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儿歌《腊八粥》教案

时间:2024-01-15 18:06:08 儿歌《腊八粥》教案 我要投稿

儿歌《腊八粥》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歌《腊八粥》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歌《腊八粥》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2.让学生学唱儿歌《腊八粥》。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1.学唱儿歌《腊八粥》。

  2.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教学难点:

  1.学生合唱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学生对腊八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儿歌《腊八粥》的歌词和音乐。

  2.有关腊八节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讨论。

  2.教师播放儿歌《腊八粥》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3.教师逐句教学歌词,让学生跟读。

  4.教师分组让学生练习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学生进行合唱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6.教师再次讲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对腊八节有更深入的理解。

  7.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腊八节的庆祝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腊八节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学会了一首与腊八节相关的儿歌。在合唱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儿歌和节日习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儿歌《腊八粥》教案2

  活动来源:

  每年的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家家户户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了好吃的腊八粥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腊八节,初步了解腊入节的.来历和习俗。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能够尝试利用各种粗粮制作腊八粥。

  3.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腊入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

  认识腊八粥的材料。

  活动准备:

  1.腊八节的由来视频。

  2.歌曲《腊八节》、课件《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电饭煲。

  4.请两位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腊八节,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听一听:师幼共同欣赏歌曲《腊八节》,感受过节的快乐气氛。

  2.说一说:幼儿相互交谈自己对腊八节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里面说到了腊八,你们知道腊八是什么节日吗?

  师小结: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看一看: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二、进一步感知腊八粥

  1.听一听:幼儿倾听绘本故事,请家长助教讲述绘本《香香甜甜腊八粥》。

  提问:制作腊八粥都需要哪些材料?

  幼儿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请个别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小结: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2.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展示实物材料,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3.讲一讲: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制作腊八粥

  1.想一想:幼儿与同伴共同研究制作腊八粥的步骤。

  2.做一做:请家长助教带领幼儿共同制作腊八粥。

  四、延伸活动

  1.在欢快的《腊八粥》音乐中,品尝腊八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科学区: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观察认识了解其营养价值。

  3.图书区: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幼儿大胆讲述。

  4.美工区:用橡皮泥制作腊八粥,并绘画《快乐的腊八节》。

  儿歌《腊八粥》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摸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五、认识卡片上的字。

  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儿歌《腊八粥》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2.学生能够听懂并唱出《腊八粥》这首儿歌。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腊八粥》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调。

  2.了解腊八节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腊八粥》这首儿歌。

  2.学生能够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教学过程:

  1.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教师播放《腊八粥》这首儿歌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着音乐唱歌,重点教学歌词和曲调。

  4.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练习唱歌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整合表演,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唱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6.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腊八节的文化内涵和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腊八粥》这首儿歌,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腊八节的文化内涵,还能够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同时,分组练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注重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团队意识。

  儿歌《腊八粥》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意义。

  2.学习儿歌《腊八粥》的歌词和旋律。

  3.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和节日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意义。

  难点:学生对腊八节的理解和歌曲的旋律把握。

  教学准备:

  1.儿歌《腊八粥》的歌词和音乐。

  2.腊八节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小米、红枣、莲子等腊八粥的材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介绍腊八节的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吃腊八粥,祈求平安健康。

  2.播放《腊八粥》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词,重点讲解生词和生字,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4.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一起跟着音乐唱歌,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节奏。

  5.制作腊八粥,让学生动手制作腊八粥,体验腊八节的习俗,增加对节日的体验和理解。

  6.赏析歌曲,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加深对腊八节和歌曲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腊八节的习俗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会了一首有关腊八节的儿歌,并且在制作腊八粥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节日的体验和理解。同时,学生的唱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节日文化和歌曲,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儿歌《腊八粥》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及其习俗。

  2.学习并唱响儿歌《腊八粥》。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

  1.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2.儿歌《腊八粥》的歌词和旋律。

  教学重点:

  1.了解腊八节的意义和习俗。

  2.学习并掌握《腊八粥》的歌词和旋律。

  教学难点:

  1.学生掌握儿歌的节奏和旋律。

  2.学生理解腊八节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1.儿歌《腊八粥》的音频文件。

  2.腊八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意义和传统习俗。

  第二步:学唱儿歌

  播放《腊八粥》的音频文件,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响儿歌。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唱。

  第三步:教学练习

  让学生分组练习唱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分角色唱歌,或者进行合唱练习。

  第四步:歌曲分析

  让学生分析儿歌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歌曲的意义和节奏。

  第五步:展示表演

  让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可以在班级或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进行表演。

  第六步:总结

  让学生总结腊八节和儿歌《腊八粥》的学习体会,加深对腊八节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腊八节和儿歌《腊八粥》,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学习唱歌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儿歌《腊八粥》教案】相关文章:

儿歌《腊八粥》教案范文(精选11篇)12-20

儿歌《腊八粥》教案(通用10篇)12-29

儿歌《腊八粥》教案模板(通用5篇)12-08

儿歌内容与朗诵儿歌的活动教案06-27

小班儿歌教案 11-04

儿歌中班教案01-12

《动物儿歌》教案06-24

儿歌中班教案12-31

数儿歌教案01-14

学儿歌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