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

时间:2023-06-14 10:40:12 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

  又到端午节,家家乐陶陶;粽子开口笑,满院香气绕;龙舟竞驰骋,鼓点声震天;佳肴齐备上,九州俱欢颜;祝福频频发,情谊更加浓;祝你乐开怀,端午爽歪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

  与所有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承载了人们追思先贤、祈福纳祥的心愿。对自然时令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让端午节给平淡劳作的日子增添了生机和乐趣,历经千年打磨,浸润成为寄托人们情感和精神的文化符号。

  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同,端午节有着更浓烈的健康祈愿和更深厚的家国情怀。艾草、香包、雄黄酒,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古人杀菌祛病、护佑健康的方法。端午节,堪称古代的防疫节、健康节。这些古代公共卫生防疫的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防疫智慧。融古通今,这些理念方法或许也值得学习和借鉴。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原本是上古先民创立,是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从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的现代意义,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有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的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所以后人就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包含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又与多种民俗容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所以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二、端午节的意义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1、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2、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三、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四、端午节各地饮食文化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另外,江浙北部一带端午节还吃豆腐。

  端午期间饮食进补注意事项

  端午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较为亢进,能量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体液损失多,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容易出汗,身体发热,口渴,心情烦躁,食欲低下,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等。如果不能及时、科学进补,人体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脾胃功能减退,食欲不振等状况,身体健康自然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苦夏”。因此,端午期间进补不容忽视,进补得当不仅可安然度夏,养生健身,而且还会使机体做好换季的准备。

  五、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粽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吃“麦熟”

  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六、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多种说法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七、端午节祝福语

  1、端午端午,端起美好无烦恼,端起幸福无痛苦,端起健康无疾病,端起吉祥无晦气,端起平安无凶险,端起五个祝福送给你,无忧无虑过端午。

  2、传统的节日,传统的味道,传统的端午,新鲜的粽子,清香的荷包,浓郁的情,踏青的脚步不会停,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快乐同行!

  3、在端午节的日子里,寄一份祝福给你,愿你拥有真心的快乐与喜悦!

  4、端午节到,快乐的粽叶将幸福的糯米和甜蜜的枣包起;真诚的祝福将平安和健康的风帆托起;我的宽容和叮咛随清风吹向你,祝你端午节安康!

  5、五色新丝缠角粽,绿杨带雨垂垂重,粽叶包着朋友情,友善关爱粽是情;门边插上艾叶香,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安康!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至而念朋友兮,发短信以祝福。龙舟快而粽香兮,生活多乐而少愁。衣袂飘而人美兮,诸事顺而体硕!端午安康!

  7、构思了很多心语,酝酿了诸多祝愿,斟酌了众多问候,才发现还是代替不了那句最平实的话:平安,健康,幸福,祝您和您的家人端午节安康!

  8、六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颗红枣几颗心,让您开心又顺心;好运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您!端午节安康!

  9、端午佳节,愿幸福常驻你家!

  10、端午节到了,愿你开心满怀!

  11、有种友情事过境迁依然纯朴;有种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怀念;有种问候清清澹澹却最真诚;有种友谊,无须挂齿,却心领神会,祝爸爸端午节安康!

  12、粽子甜,愿工作顺利忙中有闲;粽子香,愿经常锻炼身体健康;粽子咸,愿生活幸福常有余钱;粽子黏,愿朋友四海时时挂念!祝你端午节安康!

  13、有时会忙,有时会忘;有时我累,有时我懒!但怎样我也会记得想你,想你这个好朋友!记住:你微笑时我的世界也微笑,祝端午节安康!

  14、端午是夕阳中远山的剪影,你还停在我的画布中;只是我怕,今天疾驶而过,明天飞奔地来,而所有昨天的细节,早已支离破碎。

  15、祝您端午节,福星高照,恭贺新春。

  16、端午节的到来,愿你心情舒畅,端午节的问候,和粽子一起送上;祝端午节安康!

  17、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端午节安康。

  18、将甜蜜涂满香粽,把祝福缠满艾叶,端午节,愿携你手,同观龙舟,共度佳节。祝你“粽”是年轻貌美,“粽”是幸福喜悦!

  19、我祝你,每天快乐在一起。端午节到了,祝你端午安康。

  20、端午节到了,愿你欢乐相伴,万事如意。

  21、端午节想你是最快乐的事;见你是最开心的事;爱你是我永远要做的事;把你放在心上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不过,骗你是刚刚发生的事。

  22、朋友虽多,我最珍惜你;日子很多,节日最有意义;从冬到春,由春到夏,虽不能常常问候,却在这传统的节日发一条信息,真诚祝你,端午节安康!

  23、我让叶子伴着风儿游走,让水晶随着花儿飘散,让太阳跟着蓝天回家,让月亮带着星星共舞,上帝问我还要什么,我只要让看短信的人端午节安康!

  24、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开心的粽子送给你们,祝爸爸妈妈端午节安康!

