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时间:2022-08-17 17:24:08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正式启动,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如何迎接新课程新挑战,实施有效教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1

  一、对人教版化学新教材的认识

  (一)注重学生学习化学素养培养。新教材采用研究型学习法。如学习“元素化合物”一节,通过活动探究形式讨论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即: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研究方法。即: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观察→解释及结论。这样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教给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贯穿始终。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收集利用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使教学形式多样、方法新颖,体现特色。

  (三)化学生活化特点突出。化学新教材对知识的学习目标定位在知道、说出、举例、了解、认识等第一和第二层次上,对于应用、设计、评价、灵活运用、养成、具有、树立等要求很少。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多,重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化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体现了“化学从生活中来,化学到生活中去”的特点。

  (四)图文并茂,信息量含量丰富。教材中的图示、图表丰富,如,在教学“物质的量”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时给了一个表格,表中列出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等数据,提出讨论题,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这样的实例很多,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加强教学研讨,领会新课程意图

  (一)深入学习研讨,树立教学新理念

  通过课程培训、集体研讨等形式转变教学观念,在集体备课上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在教学上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和教学深度,在教学方式上体现特色,灵活多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如,学习“氯气相关性质”时,为弄清氯水中存在哪些微粒,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性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几种试剂中,观察有什么变化,并用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出现的现象。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不公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领、点拨、适时给予指导的角色,让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谈想法,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从以教学中心转变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从被动学习到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二)亲自动手实验创设情境,进行实验兴趣化教学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情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出一系列的新问题,渴望对新问题探究和解决。如,在学习“氢氧化铝”性质时,先让学生举例Al(OH)3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然后顺势提出如何制取Al(OH)3。通过学生实验后,让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NaOH溶液过量时Al(OH)3沉淀会溶解? 为什么两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它们是怎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如果把NaOH 溶液改为氨水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吗?Al(OH)3沉淀溶于酸吗?该用什么方法制Al(OH)3等等,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究下去。总之,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三、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一)对教材使用的困惑

  在课改化学教材中,一些内容过浅,知识点较零散,新教材一学年的内容基本把原来教材三年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很多内容不容易讲透,不利于学生形成学习化学的知识体系,加之高考改革方案还未出台,因此,实际教学定位很难把握。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旧教材用了六章的篇幅,分布在两册教材中,而新教材两章就讲完了。很多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新教材上只介绍了部分。如,SO2的化学性质,新教材只介绍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漂白性,而未涉及还原性和氧化性,如果只作了解就行,但问题是相关知识又在各种配套练习中大量出现,如果不在教学中加深讲,学生就不会做题,并且大量的方程式在练习中会经常出现,学生记不住,写不来,使学生觉得学化学很难。

  (二)对教学过程实施的困惑

  以活动探究进行教学的形式很好,但有些探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一是学生实际能力达不到,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完成后,接着是活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让学生探究Fe―Fe2+―Fe3+转化,在此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Fe的性质,所以预测不可能到位,以致大部分学生探究实验不知所措。二是探究实验过多过频,实际教学时间安排不过来。在高中化学必修1中,活动探究13个、观察与思考12个;化学必修2中,活动探究17个、观察与思考9个。要完成这些探究内容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间不允许,所以,很多探究就只有由老师代劳,很难全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对化学科评价体系的困惑

  目前,针对新教材的高考方案尚未出台,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也不配套,因此在化学教学的“度”上很难把握。虽然我们化学教研上作了研讨交流,但还是不放心,因为高考真正要求到什么程度说不清楚。因此,在课程设计、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上都难免套用以前的高考模式,成了“穿新鞋走老路”,必修选修内容混乱出现,习题偏离正常轨道。因此,有关方面应尽快出台与新课改相适应的高考方案。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2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

