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防灾减灾广播稿

时间:2024-04-29 19:30:17 防灾减灾广播稿 我要投稿

防灾减灾广播稿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广播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防灾减灾广播稿1

  A:敬爱的老师们!

  B:亲爱的同学们!

  A:大家早上好!开始了,欢迎大家收听红领巾广播,我是播音员xxx。

  B:我是播音员xxx。

  A:本期主题教育栏目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B:生命,如流水一般,没有轮回,不可逆转;生命,如鲜花一般,都曾有过灿烂,有过辉煌;生命,如清茶一般,苦涩过后,醇厚甘美,回味悠远。

  A:生命脆弱得就像一张薄薄的纸,禁不起一点点的风吹雨打。生命是短暂的, 只属于我们一次,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了,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我们用有限的生命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吧!

  B:2008年的5月12日,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2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灾害。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顷刻间,昔日秀美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鲜活的生命骤然消失。

  A:8级大地震,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许多地方都被夷为平地。地震到来之时,正是学校上课的时间,有近几十所中小学校在强大的地震前瞬间倒塌、摧毁,许多学生和老师失去了生命。

  B: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玉树又发生7.1级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再次发生7.0级地震。

  A: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和的58%。从某种意义 上说,地震是群灾之首。

  B:我国地震灾害频度高,强度大,成灾率高,这是造成我国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同时,我国民众防灾意识不高,同一震级的地震,造成伤亡的人数可多达数倍。另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较差。

  A:当前,人类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人类也不能在地震灾害面前无所作为,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该怎样呢?

  B:我们要学会沉着应付突发地震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A: 所以,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空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书包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

  B: 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撤离时,最好不使用电梯,以访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A:地震时如果你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要相信会有人来救你,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通过掌握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的知识本领使损失降至最低。

  B: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 生命因昙花盛开的一瞬间而美得绚烂;生命因飞蛾扑火的一瞬间而美得壮烈;生命因蜡烛燃烧到最后的一息而美得灿烂?生命的美丽无处不在,所以,学会在灾难面前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你才会感到无比的充实,你才会奋发向上、不在灾难面前放弃,你的人生将会为此而更加辉煌! 今天我们为大家送出的歌是一首抗震救灾歌曲 《相信爱》。

  B:时间过得真快!“红领巾”广播又要与大家说“再见”了!欢迎大家下次继续收听。下期节目再见!

  防灾减灾广播稿2

  甲:各位老师!

  乙:各位朋友!

  合:大家下午好!

  甲:今天是x月的x日,《大气之声》小播现在开始。

  乙:这个节目的主题是:防灾减灾小知识。

  乙: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热带气旋、冰雹等。今天,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些防灾自救的小知识。

  甲:大地震中的防灾常识和简单自救。

  自救是指被埋人员充分利用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挽救生命,等待救援。

  如果你在地震中被埋在瓦砾下,周围的区域是黑暗的,只有一个很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一定要冷静,一定要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采取积极措施争取自己的生存。

  地震后,往往会有多次余震,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为了避免新的伤害,我们应该克服恐惧,增强生存信念,稳定自己,尽最大努力改善环境,尽最大努力逃离危险。这个时候如果防震包在你身边,对脱离危险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你一时无法逃脱,不要勉强,而是要做到:

  (1)有坚强的求生意志,消除恐惧,相信自己可以逃离危险的地方。

  (2)如果无法逃生,应尽量解放手脚,排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雾呛到,等待救助。

  (3)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呼救,用石头或铁工具敲击物体与外界接触,节省体力,延年益寿。

  (4)尽量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如果无法自救脱险,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乙:发生火灾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生命最宝贵。遇到火灾,首先要懂得逃生自救。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往往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缺乏自救知识,错过了逃生的机会。

  第一,保持冷静5秒钟

  第二,禁烟是走火通道的第一要素

  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当火灾已经发生时,不要试图灭火,而应尽快选择可行的逃生路线,如常用的门、窗、走廊、楼梯、紧急出口等。打开门窗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烫。如果它们是热的,就不能打开,应该选择其他出口。不热的话只能小心一点打开快速通过,然后马上关闭。

  当熟悉的通道被烟花堵塞时,首先要向远离烟花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疏散到楼上。同时,一旦到达更安全的地方,千万不要停留在原地,迅速采取措施撤离火层以下。当然,最好是落地。

  第四,选择最好的自救方式

  自救是在火灾现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疏散行为。发生火灾时,可以选择使用下降控制装置、自救绳索、建筑物本身的疏散设施和自然条件进行自救。受害者应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选择最佳的自救方式。

  第五,等待消防队救援。

  合:以上就是我们分享的防灾减灾小知识,今天的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我们下次见!

