、市场秩序维护、交通道路疏通、治安安全防范、受灾企业帮扶、灾民情况摸底排查及贫困户帮扶走访等工作,期间共疏通交通道路9条、维护维修点6个、帮扶企业1个、摸底排查鱼塘村6个村民组共369户1187人、走访帮扶贫困户16户52人。同时,组织中环洁企业先后出动卫生清扫车、垃圾转运车、洒水车、雾炮车等30余台次,环卫工人500余人次,主要负责灾后镇区卫生清理保洁、垃圾和废弃物清除转运、路面清扫洒水喷雾等工作,期间共清运垃圾和废弃物1万余吨,清扫路面面积2万余平方米。

  (二)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快速反应。7月20日下午,接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指令后,我局作为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区应急救援重要力量,紧急部署,及时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二名副局长任副组长的指挥小组,立即调动精壮执法力量80名,组建固镇抗洪救灾突击队2支,迅速赶赴固镇镇东西两个救援点开展救援和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自投入固镇抗洪救灾后,我局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按要求全面开展救援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是到达救援现场,立即开展现场人员和物资的抢救疏送,确保被困群众救出后能顺利到达到安置点和救援人员车辆的有序进出,并在夜间安排值班点,对水淹区域的出入口进行值守。二是对受灾群众做好宣传引导,进行思想安抚,发放救援物资,并与专业救援队共同开展水上搜救,对上岸群众进行转移,利用车辆将老弱病残等人员转送到临时安置点。三是联合公安和固镇政府工作人员,开展退水区域的夜间安全巡查工作,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提高群众安全感。四是疏通交通道路9条、维护6个维修点和1个农贸市场秩序。五是组织中环洁清扫车、垃圾转运车、洒水车、雾炮车等重机械30台次和环卫工作500余人次,对固镇镇两橫三纵和009县道环绕内的所有路段进行淤泥和各类洪水垃圾的全面清理,共清理清运垃圾1万余吨,清扫路面面积2万余平方米,并利用运水车为群众提供生活用水。

  3、认真履职,全力保障。在固镇抗洪救灾期间,我局充分利用有效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为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恢复生活生产等工作提供强力保障。一是建立灾后重建小分队,对包保的鱼塘村6个村民组369户1187人和贫困户16户52人进行逐户走访,详细核对人员和家庭受灾情况,确保人人安全,并积极做好思想安抚和政策宣传工作,提振灾后重建信心。二是在做好受灾群众有序返回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道路秩序维护,推动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促使集镇环境快速恢复。三是开展灾后重建常态化工作,对镇区主要干道进行洒水和喷雾降尘,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对镇容环境进行宣传引导,规范经营和生活秩序,提升群众居住安全有序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城区防汛工作主要存在:一是老旧小区下水管道排水不畅;二是部分路段窨井堵塞严重。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防汛值班,对城区易涝小区、路段进行排查、排涝工作;

  (二)加大路段巡查力度,及时排除路段险情,重点对路面窨井、河堤塌陷路段设置警示牌、警戒线,增强汛期防护。

  (三)应上级防汛要求,积极储备救生衣等防汛物资,防汛应急办公室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防汛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四)认真履职,积极作为,高效完成区委区政府和防指交给的任务。同时结合实际,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急救援和快速反应的管理、培训、演练等工作,提升全局应急综合能力,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3

  为做好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城区防汛指挥部由裕安区区委常委王雷同志任指挥长、区城管局局长(支队长)邱和远同志任防办主任。指挥部设在裕安区城管局二办区(支队)(将军路市环卫处二楼),电话:0564-3633721。

  下设五个工作组、五个责任部门。

  1、抢险应急分队

  抢险应急分队下设6个小分队,城区三街二镇一乡分管领导为带队领导,各大队大队长为队长,人员20-30人不等。按照各辖区防汛重点区域划分网格,将所有人员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内,确保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2、物资供应、车辆保障组

  负责指导督促救灾器材物资的发放,调配应急处置工作;督促相关信息及时上报;车辆保障及时排除故障,添加燃料;完成局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通讯联络组

  负责指导督促灾情发生以后的通讯联络保障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局防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4、宣传报道组

  负责报道防汛抢险期间应急处置处置工作情况,以及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以及经验做法,为防汛排涝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完成局防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5、纪律督导检查组

  负责对各工作组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期间通信不畅,缺岗缺位、执行命令不坚决等问题的督查督办,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完成局防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6、五个责任部门职责分工:

  (一)中环洁环卫公司:雨停两小时后,保持路面整洁。

  (二)市环卫处裕安管理所:协助乡街物业小区卫生保洁。

  (三)市政工程处裕安管理所:与市政工程处协调处理积水。

  (四)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中国三峡集团):负责在建积涝点排水工作。

  (五)局公众服务中心:协调两河管理处、市自来水公司、新奥燃气、园林处、供电合力做好积涝点排水工作。

  二、裕安城区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裕安区各乡镇街汇报汇总情况,现裕安区主城区防汛排涝易涝点97处,11处正在施工,两处已施工完成,剩余各易涝点均在施工过程中,预计在8月底全部施工完成。

  三、裕安区防汛排涝应急物资储备

  城区乡镇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配齐配足防汛物资和装备,雨衣、雨鞋、铁锹、扫帚、照明灯、救生衣和装沙袋配足配齐,确定专人保管,区政府根据各乡镇街统计上报情况和城区实际,统一购置大型抽水泵、橡皮艇、警示三脚架、道路警示牌、伸缩架、警戒线、井盖起翘工具等,分发各单位。

  四、培训演练

  按照裕安区防汛排涝指挥部要求,城区乡镇街建立防汛应急小份队并开展培训,会同六安蓝天救援队等部门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属地管理界限不明确,存在盲区。如将军路永安小区为老旧回迁小区,属于市重点工程。该小区建成后地下管网不通,容易造成内涝。

  2、雨污水管网不畅,造成内涝。如南门大沟金曼谷足浴路口,遇到暴雨天气因污水管网不畅,极易造成内涝。

  3、抗洪排涝大型机械不足。全区大型排水机械缺乏,造成排水不畅。

  4、人员保障不足。按照抗洪排涝防汛要求,城区乡镇街24小时在岗在位尚需加强。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1、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界限,做到权责统一,不留盲区。

  2、加大督促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力度,加快施工改造进度,将现有的易涝点逐步改造到位。

  3、配齐配足抗洪排涝大型机械,统筹协调抗洪排涝大型机械的调度。

  4、区直相关部门、乡镇街全员参与防汛抢险排涝工作,并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城区防汛抢险微信群,随时工作调动。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4

  根据市防办《关于开展防汛抗洪工作总结的通知》(蚌防指办电〔20xx〕21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区20xx年防汛抗洪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防汛责任制

  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体系,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防汛责任,协助区委、区政府将防汛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汛期内实行班子成员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领导在岗、人员在位,出现突发情况时,做到信息及时,指挥得力,政令畅通。组建了700人的防汛抗洪突击队,做到一声令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同时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应急物资供应协议,保证24小时及时供应。

  燕山乡细化措施,明确各班子成员、包村包片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的防汛责任,乡农办、各村(居)联动落实责任体系,并将防汛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雪华乡成立乡街防汛抗灾指挥部,构建巡查—突击—预备三级防汛抗灾队伍体系,把防汛责任落实到人,设岗定责,实施“全天候”备战;

  淮河南大坝四个街道(天桥、青年、黄庄、纬二)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实行班子成员包社区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到位。将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要求各街道及相关部门落实防汛措施、全体人员全部明确到位。

  二、启动应急响应,加强会商部署

  我区及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等级,迅速落实II级防汛预案各项措施。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调度会、现场会,研究和部署防汛工作。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为加强技术支持力度,及时成立技术支撑组,提供淮河圈堤堤防、梅花山水库、杏山水库防汛技术支撑服务。协调燕山乡腾空梅花山水库库容,主动与市海事局沟通联系,做好淮河大铁桥西200米处船只停靠加固,及时消除防汛风险隐患。汛期期间,累计提供技术支撑55人次。

