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是什么诗

时间:2022-10-24 17:53:04 王昌龄 我要投稿

从军行王昌龄是什么诗

  很多人都熟记王昌龄所写的《从军行》古诗,那你知道从军行王昌龄是什么诗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从军行王昌龄的诗,希望能帮到你!

  《从军行》王昌龄的诗属于著名的边塞诗。

  从军行:其一

  从军行二首·向夕临大荒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注释

  ①向夕:临近傍晚。

  ②大荒:指遥远的边庭。

  ③轸归虑:谓思归伤怀令人心痛。

  ④虏骑:敌人的骑兵。

  ⑤翩翩:轻疾之貌。

  ⑥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响,包括风人喊马嘶声等。

  ⑦海气:指大沙漠里的烟尘。海:指翰海。黄雾:指沙漠里大风扬沙形成的尘雾。

  ⑧理章句:研治经书。章句:指分析经书的章节句读,为汉儒治经之法。

  《从军行二首·向夕临大荒》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4首。[2]

  从军行:其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拓展:从军行王昌龄赏析1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

  诗中的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它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前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诗中的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2

  王昌龄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本篇描写了一个志在杀敌保边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络。薄汗:健马名。

  [3]碎叶城:古城名,因城临碎叶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国托克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诏书。星驰:星夜奔驰。封宝剑:赐给尚方宝剑,作为封官的凭证。

  [5]楼兰:古国名,见《从军行其四》注5。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从军行王昌龄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3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表:上表,上书。

  ④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⑤龙荒:荒原.

  【译文】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

  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4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释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译文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赏析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从军行王昌龄是什么诗】相关文章:

王昌龄从军行是什么诗11-13

王昌龄的《从军行》诗11-14

王昌龄的诗从军行09-25

从军行全诗王昌龄03-02

小学王昌龄的诗从军行09-25

从军行全诗王昌龄参考11-03

《从军行七首》王昌龄的诗11-10

王昌龄《从军行》全诗翻译鉴赏01-14

从军行王昌龄七首全诗鉴赏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