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时间:2022-03-22 13:19:38 王昌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篇1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篇2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是叙述军旅战争的歌辞。行,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赏析

  文化柱所选十二首诗歌,有七首即是唐代边塞诗。以酒泉两千多年间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衡量,这比例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发生这种现象似乎又不是偶然的。西北师范大学杨晓霭、胡大浚曾合著有《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一文,描述了唐代边塞诗的盛况,揭示了其与陇右地域文化的关系。文章说,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枝独秀的奇卉异葩。边塞诗是以题材划分的诗歌类别,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的艺术成就,与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不可分割。即使许多诗人未曾亲涉边地,但只要他系心边塞,吟咏塞上风物人事,总要以特定边塞区域为立足点。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其中尤以西北为甚。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大西北有关。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诗中反复歌唱的又多是这样一些地方:阳关、玉门、敦煌、酒泉、凉州、临洮、金城、秦州、祁连、河湟、皋兰、陇坂……它们犹如一串耀眼的明珠,连接起了自陇山到玉门、阳关东西长达 1700公里的陇右山川。诗歌史上这种空前的盛况是由唐代文人士大夫尚武毅、重事功、追求千秋伟业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精神所造就的。唐王朝以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营陇右,为文士远赴河陇提供了机会,也使更多的文人心驰神往于这方热土而竞相咏歌。据不完全统计,八世纪中叶河陇沦陷前,亲涉陇右有诗传世的知名者即达数十人,初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如骆宾王、陈子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以至杜甫、李益、戎昱等等均在其中,王昌龄也是其中的.翘楚。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历来被人认为是王昌龄最有特色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从军行》和《出塞》。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多写军旅战争之事。《全唐诗》收王昌龄的诗,在这一标题之下共有七首七绝(其中第三首又见于李益集中,题为《回军行》。究系何人所作,不易确断,故一般学者都持谨慎态度,姑存不论)。这组小诗不一定写于同时,但可以看成是一部完整的边塞组曲,既抒写了将士安边报国的豪迈精神与进取心,也倾吐了征戍者无法排遣的乡思与离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文华柱所选为其中第四首。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另外,王昌龄《从军行》第七首:“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将唐代玉门关一带特有的地形地貌以及防边戍守生活写得曲折婉致,耐人寻味,作为酒泉人更应该去品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相关文章: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11-12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07-28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注释11-12

从军行王昌龄其四原文11-12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意思11-11

从军行王昌龄翻译其四11-10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析11-10

从军行其四诗意王昌龄11-10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