  各乡街以网格化为单元,开展防汛工作大检查活动。对辖区在建工地、地下车库、低洼路段、老旧单体楼等重点区域开展了一次拉网式检查,共排查重点区域240余处,重点检查各物业小区排水泵是否能满足需要,应急物资是否储备到位。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整改到位,严防辖区内出现内涝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城管、物业、辖区志愿者等多方信息通联。黄庄街道对辖区内低保户,困难老人、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517户重点人群电话联系居住情况,重点针对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开展实地走访,保证每天一见面。

  燕山乡、雪华乡负责每日不间断巡查水库和张公山湖,做好每日巡查记录,查看水库是否异常渗漏、放水涵洞、启闭机、闸门和溢洪道底板是否正常;水库看管人员24小时值守,白天每半个小时观察一次水库水位,时刻监督水位尺高程不超过汛限水位;夜间随时做好迎查准备,随叫随到,及时应对汛情情况。

  三、开展巡堤查险

  区防办督促相关街道设置护堤巡查值守点,淮河圈堤堤防1.08公里涉及4个街道,各街道分堤段包干,划界立标设置防汛值守点4处,落实“三个责任”(行政责任、技术责任、巡查责任),对高水位状态下堤防实行拉网式护堤巡查,实行全天候巡堤查险制度,开展24小时堤防巡查,巡堤人员按照分段负责,由街道干部带队,每1至2小时一次,分迎水面和背水面两组进行昼夜轮班巡堤查险。同时对重点部位加密巡查频次。

  街道在指挥部统一调度下,带领巡查人员认真学习堤坝巡查人员应知应会等防汛“本领”。在责任区拉警戒线,主要上堤路口设立道闸安排专人值守,非防汛人员一律严禁上堤。要求街道各防汛指挥所将救生衣、救生圈、铁锹、防暑降温等应急物资保障到位。黄庄街道并在指挥所安装空调,改善了巡堤人员值守环境。各乡街发布招募令,招募广大党员、机关干部、志愿者积极参加防汛工作。对防汛工作中先进事迹及时给予报道,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干群的斗志。全区在巡堤防险工作中共投入人力4667人次,巡堤1294次,各责任区内未发现险情,圆满地完成了淮河大堤巡防工作。

  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市气象、水利、水文、市防办等部门发布的天气、雨水情变化,区防办、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及时公布相关气象信息,为各单位防汛工作做好准备。

  8月8日21时我市出现强降雨,暴雨主要集中在蚌埠市区,晚23时左右,我区区多处路段传出内涝险情。区防办果断下令,迅速组织街道连夜开展水情排查。其中黄庄街道值班室接到求救电话,世纪阳光小区16号楼地下室水泵因超负荷使用损坏,请求帮助,红旗社区书记连夜组织物业人工排涝。排查人员报告红旗五路、六路分别有不同程度积水,突击队员立即冒雨前往,设置警戒线,打开窨井盖,雨篦子,加快排水速度,凌晨2点辖区道路积水全部排除完毕。由于应对及时,处置得当此次大雨未造成我区大面积防汛期间内涝和群众财产损失。

  五、强化值班值守

  区防办、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各乡街、有关单位全面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前往淮河大坝检查防汛抗洪工作,实地查看各街道值守点值班情况、人员配备、防汛物资等储备情况,要求值守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强化提防巡查值守,并嘱咐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作时段和轮休时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认真总结20xx年防汛工作经验,为明年的防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应急队伍拉得出、打的赢。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5

  一、雨情、汛情

  6月10日入梅以来,我县持续一个多月阴雨天气,截至7月19日9时,全县累计面平均降雨量1002mm,较常年同期多出1倍,其中最大为响洪甸达到1348mm。特别是7月17日19时开始,我县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截至19日9时,全县46个自动站超过100mm,27个超过250mm,10个超过300mm,最大洪冲482.2mm,其中金寨国家气象观测站7月17日20时至18日20时,24小时降雨量309.5mm,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272.9mm(2005年9月2日20时至3日20时)。

  受降雨影响,6月以来,全县中小河流发生7—8次涨水过程,全县114座中小水库全部超汛限水位溢洪。7月17日19时开始,我县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受降雨影响,梅山、响洪甸2座大型水库水位急剧上升,梅山水库水位最高达131.76m(7月19日21时),超汛限水位6.49m,库容16.09亿m3,最大泄洪流量970m3/s;响洪甸水库水位最高达129.83m(7月20日10时),超汛限水位4.83m,库容15.31亿m3,最大泄洪流量920m3/s。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高水位蓄洪,库区沿线乡镇损失较大。

  二、灾情

  持续强降雨造成农作物被淹、农房倒损、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全县各乡镇、开发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初步统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47961.8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34906.55万元,工业损失20164.5万元,基础设施损失84827.34万元,公益设施损失980.3万元,家庭财产损失7082.9万元。

  据乡镇及重要涉灾部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3342人,紧急转移安置3359人,其中集中安置527人、分散安置283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739.5公顷,成灾1430.06公顷,绝收637.13公顷,毁坏耕地311.53公顷。倒塌房屋98户180间,严重损坏94户203间,一般损坏448户1027间。

  全县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及其他交通设施损毁严重,其中路基损毁416.3公里17.7万方,路面损毁123.58公里28万方,涵洞损毁300道,排水边沟损毁267处7521米,护坡损毁103处8670米,驳岸、挡墙损毁472处3.5万方,坍塌方1715处57万方,公路阻断37条57处。

  强降雨期间损坏堤防9处1800米,其中8处坍塌、1处管涌;损坏护岸63处,损坏塘坝59处。农村饮水管道冲出2.3万米,损毁5000米。

  强降雨造成城区严重内涝,低洼地段严重积水,位于响洪甸水库边的麻埠镇,街道大部进水,积水最深处已超2米。

  三、水旱灾害防御措施

  面对严峻汛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急动员,超前部署,把防汛抗灾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迅速组织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

  一是闻汛而动,科学安排部署。6月10日入梅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汛救灾作为重点工作紧盯不放,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亲自部署,研判形势、指挥调度;县防办始终高度戒备,先后下发通知、命令近40份,根据雨情、水情,有针对性地指挥调度。县防指于7月11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先后又将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Ⅱ级、Ⅰ级,7月25日12时起,我县进入紧急防汛期,迅速动员全县上下全力投入防汛抢险救灾。县四个班子领导及县直单位负责人全部赶赴联系乡镇,指导防汛抢险救灾,乡镇、村、组各级防汛包保责任人到岗到位,全面开展巡查排险,果断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有序有力有效开展防汛抗灾工作。

  二是强化监测,及时预警预报。各部门各乡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加强防汛值班值守。县防办及气象、水利、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强化联合会商,跟踪监视雨情、水情,及时预报预警,对降雨集中区的乡镇、村、水库进行实时点对点调度。利用防汛预警广播、村村响广播播发防汛信息1263条次,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向各类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265条25175人次,提醒和督促有关防汛责任人有效应对、加强防范。

  三是全力以赴,全面查险排险。长时间持续降雨,致使土壤水分饱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开展查险排险。县自然资源、水利、应急、交通、旅游、住建、城管、公安交警、农业农村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人员深入一线,现场指导查险排险和抢险救灾工作。各乡镇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全面开展防汛隐患排查,重点做好中小水库、尾矿库、山塘、中小河流巡查值守和险情排查;突出抓好危旧房、高切坡建房点、沿河低洼地带、水库下游影响区、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危险区域的排查工作,发现危险征兆,坚决果断转移威胁区内群众;全面加强道路、桥涵和过水路面的安全防范,对易发生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地段及过水路面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采取限制通行措施,真正做到问题隐患排查到位、解决措施落实到位。梅山水库泄洪期间,组织县直机关干部、梅山镇和开发区干部划片包干,加强史河巡查防守;县城强降雨期间,所有县直单位干部职工按照责任分工进驻包保路段、小区,开展查险排险,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四是生命至上,果断转移群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防汛抗灾的第一位任务。降雨期间,紧盯重点区域,及时预警,督促乡村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组织乡镇、村干部,对特殊人群和重点部位,以及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高陡边坡户、切坡建房户、沿河低洼地带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发现危险征兆,果断组织转移,确保一户不漏、不少一人。6月以来,全县累计转移危险区域群众3359人。7月18日晚,针对响洪甸水库水位上涨,组织县、镇、村干部,连夜紧急动员,将麻埠镇街道一楼及低洼受威胁区域群众全部转移,共转移群众129户、367人,统一安置到镇学校和康养中心。把灾民生活安置作为重中之重,对紧急搬迁转移及倒房群众,采取邻里互助、腾出公房等多种方式,及时进行安置。加强生活救助,目前受灾及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

