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二、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通用13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范文(通用1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1

  《穆斯林的葬礼》是十分经典的一本书,我久闻其名缺从未开始读它,也许是因为“穆斯林”这三个字的神秘和我对它的不理解,也许是对葬礼的的恐惧,从中学时在路边的小书摊看到这本书,到现在才开始翻开这本书,确实用了很长的时间。

  这本书出版于1988年,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将,作者是霍达,回族,生于珠玉世家。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围绕一个穆斯林家庭展开,以玉的故事贯穿始终,讲述了这个家庭和社会60余年的历史兴衰变迁,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又以玉为纽带描写了书中几个关键男女的爱情悲剧,不同时代的两代人却有着相似的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读完再看作者的简介,才发现仿佛整部书的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一般,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故事、如此优美的文字。

  这本书讲述的是梁亦清、韩子奇和韩新月三代人的故事,从晚晴民国初年祖辈梁亦清收养孤儿韩子奇开始,一直围绕梁亦清的玉器手艺和穆斯林的地位阐述;到父辈韩子奇继承梁亦清的玉器手艺并发展为玉器生意,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直到解放后这段时间里,韩子奇经营的奇珍斋的动荡,韩子奇与梁亦清两个女儿的爱情纠葛;再到女儿韩新月读了大学缺因病去世,与楚雁潮的爱情故事,穆斯林信仰的诸多禁忌;最后写到了文革开始后,韩子奇一生珍藏的玉被夺走,伴随着玉的流失而死去,整个家庭终归于平静。

  整部书有五十万字之多,但是读起来丝毫不觉得厌倦,从头到尾丝丝扣人心悬,一旦拿起就很难放下,非要一口气读完才觉得能够舒展一口气。从书的结构上来看,过去与现在的内容相间隔,读完过去的那个章节,忽而又回到现在的章节,竟然不觉得唐突,两部分内容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十分困难的。读完只觉得内容十分流畅,前后衔接十分紧密,前面设置的包袱在后面某处非常自然地就出现了,也许前面并没有专门设置包袱,但是会让你感觉就是那么的自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前后呼应,内容、内涵、故事都是那么的呼应。甚至连作者自己都说“我在落笔之前设想过各种技巧,写起来却又都忘了。好像我的作品早已经离开我而存在,我的任务只是把它“发掘”出来,而无须再补上一块或是敲掉一块。它既然是“孕育”而成的,就不能像人工制造的那样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我尊重这个完整的肌体,我小心翼翼地、全神贯注地捧着它,奉献出来,让它呈现它本来的面目于读者面前。”能产生这么好的作品,作者写之前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迟迟没有动笔,就为了等待落笔的最佳时机。在落笔前的很长时间里,作者反复向身边的朋友讲述着还没有写出的故事,而正是因为许多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的亲身经历,才能如此的流畅,讲述才能够如此的感人,以至于她的听众都已哭泣。打动了别人,打动了自己,等到了最佳时机,终于落笔将书写成,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但是背后又经过了那么多的艰难。

  “随珠和碧明月清风”是书中博雅宅的主人“玉魔”老人所写,玉和月在穆斯林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句话正是紧扣了玉和月的意象。“玉魔”死后他的家产由儿孙败光,一生收藏被散卖;反而由“玉王”韩子奇通过各种努力又收集了起来,韩子奇与玉的联系、与妻子梁君壁和妻子妹妹梁冰玉的爱情纠葛都是围绕着玉和月展开。女儿韩新月与她的老师楚雁潮的爱情又照应了母亲梁冰玉当年的逃避与面对。无论是“玉魔”死后的家产散尽,还是“玉王”一生收藏的流失,在书的开始作者就已经给出了穆斯林的解释,在云游传教的途中,在前往麦加朝觐的途中,他离开了吐罗耶定巴巴,被虚幻的凡世蒙蔽了双眼,在珠宝钻翠、奇石美玉中度过了自己痴迷的一生。

  这部书的内容也是感人的,里面对于穆斯林习俗的描写内容十分的多,尤其是关于穆斯林只能与穆斯林结婚的这种禁忌,贯穿始终,也造成了女儿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悲剧,妹妹梁冰玉的爱情悲剧,乃至梁君璧的婚姻悲剧,当读完整部书后,正为如此多的悲剧所感怀时,韩子奇口吐真言,自己并不是一个穆斯林,将整部书之前架构的一套体系推翻,但这又是不能被允许的。故事引起了读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韩新月的一生虽短暂,她却能够像母亲一样反抗社会的偏见,勇敢的追求自我和爱情;韩子奇一生波澜,却在临死前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梁亦清勤勤恳恳,正像是目前阶层分化中的蓝领技术人员,却又是无法改变的阶层固化,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地位不平等所导致的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不仅仅是梁亦清、韩子奇、韩新月三代人的葬礼,还是在整个社会以汉族为主的背景下,穆斯林作为少数群体的葬礼,体现了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与最悲情的美,当面对诸多的选择而无力掌控时,这就是命运的悲剧和人性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2

  看到书的题目时,我的心中便预测了故事的悲惨结局,只是没想到竟如此的催人泪下。令我吃惊的是这位回族作家霍达描写的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描绘了一个穆斯林玉器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一条有韩子奇为主线,讲述了他与玉为伴的一生,另一条则是由韩新月为辅线讲述了她与北大青年教师楚雁潮的凄美的爱情悲剧。从她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看这本书如同进入一个封闭的世界,百事不侵。

  初读之前,我对穆斯林了解甚少,只知道回族不吃猪肉,戴着一顶医务室似的白帽。在读期间,我深深地被霍达女士独具匠心描写的情节所动,甚至我仿佛置身其中。半夜时分,倦意不知不觉的到来,我依然爱不释手,实在看不下去才就此罢休。我感慨穆斯林的文化信仰之高,钦佩穆斯林人民在中国留下足迹的智慧,然而更令我魂牵梦绕的是韩子奇一家的曲折情感和其女韩新月与楚雁潮的艰难的爱情。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闭目遐想,心中出现了玉的长河,不,是人生的长河,更是命运的长河。

  一个青年女作家竟能将人物的形象,感情世界和环境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就如同眼前上演了一幕幕的动景,使我无法为外面世界的事分心,着实值得我敬仰。书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让我意识到韩子奇强大的意志力,在《玉殇》一章中韩子奇的师傅梁亦清完成作品时突然猝死,导致家破人亡,韩子奇便怀着师傅的遗愿改投仇人门下,过着艰苦的寄人篱下的生活,每天吃糠咽菜如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般发奋图强,使自己的双翼一日日丰满,终于他抓住机会脱离并继承了其师衣钵。我结合着自己思考着这是他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次磨练,后来他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一举夺下玉王的称号。若不是强大的意志力驱使着他,至今可能还是为他人默默无闻拉梨的小奇子。

  现实使他尝过非人人都有过的经历,从而成为人人皆知的玉器大师,谁的人生会平平淡淡?在我看来谁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并敢于坚持,成功的黎明才会眷顾他昨日夕阳留下的脚步。在《玉游》中韩子奇为躲避二战逃亡欧洲,期间与妻妹生死相依互生情愫,新月的降世打破了北平一家的宁静。法西斯灭亡了,韩子奇回到了久逢重别的北平,新月随着二人来到陌生的家,却受到妈妈(姨母)的冷视和不公平对待。那时的我敏感觉得孩子不应该受到上一辈的恩怨,还好的是韩子奇把新月当成了他余后的全部,哥哥天星十分的爱护妹妹,让妹妹平安快乐的长大成人。在《月落》中,新月的命运一下子从美好跌到了深渊,这让我的心情变得紧张不安起来。新月考到北大,遇见了她人生最重要的人,她的班主任雁潮。在二人相处期间,他感受到了这个姑娘心灵的纯洁,为人朴素,善解人意,主要和他的理想相契合,于是默默的关注着她,所谓日久生情,但他将他的情感不如说爱情隐藏在他心里,不敢跨越师生之情之上,知道她生病即将离世之前才吐露心声。我同情她,不,同情这个词是对她的侮辱。