  25、端午节,吃粽子,团团圆圆好喜庆。

  26、风柔,雨润,花好,月圆;良晨美景年年伴,幸福生活天天随!冬去,春来,似水,如烟;流年不复返,人生需尽欢!说一声吉祥道一声平安,祝端午节安康!

  27、端午节到了,我送你一座花园,园里种的是欢乐树,流的是忘忧水,开的是自由花,搭的是幸福桥,祝你幸福快乐,端午节安康!

  28、游山玩水乐,全抛烦恼心。

  29、端午节,重温古老故事,品味民族精神,享受幸福生活!

  30、端午节,祝福忙,美好祝愿带给你健康。祝你端午节平安!

  31、生活蜜如糖,幸福万年长。端午节安康!

  32、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祝你端午节安康。

  33、五月五日是端阳,各种风俗传统扬,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挂菖蒲,辟邪忙,龙舟过江划桨忙,欢畅过节喜洋洋。愿友人端午节安康。

  34、端午祝福扬,愿君永吉祥,事业步步高,薪水节节涨,爱情蜜如糖,好运伴身旁,幸福安康绵绵长!

  35、清水带来温柔,薄雾带来朦胧,大海带来宽容,太阳带来热情,明月带来温馨,我带来真心的祝福,祝端午节安康事事如意,全家幸福。

  36、艾叶香,麦浪黄,人间美景是端阳。

  37、坐龙舟,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挂艾叶,驱一年烦恼寂寞,纳一生富贵吉祥;吃粽子,品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端午节到了,祝您健康吉祥!

  38、用: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开心的粽子送给你,提前祝你端午节安康!

  39、送您一篮热气腾腾的粽子: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宽厚的包容当叶,调以真诚的祝福,再用祈祷煮水,吃出一年好运气,一生好福气!祝您端午节安康!

  40、端午已来,我来送粽子,外裹的是关怀,扎紧的是牵挂,飘去的是清香,主料是温馨,辅料是体贴,赤豆是忠心,红豆是相思,外加红太阳咸鸭蛋温暖你的心。

  41、五月五,过端午,粽子香,龙舟舞。香飘万里,舞动祝福。祝你:生活美好,五彩缤纷;事业收获,五谷丰登!端午节安康!

  42、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祝你节日安康!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呵呵,你那儿可以看到赛龙舟吗?祝你端午节安康!

  43、祝福不断连连的,真情实意绵绵的,包成粽子圆圆的,吃在嘴里黏黏的,味道总是咸咸的,化在心里甜甜的。祝甜甜的你,过个甜甜的端午!

  44、青青的叶子,装着满满的情意;灵灵的双手,捻成巧巧的菱角;长长的丝线,系着柔柔的祝福;浓浓的清香,流露片片真情。祝端午节安康!

  45、端午佳节至,千里送祝福:糯米黏黏香,情意绵绵浓,粽叶万里香,红枣心底甜,香飘鼻尖嗅,朋友祝福伴,艾叶幸福随,龙舟热闹至,平安快乐送。

  46、端午节到了,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47、端午节到了,送你一个甜粽子,愿你家庭幸福爱情甜蜜;送你一个香粽子,愿你身体健康吉祥如意;送你一个粘粽子,祝你好运不断财运连连;五月五端午节,祝你节日安康。

  48、端午节到了,祝你“粽”是开心,“粽”是幸运,“粽”是健康,“粽”是成功!

  49、端午节到了,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安康!

  50、送你一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丝丝缠绕,愿你品尝美好人生的每一天。提前祝你端午节安康哦!

  51、端着夏日的清凉,端着锦绣的心情,端着真诚的祝福,我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提前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52、送你一个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祝你端午节安康。

  53、鸡蛋伴着艾叶煮,平安健康永一生。

  54、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粽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节,要吃粽,祝你粽横四海,粽是走运!端午节安康!

  55、端午节,愿你吃出平安,吃出浪漫,吃出甜蜜,吃出如意,吃出欢喜。

  56、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端午节安康哈!

  57、端午飘香,愿事事昌。

  58、端午节到了,一起包粽子吧,拿上幸福粽叶,装上吉祥糯米,塞好如意红枣,捆上开心小绳,将这个小粽子送给你,愿你端午节安康。

  59、夏日高温不退,生活枯燥无味,个人身体宝贵,多吃瓜果是对,再烦也要去睡,找个时间聚会,地方不要太贵,祝端午节安康!

  60、发出的是文字,收到的是快乐!打开的是健康,读出的是吉利!值此端午佳节之际,恭祝您及您的家人健康、幸福、快乐!

  61、端午节的粽子里有: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开心的粽子送给你,提前祝你端午节安康!

  62、我要包一个大粽子给你,里面包上幸福好运快乐财富健康,让你吃得意犹未尽,满嘴流油!祝端午节安康!

  63、端午节的问候,和粽子一起送上。

  64、喜欢一种声音,是轻风吹落的雨,赏识一幅丹青,是月夜点缀的星,陶醉一种气味,是幽兰弥漫的香,祝福我的朋友是笑看的你,祝您端午节安康!