  五是不等不靠,立即开展自救。此次强降雨,部分乡镇、村供电、通讯、交通、供水一度中断。县委县政府组织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全力以赴组织抢修。在道路交通方面,针对省、县、乡、村道崩塌严重的情况,实行分级分部门管理,对塌方路段及时清理,遇到险情及时排除,并在危险路段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醒人车安全通行。供电、通信、供水等部门紧急奋战,及时组织水毁抢修,最快时间内恢复了“四通”。对水打沙压田地、园地,组织群众清沟排涝、清淤除渍、扶苗洗泥;对被洪水冲毁的田埂、地坝,组织进行修筑恢复。此外,汛情、灾情发生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根据职能分工,实行分片包干,落实任务,逐村组、逐户开展查灾核灾工作,及时准确地收集上报灾情,为县委县政府科学调度全县生产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6

  今年以来,颍上县应急管理局切实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认真开展查灾核灾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保障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平稳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全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防控、科学调度,坚持以防为主、防抗并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抢险,灾害防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1.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在汛前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工程维修养护到位、各项预案编制到位、抢险力量和物资器材准备到位、隐患排查整治到位。

  2.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明确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水雨情收集、整理、发布。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共享信息,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提高预测预报精度,通过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及时发布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为防汛抢险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做好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县水利部门按照县防指统一安排,明确各水管单位职责,分区域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及时开启各防洪涵闸和内部沟河节制闸,因地制宜自排、抽排;雨前预排、提前腾出调节库容。颍河颍上闸在强降雨到来之前,加大下泄流量,按正常蓄水位下限控制,为两岸涵闸自排创造条件。与淮南市毛集区及时有效对接,合理调度大黄闸泄洪,及时排出老墩沟沿岸洼地内涝积水。

  4.切实保障河道畅通。按照县防指安排,管理部门对我县颍城外城河、经济开发区排涝沟渠及焦岗湖、八里河流域排涝大小沟进行全面清淤除障;共出动挖掘机36台套,清除水草3.6万吨,拆除阻水障碍28处,疏通应急排涝沟渠4.6公里,有效保障了水系畅通。

  5.全力做好排水工作。全县国有泵站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鲁口孜、八里河、陶坝孜等泵站及时开机,全力抢排内涝积水。从省机电排灌总站调用流动泵切实做好戴家湖洼地积水外排工作。密切关注外河水位变化,及时开启南润段、邱家湖退水闸,切实做好行蓄洪区排水工作。

  6.落实防汛责任。成员部门各负其责,切实做好防汛保障。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参与会商;水利部门做好抢险技术支撑工作,水利部门选派22名人员,成立颍上县水旱灾害防御专家组,派驻七个前线指挥部,帮助做好防汛抢险技术指导工作;根据防指安排抽调有关成员单位人员参与防汛一线分段包保;交通、通讯、电力等其他成员单位根据职能做好应急保障。纪委派出督导组加大督查检查,压实分级、分部门防汛责任。

  (二)万众一心打赢抢险保卫战

  1.行蓄洪区运用管控安全。一是做好行洪区启用安全管控。行洪区运用命令下达后,县主要领导、包片负责人会同属地乡镇连夜组织湖区生产人员转移、实行分级包保,公安部门抽调警力对行洪区交通路口实施交通管控,确保了人员安全及时转移。二是行洪后对行洪区进行安全管理,发布通知公告,禁止违规水上活动,确保了行洪期间的安全。

  2.险情处置有力有效。从7月23日至25日,姜唐湖庙垂段戴家湖前洲孜堤后先后出现堤后管涌3处,分别进行抢筑围井、分层抛投砂石料压渗处理。7月24日,姜唐湖北堤垂岗杨圩段西柳沟涵以下段约100米处发现堤顶裂缝、背水坡下沉隐患,抢险队组织对长200米段堤防实施加戗堤应急除险加固。7月26日姜唐湖蓄洪堤上戴家湖涵闸出现闸门破损漏水险情,省市县主要领导及技术专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制定抢险方案,经军地合力及时采取抢险措施,经过6日6夜连续奋战,漏水险情于30日得到有效控制。

  3.抗洪抢险力量配置到位。在重点防段、重点乡镇提前预置抢险力量,做到就近调兵、随用随调。在戴家湖涵闸抢险时各类应急抢险力量紧急驰援,军地通力协作为防汛抢险一线提供有效保障。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度汛基础设施薄弱情况依然存在。

  (1)部分防汛堤防标准不高、隐患多。如姜唐湖圈堤和涵闸险工多发,颍右堤颍上闸以下堤防和部分涵闸出现渗水等险情。这些堤防工程急需实施加固、截渗处理和涵闸更新改造;

  (2)排涝能力不足。如润河洼地无出口排涝站,苏沟、赵沟、刘集大沟上段缺少排涝设施;设施老化、标准低。焦岗湖鲁口站和沿淮行洪区排涝泵站、涵闸老化,排涝标准低,存在运行安全隐患,需要列入改造项目;

  (3)生产圩标准低。沿颍河有人居住的生产圩9处、沿河沿湖1000亩以上生产圩20多处防洪标准低,需要分类整治。二是水毁工程需要及时修复。行洪区堤防、防汛交通道路、撤退道路、通讯设施、小型水利设施等不同程度水毁,需要加大投入,尽快恢复。三是监测预警设施需要完善。监测预报不正确、预警不到位、覆盖面不全,虽然已建基层防汛监测预警预报设施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尚未覆盖干流堤防、闸站和重要部位、重点人群。四是应急保障能力不强。颍上地处沿淮、沿颍,防汛任务重,信息共享体系和防汛指挥调度中心尚未建立,防汛物资仓储能力、应急避难场所设施配置不完善、抢险设备装备不足,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五是机制体制有待优化完善。新形势下的大应急体系、机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职责,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优化应急人员结构、岗位待遇、装备水平、物资储备、指挥调度平台等配置。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7

  一、总体情况

  入汛以来,我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7成,夏季持续高温酷热天气,造成土壤失墒快,全区出现旱情。8月15日农作物最大受旱面积28.2万亩,影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8月25日后,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全区普降中到大雨,农业旱情解除。

  二、强化学习,及时查漏补缺

  为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经验教训,颍东区深入分析研判20xx年全区洪旱灾害防御形势,深入查找防汛减灾短板弱项,有针对地安排部署防汛减灾工作。

  (一)深入学习、吸取教训

  3月25日,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健主持召开区六届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区防指办下发《关于转发市防指办〈转发省防办关于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切实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组织深入学习《调查报告》,要以调查报告为教材,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对标报告中的六个方面查摆自身工作中存在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明确改进方向,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各项工作。通知下发后,各乡镇(街道)、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迅速行动,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学习,结合本地情况和职责,排查存在问题及隐患,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夯实防汛抗旱基础。

  (二)举一反三、查找问题

  根据区防汛抗旱会议工作部署,区防指成员单位对照报告,结合部门职责深入查摆问题。一是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隐患突出。颍东淮河河道管理局对所辖河道堤防、涵闸进行了认真检查。朱沟塌岸、倒栽槐险段、颍河闸上游防洪墙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二是部分生产圩堤标准不高。生产圩堤普遍存在堤身单薄,不能达到10年一遇标准,如袁寨镇范沟圩段,对面建有阜阳港,平时过往船只航行,对堤身不断冲刷,在高水位情况下,对范沟圩群众安全产生威胁。三是基层防汛队伍专业性不强。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防汛抢险队伍,但队伍组成主要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水利专业人员匮乏,影响了防汛工作的质量。巡堤查险队伍大多由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防汛基础技术掌握能力差,一旦大汛来临,应对压力很大。四是部分乡镇防汛应急预案内容简单,可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部分乡镇防汛应急预案只有基本的组织架构,预防措施、运行机制等尚不齐全,可操作性、实用性有待加强。