  我痛恨天公如此不公,让才华横溢的少女变成病房中的病人任由手术器具去折磨她,不知病魔何时将她带离这个世界。与此同时,我敬佩楚雁潮对她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但我又埋怨他不能真实的表达他的情感。总之,不管如何,新月的人生后路虽悲凉却又获得了生命尽头的完美,她得到了楚雁潮的爱情,正是短短的,缓缓来迟的爱情让新月重新点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和鼓励。我不想说,新月还是离开了我们。梁君璧深受古代封建礼教的束缚,遵守汉回不通婚的规定,阻碍着两人真挚的爱情发展,在作者笔下的梁君璧的形象十分深刻,可以说是高贵的泼妇却不失华贵。她和韩子奇是在患难情况下成为夫妻,她绝对不懂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就像火一样,不论是那熊熊燃烧的煤块还是树枝,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芒!她和楚雁潮的爱情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他们爱的深沉,爱的强烈,爱的长久。现实中的人们很少有这样精致纯洁的爱情,大雁如此,人何以堪。韩子奇和新月的父女之情抒发的精韧至微,撼天动地,最后思念成疾,逝去我认为《穆斯林的葬礼》从悲剧美的角度达到了一定完美的程度,甚至现在读完仍然不释于怀就因为它具有悲剧美的感化力。

  我读过莎士比亚的悲剧,也领略过雨果的《悲惨世界》,我更欣赏霍达的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感到悲伤的同时,又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美。总之,我向这位作家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有幸读到它,去了解穆斯林的方方面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3

  月与玉的主线交替,故事起承转合,这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放在现实生活中更像是难能可贵的奢侈品,那个年代,爱情被世俗束缚了太多,能在精神上有共鸣的同时体会爱情这个美好的过程是幸运的也是可贵的。虽然当下社会束缚没有那么多,但在无数诱惑和套路的侵蚀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笃定的承诺不是随便那么容易就可以对人说的了。

  一生的起起伏伏,家族的兴衰败落,每个人都在经历中富庶过,不论是物质还是心灵;又在经历中成长,不论是迷茫还是顿悟。人们总容易陷入拥有的舒适区,在自己的井底享受着,当更大的世界展现在自己眼前时,就乱了手脚。韩子奇如此,郑晓京也是如此。韩子奇沉浸在玉的世界里,郑晓京陶醉在革命的狂热中,两个人都忘了自己,将整个人的价值建立在他物上,都为身外之物迷失了自己。当一切化为乌有,玉散人亡,韩子奇垂死濒临;当自己的信仰与真理相悖,郑晓京选择“沿着原来的路走下去,怀着希望也带着烦恼……”

  时代,可以有无数个时代,只要时间向前运转。可人的一生只要那么几十个春秋,人的个性湮没在时代的背景里,有时幸运,有时可悲。

  我仍然对郑晓京这个人物很有兴趣,她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那个狂热的年代,信仰不再理智,可以凌驾于一切世俗、伦理甚至人性之上,那该是多么的可怕!一个社会和民族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可以容纳不同思想,可以倾听不同声音,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推动时代进步的能量。然而在那时,一切都白热化了,一切都统一了,一切都非黑即白了,向前!向前!美好和幸福在人们建立的乌托邦中膨胀,泡沫里充斥着好人和坏人的欲望。被放大的愿景终会破裂,变得渺小,变成点点水滴在阳光的照耀下蒸发消逝。无知的人们牺牲了自我“造就”了时代,个人只成为为世人诟病过往年代的一粒沙。

  韩太太,由刚开始对她刻薄无情的不理解和思想狭隘咬牙切齿的痛恨,到后来的完全释然,是处于同为女人的谅解。

  除了主角,小人物往往能在陪衬中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点,侯师傅的忠诚是中国人视名誉为生命的写照,“二十多年过去了,但并不是过去了的就可以忘却”,那一句“主啊,我可洗清了,洗清了……”让人无比动容。

  姑妈任劳任怨,为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报恩更是为自己找活下去的理由和出路。人一生总得有所事事,有所寄托,有所牵挂,这种责任的重量可以使生命避免太轻,而求生的欲望是来自人最原始的渴望啊,要想找到如何活下去的路,首先要找到为何活下去的原因和动力。

  天星,很喜欢的一个角色,从没有遗憾自己的失去,而是珍惜自己的拥有,把自己的宽容和谅解给了家人,把爱给了妹妹。失去了爱情,没有抱怨妈妈的残忍,而是替妻子着想,不负对方,这一切不是一味妥协的软弱,而是一种胸怀。“天星泪如泉涌,悲愤地盯着妈妈:‘人的命都没了,您还要怎样啊!……’”“天星突然伸出手去,把她拉上了车……”这两个场景把那个血性,有血有肉,敢于冲破世俗的少年刻画的淋漓尽致。

  跳出文章角色和内容,看整个文章结构,两个时空交替的创新让人读着很充实,作者给出的铺垫不露痕迹却让人预知,一直到最后仍藏有惊喜和反转,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韩子奇会留下学徒,玉船不会一帆风顺,奥利弗会追求玉儿,碧儿会和韩子奇成为夫妇……这些仿佛在角色一登场就埋下了暗示。

  但个人感觉,前半部分节奏偏快,韩子奇纵然有留下学徒的意向,但情节设计的感情没有逐渐达到那么强烈;粱亦清的溘然长逝铺垫的不是很到位,若是提前再多渲染些可能会更好;同样,韩子奇“卧薪尝胆”的隐忍也可以再多些笔墨,为后文重振家业,鞭笞敌人做铺垫……若是篇幅延长至三部,整个三代人的家族史和个人情感经历的描述可能会更加恢宏动人。当然,这些可能在作者看来不是主要情节,重点后面情节的渲染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茅盾文学奖的头衔是实至名归的,让人思考人的一生该如何去活,这个问题值得用一生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反省。感染他人的剧情背后一定有个感动了自己的作者,我还是那样认为,好的作品和文字一定是首先感染自己,写出的东西自己信了,触动了,才有可能感动和启发读者。霍达,这位通过《穆斯林的葬礼》让我初识的作家,有着穆斯林的虔诚,也有着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敢说敢表达,针砭时弊,把那段狂热的错误通过角色人物指出来,把民族歧视的社会诟病说出来,一切源于人性最终又回归于人性。

  霍达在后记中写道“我在稿纸前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久远的跋涉。我常常忘记了现实中的人和事,心都在小说中。我忘记了人间的寒暑,以小说中季节为自己的季节。窗外正是三伏盛夏,书中确是数九严冬,我不寒而栗。”

  “我和主人公一起生活。每天从早到晚,有夜以继日。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的稿纸常常被眼泪打湿,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痛哭一场。”这一点和路遥先生很像,垂泣心血。这种追求和态度不得不让人敬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4

  这个寒假中唯一不让自己堕落的项目就是读书了,还好寒假中读了三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围城》和《穆斯林的葬礼》。第一本书应该要重新读一遍,做好读书笔记。

  这本《穆斯林的葬礼》是弟弟从他们班里借来的,最开始我不是很想读,因为我更像度一些方法论的书籍,不过反正在家闲来无事就读着玩,没想到还挺吸引我的。

  ?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玉的历史的讲解和穆斯林少数民族特有信仰,风俗和生活习惯的描写,这些知识增长我的见识。我的读后感只想写写自己对书中的故事,人物的感受。

