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19 16:33:09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精选7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1

  德育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立德树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让德育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让德育教育成为“快乐教育”,使学生将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形成习惯。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每星期一班1节立德树人课

  为了增强德育课的时代性、实效性、实用性,本学期要求加入立德树人课。学生积极性高涨,总体效果不错。

  二、内容上,

  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在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得进行取舍。

  三、方法上

  在教学放上,对于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了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针对课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了任务驱动法教学法,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我什么能力比较欠缺,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除此之外,在本学期的立德树人课中,还应用了探究活动教学法,预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答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还设置了大量的工作情景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及早对于自己的有一个目标。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

  在本学期课程建设实践中,实践课的力度不够,由于条件限制,不得不将部分实践课内容移至下学期进行。由于经验的欠缺,部分实践课只有热闹的形式,但是效果却一般。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实践课的设计。多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2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它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让我们的教育回归自然,回归本位,符合教育和人发展的规律,在教体局2013年工作目标的要求下,我校把“立德树人,美化环境提升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来抓,我们以创建市级“文明校园”为切入点,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味为落脚点,大力提升学校内涵示发展。

  一、从严管理,以师德师风挂帅,先行,彻底改变工作作风。

  良好的管理准则是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从而达到人人自律的目的。本学期开学伊始,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更加严格和精细化,包括工作纪律、班级管理、值周安全管理、学习制度管理、理会管理、请事假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安全制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等一系列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途的方面,学校严明了管理的制度和要求。在学校的众多方面中,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搞好教育教学及一切工作的决定因素,为此我校在3月27日制定了《渭阳小学2013年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对全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要通过学习来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实践来履行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历史使命。在实际教学生活中,从言行仪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能只顾教书不顾与人,彻底地转变教风和学风,让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呈现出一股清新的春之风。让师德师风挂帅、先行,坚持不断地学习已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永恒追求。严格的制度会让人变得自律,崇高的使命会使人更加有动力。从开学到现在,学校的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化,教师坚持学习已经常态化,教师的作风已经根本的改变,这些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更加有促进作用。

  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突破点。

  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从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的层面讲教师要树好人,必须自己要做好表率,以德服人;从学生的层面讲教师要树好人,必须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否则我们培养出的的学生只是以知识做装点的有缺憾的人。

  学校为了培育好人,从教师与学生的培养两个方面来抓好此项工作。一是要求全体教师在工作中开展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以“倾情、用心、超越、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力争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佳绩;二是要求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开展“师德誓言”活动;三是在德育处的组织下继续开展双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班主任的水平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风好坏;学校仍然坚持班主任月培训制度,对于班级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会议上展开讨论,已取得圆满的解决;四是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继续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常规任务来抓,在这项活动中,以活动促进常规的落实,学校在3、4、5、6个月中继续开展“日行一善”活动,通过制度让此项活动形成序列化;3月25日学校组织了学雷锋活动,学雷锋自愿者积极认真开展活动,把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养成了更加文明的习惯和素养。3月25日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开展了以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此项活动地开展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法律安全意识,更加珍爱生命,校园的文明程度在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下不断地在提升。五是学校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学校与每个家庭签订安全协议,开展家长学校为学校的建设建言献策活动,这些为提升学校向纵深化发展电动了良好的基础。

  三、美化校园环境,让内容与形式很好的结合,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

  学校的文化环境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在所有学校大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学校的品位体现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上。如同好的散文,只有内容与形式达到有效的和谐统一才是好文章。为此,学校决定,不但要搞好环境绿化,更要加强学校文化发展的软实力建设。从3月到4月底,学校开始着手进行校园绿化,彻底打造一个充满绿色、环保的绿色校园,彻底改善我校绿化不够的情况。3月25日,在学校办公室的组织下,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因地制宜,首先对学校的8个小花坛进行了绿化,每个花插上了爬山虎的枝条;下一步我们将聘请相关的绿化人员对学校的整体进行绿化。学校除过绿化之外,着力打造书香校园,从内涵上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一是组织全体师生进行读书活动,结合教研活动,教师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二是开放学校图书室,欢迎全体师生借阅读书;三是坚持开展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功能;四是对学生进行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五是以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为主体的学生手抄报比赛活动。良好的校园文化要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绿色的环境可以很快打造,而书香校园的文化品位的提高需要所有的人不断地坚持努力。“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我们一定会做好。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会抓住所有的机遇,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不断努力。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这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党的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出。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中的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韩愈的这句话很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首要的和重要的应该是“传道”,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处事,建立健全学生的健康的人格,由此看来对学生的德育是多么的重要。对于这一点我特别赞成培训过程中一个老师说过的话,“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功重要”所以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成长的点滴。不能只单纯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因为我们的学生真正的任务是学会以后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并不是永远靠一个优异的分数去生活。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很多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成绩,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十八大报告中能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首次正式的提出,可见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德育工作以及德育的重要性。那么作为新时代和新课改理念下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方面要做哪些努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打造一流德育人才队伍。我的母校东北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要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就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言传身教,才能让学生信服,并且把老师作为榜样来学习和效仿,众所周知,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的效仿能力是最强的。在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思想,不再只单纯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并且能够大量的事实举例来说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科德育”的引领和要求下,进一步增强其育德意识,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在学科教师队伍中更加深入人心,进而凝聚共识,使更多学科教师学会并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开展德育教学,使学生既学到学科知识,又接受德育引领。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有必要坚持和落实学校提出来的德育导师制,作为老师,要认真的落实这一制度,在学生的德育方面真正做到到导向作用。