  (三)狠抓隐患排查整改

  区防办组织区水利局、颍东河道局、颍河河道管理中心等单位成立检查组,针对性开展汛前隐患排查,并将发现隐患逐一交办至责任单位抓好整改。区六届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袁寨镇范沟圩、袁寨渡口险段应急处理工程。工程费用350万元,修复袁寨境内险段627米。区防指办重点对大河城章防洪墙、阜裕大桥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等开口子工程施工进度情况进行督促。主汛期前,所查问题(7处)均已整改完成。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指挥体制机制

  区防指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调整颍东区负责同志防汛抗旱责任分工的通知》、《关于调整颍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和《关于调整颍东区重要工程防汛责任人的通知》等文件。政委由区委书记担任,指挥长由区长担任,分管应急的副区长担任第一副指挥长,分管水利的副区长担任常务副指挥长,明确了各级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和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全区重点区域、重要防洪工程防汛责任人(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同时,区防办建立了“颍东区防指办会商群”,通过办公群与水利、河道、城管等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水情、汛情、工情等信息,对防汛工作进行商讨。

  (二)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准备

  一是修订完善预案方案。20xx年已修订完善《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区抗旱总体预案》、《区防御台风工作预案》,今年,区防指办对《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再次进行了修订。同时,区防汛抗旱工作手册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区防办先后印发了《颍东区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颍东区20xx年防汛工作行事历》要求各乡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立即开展机构调整、隐患排查、预案修订、队伍建设、物资筹备等各项汛前准备工作。二是补足备齐防汛物资。目前我区共储备防汛物资器材有:编织袋4万条、编织布1.74万平方等共计价值528万元。另有12790立方块石分别存放于颍左大堤。根据去年物资消耗情况,新采购包括编织布、钢丝网兜、砂石料、移动泵车等价值80余万的防汛物资。三是强化应急演练、培训。区防指办积极参与阜阳市20xx年防汛推演,同时对全区涉河乡镇(街道)、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进行线上业务培训,提升我区防汛抗旱实战能力。四是充实建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成立了由水利、应急、城管执法等部门组成的兼职防汛应急抢险队,共计101人。沿河7个乡镇街道分别组建由乡镇干部组成的不少于50人的兼职机动抢险队,落实了每公里30人的防汛民工队伍,共计2524人。区防办积极与人武部、消防部门对接,建立完善军的对接协调机制,通报防守重点,做好用兵对接,推动综合性消费救援队伍转型升级。与登冠、天河、共恒等具有防汛救援能力颍东本地企业加强联系,随时参与防汛救灾工作。

  (三)有效开展抗旱行动

  面对高温干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协调,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抗旱灌溉工作。

  区委、区政府在8月12日和14日先后召开抗旱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抓好旱情监测研判,广辟抗早水源,加强农业抗早浇灌,应急供水措施落实,确保城乡群众饮水安全,全力保障生产生态用水,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区防指办及时下发《关于立即开展抗旱灌溉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抗旱指导检查的通知》等文件,区政府组织区督查考核办、区应急、水利、农业农村等单位组成工作组督促检查,确保抗旱灌溉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调度抗旱水源。区水利局强化旱情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涵闸调度工作,及时开启提水泵站,保障抗旱水源,做好抗旱设备维修养护,做好打井技术指导。积极沟通协调有关单位,通过骆家沟闸、永安闸、阜蒙河排涝站等水利设施从颍河、茨淮新河引水,保障抗旱用水、生态用水。日引水量约150万方,科学调度境内谢桥闸、张庄闸、北新河闸、十八里河农业灌溉站等各类涵闸泵站,将水输送至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内各主要河道水位均高于正常蓄水位0.5米左右,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

  二是全力做好农田灌溉。区农业农村局强化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重点乡镇(街道)、村居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科学制定技术措施,实行点对点精准服务,确保了抗旱关键技术落实。充分组织动员,以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采取大水漫灌、滴灌、喷灌、沟灌等多种形式扩大灌溉面积,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及时开展灌溉,做到应灌尽灌。

  三是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截至旱情解除前,我区共投入抗旱人数0.75万人,机电井1631眼,机动抗旱设备465台套,投入抗旱资金241.5万余元,抗旱用电40.5万度,抗旱用油183吨,浇灌面积13.5万亩次。

  四、当前防汛抗旱工作问题及下步打算

  当前问题:一是部分生产圩提标准不高。生产圩堤普遍存在堤身单薄,不能达到10年一遇标准。一旦出现超标准洪水,防守压力极大。

  二是群众防汛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乡镇群众防汛意识淡薄。有的认为防汛是政府的事,是水利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少数群众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爱护也不够,在圩堤上扒坡种植,破坏堤身。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除了大中型防洪排涝工程均有专门工管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外,其余微型涵闸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乡镇负责。但由于管理没明确到人,导致管理工作薄弱,不少工程需要管养维护。

  四是水系沟通不畅。有的地方因为修路建房,造成河道填塞,使一些沟渠成了死水沟;少数农民将地头排水沟填平种庄稼,以致地里积水排不出去造成内涝。

  五是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目前我区仅有水利局设有全区水利视频监控中心,缺乏一个统一领导、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在救灾减灾的过程中,会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问题,水利、农业农村等各部门缺乏联动,存在联合分析效率低、高效应急指挥难的挑战。

  六是基层防汛队伍专业性不强。各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了防汛抢险队伍,但队伍组成主要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水利专业人员匮乏,影响了防汛工作的质量、效率。巡堤查险队伍大多由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防汛基础技术掌握能力差,一旦大汛来临,应对压力很大。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8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为扎实做好城市管理行业防汛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明确了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把防汛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个人。

  二、开展汛前普查,集中力量整治。

  1、按照省、市、县关于防洪排涝相关要求,多次组织局执法大队、市政建管股、环卫所、园林所对城区基础设施、排水管网、户外广告、在建工程地等进行了一次汛前安全大检查。约60公里进行了清淤养护,对路面雨水收水井内垃圾做到一井一清工作,对全部雨水入河口处清理淤泥打捞垃圾确保雨水顺畅入河,修复污水管网管缝错位200余处,修复检查井15座,并更换、补齐部分损坏窨井盖,拆除破损广告牌约10余处,约500余平方,处理路灯电缆故障15处。

  2、汛期来临时,雨量大收水达不到排量,市政单位采取了一人一岗制,打开雨水检查井盖进行直排式排水,确保行人车辆的安全,由于路段管网上游管径较细,达不到排水能力,采取了临时加装大口径排水泵进行分段往下游管网导流,确保了安全度汛。

  3、对城区河道黑臭水体治理。一是疏浚环城河水体,打通四关环城河各个桥、路、连接阻水并对环城河西半部部分河道清淤,实施了环城河西北角水环境治理工程,对西北角环城河进行清淤和河道扩挖,改善水质,扩大环城河水面,增加生态水容量;二是陈庄沟中原路以西至兴达食品厂河段进行清淤,铺设DN800污水管道840米;三是对利民三支河河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及两侧残留垃圾、枯草、杂物进行清理,铺设污水管网1160米,清淤约12000立方,建设污水检查井19座;四是利民一支河治理清淤已完毕,铺设污水管网1400米;五是利民河清淤及部分截污工程正在施工,方城西半部雨污管网铺设3000米,已完成,闸门桥至利民河王元桥清淤已完成东升路至王元桥铺设雨污管网3200米。

  4、实施了利民二、三支河管网改造工程。梨园路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中原路、梨园路、梨都西路等改造雨污管网2200米,已完工。

  5、抓好防汛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逐一明确责任,做到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岗位,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必要的培训和演练,一旦出现险情,随时奔赴一线,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另一方面,做好防汛应急物资准备工作,做到按量储备,按规范堆放;同时做好设备的'检修和运行调试,确保汛期能及时抽排,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对群众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6、我县在建公园、绿地按海绵城市要求进行建设,如

  市民公园、砀郡公园、梨都公园等均采用透水砖、植草砖铺装,具有很高的透水性。而且公园内建设了雨水花园,连通城区内河流,在汛期可以有效收集雨水,防止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在园林绿地的硬质铺装建设中,改变过去常用的迅速疏导路面积水的做法,采用嵌草路面、草皮砖和透水性沥青等渗透设施,加大雨水就地入渗量。