  书中用交错的手法写了?从抗日时期到建国之初一个家庭两代穆斯林的命运纠葛。虽然主角撕下一代的韩新月,但是读完书个人感觉唱重头戏的是上一代韩子奇,梁碧君和梁冰玉的纠葛。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善良也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邪恶,甚至在这本书中你找不到一个人是故意做坏事的,可是结局却是令人唏嘘。再读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很讨厌梁碧君也就是韩太太,前半部分的她,虽有一儿一女却是一心向儿子言语行为都透露着对女儿的疏离甚至讨厌,以至于我在看完第一节就猜测这个女儿不是她亲生的(当然我才对了,只是这个女儿的来历比我猜的还要令人咂舌),虽然能感觉到对丈夫的关心但是有常常显露出对丈夫的恨意,到了后半部分谜底揭晓,我的韩太太的讨厌变成了同情甚至理解。韩太太从小长姐如母的带大自己的亲妹妹,可是自己的亲妹妹却拐走了自己挚爱的丈夫,而在此之前自己一点点的防备都没有!现在的狗血电视剧也不过是闺蜜拐走丈夫,这可是自己辛苦带大的亲妹妹,而自己为了家庭的完整和颜面却要继续和这个男人过下去,还要一天天的抚养他们两的孩子!这,恐怕任何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都不能再平静安详,内心的怨恨发泄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再说韩子奇和梁冰玉,韩子奇也算是逆袭成功,从一个流浪儿到一代玉王,如果没有战争,如果不是韩太太的固执,他或许可以继续商业上的传奇并且他还是一个人真正的爱玉如命的人,他也或许可以居家搬迁去国外逃过悲惨的战争和文革,可是他没有。一方面是因为他爱玉如命,他舍不得将玉留下,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具有很强的家庭归宿感和责任感。从这些方面来讲他真的是很棒的。另一方面,他在感情中是一个软弱的人,他没有坚强的拒绝梁冰玉,是这一出家庭悲剧的起源,至少是表面上的起源。梁冰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颜有才,但是她在感情中软弱而任性,这个角色有点像前一阵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中男主的第一任妻子,一辈子为爱而活,可是却爱的没有了是非没有道德结果就是伤人伤及。以我拙见,梁冰玉感情中的软弱而任性真是这个家里悲剧的源头。第一次爱错了人,第二次因为前一次的伤害而不敢再爱拒绝了一颗火热的心,当对方怀着一个火热的心死在战火中时,她几乎是奔溃的,所以她直接找了最不会欺骗她的姐夫!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许会承认人的理智是大不过情感的,可是我还是很不齿梁冰玉。两次伤害就让她如此奔溃,现在社会的中多少菇凉在感情中是伤痕累累,单身的有过伤,成对的也未必就没有伤。可是因为自己一时有伤,选择潜在的更大的错误真是不应该,而且还伤害的是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加上自己就是三个人,不,还有下一代!如果说对梁冰玉的这些行为我是不齿还带有些惋惜的话,那么等我看到她回国面对姐姐时的所言所语,我简直是厌恶。明明是自己有愧,可是她却扛着她所理解的女权主义大旗和爱情大旗为自己辩护。虽然我也不是很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女权主义,但是为了自己伤害最亲最爱的人就是自私! 一个原本风雨飘摇中走过来的家就这么人心崩塌,貌合神离,因为特定的历史,更因为自私和脆弱!可惜。

  下一代的生活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天星和淑颜本来就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过日子可能还好,想要知冷知热恐怕难。新月,本就是这本书的悲剧担当,失去了新月的楚雁潮,生活也不幸福。虽然这本书的明线都是放在新月的悲剧上,可是看完书,新月的悲剧在我心中到没有那么重,甚至说是排名最后。

  看完整本书,我只感觉:

  或许正如“成年人的生活本就没有容易”,或许是我们想要的太多,或许我们太脆弱。幸福哪有那么容易,也许要花上所有的坚强,努力和聪明。尽管如此,还是愿我和我爱的人生活的幸福。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5

  本来写完了就想放blog里低水平自娱自乐完了,后来觉着不贴出来给绿友看看也挺冤的,万一要有人有共鸣啥的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阳光进来,视线从电脑屏幕前移开,感觉不到视线中是临近黄昏时的那种“窗外”一个下午的阅读让一部名著的最后几章印于又一个平常读者的心中。

  《穆斯林的葬礼》——很早就被这个书名吸引,知道这肯定是个“很好很强大”的作品。着手开卷阅读却是因为此书是我计划中一个必读的任务。故事在两个年代穿插进行,一是抗战前后的民国时期,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故事中的主角有N位,并且大都来源于真实的曾经的生活。下面这段文字是该书的官方总结:“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这个总结真是太官方了,官方得都有点儿“中央”了。

  在这个高度概括的鲜明旗帜下,俺再总结一个“地方”的哈。头几章中,作者除交代故事主线外,还对中国穆斯林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民国年间老北京的风貌,韵味甚至风味食品都进行了深入描写。尤其是对老北京东来顺涮羊肉的那段十分内行专业的描述直让我想飞回北京,甚至是飞越大半个世纪的时间,直接前往几十年前的那个东来顺。除去对贯穿始终的对玉器行当的精深讲述外,这些对文中各行业的细节描述,也如出自业内人士之手一般。看过后就是一个字儿:赞!不过读到中后部分时,本读者确实也因为八十年代主流文学特有的带一点儿说教,并且事都有点儿小煽情的讲话方式而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儿小乏味。这大概是因为本人历来就不是那么喜欢读一些小男、小女、小情感,小悲伤之类的东西。然而,这小乏味并不能拦着我喜爱这部巨著。并且,看到后面几章时,先前的那一点点儿小乏味也自己个儿消失了。这出悲剧在最后几个章节真可谓是越演越悲,悲得连作者在写她的时候都止不住泪水,心绞痛一次次发作……本人属于那种看恐怖片都能看乐看开心的类型,而《穆斯林的葬礼》令我这样的人员都几度眼睛湿润。倒不是说这部作品擅长“赚取”眼泪,而是所有读过她的人都会被她触到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那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并刻在骨髓中的共有物——任年代的变换,意识形态的更迭,都不会被丝毫改变。但具体这种共有物是什么?俺也说不大清楚哈。凡伟大的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想,大概正是因为她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参透人性中这些说不清楚的共同之处吧。通篇文字中,一家两代人两条故事主线交替进行,最后合为一处。而两条主线衔接处并不生硬,而是让人感觉像是在看电影。能让读者置身于其中的故事是好故事,能写出这种故事的作家当然就是好作家啦。在给全书收尾的后记中,作家霍达向读者们详谈了故事的背景,写作过程和对文学的一些看法。其中很多观点令本粉丝由衷欣赏和佩服。

  摘录几句如下,大家共勉:“文学,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作势,也容不得污秽、肮脏和居心不良。“文如其人”,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我笔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间曾经有过的,也是我所憧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并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让人看见的技巧是拙劣的技巧。”“必须真正理解“历史无情”这四个字。谁也不能改变历史、伪造历史。”一整部书,五十万字,一家两代那么多主角,所有这些都是为牢牢写出一个“情”字。从古至今,很多伟大的作品从开篇到结束也都是在围绕着这个字。其实早就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东西多年啦,但今天完整读过此书后,似乎俺又有点儿小动摇了哈。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6

  穆斯林的葬礼,还是之前朋友推荐我看的,当时并没有很看好这本书,因为书名太过悲伤了,况且,在我伤心难过的寝食难安的时候,不想自己更难过就没有看。后来康熙大帝看完了,就又想起来这本书开始看了。