  第二,加强学科德育。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过分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教师不育人,育分不育人。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课改的前沿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本质,真正的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因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历史中也有着骄傲的成就,四大发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个性的古代建筑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教师,首先要自觉的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中华民族精神,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的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并且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去体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既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努力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有利契机,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第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教育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4

  “立德树人,爱生乐教”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总结 学期来,我校师德师风以“立德树人,爱生乐教”为主题,弘扬高尚师德,履行师德规范,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践行依法执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诚信守信、敬老爱亲、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为“建设幸福揭阳”而努力奋斗,师德师风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果

  一、对教育事业的诚信守信。全体教师认真备课,充实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弘扬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真诚待人,善于共处,相互尊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二、有较强的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是为事业之德的核心,教师们用他们的责任心和真善美深深地影响的学生,担负起对学生未来的全面负责。

  三、乐于奉献、热爱学生。每位教师坚守岗位,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人格风范照亮了别人也发展了自己,不仅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也让自己的专业得到成长;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待人,视学生为朋友,展现给学生的是友善、宽容和耐心,努力为学生服务,营造了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平安校园。

  四、公正廉洁,依法执教,不谋权私,秉公办事,不随波逐流,不贪赃枉法,不奢侈浪费。

  五、认真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文件,自觉参加师德主题活动。

  1、宣传到位。通过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师德主题教育的环境氛围。

  2,、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文件、文献。通过学习使之从思想上认识到师德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有效地提高师德水准,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行为理念,达到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目的,更好的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举行“立德树人、乐教爱生”的主题活动。通过学习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不断提升,塑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精神。

  六、师德领导小组带领全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工作,查找自己的不足,自觉履行师德师风活动的“八查八看”,敢谈教育的得失、敢谈师德的标准、敢谈、敢谈个人的成绩和师表形象;能正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接受监督,查找自身的不足,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形象。

  七、通过“推典型、树典型、学典型”的活动,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和争优创先得到有效地结合,师德师风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达到预期的目的。

  八、严格师德师风的考核,认真做好总结,评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和先进事迹,使师德教育更好地转化为教师塑造自身人格的内动力,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但是,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继续加强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5

  (1)建立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纳入我省自主编写的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列入学校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倡导中小学生经常背诵“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与学校联合开设文化科技实践课程。以现有学生活动基地为基础,在全省设立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立各类市级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利用基地开展生产劳动、爱心公益、勤工俭学等活动。

  (2)开展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

  坚持传授知识与培育价值观相统一。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阅·知·行”读书活动,深化和创新“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大中专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认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3)建设完善校园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用好学校报刊、广播电视、图书馆、校园书店、校园网站以及校园微博微信等阵地,以主流价值引领校园风尚。组织校园“随手拍”、主题摄影展、绘画展、书法展、主题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实现青少年学生自己动手、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优秀影视剧进校园、百场儿童剧进校园、优秀出版物进校园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文化活动设施的支持。

  (4)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把师德师风作为各类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明确中小学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和品德、政治、法律底线。组织教书育人楷模推选,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举办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师德建设专题论坛等活动,举办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果展。组织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6

  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所在。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身就会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一个道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他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也一定是极其广泛、深刻和持久的。教师的职业、学识、人品,不仅决定着个人事业的成败,而且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成败。理想信念是教师成长领航的灯,扎实学识是教师成长前进的帆。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而且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也突显师德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师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属于道德范畴,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实施的,而道德规范是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的。所以师德是一种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并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它是抽象的、模糊的。但是在教育上又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师德是基于教育产生二同步建立形成的,是维系教育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师德规范,教育就会乱象百出,阻碍社会的进步。在师德上出现小问题,他不会触犯法律,但是问题虽小但其影响确是巨大的,小问题会毁掉一代人的教育。

  良好的师德素养首先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敢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从事自己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新型的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师德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爱心,因为良好师德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无时无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以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多一份的关爱;除了爱心,还要有细心,在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现学生遇到困难主动去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时刻感受得到教师的爱,学校的温暖,让他们在学校安心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核心意识,要抓住重点问题,时刻不要忘记党和人民的需求;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要善于反思自照,严于解剖自己,时刻检视自己,改正缺点与不足,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教好每一个学生。

  新时代新征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们要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对待,对教书育人怀有激情和敬意。我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7

  “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我们国家正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关键。

  一是关于“立德树人”的出处。

  “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

  二是提出“立德树人“的背景。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无论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还是“做事先做人”;这些都首先强调的是“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察德修身。

  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主要是伦理道德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爱”;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泛爱众”;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者爱人”;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义礼智信”。

  现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十八大提出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是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功能。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是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深化。

  这个文件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的问题。

  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三爱”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素养的培养等等。

  立德树人要“树什么人”?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这样的表述是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细化,且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

  四是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的问题。

  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问题。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现阶段如此强调,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要求。当前,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把握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宣示。

  第三,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手段,我们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而最终检验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还要看我们是否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

  第四,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观引领下,我们要坚持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入特色、多样、选择和适合这样一些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质量观。

【班主任立德树人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04-12

立德树人征文04-14

立德树人作文10-13

班主任立德树人论文03-30

立德树人论文04-12

教师立德树人征文02-09

读《立德树人》有感04-24

立德树人的主题作文08-29

师德征文:立德树人04-05

立德树人的演讲稿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