  三、存在问题

  1、受制于基础设施欠账多,造成城区雨污管网不健全,雨污合流,漏接、混接、错接等情况较为严重,部分路段没有有污水管道,排水体制混乱。

  2、城区排涝河道排水能力不足。

  3、缺乏资金支持,在应急抢险物资、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四、下步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排水管网疏通工作。一是重点加强对施工工地和新建建筑物周边以及常年易淤积管道的疏通,防止砂浆、污泥等淤堵管网影响排水通畅;加强排水设施的养护维护,全面检修维护泵站,清理雨水管道进水口,检查完善雨水井盖,确保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转。二是组织市政养护人员对城区雨污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清淤养护,确保城区雨污管网畅通,采取边查边该措施,修复雨污水管网错接漏接,更换、补齐部分损坏窨井盖。

  2、有序推进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完成老城区道北路(梨园路-东升路)、中原路(人民路-道北路)、振兴路(梨园路-中原路)、人民路(梨园路-健康路)、东升路(梨都西路-人民路)雨污分流管网铺设;完成故黄路与砀郡路交叉口处、梨花路与故黄路交叉口处、科技路与砀郡路交叉口处、利民路与宴嬉路交叉口处、新政路与科技路交叉口处、道北路和利民河交叉口处雨污水管网改造施工;完成高铁新区污水处理厂和进厂主管线的施工。

  3、推进河道疏浚工作,加快铺设雨水管线。一是完成西北角环城河清淤和河道扩挖工程,增加蓄水量;二是实施环城河东南角、西南角清淤、扩挖工程,扩大环城河水面,增加生态水容量;三是实施陈庄沟城区段(红山路至芒砀南路)综合治理,铺设管网,河道清淤,对管道清淤检测修复;四是在老310国道、健康路、梨园路、振兴路等铺设约12公里雨水管线,增强城区排水能力。

  4、积极争取资金,完善物资储备及人员培训力度。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9

  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帮助指导下,我县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意识,紧盯防汛抗旱及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目标,早谋划、早部署、早宣传、早预防,聚焦防汛抗旱薄弱环节,落实防汛抗旱措施,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进防汛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安全度汛。现就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同心县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山洪沟道多、防御面积大。按照流域划分为清水河、甜水河两个流域。清水河流域在我县境内有大小支沟河26条,甜水河19条沟道,共计45条沟道。现有各类库坝54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16座、骨干坝30座),小型扬水泵站18座、蓄水池62座、防洪堤1条。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雨情、水情、汛情、旱情、灾情概况及特点分析。

  今年5~9月份,全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除7月降水偏多以外,其他各月降水均偏少;南部、东部降雨多,北部、西部降雨少。5~9月份,全县大部乡镇累计降水量较20xx年偏多,降雨极端性、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累计降水量(同心国家基本站)为194.4mm,较历年同期(1991-20xx年)偏少19.5毫米,偏高9%。

  1.旱情。今年5至9月我县平均气温为22.0℃,较历年同期偏高1.7℃,较20xx年偏高0.3℃。且高温天气强度强、频次高、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出现时间早;5到9月累计降水量为194.4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偏少,较20xx偏多72.6毫米,偏多59%,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20xx年6月20日前全县降水异常偏少,3月1日到6月19日累计降水量29.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5%,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6低值,全县出西部扬黄灌区各乡镇外,东部各乡镇0到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均在中旱到重旱区间内。6月20日以来进入多雨时段,且降水局地性、极端性强,6月20日~7月19日累计降水量97.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8%,其中7月1到2日同心国家基本气象站日降水量为70毫米,突破该站1961年以来的日降水量纪录,此次降水过程也是我县今年首场透雨,全县旱情基本缓解。8月上旬、中旬我县平均气温持续偏高,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1高值,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50%,东部乡镇旱象再次露头并持续发展,据土壤水分站监测,东部乡镇均出现的中旱到重旱。

  2.汛情及灾情。入汛以来,我县遭受11次涉及全县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其中9轮出现暴雨天气。今年全县种植农作物147.95万亩,5-9月农作物受强降水影响面积3.4万亩,直接损失经济1007.13万元,其中下马关镇因9月8日强降水影响,1万亩农作物重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71.4万元。

  (二)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1.提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2次政府常务会,及时传达学习全国及区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总指挥,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指挥的同心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督查检查各乡镇、水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坐镇指挥、分管县长在岗值班,遇有极端天气,第一时间会商研判,部署防汛工作。特别是6.25、7.01政府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受到了自治区防汛办充分肯定。

  2.压实责任,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一是压实县应急管理指挥部责任。5月9日召开了防汛抗旱指挥部会议,全面部署防汛工作任务,县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防汛抗旱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制定下发了《同心县20xx年度防汛工作安排》等文件,明确了各乡镇(管委会)、各部门防汛职责,对防汛会商、洪水调度、河道、水库、在建工程、防汛物资等都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安全责任制,形成了部门、乡镇、村(社区)条块相交的责任链条和分行业的以河长制为主的沟河管理方式,压实重点部位网格化监管责任,真正形成了条块结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汛抗旱网络化管理体系,并印发了同心县防汛抗旱网络化管理体系通讯录。二是压实行业部门责任。明确了水务部门在防汛工作的主体监管责任,督促要加强对河道、水库、泵站的日常巡查和汛期24小时安全监测,抓好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切实落实河湖、蓄水池、淤地坝三个责任人责任,以河长制管理落实河道管理的主体责任。同时还明确了公安、应急管理局等成员单位在防汛工作中的防汛工作责任、住建部门城市内涝主管责任、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主管责任、交通运输部门过水路面主管责任、气象部门雨情监测主管责任、固海扬水管理处、红寺堡管理处扬黄灌区渠道管理主管责任。三是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各乡镇党工委书记或乡镇长为本辖区防汛第一行政责任人,压实防汛责任体系,工业园区主任为辖区防汛第一责任人,负责园内防汛、内涝的防治及信息发布工作,强化汛期值班值守。

  3.建立完善防汛应急指挥机制。一是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气象、水务、自然资源、住建、应急等部门要高度关注水情、雨情及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变化,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工作群、电视台、短信平台、应急广播和“叫应方式”,及时发布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各类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应急广播系统实现142个行政村全覆盖,及时快捷向各村发布天气预警信号、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信息。发布预警预报。二是完善会商研判机制。结合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季节特点等,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适时开展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参加的联合会商研判会,通报雨(雪)情、汛情、旱情、地质灾害等动态信息,综合分析灾害形势、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措施,科学决策,第一时间下达指令,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减轻损失。先后开展应对极端强降雨会商研判18次,启动应急响应4次。三是绘制应急指挥“一张图”。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进一步优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响应流程和各类文书指令,实现预测预警标准化、应急响应程序化、应对处置规范化。四是建设统一应急指挥平台。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等要合理利用大数据、5G等科技手段,融合移动单兵、卫星终端等单元,整合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基础数据、检测数据与业务数据,搭建统一应急指挥平台。联通区市县应急指挥平台和12个乡镇应急指挥中心以及精细化工园区、韦二煤矿、豪龙建材等重点企业调度中心,实现线上会商研判、实时发布指令、远程可视指挥。

  4.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防灾减灾机制。结合实际,正在修订完善《同心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出台了《同心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点修订完善监测预报预警,细化预警分级发布和分级响应等内容。各乡镇、各部门按照以上预案重新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对水库、骨干坝、在建工程等重要部位《防汛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此次修编更加突出了防汛重点,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指挥体系,明确了防汛职责,并按新的汛情预警及颜色制定了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步骤,使其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监督施工企业建立防汛体系并将项目防汛责任人和防汛值班人联系方式上报防汛办公室备案。

