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钧《菩萨蛮 其十三》鉴赏

时间:2020-09-29 12:51:15 温庭筠 我要投稿

温庭钧《菩萨蛮 其十三》鉴赏

  引导语:温庭钧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的可谓是细腻而优美,其中却也穿插着丝丝哀怨之气,其实,温庭钧的《菩萨蛮》是一组组诗,一共有十五首,下面我们来欣赏第十三首《菩萨蛮 雨晴夜合玲珑月》。

  菩萨蛮 其十三

  温庭钧

  雨晴夜合玲珑月,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翻译

  夜合花沐浴着雨后的月光,千枝万朵红丝轻拂,袅袅的蒸腾着浓郁的芳香。闲时又梦见那豪华的厅堂,旁边的萱草又绿又长,在那里我们相知相识。

  绣帘的流苏仿佛坠压在我心头,远山的碧绿如我眉间浓浓的愁。溪桥下流水潺潺,凭栏远眺思魂更是难禁,春水流淌的都是我的愁。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女主人公白日闲梦,梦后销魂之情。开头二句,写在雨后月光之中,无数朵红色的合欢花低垂着,美如雕玉;微风吹过,香气飘动,花瓣流红。一个“拂”字将花谢花飞的景象写活了。这二句兴起男女爱情。女主人公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睡着了,做着美好的梦。醒后回味梦中之事:到了华丽的居所,还见到萱草满庭,萱草是一种令人忘忧的草。这里用萱草与开头的合欢花相关合。

  但梦还是梦,回忆毕竟还是回忆,都不能真正充实她的现实生活;女主人公隔着垂有流苏的绣帘在沉思,那带愁意的眉头像一抹碧绿的远山;接着她又情不自禁地凭栏眺望,一江春水,从溪桥下缓缓流过,触景生情,她深感自己的美妙年华、自己的恋情,也如春水一样缓缓流逝,不禁情思茫然。

  全词观察深细,刻画精致,层次分明,思绪绵密,意境缠绵凄艳,语言精工秾丽,含蓄哀怨。

  【知识扩展】

  菩萨蛮 其十一

  温庭钧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一作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赏析

  前三句都是写环境。第一句写时间,应该是在后半夜。第二句写地点,在重帘之后,也就是在闺中。另外还有“无人语”三字,写环境之静,也点出词中女子孤身一人。第三句写室内环境,熏炉里麝香已经燃尽(所以才到了“深处”)。第四句写到人,“卧时留薄妆”,就是说,这女子睡时脸上还留着淡淡的妆。

  本来,这是个很美也很幽静的状况,但是透出一股孤寂的情绪来。

  下片写女子的思绪。当年还自惜”,女子在一片寂静中醒来,躺在床上回忆过去,感觉过去的美好都已经不再。

  “往事哪堪忆”,往事不堪回首,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孤身一人,越是回忆过去的美好,越是映衬出现在的孤寂,所以不堪忆。

  “花露(落)明月残”,写景,以这种零落的景象暗示女子的遭遇或是思绪。

  “锦衾知晓寒”

  这句意蕴最为丰富,细点说:“晓寒”,不单单是指温度的低,而是说“我一个人孤睡,凌晨所感受到的寒冷”,意思主要是放在“孤睡”上。“锦衾知晓寒”,实际上是说这种“晓寒”没有人知道。寒,怎么办呢?只好盖好锦被,可是越盖得严,越是觉得落寞,因为锦衾根本温暖不了那种孤睡的寒。

  然后再看“当年还自惜”,这个句子正常的语序应当是“自惜当年”,可是中间还加了一个“还”字,就是说“又在自惜当年”。后面又接着一句“往事哪堪忆”。就是说,常常自惜,然后又说算了吧,不忆了吧。但用不了多久,又会再来一次。如此反反复复。这个“还”字,就比较值得玩味了。

【温庭钧《菩萨蛮 其十三》鉴赏】相关文章:

温庭筠《菩萨蛮·其十》10-26

《菩萨蛮》温庭筠鉴赏10-25

菩萨蛮温庭筠诗歌鉴赏10-28

《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07-22

菩萨蛮苏轼词作鉴赏11-02

温庭筠的菩萨蛮诗歌鉴赏12-24

《菩萨蛮》黄庭坚古诗原文及鉴赏10-29

李白菩萨蛮古诗鉴赏2篇02-23

《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2篇07-22

王安石《菩萨蛮》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