  防灾减灾广播稿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广播员xxx,今天是我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今日校园广播内容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瞬时,山崩地裂,家园损毁,生命消逝。熟悉而温暖的家园被撕裂成山般的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花一样的童年,鲜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间把生与死分开,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想,被残忍无情地摧毁掩埋。

  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既是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们,也是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的身边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灾害的侵犯,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雷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我们全体师生而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显得至关重要。灾害确实可怕,但比灾害更可怕的是无知,作为学生,我们要珍爱生命,限度保护自己,就要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在走廊或楼梯上的同学,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等户外,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

  当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灾难的几率是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第一、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第二、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第三、课间不奔跑,不打闹,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解决不了的矛盾,一定要寻求老师的帮助解决。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以上就是今日广播内容!欢迎大家下次收听,再见!

  防灾减灾广播稿4

  甲: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节目。我是xxx。

  乙: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要跟大家聊一聊关于防灾减灾的话题。

  甲:没错,今天就是防灾减灾日。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大家关注防灾减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毕竟,生命安全无小事,防范未然总是好的。

  乙:确实如此。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这些不可预测的灾害,我们更要学会预防和应对。

  甲:防灾减灾,首先要从认识灾害开始。自然灾害有很多种,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每一种灾害都有其特点和规律,我们需要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应对。

  乙:是的,了解灾害的特点和规律,我们才能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我们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洪水易发的地区,我们要做好防洪准备。

  甲:除了预防措施,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应急逃生技能。比如,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所,保护好头部;在火灾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离火场。

  乙:应急逃生技能非常重要,关键时刻可能关乎生死。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多参加一些防灾减灾的培训和演练,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

  甲: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防灾减灾。比如,现在有很多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测灾害的发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

  乙:没错,科技的力量确实强大。同时,我们也要发挥社区的力量,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灾害。

  甲:防灾减灾,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范工作。

  乙:在此,我们呼吁大家关注防灾减灾日,了解灾害知识,掌握应急技能,共同为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甲:好的,今天的广播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乙:再见,各位听众朋友们!祝大家平安健康,生活美满!

  防灾减灾广播稿5

  甲:敬爱的老师们!

  乙:亲爱的同学们!

  甲: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一次和大家见面了,欢迎您的收听,我是播音员xxx。

  乙:我是播音员xxx。

  甲: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2008年的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次8.0级大地震。

  乙: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玉树又发生7.1级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再次发生7.0级地震。

  甲:许多中小学校在强大的地震前瞬间倒塌、摧毁,许多学生和老师失去了生命。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乙: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六个“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6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甲: 今天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防震小常识:

  乙:1.如果正在上课,地震来了,同学们一定在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赶快躲在自己的课桌下面。

  甲:2.第一次震感过后,大概也就是在几十秒钟,还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撤离教室,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操场。

  乙:3.如果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可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护着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

  甲:4.应该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到窗台边上去!也不要到走廊的护栏边上去,更不要尖叫,不要拥挤,迅速撤离教室、教学楼。

  乙:5.如果地震来了请同学们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在老师的`指挥下”;一个是第一波地震来时“桌子”非常重要。

  甲: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现在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我们可能通过掌握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的知识本领使损失降至最低。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学习,共建平安校园!

  乙:本期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下期再见。

【防灾减灾广播稿】相关文章:

防灾减灾方案04-17

防灾减灾汇报04-01

防灾减灾方案04-17

红领巾广播稿-关爱生命 防灾减灾09-06

防灾减灾主题标语05-13

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09-06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01-05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03-07

防灾减灾宣传方案06-02

防灾减灾方案范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