  5.突出薄弱环节,开展重点区域部位隐患排查治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的方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结合《同心县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同心县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方案》,紧扣职责,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并建立整改台账。一是各乡镇提前排查辖区内防洪沟道疏通情况,尤其查看防洪区老百姓私自设置羊圈情况;排查危房内、排洪沟道和高压线下有无施工和老百姓建房情况;排查重点防控区域有无坍塌的现象。同时密切关注生态移民村防汛情况,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开展农村房屋、厕所、水井、水窖的安全隐患排查,在枯井、废弃的水窖、厕所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防止溺亡事故发生。二是水务局密切监测汛情,对重点防汛工程、7个防洪重点乡镇(区域)和河道、堤坝、水库、引洪沟道、蓄水池及东西扬水灌溉渠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排查23条河湖沟道行洪安全,查看河湖沟道有无堵塞现象或者垃圾堆放现象。查看防洪沟道施工企业设置情况,要求全部立即停工并清场,劝阻采砂、采矿和砖厂人员从沟道厂区撤离。三是自然资源局密切监测24个地质灾害风险点,排时机砖厂砖窑防汛隐患情况,安排网格员通知地质灾害点的农户将人、物及时转移到安全处。四是道路交通局对道路施工路段、过水路面、铁路涵洞、积水路段等开展隐患排查,协调铁路部门抓好铁路道口涵洞的积水抽取,及时消除损坏的路面隐患。在易积水地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立警示牌,发现水毁路段及时治理,安装专人盯守防洪路段,落实安全防范和避险措施。五是农业农村局加强农业设施和牛羊圈棚、种植棚(基地)、集中养殖区的隐患排查,采取加固、拆除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六是住建局紧盯县城区的9个防涝区域、易积水区、城市排洪管道、污水处理厂、排污设施、地下车库、老旧小区、低洼地区村(居)和建筑施工工地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治理隐患问题,坚决落实人员避险转移措施,确保城市及农村安全运行。

  6.加强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建立全县防汛救灾专家库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清单,组建应急抢险救援专兼职队伍28支,基本满足防汛抢险救灾需要。在“七下八上”期间组织用好“三支队伍”,指挥部办公室统筹调动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部门专业救援队伍、乡镇基层救援队伍,时刻待命,成功应对了6.25、7.01等6次强降雨,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动的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拉练队伍,检验预案。二是坚持统一布点、统一协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库、代储点、分储点,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产能储备相衔接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模式。发改局统筹储备救灾物资,应急管理指挥部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按照承担的相应职责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采取分批次储备,不断充实救灾和应急物资。截至目前,全县3个防汛物资仓库储备各类抢险物资22种70994件。

  7.强化应急值守,落实防汛抗旱值班工作。一是县防汛办及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领导到岗带班、人员在岗值班值守和外出报备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值班值守各项规定,严守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纪律。二是严格抓好落实水库防汛值班工作,落实每座水库不少于2人实行24小时值守。全县36座水库均按“五有”要求落实(有值守处所、有值守人员、有值守通信设备、有值守经费、有工作预案),并编制有防洪抢险应急度汛方案、抢险队伍、防汛物资等相关防汛准备工作全部落实到位。三是县应急管理指挥部办公室不定期地对各单位、各部门值班值守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和电话抽查,确保汛期信息报送渠道畅通,积极有效应付各类汛情。

  8.拓宽创新防汛宣传渠道,坚持宣传教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及客户端)”、电视台、短信平台、应急广播和“叫应方式”,线下通过宣传栏、LED显示屏、横幅、宣传手册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汛期安全注意事项及自防、自救措施。应急广播系统实现142个行政村全覆盖,及时快捷向各村发布天气预警信号、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信息。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下马关镇重点防洪区域监测设施安装密度较小,山洪来水情况主要依靠人工监测。二是防汛隐患依然突出。丁塘镇杨家河湾村、长乐村地势低洼易遭受洪灾和内涝;石狮开发区边浅沟因道路维修道路提高,导致道路两旁地势低洼造成内涝;兴隆乡红果子沟沿线3处滑坡灾害隐患点有群众长期居住。三是应急值守还不到位。汛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电话督察,个别乡镇值班电话还存在无人接听的现象。四是各应急救援队伍均未接受过专业救援培训,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预警监测,提升群众防汛意识。坚持未雨绸缪,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深入把握防汛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防汛预案,坚决杜绝麻痹大意,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紧盯薄弱环节,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抓早抓小抓实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巡堤查险,做好应急演练,认真排查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的风险隐患,重点防御超标洪水。加强维修疏浚,强化除险排查,有效防范城市内涝、村庄内涝。按照区市防灾减灾救灾安排,积极争取“八大工程”项目,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健全责任体系,凝聚工作合力。坚持领导带头、靠前指挥,将责任落实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抢护、值班值守、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等各个环节,凝聚做好防汛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是完善制度,构建防灾救灾制度体系。继续建立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信息共享、四级防控机制,完善落实预警制度、会商研判、联络员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逐步构建起我县防灾救灾的基本制度体系。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10

  自进入汛期以来,我市共经历5次强降雨,我局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汛工作部署,提早动手、全面部署、应急处置,未发生人员伤亡及群众财产损失情况,圆满完成城区防汛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前部署突出细。自6月份进入汛期以来,我局先后3次召开城区防汛专题调度会,对城区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的城区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完善《城区防汛工作预案》、《汛期应急值班制度》,组建了防汛应急队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细化市政排水、地道桥抽水、环卫清淤等工作流程和制度,逐项明确工作科室和责任人,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提前对3座地道桥、3个提升泵站进行检修维护。积极储备移动式发电机、抽水泵、麻袋、警戒带等抢险救援设备,确保防汛应急工作顺利、扎实进行。

  二、应急响应突出快。降雨开始后,将迅速安排人员,确保5分钟内开启三座地道桥排水泵、3座污水提升泵,全力进行抽排水,开启三座地道桥排水视频监控系统,密切关注降雨情况。10分钟内执法人员赶赴地道桥,迅速拉出警戒线,摆放警示牌,专人现场盯守。30分钟内全体干部职工到岗,对排水口区域树叶、漂浮物、垃圾袋等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全力确保群众安全。

  三、高效清理突出好。降雨结束后,充分发挥专业机械化作业优势,采取“高压冲洗、机械清扫、垃圾清运”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对主次干道、三座地道桥、积水路段的垃圾、杂物、淤泥等进行全面清理、冲刷,进一步完善作业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三座地道桥清淤由原来3小时压缩至1小时,6小时之内城区道路基本恢复常态效果。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汛工作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切实加大城区防汛工作力度,坚决做好城区防汛工作,杜绝城区内涝情况的发生。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11

  按照上级防汛减灾要求,我县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竭力做好抗洪工作,坚决打好防汛救灾攻坚战。现将我县今年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汛前准备情况

  1、认真部署防汛准备工作。3月12日县防指对各地各有关部门20xx年度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认真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县防办、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等结合工作开展防汛检查。

  2、层层落实防汛责任。一是建立指挥体系,重新调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全县22个乡镇(开发区)也相应调整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以党委书记为政委、行政首长为指挥长的“党政同责”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二是建立包保责任制,按照“县包保乡镇、乡镇包保到村”的原则建立包保责任体系。三是签订防汛抗旱责任状,为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县政府与乡镇签订防汛责任状。

  3、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根据机构改革后,县防办重新修订了《舒城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舒城县防台风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已在全县党政机关公开征求意见。20xx年度小水库应急抢险预案、运行调度方案、山洪灾害预案和重要圩口预案由县水利局完成且已获县防指批复。

  4、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汛前,县水利防汛物资仓库储备有麻袋14000条、编织袋25500条、草袋10080条、木桩1200根、钢丝网30捆,防汛抢险设备100台套。各乡镇(开发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通过购买或签订协议等方式储备各类防汛物资。据统计,全县社会物资号料还有:砂石料料源点34处,储备量4200立方;木材料源点32处,储备量达1500方。

  5、加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一是依托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联系乡镇,指导基层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二是县人武部组织的县快反新质民兵分队25人;三是在县应急局组织下,充分利用非煤矿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组建1支20人的县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四是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和县武警中队,在党和政府需要的时刻快速投入响应;五是各乡镇、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方群众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六是依托县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人员和相应装备,组建施工企业应急抢险队伍;七是县应急局面向社会,组建成立了舒城县蓝天救援队,计划在今年的国庆节期间正式授旗。

  6、加强培训演练。4月28日,县防指邀请防汛抗旱专家对全县各乡镇指挥长、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县抢险队伍的人员进行防汛抗旱培训。5月13日、5月22日在桃溪镇、龙河口水库举行全县防汛抢险和水上抢险科目的演练。同时县直有关部门、有关乡镇分别在各专业领域内组织了多次防汛抢险和人员转移安置等培训和应急演练的活动。