  1、注重化学用语的掌握。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扎实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因为基本知识是我们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其他知识的基础,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可是有的学生甚至连一些化学符号所代表的含义都不能对号入座,这时老师就是讲课讲得再精彩,学生都如听天书一般,不得其门而入,这简直是一种悲哀。因此,我在教学中会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符合,并且总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他们的印象,使他们达到背乘法口诀的水平,张口就来,在此基础上还要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 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 ),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2、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培养。我在教学过程中还会要求学生去理解的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引导他们去字斟句酌的理解每个关键的字和词。要让学生明白基本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以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透析基本原理的实质。 同时理解重要定律如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这些都是增强计算能力的基础。最后为了巩固这些基础知识还要多做练习题,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好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觉得化学是一门抽象、晦涩高深的学科,学了好长时间化学后,对化学的印象还停留在课本习题上,不能把课本上的化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新课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化学视角讨论生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从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出问题。如去旅游时看到溶洞,要思考一下溶洞的形成和我们的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在哪?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回到课本,我们会发现溶洞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再进一步进行分析,会得出下面的结论:含有碳酸氢钙Ca(HCO3)2的地下水沿着细小的孔隙和裂隙流入溶洞空间,随着溶洞内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水中的碳酸氢钙 Ca(HCO3)2达到过饱和,碳酸钙CaCO3便沉淀析出并使CO2逸出,形成钟乳石、石柱、石笋等化学沉积景观。

  三、注重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标高中化学,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上面的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有稍微的改动,前几次课程可以按照教师传授相关知识,再给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后最后再模拟练习的过程。因为实验过程中有好多注意事项,必须在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的过程中才能够明白理解。等到学生把这些最基本的注意事项掌握后,老师的主要任务就不是去演示实验而是引导、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啦。例如,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试题的热点,题型的设计屡有创新,好多学生都觉得太难啦,和课本上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在平常做这个实验时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课本的说明去做,没有积极的去创新、去思考。因此,在平时的实验课上,老师就应当努力去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这个经典的实验为例,它的原理是: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 ( 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 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剂),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烧杯里的水即由玻璃管喷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1.喷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把烧瓶内放入其他的气体如氯化氢、二氧化碳、氯气、氨气等能否进行喷泉实验呢?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去做实验,再得出结论:1.喷泉形成的原因是容器内气体通过溶解或反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少,使与之想通的外界压强大于容器内的压强,从而引发形成喷泉。2.以上四种物质可以形成喷泉实验。通过上面的过程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而且为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高中化学是我国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整个化学教育体系中关键的部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整个高中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很多学生的高考成绩好坏。高中化学教育不仅为我国高中学生提供了学习基础化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为我国专业化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课标的教学内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突破、新的思考,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鉴于上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创新,最大的激发新课标指导下化学课的能量。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3

  11月25日下午,我们高中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集体观看了两节化学示范课及点评和微讲座的线上直播,收益颇多,感悟深刻。下面就化学专家邹海龙主讲的微讲座谈下心得体会。

  邹老师就具体教学实际(如粗盐精制课例),从落实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详细分析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意义。邹老师从持续性评价的整体规划、前后测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活动表现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单元内课时作业的设计四个方面介绍单元教学的持续性评价规划及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单元目标设计评价目标,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选取核心活动作为评价任务。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课上进行活动表现评价,预设水平,诊断反馈,促进学生自主反思和改进提升。课时作业检验效果,巩固目标,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单元后测考查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评价任务的选取实现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既有辨识记忆,概括关联类的考察核心知识的落实任务,同时也有说明论证,分析解释、推论预测、系统设计等高阶任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前后测的设计与实施,前测测查学生的已有水平,包括核心知识、认识角度、问题解决的思路等。后侧依据学科能力水平进行指标编码和更细致的能力划分。举例具体的前后测题目。课堂活动表现评价的设计与实施,选取能够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核心活动设计评价目标、评价任务,并划分水平。以课时1画出氯化钠进入溶液后的示意图为例说明课堂活动表现评价的实施。单元内课时作业的设计,不同课时的作业目标不同,课时1检验效果、巩固学习目标的作业目标,课时2为后续学习做准备,课时3综合运用发展提升,课时4落实核心知识与思路方法。