  故事的开始是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老人带着年幼的孤儿韩子奇引出,结束在新月的墓地前楚雁潮缓缓的琴声与天上的新月相交辉映的美景之中,至此,所有喜欢的不喜欢的故事角色,都结束了,如同天星所说,您想看见的不想看见的都看不见了;所有的人物,都在此终结了。

  书中‘玉王’韩子奇承受着巨大压力艰辛创业,迫于现实而对感情的妥协,从一个气度非凡的王子,到一个佝偻的老人,一生对玉的执着,都化为灰烬,他一无所有的到来,最后一无所有孤独离世,也许作者正是在借这么一个人物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生可带来死又能带去的。设想,如果子奇享受生活,不视玉如命,抛弃身外物跟冰玉在一起,将会是一个大圆满结局。

  子奇跟冰玉的爱情,彻底的扭曲了君璧,使她从一个坚强独立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固执,执着,心中充满了恨与报复的女人,更因为他的固执,最终决定了他最爱的女儿新月无法幸福,君璧为了虔诚的信仰,为了门当户对,亲手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直到丈夫离去,她才幡然醒悟,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没有任何东西比与她一生厮守的那个人更重要。“她无法遏制心中的哀痛,把脸贴在丈夫的手上,眼泪冲刷着这双为了奇珍斋,为妻儿老小操劳一世的手,不舍得放开。”

  受了高等教育的梁冰玉,大胆的追求自由和爱情,脱离信仰与现实的枷锁,但最后的结局不过痛苦的漂泊他乡,就连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也未曾再见最后一面,冰玉虽是一代新青年的象征,但直到现在,能够接受她的作风的人,又有几个。文中最可怜的莫过于辛勤劳苦,等待奇迹到来,会有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妈,她一直默默的守候着韩家直至最后的暴病而亡。而天星和淑彦这一对被妈妈强拼硬凑的可怜夫妻,不正是我们大多旧时夫妻的象征,不相爱,但又不能分开,只能彼此都带着痛苦悲伤活着。

  那个永远定格在十九岁的花季少女新月,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早早的凋谢了生命之花。“当她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然而它来了,来的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然而和自己的老师产生感情,这又是不被允许的。不过他们不怕,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怕了,更何况爱情的阻挠呢?”“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一位脸色沉郁,神情凄楚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动不动的拉出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文中曾描述新月跟楚老师的小别,他走了,一步三回首,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把新月的心带走了。但最后,新月走了,不仅带走了楚老师的心,把他的灵魂也带走了。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壮烈来去,人生难得一知己,但得一知己却足以。

  这本书,跟百年孤独有所相似之处,但自认为比百年孤独更符合国人的口味,珠玉世家出身作者通过对一个从繁华到落败的穆斯林家族,讲述了几十年间,几代人的爱恨情愁,人物形象刻画地很生动,故事发展也扣人心弦、前后呼应,作者对人性的描述,葬礼的描述,都是极好的。看了这本书,更加明白身边人,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坚持。但那些与我缘分已尽的人,是切切实实的该放手了,我不能也不会做第二个楚雁潮。“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也许会做梦!”的确,去睡会做梦,而且,会一次又一次的哭着醒来,那又如何,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而且,一点都不苦!

  恋爱是什么,我不懂,也无法形容,更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恋爱久了会为了无法脱离那个两个人的小圈子而放弃跟别的朋友的大圈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昨天还开心的依偎在一起打算结婚发誓永远在一起的那个人第二天就像魔鬼附身想要马上跟你分离,不知道为什么人会变的那么快,你认为比亲人还要亲一百倍的人突然就变的一点都不想跟你有任何关系,不知道为什么人要有七情六欲,不知道为什么要有喜怒哀乐,为什么要有做这么复杂的事情,难道单纯的感情不好吗~噗~我想当个机器人!当然不是大白那么萌的,也不是像T-800那样的大帅叔,还是我这么美的的就好,只是没有了感情那便是极好的!呵呵,你们只需要记住我是机器人!我最喜欢对那些自认为能力出众的人出手!你若是感觉有实力跟我玩,我,不介意奉陪到底!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7

  《穆斯林的葬礼》简直让我的心都碎了。新月揪着我的心,让我几乎不敢再读下去,我和韩子奇一样害怕失去新月,和楚雁潮一样舍不得新月,和韩天星一样心疼新月。

  《红楼梦》里贾宝玉把女孩子比作无价的宝珠,待结婚、苍老了便渐渐成了死鱼眼珠。《穆斯林的葬礼》里的新月便是如林黛玉一样的女孩,无价的宝珠,而且永远的是一颗宝珠,全然没有得到结婚、苍老的折磨,没有变成死鱼眼珠的机会。这是诗意的愿景,却是命运的残酷。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贾宝玉希望美好的都不散去,他贪心的可以,全然只顾自己的喜乐。他哪里想过,黛玉竟是来还泪的。他哪里想过黛玉凭什么不该得到世俗的幸福,他根本没有那份给黛玉幸福的自信!《穆斯林的葬礼》里,韩子奇可否想过,新月怕也是来还泪的,全然是因为他的贪心和他的懦弱。

  新月死了,我悲伤极了,我在韩子奇身上看到了如贾宝玉一般的贪心和懦弱。贾宝玉没能救下晴雯,未来他也肯定救不下黛玉。而韩子奇守护不了爱情,害了女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韩子奇啊,你执着的玉,离你而去。你爱着的玉儿,也离你而去。因为你太贪心了。你被玉控制着,离乡背井。而你又被玉控制着,锁死在博雅宅!你的玉,离了你,它们还是国宝,你的玉儿离了你,还是独立的人。那么你算得什么?你的儿子未被你呵护,你的女儿未被你守护,你的妻子被你辜负,你的爱人被你息去了爱的光火!我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害怕见到安拉了!

  《穆斯林的葬礼》用诗歌一样美丽的文字,述说着两代人的命运和情感。我被优美的篇章所吸引,被动情的故事所牵绊,四个下午,我读完了这本书,就好像跟着这些个人,度过了好几个别样的人生。

  合上扉页,我好想抱怨,但是读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有一句话:众生皆苦!我无法去苛责梁君璧,也无法苛责韩子奇。因为我发现他们都是真诚有爱的人,尽管他们的缺点会带给别人伤害,甚至为自己的命运埋下隐患,但我也不能苛责他们。因为他们就像普罗大众一样,有真有善有纯有美,也有缺点。

  韩子奇执着心太强,他到了失去一切,才认识了自己。

  梁君璧性格强势,是一个难以认错的人,她像一把弓箭,总是把自己撑的满满的。少年丧父,家中长女,母亲病弱,幼妹太小,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长姐了,她硬惯了,因为她知道温柔换不来温饱、换不来安逸,她把自己撑的满满的,就好像这样能让她凭白多出很多力气,便可以撑住小小的家,保护得了妹妹和母亲。哎,寻出她许多的好处,便对她也心疼起来了。她最后为新月所做的便可以看出,她其实是爱新月的,是真心的。只不过她硬惯了,她强势惯了,她不知道女人该像水一样温润,润泽她的儿女。她伤了女儿,其实也伤了儿子。叹叹!

  《穆斯林的葬礼》中写了几段爱情,韩子奇和梁君璧、韩子奇和玉儿,他们三个人,谁也没把自己整个奉献给爱情。韩子奇更爱玉,玉痴!梁君璧更爱面子!玉儿呢?她是理想主义者,她更爱纯粹!