  7、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目前我县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已基本建成,建设内容包括了自然灾害(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多个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监测预警系统,具体围绕物联感知、视频感知并相应对感知数据进行了接入建设。舒城县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在今年7月我县防御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

  8、建立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强化协作联动,确保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置。我县建立《舒城县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将27个县政府工作部门完善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召开了县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

  9、加强隐患治理。我县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处,分布在我县山区13个乡镇,呈点多、分布散、规模小、危害大的特点。为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危害,县政府决定每年下拨200万元工作经费,专门开展危险性大、规模小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争治理消除一批地质灾害隐患。

  二、汛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今年汛期汛情

  6月10日入梅至8月1日出梅,我县出现了6次明显的强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12–18日、20–23日、7月4–5日、8–9日、14–15日、18–19日。其中17日夜至19日午后,我县出现了一次持续强降雨过程,17日20时至19日20时,全县共有10个自动雨量站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其中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汤池镇油坊站351.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庐镇乡和平站54.2毫米。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其中仅18日一天,全天降雨量达178.4毫米,为历史日降雨量的第三高。

  今年主汛期雨情方面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入梅时间早。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11天,并多次出现持续性降水。二是梅雨时间长。6月10日入梅,8月1日出梅,梅雨期长度为52天。三是降雨范围广、雨量大、强度高。7月18日16时—7月19日16时,全县82个降雨观测站点,其中68个站点降雨量超50mm,60个降雨站点超100mm;最大降雨站点汤池镇油坊水库降雨量193mm。7月10日至19日,全县累积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超过1倍,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

  多轮强降雨过后,加上受下游巢湖高水位顶托影响,洪水过境时间长,多条河流超警戒、超保证水位。特别是丰乐河全河段超保证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其中丰乐河桃溪站最高洪水位18.66m(出现在7月20日5时42分),超历史最高洪水位0.85m,超保证水位1.10m。

  此次洪灾造成丰乐河等多条河流漫堤,柏林、千人桥、桃溪等地出现圩堤溃口,自6月以来全县累计受灾人口486765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8168人,其中集中安置人口8662人、分散安置人口2950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720.2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6316.39万元。

  (二)汛期防范应对情况

  1、及时发布信息。降雨期间县防办、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气象局多次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及时有效处置险情。

  2、及时派出指(督)导组。根据汛情需要,多次派出督查指导组,指导地方做好防汛工作。其中,6月13日、6月16日县纪委监委从县委督查室、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局抽调人员组成6个督查组对全县22个乡镇、开发区的防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也多次派出专业指导组指导各地强化应对地质灾害和防汛工作。

  3、强化值班值守。入汛以来,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应急局、县气象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各乡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7月18日我县遭遇持续暴雨、丰乐河沿线堤防漫堤后,在县应急指挥中心安排由县领导带班、县应急局和县水利局指派专人参与值班,县应急局安排专人在指挥中心平台进行24小时系统值班值守,每隔2小时上报《防汛抗旱专报》,及时报送当时气象、水雨情及灾情,以保证县防指领导能及时掌握防汛决策所需要的相应信息,确保全县防汛工作有条不紊、及时应对。汛期共编发专报200期。

  4、及时组织部门会商。县防办多次组织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气象局等主要成员单位展开会商,分析当前雨情、水情,并对下一步防汛工作提出要求。在遇到可能出现的防汛不利天气时,协调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气象局派出专业人员到县应急指挥中心参与会商并联合值班。

  5、迅速启动应急响应。6月23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7月18日16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7月19日4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7月19日16时,再次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由于我县下游的巢湖水位居高不下并超保证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受持续高水位及巢湖水位顶托影响,全县河道(特别是杭埠河、丰乐河)、龙河口水库及其它小水库堤防防守压力加大,县防指宣布自7月25日16时起,我县进入紧急防汛期。县防指分别在7月18日和7月19日下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令(第2号、第3号),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举措,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去。

  6、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汛前我县协调驻六安市的省313地质队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设立警示牌,在强降雨期间及时转移地质灾害危险区人员至安全地带。指导22个乡镇(开发区)、394个村成立地方群众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队伍,安排50余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开发区)指导基层防汛,组建1500余人的民兵救援队,调集非煤矿山企业、建设施工企业人员1100余人和相关设备组建应急抢险队伍,组织舒城县蓝天救援队志愿者达117人次赶赴一线进行救灾救援。

  7、全面加强城区防洪。重点对县城飞霞市场等低洼内涝区域进行排涝,对飞霞市场地下商城等使用沙包加固,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及时劝离滞留人员、商户以及车辆。安排管道疏通专用车辆和25台水泵,排除城区雨水管网回流。全面检查城区所有地下排水设施,及时修复更换破损窨井盖,并设置警示牌。设置警戒带和限行告知牌,临时封闭城区7条积水严重道路。

  三、灾后重建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灾后重建。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全县深化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会议,系统部署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工作。第一时间出台了《舒城县农村灾后重建和农业生产恢复实施方案》,指导全县各地各单位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工作。

  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指挥长,县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指挥长,相关县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开发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舒城县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指挥部,全面加强对全县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指挥部办公室从县委办、县政府办以及县直相关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细化工作任务、精准展开灾后重建。制定我县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14+4+16”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明确牵头县领导、牵头责任单位、落实责任单位和支持责任单位。要求各牵头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单位和支持责任单位明确1名分管负责同志和1名业务工作人员,确保每项重点工作任务有人管、有人干,形成反“一张网、一本账、一体抓”的工作格局。按照灾后重建“四启动一建设”方案,全县梳理出各项任务清单101项。对清单列出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份合同、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七个一”工作机制,纳入重点工作“月30”调度。截至9月15日已完成63项,剩余38项正在积极推进中。

  3、加大资金投入、为灾后重建提供保障。县财政先后共安排应急救灾资金427.56万元,主要是用于购置救援装备、购买救灾物资和集中安置点生活补助等。其中主要包括:1.县应急管理局购置救援装备24.3万元;2.蓝天救援队购置救援装备5.76万元;3.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救灾物资56万元;4.县民政局安排受灾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300万元;5.县消防大队抗洪器材装备41.5万元。

  舒城县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上级财政下拨的救灾资金共1370万元。其中包括中央财政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170万元,市财政防汛应急抢险资金200万元。安排用于千人桥、桃溪、柏林、百神庙、杭埠等乡镇临时安置点经费共451万元;用于桃溪、柏林、千人桥、万佛湖、晓天、庐镇等乡镇应急抢险经费200万元;用于全县22个乡镇(开发区)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经费260万元;用于群众倒房重建和修缮加固补助经费约360万元(补助经费标准:一般群众修缮每户2000元,特殊人群每户6000元;倒房重建每户25000元)。因千人桥镇等部分乡镇退水较迟,结余的99万元资金预留用于对后期经鉴定确认新增的倒损房屋补助资金等用途再作第二批分配。

  上级分配我县的第一批农业排灌和抗灾用电270万度指标已分配到千人桥、桃溪、柏林、百神庙、杭埠等受涝严重的乡镇,较大缓解了我县农村排灌用电经费困难。

  四、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及相关建议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防汛抗旱工程措施方面

  我县中小河流现状防洪标准偏低,杭埠河主河道全长154km,目前仅杭埠河左岸千人桥镇路里村段、右岸百神庙镇白马宕段以及城关镇马河口大桥段进行了堤防除险加固建设,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其它未加固河段堤防的防洪标准达不到20年一遇。杭埠河为砂质河床,受水流冲刷及人为采砂等因素影响,堤基、岸坡及迎流顶冲段冲刷严重,存在滑坡、塌方等安全隐患,影响堤防安全。同时沿河大部堤防填筑质量不高,堤顶宽度和边坡远未达到设计标准,当汛期河水高涨时,给防汛带来很大压力。

  杭埠河中游建有龙河口水库。在龙河口水库建成后,大大削减了山区洪水的洪峰流量。但受库容的限制,当库水位不超过20年一遇的洪水位时,溢洪道下泄流量控制在1000m3/s;当库水位超过20年不足50年一遇,溢洪道下泄流量不大于1500 m3/s,此外,龙河口水库~舒城县城段(新河口)尚有506 km2的区间来水没有控制,因此,常致舒城县城防洪安全第一道屏障的杭埠河堤防带来一定的防洪安全影响,给城区防洪排涝造成较大的压力。

