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案

时间:2023-01-08 11:07:25 朱自清 我要投稿

朱自清《春》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春》教案15篇

朱自清《春》教案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

  2、精讲“春草图”,略讲“春花图”。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绝大多数同学喜欢春天,因被春天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怏然的生机所激动,谁能来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呢?

  学生口述。以此导入新课。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长期任清华大学教授。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48年6月曾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临终之前嘱其家人不要购买党政府配售的美援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毫不妥协的反帝精神。他的散文艺术成就极高,其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绿》等。他的散文大多讲述自己的经历,描绘祖国的湖光山色,抒发个人情思,也有揭露旧社会的。

  听课文录音

  学生自己划生字,并注音

  润 rùn 嫩 nèn 眨 zhǎ

  黄晕 yùn 酿 niàng 巢 cháo

  脆 cuì 蓑 suō 笠 lì

  分析、讨论课文

  1、指名读《春》,读前提出思考题:

  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提示)

  2、齐读第1段课文。

  提问:文章的开头写得很好,体会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老师追问:一般人写文章总是爱抽象简单地说:“春天快来了”或“渴望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试比较课文开头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补充:开头一句叠用“盼望着”,表现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东风来了”,“东风”借指春风,它是春天的报信者。“脚步近了”把春天拟作人。从盼望到感到,春风来了,到仿佛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步步逼近,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和得知春来的喜悦心情。另外,开头短短一句还做到了落笔紧扣题旨,点明了春的到来。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有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五幅春景图的描绘是这句话的具体表现。

  3、指名朗读课文第2段,提出下列问题,阅读讨论。

  提问:(1).这段写的是什么?

  追问: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2).“一切”这是泛指整个自然界,接下去写了些什么?

  (3).春天的山、水、太阳又有什么特征?课文用什么词来写它们的呢?

  (4).“水”又为什么用“涨”来说明呢?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4.提问:看看第3段到第二部分末,作者共描绘了几幅春景图呢? 学生阅读,讨论,老师引导学生概括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5、齐读“春草图”。

  提问:

  (1).春天来了,草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偷偷”“钻”来形容呢?

  (2).这段第1句写了小草的嫩和绿,第2句写了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3).“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说明草很多。但是,如果这样写“园子里、田野里,瞧去绿茵茵的全是草。”你们说好不好?(学生议论)

  (4).多么惹人喜爱的小草啊!它招来了许多人。这里作者写了一系列人的动作。有哪些动作呢?从这些动作中,你们可以想象得出,到草地上来的是些什么人?(学生口头回答)

  (5).本段结尾一句“风轻悄悄的”是借风衬草,这句与上下文有联系吗? 指名朗读春草图。

  6、默读课文第4段,老师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根据投影片上的问题思考,准备回答。

  问题: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的生动、形象?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写野花之多吗?

  7、指名有表情地朗读第5段,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提示:这段写春风。风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手碰不着。但平时我们却能够感受到风的强弱大小,这就要借助其他的事物。 问题:

  (1).请大家议议,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风的?

  (2).作者借助的这些事物中哪一种写得最详细呢? 追问:用哪些词呢?

  老师补充:“吹面不寒杨柳风”,请看课文注释。

  8、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了1—5段,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三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春花图着力描绘春花竞放;春风图着力描绘春风的和煦与清新。这些描写,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朱自清《春》教案2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治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所以它在教学中应重视美和感悟对好的词的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的欣赏与游。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简介;

  2、诵美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2、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了解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3、记叙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课前安排:

  1、解决本文的生字词;

  2、读通读懂本文;

  3、收集有关春的诗句;

  4、收集作者简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力量。古往今来,有无数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景,请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现在请我们一起去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春的?

  二、读中理解

  1、教师配乐背诵,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并把生字词横线画出。

  3、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本文的生字词。

  4、齐读,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图?用三个字概括?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请学生找出描绘春景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3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6、请学生朗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归纳盼春—绘春—赞春。

  三、读中品味

  请同学样找出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并说明理由(估计学生会找出一些修辞句式,教师见机点拨,完成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语段来分析。

  四、说中升华

  1、齐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这课你学到了什么(可能学生会说描写的作用、修辞的运用等)。

  2、请同学们用本文所用的修辞选一至二样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如以春天像……,像……,像……等句式;不用这句式,只要能用上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春的描绘,使我们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到了优美的语言。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仿写《春》的写作方法,为《秋日的校园》写上一两片断。

  七、板书设计

朱自清《春》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趟、混、酝、酿、巢、嘹、薄、烘、疏、筝”10个生字。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重点难点:

  1、认识、会写10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导人。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春》。读题、质疑。

  2、简介作者。

  二、学习字词,初读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认的字都读几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能否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交流反馈,学习字词。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名一小组的同学分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重点指导字音

  “趟、酿、烘、筝”的韵母是后鼻音。“巢、疏、筝”的声母是翘舌音。“嘹的声母是边音。“酿”的声母是鼻音。

  涨(zhàng)红了脸应和(h)散(sàn)在草丛酝(yùn)酿(niàng)鸟巢(cháo)

  3、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望春天、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部分。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品读。

  四、作业:

  抄写生字带的词语三遍

  第二课时

  一、走近春天,体会“迎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说说:读了这句后,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这句是全文起始句,两个“盼望着”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对春的渴望,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二、走进春天,体会“绘春”。

  1、朗读思考:

  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绘春天。,一共绘出了几幅图画?

  2、赏读交流:

  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赏析第一幅图:春草图。

  谁能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这一幅美丽的图画?“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体会“偷偷地”“钻”等用字的准确、生动,不但写出了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还写出了小草的生长带给人们的惊喜。

  赏析第二幅图:春花图。

  默读第4自然段,把选取的景物用波浪线画记。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让树上坠满丰收之果。果树之果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引读,指导背诵

  赏析第三幅图:春风图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赏析第四幅图:春雨图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房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赏析第五幅图:迎春图。它主要描写了春境中人的活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引导回顾:说说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三、感悟春天,体会“赞春”。

  (1)在绘春后,体会作业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三个角度,绘出三种形象,形成排比,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使人读后产生无尽的喜悦、无穷的活力、无限的希望。从而让我们悟到: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2)体会表达: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四、体会写法,总结拓展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的试问互相交流。五、作业:

  背诵课文1至4自然段。

  第三课时

  1、全面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背诵!

  2、提纲挈领,总结提高课文中心思想,并要求学生通过熟读领会文章的内涵和精髓!

朱自清《春》教案4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朱自清先生的《春》课文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