  邹老师分析的课例中,凸显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后将概念的建构、理解与应用过程转变为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单元学习主题非常具有驱动性,将电离、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从学生的视角拆解任务,将真实问题解决、核心概念和学生认知逻辑融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投入参与。第二,单元教学规划非常丰富,突出了核心知识建构的框架,将粗盐精制作为单元重要内容,充分展开学生实践活动,凸显单元核心知识,没有更多的解说类似电解质的概念这样的事实性知识,而是突出单元核心概念,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从而形成关键能力。第三,突出了化学学科实践,粗盐精制是一个真实的生产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充当化工工程师模拟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要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同时也发展系统思维。不仅在理论上化.从学学科知识的角度探讨可能性,而且还考虑真实问题带来的多种要求。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第四,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仅将实际问题解决和概念建构很好的融合,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挑战性任务的开放性探查出学生的真实的想法。每一步的进阶对学生来说都有挑战,教师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给学生搭建了台阶,如使用白板加磁扣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和动脑结合,通过实践过程唤醒微观认识。同时,单元持续性评价的设计,显示出这个单元教学是扎扎实实的基于常态教学的,研读课程标准和深入使用教科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些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我们听后都表示要把相关理念付诸实践,优化教学设计,助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4

  听了将小钢老师,林文兴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一下几点体会:

  1.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

  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2.结合我校实际,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另外,还应针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对以上知识的联系类比归纳。

  3.重视教材实验,力求对实验素材进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从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对于课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原理、相关的仪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④还能怎么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尽可能让学生重做一些重点实验,例如酸碱中和滴定等,感受实验细节,加深体验。

  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实验题是高考中赋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题目,也是考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因此答好实验题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从平时改卷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做实验题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文字不简炼,词不达意,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答题,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问也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审好题才能做好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学会分析仪器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学会分析每一步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年年高考题相似,高考年年题不同”,认真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和试题命题的方向,从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5

  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

  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面对多样化的化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自身思维,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消化。但就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刻,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育,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客体位置,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与欲望,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与质量低下。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初中化学提出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意识。以学习“物质的溶解性”一课为例,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我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实验物质,并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内涵。首先,我为学生准备食盐、白糖、淀粉等物质,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内容,理解和探究实验步骤。其次,在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思考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发现物质不同的溶解性,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化学教学内容的乐趣,又能够体会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化学教学效率的保障,传统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枯燥感,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并在参与中获得学习收获,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关燃烧与灭火知识时,为了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火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燃烧火焰的危险性,同时对火灾的发生情况有更为清楚的认知。然后为让学生掌握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我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学生了解不同起火原因需要采用不同的灭火方式,除了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外,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好地保障化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三、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部分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出作业的知识巩固作用,为学生设置大量的作业内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无法保障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影响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我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较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作业内容能够更好地明确学习重点;二是作业内容分层,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后学习内容;三是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保障学生学习的知识能有效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以“酸碱反应”为例,我为学生设置课后思考问题:“酸碱反应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酸性与碱性物质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酸碱反应的实例?”利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更好地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者,应积极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方式,并不断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尝试与创新,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完成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6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新的里程,通过学习新课标的解读,让我感触最深的是:

  1、新课标的第一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重点解决了艺术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指向过程,关注孩子在培养过程中的体悟,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结果导向。

  2、如何理解学习任务:

  通过学科内设计:聚焦、严谨、连贯性;跨学科设计:可迁移性、跨学科、可选择;

  超越学校设计:真实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过程设计:参与、学生主体、教师主体;通过本次学习,也引发了我以后对教学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师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力要加强,其次要加强对知识的融通与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看看能提升学生哪些方面素养,需要学生做什么,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变化,用途,制备等的一门自然学科。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化,反映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化学课程内容:化学课程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五个学习主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实质性联系。其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学习主题,是传统的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两个学习主题,侧重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反映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凸显育人价值。

  教学建议:化学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深刻领会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制定化学教学目标;全面理解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基于大概念来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价值,积极开展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积极探索大概念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高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相关文章:

最新的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07-04

教师新课标学习培训心得07-04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06-22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01-31

新课标网络培训心得体会06-19

政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06-19

语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08-20

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1-08

教师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11-19

新课标培训教师心得体会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