  丰乐河源出皖西大别山余脉六安市的大山寨等,自上而下流经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到龙咀进入舒城和肥西县的交界处。流经舒城县柏林乡、桃溪镇、千人桥镇、杭埠镇、肥西县丰乐镇及三河镇。丰乐河干流全长117.5km,其中舒城段长54.0km。丰乐河流域山区占15.1%,丘陵占70.5%,平原圩区占14.4%。该河上游有三条大支流汇合于双河镇至龙咀河段。一级支流有14条。丰乐河主河道右岸舒城县杭埠镇段大部、桃溪镇桃溪大桥至朱槽沟河口段、柏林乡林安至芦柴堰段堤防进行了除险加固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舒城县千人桥镇段右岸、桃溪镇九里十三圩段堤防仍未进行除险加固,目前防洪标准仍只能达到5~10年一遇。

  丰乐河上游无调节水库,沿线无行蓄洪区。当遭遇今年7.18特大洪水时,上游来水快速下行,导致河水上涨过快,丰乐河沿线大段出现洪水漫堤,全线出现超保证水位、超历史水位,并导致柏林、桃溪、千人桥等乡镇出现溃口,造成内涝,严重威胁沿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下游的巢湖由于长江长期高水位影响,巢湖排水缓慢,从而使巢湖水位居高不下。受巢湖水位顶托影响,杭丰两河长期在高水位运行,对杭埠河、丰乐河堤防防汛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2、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方面

  一是由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指挥机构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二是县级防汛抗旱任务类型较广,需要继续磨合各成员单位各项职责分工,理顺工作关系;三是县乡两级防汛抗旱设备类型(如移动式排涝设备、大型抽排水设备等)、数量储备不足;四是防汛抗旱应急预警系统需要较多的资金、技术支撑,比如外部设备投入、维护,平台的开发、升级维护等都需要长期的资金技术支持。

  (二)工作建议

  一是通过工作协调,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理顺工作关系,加大对县乡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人员经费投入,强化人员防汛抗旱工作业务技术培训,增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整体力量;

  二是加强防汛抗旱物资、装备的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机械设备和人员要充分到位,特别是要加强对汛后排涝设备的储备和维护保养,确保在洪涝灾害时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要更加重视对水利工程管护、强化中小河流堤防加固和小水库等项目工程的建设,继续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特别是杭埠河、丰乐河治理项目,在确定治理标准时,要参照今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影响,确定具体的设计标准,包括堤防的设计堤顶高程应计入本次洪水过程水位的影响,确保堤坝安全;同时以防洪工程、河道要综合治理,整合权衡河道上下游的综合效益,分类规划,分步实施,增加建设一些有利于整个流域防洪的工程项目,如增设调节水库、增加行蓄洪区等方法,另外对杭丰两河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受下游巢湖水位汛期顶托作用的影响,从而在遇特大洪水时能确定做到防汛抗洪保平安。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12

  20xx年进入汛期以来,我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部署,在区防办的正确指导下,成立组织,加强防汛应急工作制度,在面临我市最强降雨所带来的内涝灾害,办事处领导及时应对,有效减少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防汛应急工作指挥部,责任分工明确

  我办在汛期到来前,提前部署,调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分配,成立了以办事处书记、主任为总指挥的应急机构,办事处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30余人分别编入应急分队,明确分工责任,确保应急工作落实到人。

  二、辖区灾情及防灾自救

  自8月18日因强降雨发生内涝灾害后,我办组织应急人员积极应对,对辖区受灾情况开展摸排自救,防汛人员由领导带班24小时值守。截止到20日,我办辖区累计受涝面积0.2万亩,累计积水85万方,目前已排出0.19万亩,排出积水83万方,受灾群众达317人,组织转移人员168人。因大雨倒塌房屋1间,受淹损坏房屋92间,办事处正在对受损房屋进行安全排查,在未确保安全前,禁止人员返回入住,防止漏电及坍塌事故发生。树木倒塌50棵,办事处已及时安排清理。围墙倒塌倾斜130米,办事处安排尽快维修并设置警示标志。此次灾情发生后,我办辖区共出动大型机械6台,排水泵8台。

  在此次洪涝灾害面前,我办事处上下一心,坚决按照上级的领导部署,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在防汛一线,确保辖区防汛救灾工作的顺利完成。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13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开展防汛减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防灾减灾工作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为扎实做好城市管理行业防汛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并拟制下发了《古城区城市管理局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明确了各成员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把防汛工作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个人。

  (二)开展汛前普查,集中力量整治。

  1、按照省、市、区关于防洪排涝相关要求,4月份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局执法大队、路灯队、市政设施维护队、行政审批股、规划建设股、环卫管理股、园林绿化股对城区基础设施、排水管网、户外广告、在建工程地等进行了一次汛前安全大检查。及时清理雨水篦子等雨水收集口,清掏检查井中的沉积物,更换雨水井盖12个,雨水篦子6个,修复破损路面18㎡,更换护栏202.5米,立柱6套,对东界河9座石拱桥进行防滑改造。处理路灯控制柜故障22件,路灯电缆故障5件。

  2、督促移动、电信、联通、电力、供排水公司等企业对职责范围内的设施开展自检自查,特别是加强对地下管线及井盖的管理,确保无井盖掀开、缺失、破损、管线裸露问题;要求供排水公司加强对污水管网、消防栓的排查,确保管道正常排水,消防栓正常运转;要求玉龙县恒杰建筑公司加强对玉锁路施工工地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现场防汛工作,下发整改通知2份,并督促其整改到位。

  3、梳理难点问题,及时整改。针对雨水篦子堵塞,雨季排水不畅问题,对城区5248雨水篦子进行清淤。针对雪山路下穿隧道强降雨天气易积水问题,在雪山路与玉福路红绿灯口、元兴昌书店至寨后家园路口进行增设雨水窗,将路面积水分流至昌洛河和寨后家园旁的排洪沟渠中,增设雨水窗184米。针对部分路段路面积水问题,通过增设管道、雨水篦子的方式,将路面积水引流至最近的管道。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回顾以往年我局的排水防涝工作,在上级防汛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我局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防汛目标任务,但是纵观全局,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雨水篦子清掏后再次被堵塞。

  2.因建设时条件限制,道路雨水管管径相对较小,过水量不足,遇暴雨天气排水不及时,易引发路面被水淹问题。

  3.雨污混流问题、断头管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4.部分河道泄洪口需要清理。

  5.部分道路建设年限较早,一直以来使用的复合材料井盖使用年限超期,被车辆碾压易损坏。

  6.路面开挖工程较多,路面恢复不及时、不到位引起的管线裸露、路面坑洼等问题给防汛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7.缺乏资金投入,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排水防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城市防汛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是防汛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充分吸取以往年特大暴雨应处置经验,统一认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涝、救大灾的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紧急动员,全面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同时,加强对城市防汛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城市防汛工作顺利完成。

  (二)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城市防汛工作任务

  进入汛期,我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段,雪山路下穿隧道安排24小时专人值守,全程跟踪雨情、水情,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应应急程序。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相关企业(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供电局、供排水公司)签订《防汛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区域、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安全工作;加强对在建项目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合理安排工地防汛应急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执行到位。

  (三)按照古城区四届三次党代会要求,实施完成香格里大道阿丹阁大酒店至官房酒店沿线雨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城区内雨水管管径小改造项目;实施东界河路基下沉雨水下沉改造项目。

  (四)向上争取资金,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针对雨水管断头、雨水管管径小、雨污混流、河道泄洪口清理等问题形成两个项目,向上争取资金,逐年对城市排水系统中存在的老、旧、难问题进行整改,充实防汛物资。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开阔的思路、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周密部署,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排涝工作。

【内涝积水防汛安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开车安全通过积水路段的方法06-20

内涝和洪涝的区别09-18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02-21

防汛安全的工作总结04-24

防汛安全工作总结05-08

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措施08-31

社区的防汛安全工作总结08-09

检查防汛安全工作总结05-17

防汛安全的工作总结通用05-23

防汛安全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