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时间:2022-04-15 09:06:22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作品注释

  而:表顺承

  尚:崇尚、推崇

  节介:气节,操守

  览:阅览

  通:通晓

  延:蔓延

  及:到

  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

  毕:此指读书结束

  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

  其主:其,其中

  犹:还

  牧:放养牲畜

  舍:房屋,住所

  去:离开

  恒:平常,普通

  责让:责备、批评

  豕(shǐ):猪

  偿:偿还

  许:允许,同意

  他:别的

  因:于是

  见:看见

  还:归还

  执勤:执守做工

  懈:松懈

  耆老:老人,耆,老

  悉:全部

  受:接受

  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

  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

  悉以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

  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作品翻译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

  文言知识

  释“让”。“让”作“谦让”解,古今都有这个含义。上文“乃共责让主人”中的“让”指批评,与“责”同义,句意为“于是一同责备批评主人”。又,“以其无礼,众人让之”,意为“因为他无礼,大家批评责备他”。

  人物简介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作者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拓展:梁鸿对话的阅读理解

  记者: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您怎么看?

  梁鸿: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现在的中国太快了,整个社会病态的发展,在乡村有一种显性的体现。这些一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就会强烈的感觉,自己的故乡沦陷了。

  记者:我们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什么呢?

  梁鸿:乡愁已经不再是李白的乡愁,也不再是唐诗宋词的乡愁,不再是狭义的乡愁,现在的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乡愁,中国的乡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都市里,以都市文明或者工业文明去看农业文明的乡愁,与农业文明时代是不一样的。在农业文明,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没有变的,而现在的乡愁,是在高速现代化发展下,人的本源被急剧地抛弃的,人与自然没有关系了,与四季没有关系了,被孤零零地悬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里,这时候的乡愁是怀念人的自然属性,想念的是与自然、与大江大河的一种相互偎依的感觉。

  记者:乡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梁鸿:乡愁是有质的变化的。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愁是对于农业文明的一种想念,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精神方式,农业文明下的状态与四时相合,春种秋收,晨起昏睡。现在,“乡愁”的背后,是隐蔽的多层制度与歧视:城市不能给他很好的安定感,归属感,他们现在的状态是在一种常年被隔离的状态下,看起来很像融入了城市,实际上是被隔离,这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被所谓时代的潮流裹挟。现在,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刻,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再不思辨,恐怕以后就没有什么好思辨的了。乡愁,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如何保持自性的问题。

  记者:如何保持自性?

  梁鸿:现在我们的文明,与四时、季节、植物是没有关系的,它貌似是超越一切的。人无所不能啊,无所畏惧了。所以,康德说过,仰望星空,只有两种事物让我们敬畏,这就是浩瀚无际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可是星空和道德似乎消失已久了。现在没有这种敬畏感了,人太狂妄了。在这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乡愁的,它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恐惧感,在每个人的心里蔓延。你回到家乡为什么会感到特别舒适,因为你觉得自然界还在,你突然找到一种生存感,一种活着的感觉。当代的乡愁,是有一种巨大的批评在里面,一种传统的回望,只是我们没有去清晰地梳理它。

  记者:现在,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

  梁鸿:是的,现在的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当你有一天,你回望,突然发现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传统反映在生活的丝丝缕缕中,你的根没有了,人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你连回头的地方都没有了。现在的我们,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物质、金钱与权力,这个社会怨气冲天,你去烦躁,去抱怨,去不择手段,觉得社会亏欠你太多。在滚滚洪流中,需要一点定力,稍微拉回一些自己,这需要很大的反省能力。

  记者:如何找回我们的故乡?

  梁鸿:找回故乡,广义上,实际上是找回曾经支撑维系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最朴素的道德方式。找回我们的故乡,需要我们重新思索自己与这个国家、与这个民族的关系。从自己的故乡出发,思索自己的家人、邻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需求,然后再来思索这个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肯定不止趋同性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共性高速一体化的发展下,怎么样重新找到自我,就是怎么样重新找到自己的故乡,这既是自己的自我,也是民族的自我。现在,我们的国家需要找回它,否则有一天,如果我们没有一点点寻找的欲望和痕迹,我们的发展,很可能成为了别人的影子。

  19.请概括这篇访谈中梁鸿的主要观点。(4分)

  20.这篇访谈在提问方面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21.请具体说明这篇访谈中的“故乡”有几层含义,并谈谈你对“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这句话的理解。(6分)

  阅读答案

  19. 答案要点:①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②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③保持自性要有敬畏感和隐约的恐惧感。④消除乡愁的恐惧感需要定力和反省能力。⑤找回我们的故乡就是找回自己的自我、民族的自我。

  评分要点:答对1个点得1分,答对4个点得满分4分。大意对即可。

  20. 答案要点: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本文提问的质量很高,主要运用以下几点技巧:①直切主题,直接发问。(直问)②紧接上文,用提示性的话语引导采访对象将谈话内容深入一层。(追问)③适时地应和、总结,自然延续话题。④及时调节控制话题,引导访谈过程,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进行下去。

  评分要点: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满分5分。

  21.答案及评分要点:(1) A现实中的故乡(或地理意义上的故乡);(1分)。B一种虚拟的故乡(文化、精神或心理上的故乡)。(2分)

  (2)要点: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传统的根基没有了,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故乡都失去了)。 (3分)

【《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原文翻译08-02

《惠子相梁》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3

惠子相梁的原文及翻译08-04

《惠子相梁》原文及翻译07-06

献钱尚父原文翻译06-19

《塞鸿秋·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08-10

元曲《正宫·塞鸿秋》原文及翻译01-03

塞鸿秋·春情原文翻译及赏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