  65、端午节到了,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水“粽”是上涨,干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身体“粽”是健康!端午安康!

  66、端午节到了,祝您健康吉祥!

  67、端午节到了,愿你快乐相伴,万事如意。

  68、蒲月初五是端午,朋友祝福已上路。财神运财走水路,福神空降最神速。喜神报喜上大路,惊喜连连在端午。爱神变出浪漫屋,幸运之神心中驻!

  69、蒲月的骄阳,披发着火红的热浪;蒲月的鲜花,流淌着醉人的芳香;蒲月的节日,点缀着夏日的清凉。端午节,祝你在这个夏天拥有愉快好心情,节日安康!

  70、裹上浓浓思念情,包上片片祝福声。

  71、生命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见了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珍惜着每一个成为我朋友的人!祝端午节安康!

  72、愿鲜花与绿叶结伴,点缀你多彩的人生,愿端午节安康!

  73、听说今年端午节期间出了件怪事,我当时正好路过,但我不相信我所见到的一切:那只猪居然真地像人一样拿着手机在看短信!

  74、咸蛋黄遇见白糯米,幸运的我遇见最好的你。

  75、端午送祝福,实惠又吉祥。端午节安康!

  76、一句问候,一声祝福,采一片清香的粽叶,包一颗香甜的粽子,装入真情的信息里,送给你:祝端午节安康!

  77、一个粽子,一份情,甜甜蜜蜜伴真情;一句祝福,一份爱,真心真意表关怀;声声问候,爱心传,伴您幸福到永远;五月初五,端午节,祝您快乐在今天。

  78、朋友,端午节到了,别忘了提醒身边的人吃粽子啊!

  79、粽子香香,幸福满满;粽子粘粘,快乐绵绵;粽子甜甜,好运连连。愿你端午节胜似粽子,甜甜蜜蜜,美美满满,幸福快乐!

  80、端午过节别忘记,老友正在想着你;虽说过节不收礼,你想给点也愿意;十块八块不嫌弃,十万八万更满意;你要实在没的送,短信一条也可以!

  81、端午节到了,愿你欢乐无限!

  82、日圆,月圆,阖家 粽 团圆;禄源,财源,福气 粽 满圆;心愿,情愿,事事 粽 如愿。祝你快乐 粽 连连,幸福 粽 粘粘,健康 粽 添添!

  83、端午已至,特送粽子一个,淡淡的粽叶香包着关心米健康豆甜蜜枣,最后用幸福绳扎紧。祝您端午节安康!

  84、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安康。

  85、长长的间隔,长长的线,连着我对你长长的思念;香香的粽子,香香的米,带给你我的真心的祝愿,端午节,祝你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86、愿君好运“粽”连连,五谷丰登幸福香,共度快乐好时光。

  87、岁月悠悠几千年,端午佳节成传统。祭奠屈原情义深,爱国情怀心中留。粽子一串表敬意,艾叶香包驱病魔。只愿中国永强大,屹立世界无人欺。祝端午安康!

  88、愿你端午心境美妙,家人吉星高照!

  89、放一把湘风楚韵,和几缕夏日热情,青枝绿叶包裹,楚辞汉歌煲蒸,艾叶雄黄调配。好了,粽子熟了,再搭一份千年浓浓祝福。

  90、老师:每一缕的阳光是我对您的祝福,每一颗星星是我看您的眼睛,每一丝雨牵着我对您深深地思念,想念你。老师,端午节安康!

  91、粽子尝尝,幸福久久万年长。

  92、端午节,祝你享受甜蜜的滋味,体验精彩的人生!

  93、糯米香香传万里,思念深深万里传。红枣甜甜粽里裹,问候声声短信送。端午佳节已来临,阖家团聚笑声欢。愿你佳节心欢喜,健健康康庆团圆!

  94、花瓣雨飘过,把花心留给你,四季风吹过,把枫叶留给你,当月潮涌过把欢乐留给你,夜深人静时刻,把深深的祝福给你,祝端午节安康!

  95、糯米白白,愿你财如东海,欢乐开怀。

  96、端午节到了,愿你合家团圆,幸福开颜!

  97、端午节,祝你在这个夏天拥有舒畅好心情,节日快乐!

  98、我送你一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端午节安康!

  99、等端午,盼端午,传统佳节最有福。享端午,品端午,粽子美味填饱肚。迎端午,闹端午,祝你快乐不胜数!

  100、龙舟一盏,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龙粽一串,连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端午节到了,祝您粽是快乐,粽是幸福,粽是惬意,粽是平安!

【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相关文章:

端午节传承活动总结07-28

端午节的意义08-17

小学传承端午节文化的作文04-15

端午节的主要意义06-07

意义非凡的端午节作文09-30

端午节的意义_800字01-26

端午节的意义作文范文12-10

过端午节的意义作文09-19

端午节文化传承活动方案(精选11篇)06-07

初二传承端午节文化的作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