  年轻一辈的爱情:楚雁潮和韩新月,是纯爱式的。但其实他们之间有太多的不能说,有太多善意的谎言了。韩天星和陈淑彦,只能说韩天星是一个好男人,但他和陈淑彦没有爱情,他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没有得到爱情。

  这本书里,没有一个爱情是健康的。楚雁潮和韩新月的爱情,虽然感人,但未经烟火气的考验,我难以把深情当成真正的爱情。楚雁潮在二十年后依然会去墓地给新月拉琴,我不能否定这是爱,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女主角,她后来一生幸福,不是因为她忘记了Jack,恰恰是因为她要努力把Jack的那份幸福也活出来。所以,爱,能够成就人。但我又不能去肯定rose只爱Jack,因为她结婚生子,一生太长,一个女人怎么能忍受自己不爱的男人!所以,我相信为了不辜负jack的那份爱,rose怎么能不全力以赴的去爱自己的伴侣!看呐,爱情是多么的复杂!所以,在我看来与Rose烟火一生的爱人,才是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的爱人!rose在烟火气里全然爱着伴侣,便可以在死后把灵魂全然献给jack了,我想这大约才是不辜负,才是真诚,才是纯粹!

  因为新月的死亡,让我无法去评析她和楚雁潮的爱情。因为他们的民族不同,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同,他们的结合势必困难重重,但新月的健康情况,把这些难题给解决了,因为他们的爱情只在于心里、在于灵魂,无需去经受现实的磨难了。

  新月如此完美,却又仿佛必须去死,为什么呢?

  为的是让人借着这一份对新月的心疼去思考,思考真诚与纯粹,思考爱情与忠贞,思考平等与信仰,思考灵魂与彼岸,思考执着与自我,思考亲情和关爱……

  要是梁君璧是个男人就好了,她够硬,要是韩子奇是个女人就好了,他够柔。这一对夫妻,满拧了,于是这个家庭里,天星和新月都没有敞开心扉的喜乐过。

  《穆斯林的葬礼》读起来感人肺腑,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部佳作,而且特别好读,真的难以读到这么美的小说,句子像诗一样美。可惜我这么晚才读!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8

  读完本书也有一段时间了,一方面是自己忙着到工作,还有一方面是,自己的功力不足,老实说我心中不知道给这本书一个什么地位。

  这本书讲述了三代人的颠沛命运,两条线相依相成,一气呵成,但是有时又显得臃肿;该书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为第一代,并描写其作为玉器作坊奇珍斋的主人,收留了同为回族的懵懂少年韩子奇,作为师傅的唯一传人,韩子奇在师傅劳累死亡后,忍受着欺辱和辱骂,去敌家作坊学习本领和经营之道,而后回来振兴了奇珍斋,才不使奇珍斋消失在莫大的京城中,作为一家的顶梁柱,他肩上有他的责任,这也包括了对小姨子的责任,与妻子梁君壁和小姨子梁冰玉发生了一系列的感情纠葛。作为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与小姨子生的孩子,韩新月,她是那么的纯洁,那么优秀,一切都那么出色,但还是抵不过疾病的恶魔。

  为什么说我不知道给一个什么地位呢?首先,得承认它很吸引人,让人很想读下去,我也是很快得就把此书读完了,但是,当我翻完了最后一页,它并没有给我多少震撼,就想一本故事会,故事很吸引人,可就是没能引起多少反思和共鸣呢?就像是别人给我讲的大道理一样,听的时候你狂点头,可是下来后,你并不会铭记在心,更不会对你所犯的错误有任何帮助;可是回头一想,这是一本获得过矛盾奖的小说,是不是我的功力不够呢?刚读完时我不敢给一个结论,现在20天过去了,心中的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看法。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韩子奇,家中的顶梁柱,肩负着对奇珍斋的责任,个人感觉他在本书并不是一个主人公的角色,更多的只是一个做决定的徒弟、丈夫、父亲罢了。他的第一个决定,是要去敌家的作坊学手艺,觉得这是一个很需要勇气的决定,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人,也会是一大丈夫,起码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小说中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很少,更多也是在摆事实,以至我从他做这个决定,作为一个读者的我,就猜到故事的情节就会是讲怎么复兴奇珍斋了,现实的活动过多描写,忽略了心理活动的波动,使得读者觉得后面的复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没能引起读者的多少敬佩之情;

  后来他作为一个丈夫,所做的决定我更是不能理解。在国内发生战争之际,不得不转移他的宝贝——玉。可是在妻子表示不愿意同他一起去英国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带上他心中的宝贝离开了,当时可是还有一个儿子啊!对,这时作者的笔墨还是在摆事实,说国内多危险,玉很可能被毁掉,但我却没有感受到他做的决定有多么难受。后来在英国,韩子奇和小姨子玉儿好上了,并还生了一个女儿,可是这时,他们却选择回国!韩子奇知道,回国意味着他必须在妻子和小姨子中做选择,可是韩子奇在出发前并没有想清楚该选择谁,其实到最后他也没有想好该如何选择。他说他对妻子并没有感情。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他们结婚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的感情基础,只是他对奇珍斋有责任,对师傅的家人有责任,他们也才结婚的。这也很容易明白了他为什么那么狠心抛下妻子和儿子远走英国。

  可是,在他有了爱的权利后,他没什么还要回来,而且还选择了一个不爱的人呢?最可恨的是,还苦苦哀求一个母亲离开她的女儿,这是多么让人可恨。

  最后是他对他最爱的女儿,在给他女儿上大学等一些事中,我再也看不到作为一家之主的魄力了,因为他做完选择了,他可以退场了,作者好像也是这么觉得的,后面就去写下一辈的事情了,如果他能担起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也许那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不会那么快熄灭。

  如果说刚开始韩子奇做的那个忍辱负重的决定,多少还有让人佩服,甚至还觉得他有点可怜,因为可供他选择的道路并不多,他还得担起那么重的责任,可是到后面,我就越来越不能理解他,甚至有点对他不满,很多次他是有能力让事情使好的方向走的,可是他没有做。

  他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想想我们的社会,多少可怜之人,他们不去努力争取不去改变,等着别人去给他们帮助,当然不能排除外界的情况确实让他们很难改变,我这里想说的是很大的一部分,也包括我自己,有时他们是多么的可怜,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可是你再去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呢,打牌?聊天?玩?有哪一件是为了预防突发事件啊,如果你上前去跟他说,你该学习啊,他会回你说:这又没有用,学它干嘛。是的,我也是经常这么跟我自己这么说的,让自己麻痹,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多可恨啊!

  切记,切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自己也是这样。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9

  一本书让我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执著与顽强,一本书让我感知了一家人的多灾多难,一本书刻画了一个时代的剪影,一本书浓缩了一群人的生活状态。

  终于没有懈怠的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泪眼婆娑,但心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大约远在公元7世纪,一些头上缠着白布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了东土大唐,神州大地富足的水土,终于让他们停留。历史的辗转,岁月的蹉跎,一个新的民族在东方诞生了,并以“回回”自称。由于历史上难以避免的融合,回回民族当中也揉进了一些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和犹太人的成分,但回回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不融入汉人或其他民族之中。幅员辽阔的中国,是汉人长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不可能像土生土长的民族一样拥有整块的、大片的土地,他们不断地被派遣被迁徙,甚至被征讨、被杀戮,为了生计,他们流落四方……他们始终是少数,这少数的人艰难地、顽强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

  韩子奇:他有过卧薪尝胆的隐忍,他有过事业巅峰的辉煌,他有过背井离乡的经历,他有过爱情家庭两难的选择,他有过中年丧女的锥心之痛,他有过老年失玉的万念俱灰。他的一生从波谷到波谷,时代的艰苦他无法选择,但他无疑是勇敢的;但同时,他是懦弱的,他的责任心让他甘心留在了那个并没有爱情存在的家里,他选择了低下头静静的生活。

