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池全文

时间:2022-12-06 13:31:59 啟宏 杨万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杨万里小池全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杨万里小池全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小池》载于《诚斋集·江湖集》卷七,此集中所录之诗基本上按任职时间及季节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小池》诗其前第八个诗题是《丙申岁朝》。“丙申”即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岁朝”是指农历正月初一,由此可知《小池》诗当作于当年春节之后。《小池》诗其前第一、二个诗题分别是《夏日绝句》《暮春小雨》,可见这两首诗是创作于是春末夏初。《小池》诗其后第五个诗题是《极暑题钓雪舟》,表明当年极热之日作者仍在吉水“钓雪舟”书斋居住。吉水乃至江西、湖南境内,荷花首次开花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依据《小池》诗中的“树阴”“小荷”“尖尖角”等词汇,由此可以推论,此诗的创作时间应是淳熙三年(1176)五月初。其创作地点在吉水县境内,题中的“小池”当指杨万里故居“父子侯第”正前方的大水塘。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杨万里小池全文】相关文章:

杨万里《小池》10-09

杨万里小池的诗意04-28

杨万里《小池》赏析04-19

杨万里古诗小池04-15

杨万里古诗《小池》赏析02-14

杨万里写的小池的诗意04-17

杨万里的诗小池诗意04-12

杨万里的小池翻译及原文03-17

杨万里古诗小池翻译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