  梁君璧:少年丧父让作为长女的她过早的成熟。她稳重,有魄力,和子奇一起重新高高挂起了奇珍斋的牌匾。同舟共济让她顺理成章成了韩太太,她爱子奇。她却不知从来子奇对他只是兄长对妹妹的责任,而丈夫十年的漂泊海外,促成的却是他与自己妹妹的心心相印。她不甘心,她愤恨,她抱怨,一夜间她变得暴躁而咄咄逼人。这最忠实的教徒,赶走了亲妹妹,逼死了新月,破坏了儿子天星的婚姻,也催促了韩子奇之死,当然她也悲痛,但是她也无法摆脱这种家破人亡的命运悲剧,更无法理解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制造的悲剧。但是怎么可以怀疑她的宽容,当妹妹留下了她与子奇的骨肉毅然决然地离开,她还是接纳了那个孩子,虽然会不喜欢,虽然会冷漠,但是,至少她给了新月一个母亲的角色,

  韩新月:如此不染人间烟火的美丽女孩。她爱她的家庭,同样的她不理解她的家庭,她不明白爸爸妈妈的争吵,她不明白爸爸的懦弱,她不明白妈妈的盛气凌人,她更不明白妈妈看到她似的眼里偶尔流露出的冷冷的光。她是单纯而聪明的,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美丽的憧憬,于是为了美丽的梦而努力而奋斗。但是生命无法预料,全速前进的路上一个急刹车,斩断了所有的梦,不要怪罪命运的不公过早的带走了新月,至少她收获了一份至诚的爱情,她带走了所有人的爱,她是幸福的。 楚燕潮:一个无法解释政治背景的父亲让他从很小就学会沉默,学会接受。在一次次无休止的审查、询问、谈话中,他一次次的从希望到失望,眼中的光渐渐褪去。怀疑他接受、否定他接受、无奈他接受。何必抱怨?抱怨为何?满腹的心事,就都投进未名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中,轻轻地不激起一点涟漪。任凭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译文的快乐中,不再纠葛于现实中的名利场,保持一种单纯与平静,直到他遇到了新月。眼中是她甜甜的笑,梦里有她明媚的双眸,虽然作者在描写他对爱情的忠诚与真挚时还缺少一些更深厚的基础,虽然宗教背景的差异像一副厚厚的桎梏阻挠了他们,虽然一段本可以玉成的佳话最终演变成人鬼殊途的悲剧,但你不可以否定的过程的美好,在感叹的同时也要感恩。还好他们彼此相遇,眼中的焰色曾燃烧了两颗年轻的心灵。《梁祝》凄迷的乐曲响起,泪水潸然,呼吸难为,只因感情厚重。新月墓前燕潮忘情的演绎,因为他懂得,时间流转,他们最终殊途同归。

  梁冰玉:他本来是她的,时光错漏,就流落在另一个女人的生命里。她以为爱需要相守的,于是她宁愿背负一个骂名,宁愿逃离所有的过去。芭蕉不展丁香结,各自春风两厢愁。当命运的重负铺天盖地的压下来,子奇选择放弃的偏偏是他们的爱情,她错愕,然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去。几十年来,她就这样在异域安静的凝望那些日升月沉、无家可归的忧伤。终于当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冰释,冰玉带着满头的白发重又叩响了“博雅宅”,她可以拥入怀的却只剩下一抔黄土。

  《穆斯林的葬礼》,章节杂乱着,作者在跳跃的时间中讲着他的故事。每个人物都可以拿出来细细的体会,可我累了,这样的分析会让我重又跌进那个故事,沉进一种情景是疲惫心灵的一项历程,一个人承受不住太多的历史的重负,太容易投入,是我的错。

  如果记忆如钢铁般坚固,是该微笑还是哭泣?

  如果钢铁如记忆般腐蚀,那这是欢城还是废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10

  当我在图书馆再次看到《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时,内心有着莫名的期待,学生时代曾在校图书馆借阅过这本书,只是时间太过久远,对于故事情节与人物描写早已模糊不清。而当我再次手捧有些厚度的书时,嗅着淡淡的书墨香怀着激动的心情缓缓读来。

  这本书是由中国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在1988年发行的一部畅销小说,后被原作者改编成同名电影。本书主要写的是一生爱玉如命的玉匠师傅韩子奇曲折的人生故事。韩子奇从最初跟随穆斯林巴巴一起奔赴穆斯林圣地——麦加的路上,行至北京玉品制作人梁亦清奇珍斋时,因同为穆斯林相怜相惜,在奇珍斋暂作休息。为梁师傅制作玉器的精湛手艺深深折服,因不小心摔碎了梁亦清做的玉碗而立下志向拜梁亦清为师,通过跟随师傅3年精心研究学习,加上他自己的聪慧和悟性,最终练得了与师傅一样的制玉手艺。后梁师傅因一件未完成的“郑和下西洋”大件玉器制品突然殁去。梁家突发变故,奇珍斋被老谋深算的“汇远斋”老板吞并。为了抵债,不得已将奇珍斋转给落井下石的汇远斋老板。韩子奇为了报仇潜伏到“汇远斋”当了学徒。

  3年后,学成归来的韩子奇出于报师恩和重振奇珍斋,娶了梁师傅的大女儿璧儿,挑起了梁家的重担。经过十年苦心经营奇珍斋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天星。后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至伦敦。妻妹冰玉因情感受挫,不顾姐姐反对执意离开,与姐夫一起前往英国。在伦敦,亨特的儿子奥利弗爱上了冰玉,但奥利弗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伤心的情况下爱上了韩子奇,并生下私生女新月。

  战后一同回国,姐姐君璧不容母女俩,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之间产生爱情,因楚老师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而天星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没能和自己喜欢的同事结婚,而娶了新月的同学,当发现时,一切晚矣。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也已经物是人非。

  至此,整个故事留给读者一片唏嘘。无疑,这本书讲述的是真正的悲剧故事。我的心在为韩之奇与梁冰玉之间的真爱无果难过;为天星与同事之间的恋情因其母阻挠致使爱情夭折伤心;更为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真爱无终而悲痛。不由令人慨叹:爱情虽万般美好,但其在诸多现实问题面前均变得无足轻重。这本书里的故事如此,现实中也更是如此。唯美的东西往往如昙花一现,不会久远,一旦遇到阻力便化做烟消云散;相反那些平淡无奇的东西则恒久弥香。

  合上这本书后,我的泪水淌满两腮,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为韩新月的早逝而深感遗憾和痛惜。韩新月,这朵聪明、漂亮、尚未盛开、浅尝爱情滋味的花骨朵儿,刚入北大不久,便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最终如冬日一朵还未绽放的花儿,被命运的狂风骤雨给摧残得过早凋谢了。我之所以哭,是因为她生命的短暂,初尝人生爱情的甜蜜,生命便迅速枯萎败落。正所谓:花开未盛时,殒落令人伤,不禁令人惋惜连连。

  细想之下,也没什么可哭的。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终极意义又在哪里?无非有信仰,有精神世界的追求,无愧于自己的内心。佛曰: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生老病死皆自然规律,早逝也未尝不是另类痛苦的解脱。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家庭、婚姻、事业、爱情等等皆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因而,不用祈求什么永恒,珍惜身边现有的美好就好。

  这本书的另一大看点是作者关于穆斯林葬礼仪式的重笔描写,韩新月的葬礼上,先是由其姨母代替其母为其“小净”、“大净”(作净仪:即用清水为亡人净身洗礼,亦称“浴礼”,俗称“洗埋体”(“埋体”即亡人遗体);接着穿克凡:即亡人净仪后穿的殓衣;三是作殡礼:殡礼,阿拉伯语称作“者那则”,即为亡人向真主祈祷的集体礼拜,俗称站“者那则”。最后是殡埋:殡礼结束后,就将亡人抬至墓地,下土落葬。穆斯林有抬送亡人的美德,一般由男性穆斯林集体肩扛,送至墓地。穆斯林认为抬送亡人可以消去自己的罪过。

  从这些描述我似乎有些明白宗教信仰的魔力所在。曾经几年前,我曾前往青海塔尔寺旅游时,看着那些身着普通衣衫的淳朴藏民,上至须发皆白的老人,下至几岁的顽童,无论年纪大小,皆极尽虔诚地三步一跪、四脚朝地匍匐的情形,当时我真的无法理解,一种信仰竟可以与人的精神融为一体,那该是怎样大的魔力?自此,我方理解,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种追求和信仰做精神支柱的,而这种信仰和追求就是人活下去的灵魂和动力。

  总而言之,霍达写的这本《穆斯林的葬礼》书,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曲折,虽然至始至终贯穿了人生的诸多悲剧,但依然令人一旦捧起,便手不释卷,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11

  第一次看《穆斯林的葬礼》,竟然有那么大的一种冲动想把这本长达五十万字、六百多页的书读完。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与冲击。

  的确,一页页读下来,我进入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读到新月,带给我的是她的坚强。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时刻,她努力使自己走出死亡的胡同,顽强地,不顾一切地向前闯,协助医生,和死神争夺时间。她不忍离开她爱的人,当她离开的那一天,胡同里挤满了为她送行的穆斯林,交通堵塞了,车辆早就不能通行了,人们为新月让开了一条道儿,怀着真诚的祝愿,目送这位姑娘离去……她是那么地令人怜惜,从此,燕京大学校园里少了一位在未名湖畔刻苦读书的少年;楚老师少了一位优秀的,给人做榜样的学生,更少了一位有共同梦想与追求的知己,少了一位拥有刻苦铭心初恋的情人;韩子奇少了一位骨肉至亲,少了一位亲爱的女儿;天星少了一个从小到大,寄托着自己读书理想的最疼爱的妹妹;陈淑彦少了一位相依为伴的知己,少了一位亲如妹妹的朋友。

  新月的离去使这个家缺少了生机。新月是善良的,却无数次被伤害。从两岁,母亲被迫离开家后就跟着大姨去生活,口里喊着“妈妈”,却得不到真正的母爱,面对十二岁床单上的血痕却被“妈妈”嘲笑;面对自己考入大学这美好的愿望却得不到“妈妈”的真心支持;面对自己生平第一次的爱情,面对楚老师却得到“妈妈”的反对、嘲弄和百般阻挠;面对天星哥哥的婚事,她那么热心却遭到“妈妈”的`数落。这一切无不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创痕。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她有个支持她上大学追求梦想的爸爸,有个疼爱她、事事为她着想的哥哥,有个在任何时候都陪她度过孤独岁月的朋友;有个鼓励她战胜病魔追求自己目标与事业的老师、爱人;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已经闪着光辉,已经值得。新月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

  对于梁君壁,真是又可气又有可怜之处。这使我想到了《后楼梦》中的凤姐,在曾经富极一时而终又凄凉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气势,其实内心却隐藏着一腔的悲痛。但最坏的谜底是,她的丈夫韩子奇跟别的女子好上之后,她的精神寄托,她的幸福憧憬,十年来苦苦盼望的美梦击碎了。她所信赖,所依靠的丈夫,她心中最完美的男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顶梁柱,坍塌了,折断了,垮了,完了!她是令人可怜的,她生命中的全部意义都不存在了,而夺走她丈夫,拆散她家庭的不是别人,竟然是她的胞妹。一个是孩子的爸爸,一个是她的妹妹,她该怎样呢?以后的生活中,妹妹离家出走了,家中多了她们夫妻间的争吵,多了新月对“母亲”的神秘的不解。但她又是可恨的,她赶走额奇珍斋的候爷 ,最后奇珍斋又落到了杀父仇人蒲绶昌的手中。韩子奇当时忍受着屈辱换来的家业与声誉从此毁了,“玉王”的地位从此被取而代之了。她看不起天星谈的对象“容贵芳”,看不起她的事业与出身,想办法使他们之间产生误会而生生拆散他们。这换来的是天星结婚后知道真相的无奈,也换来了天星在场子被斥骂的痛苦。她是自私的,总想让事物按照她所想象的情况发展。

  面对楚雁潮与韩子奇之间纯洁真挚的爱情,我被深深地震撼,仿佛又看到新月刚走进燕园时误认为楚老师是学生的情景;仿佛又看到在红枫掩映的湖心小岛上,新月对楚老师的蓦然回首;仿佛又听到医院中留声机播放的小提琴演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仿佛又看到全医院的都为之动情的曲子感染的画面;仿佛又浮现在新月离开后,楚老师不可遏制地吻着新月的情景,这和着泪水的吻,是他们的第一次的吻,也是最后一次;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看到躺在白幔中的新月,楚老师他……新月,这是两年前的新月吗?是两年前他提着行李用英语交谈着的新月吗?是那个在备斋充满激情地和他谈论事业与理想的新月吗?是那个在未名湖畔踏着月色听他朗诵拜伦诗篇的新月吗?是那个在西厢房和他并肩斟酌译文的那个新月吗?是两年来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执着地追求生命价值的那个新月吗?是昨夜分别前还拉着他的手的那个新月吗?楚老师心被狠狠地撕痛了,他心碎了,绝望了,疯狂了。

  风在呼号,雪在狂舞……。。 天星与淑彦日夜守着妹妹,妹妹是他们心中的月亮,没有了这月亮,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度过漫漫长夜。韩子奇日夜守着女儿,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没有了这明珠,不知道还有谁能伴随他跋涉前面那坎坷的路。

  人生如果缺少一种美,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正是这种美,深沉的美,崇高的美,人的灵魂才得以提升。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舒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烟如梦,琴弓亲吻着琴弦,诉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东方的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月的墓地的位置上,又出现了楚老师那熟悉的背影,又传来了悠扬徐缓的小提琴声。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12

  很早以前就一直想看看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可惜在高中那种紧张迎考的时期找不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空闲。终于在进入大学的某个周末,从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欣喜地捂着然后跑回宿舍,拉上床帘,隔开尘世的干扰,静静地把自己放进穆斯林的那份神秘和时代的凄凉中。

  一口气完成了那漫长的40万字旅程,在书里的主人翁都得到应有的结局时,我的心并没有随着书的最后一页的闭合而释然。我把书在从头翻了几遍,思绪也开始烦乱,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本不是为了简简单单地向读者阐述几个回族的穆斯林之间恩爱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几个悲惨的人物向世人表达着什么,呼喊着什么。

  同宿舍的朋友在讨论着人间爱情。我隔着薄薄的帘子,偷听着。有人说:“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恋人她们就一定如陌生人般达不到爱情的最顶峰。而最深刻的爱情却是给予对方最大极限的自由。”我也许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无法体味这话里的真谛,但是《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君璧对韩子奇的爱却是令我感到畏惧和寒心。我也不赞成梁冰玉不顾一切的爱,为了自己的爱不惜毁了姐姐的家庭。她的爱是自私的。不要说是在思想封建的四五十年代,就算在新事物飞速发展的21世纪,这样没有限度的爱也是为人们所唾弃的。但君璧为了扞卫自己的爱而不惜扼杀儿子、女儿的真爱。为了挽回自己未能得到的爱,用母亲的身份强行安排儿女的爱情。更为了阻止丈夫对妹妹的爱而强行赶走了妹妹。但这又得到了什么,她只留住了一具没有心的躯壳,她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得到丈夫的爱。()她的人生是悲惨的,为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她把因为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而产生的那份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最后回归土地时再一并带进泥土……

  而韩子奇的人生却更富戏剧化。他从一无所有的到来至两手空空地离去,霍达给了他一个回归原始的命运。他的一生虽然曾经辉煌过。但他却是懦弱的,在战争到来时为了自己的收藏,为了固守自己的那份追求不惜抛开家庭,抛开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救国救难的义务藏身于英国。他是在战争中保住了那些玉,可结果又怎样呢?他还是一无所有地孤独离世。而他的爱情却更是失败。他的背叛使两个女人生活在痛苦中。更因为他的固执,最终决定了他最爱的女儿新月无法幸福。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样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她的命运是悲惨的,老天让她在人生得意时接受了突如其来的大难。在失去母亲关爱的同时还被一颗不健康的心脏牵累着,在追求爱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虽然母亲那句:“我宁愿你死也不要你跟楚雁朝在一起的话”让她的心凉到了极点,但是在她辞别人世16年后的忌日,还有个楚雁朝在她坟前拉那曲《梁祝》。还有凄美的小提琴的旋律诉说着楚雁朝对她深深的爱恋。而同此时她的生母也回来看她了。一生爱她的两个人的出现使她的结局虽悲却不惨。

  相反一直说她命苦的天星实际上却是书中最苦的人。他的所爱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亲生母亲拒绝。当最亲的母亲精心策划摧毁他的幸福时他居然毫无所知。为了妹妹,为了他并不爱的淑彦的幸福,他在得知自己苦难来源后却无法反抗。他是个老实人骨子里却并不懦弱。是时代的局限,是穆斯林的那份虔诚注定他一辈子都要活在痛苦里。他无法得到幸福,却默默地给她人制造了幸福。

  所有不幸的爱情都只因为一个穆斯林的身份。新月与楚雁朝是这样。如果新月不是一个穆斯林,或者楚雁朝是个穆斯林,那么梁君璧就没有借口阻止他们的交往,新月的生命也许就不会这么快结束。而如果奥力弗是个穆斯林,那么他的诚心已经感动了冰玉,他们也必将结合,奥力弗就不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也许准确的说是不会成为穆斯林规矩的牺牲品。那么这以后一切的不幸就不会发生。

  再翻开书的时候注意到韩子奇的忏悔。在临终时他再也无法继续埋藏心底的秘密。那个韩子奇自己守了几十年的秘密最终曝光让梁君璧整个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这个一辈子以穆斯林身份自居的老太太在晚年才得知与自己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丈夫居然不是一个穆斯林,那么她一辈子用穆斯林的规矩要求自己和家庭,她一辈子对真主安拉的朝拜又算什么呢?她用这个逼死了女儿的做法又得用什么来解释呢?

  终于我发现对标题上的葬礼开始可以得到一点解释了。那不是对穆斯林的葬礼,而是对穆斯林繁乱规矩的葬礼。韩子奇用自己的一生,痛苦的一生埋葬了那些属于穆斯林的礼节。虽然在他临死之际他恳求身为穆斯林的妻子原谅,乞求真主的原谅,但这些不能删除他所走过的轨迹。这本书看完了,眼泪也跟着停了,有人说所有文字的最后都是对人生的思考,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的。那么现在我应该思考些什么呢?

  舍友们关于爱情的讨论也接近了尾声。她们终于统一意见:爱情是不可以等待的,无论男女对爱情都有主动权,如果你发现了爱情就必须勇敢的去追求。对啊,就向新月还有梁冰玉,在她们身上没有爱的怯弱,没有时代的被动。她们算是勇敢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13

  胡适在《追忆志摩》一文中说到徐志摩的信仰,他说,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也是《穆斯林的葬礼》的灵魂。

  爱首先指爱情。罗素在给出我为何而生的三个答案中也把爱情放在了第一位。他说:“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是如此有力,以至使我常常为了体验几个小时的喜悦,而宁愿牺牲其他一切。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的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诗人奥登更为直接,“我们必须相亲相爱,否则就会死亡。”爱情,这一诗人赞叹作家描绘的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但作者以一种似隐似现、似全似残的写作方法,更令人容易深入文字中,心情好似秋风中坠下的一片落叶,随着人物的经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韩新月和楚雁潮找到自己的爱情了吗?好象找到了,又好象没有。读过他们,令人有一种由衷的钦羡,又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医院中,《梁祝》乐曲在春蚕吐丝的节奏中淡淡远去。留下一片纯净,一片空灵,炽烈的诗句脱口而出:“请让我叫你相信,我只盼一件事情,给你献上我的心灵,和这心灵中蕴藏的全部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离不开你!那么,爱情就已悄悄地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们分开了。新月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她痴迷于事业,平生没有第二志愿,北大西语系让她如愿以偿;她憧憬过爱情,在茫茫人海中,她得到了一位肝胆相照的知己。但是,这一切又都过去了。剩下的只是在清醒的状态中等待死亡。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爱情不是同情,更不是感激之情。所以韩子奇和碧玉的结合是痛苦的,更是韩子奇和梁冰玉寻找爱情的最大障碍。虽然他们结婚十年,从没有过吵闹和打骂,但感情却越来越疏远了。疏远也并不苦恼,已经习惯了,麻木了。如果没有战争,韩子奇也不会离开,一切还会照旧过下去,一直到死,都不会抛弃碧玉。而梁冰玉凭着“一个活着的人,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的信仰闯入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两个人要真正相爱,其容易程度,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其艰难程度,有时也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现实永远是现实,梁冰玉艰难的爱情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留于读者自己去评定。她告诉人们的是:“我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享受了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死而无憾……天地间有一个人理解我,爱着我,我满足了……”如余杰所说:在这片已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

  先行者总要承受我们无法想象的苦难。不知暮年回来的梁冰玉在荒园中连自己女儿的坟墓都找不到时有没有悲哀、后悔。

  在书中作者没有出现争取自由的正面描写,但所有人物的奋斗、挣扎,无不是在争取自己的自由。自由地去爱,自由地去生活。付出了,努力了,有的人得到了自由,有的人没有,更多的人有了阶段性的自由,某一方面的自由。像新月要争取按自己的意愿来报考学校,韩天星要和自己挑选的人结婚……

  而对于美的描写,则是全方位的。人物美,心灵美,环境美等等。追求美是人的本性,人们本能地而并非理智地向往纯美纯情的意境。美不必强迫人接受,不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的名句也不会这样传之久远,深入人心。当然并不是人间处处都有这样的意境,所以人们才需要这样的意境。

  对北大校园的描写,湖光塔影,画舫石碑,甚至一座座楼房的名字都充满诗情画意。德斋,备斋,二十七斋,三十二斋等。在备斋旁,白雪覆盖的小桥,粉琢玉砌的石阶,湖心的小岛,小亭的檐下,漫天的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静静地谛听着,备斋中飘出的琴声在她的耳畔回旋,回旋……

  还有对玉的栩栩如生地描绘,对博雅宅庭院的绘画,甚至严教授在《让我们不再一起漫游》的朗诵中合眼而去的叙述,无不让人有一种美的震撼。人是本能的追求美的。

  如果我们用爱、自由和美来抗拒暴雨、抗拒狂风、抗拒霜刀雪剑,我们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0字范文】相关文章:

1.《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

2.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4.穆斯林的葬礼

5.《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6.《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7.《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8.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

9.《穆斯林的葬礼》优秀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