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4-04-11 15:27:47 桃花源记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1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桃花源记》,昨天预习的时候知道同学们已经学好这篇文章了。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不过呢,我相信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生齐说: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来重读桃花源记,在熟悉的字里行间,发现新的风景。孔子说了嘛,温故而知新。我们就先来温一温故。就先试着来背一背桃花源记,有没有信心?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

  生齐背课文。

  师:很流畅,看来大家是记忆犹新啊,那么再来回顾一下:学过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些什么呢?好,你来。

  生:桃花源记是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写的,而且是以渔人行踪作为线索,而且它是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篇文章,第一是发现桃花源,第二是进入桃花源,第三是复寻桃花源。

  师:很好,很有条理。

  生:这篇里面有个通假字,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师:嗯,语言点,不错。还有吗?

  生:这篇文章还体现了作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人民的剥削。

  生:这篇文章里面说的村人是热情好客,老实淳朴,人与人之间都和睦相处,。

  师:在大家对桃源的印象当中啊,特别用了两个词——美而神奇。可是呢,放完了楠溪风光之后,马上就有同学来对我说:老师呀,我觉得我们永嘉楠溪的风光啊比桃源美多了。我仔细一想,桃源一个宁静的山村,一群热情的村民不过是农夫山泉有点甜罢了。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稀奇呢?你觉得呢?

  生:他们那里都是和平的,然后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和睦相处。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很和平,但是,当时那个社会是黑暗的充满剥削和压迫的,当时有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就算是很好了。

  师:当时那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生:是充满压迫和剥削的黑暗社会。

  师:哪一个时代文中有提到吗?

  生:是秦朝(停顿,思考),东晋。

  师:东晋,课文提到哪个词。

  生:晋太元中。

  师:好的。她用了战乱来形容这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战乱呢,我们来看一看。【屏显:晋太元中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共21年。期间爆发大小战争60场。】

  太元是东晋时孝武帝的年号,总共21年,可是期间爆发了大小战争约60场,那真是叫战争频仍啊!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屏显)一起读一读看。

  【屏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生齐读。

  师:感觉有点轻描淡写啊!战争后果怎么表现?再来试一遍。

  生再读。

  师:来说说看。你觉得要突出哪几个词呢?

  生:我觉得应该突出那个“尽,无,露,既”。

  师:哎,这四个词,你把这四个字突出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有感觉了吗?一起再来试试看。

  生齐读:白骨露于野。(师参与领读)

  师:我们的渔人就来自这样的乱世。文章刚才那位同学说就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今天我们就化身为渔人,以渔人的目光来再看桃源。让渔人最惊叹的会是什么呢?来看二三段。找一找你的发现。可以在旁边做一做批注。

  【屏显:你认为,让渔人最惊叹的会是什么呢?】

  生默读课文,动笔批注。师巡视指导。(约两分半。)

  师:大家看得非常认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还不够。再跟同桌跟前后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我们的意见能不能形成一个丰富和互补。(生交流,约一分半。)好,看看,咱们的意见是不是更丰富了呢?来,分享一下吧!好多同学愿意。好的,这边开始。

  师:如果你觉得他的发言有道理的话,可以在旁边再做一点批注。

  生:我选的一句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觉得这是渔人与外面的乱世的黑暗进行了对比,内心十分震撼。看到这里人与人之间十分和谐,生活幸福美满。渔人对这里的生活非常向往。

  师: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个场景?这句话中是哪个词?

  生:怡然自乐。

  师:(惊讶)哦?他刚才读的是这个句子吗?(学生沉默)你刚才读的是哪个句子?

  生:其中往来种作。

  师:对,个句子,哪个词语?

  生:我觉得应该是“悉如外人”。

  师:有疑问有思考非常好,请坐。他抓到这个句子。然后,这边来。

  生:其实我读的是一样的句子。但是,我听了老师的问题,我觉得那个词语应该是“往来种作”,因为在外面都是乱世,没有这样安静、和平、宁静的生活。而在这个桃花源里,人们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然后外面都是战争不断的。这里人们的往来种作,在外面的世界是很少见的。你同意她的意见吗?(面朝前一位学生)对,他由衷地笑了。谢谢你,请坐。后面来。

  生:我选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师:(打断)正音“舍”。再来。

  生重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外面的世界是战乱,非常的黑暗,这里的生活非常美好,和平,宁静。

  师:美好,和平,宁静。从这个句子当中,哪里看出来?

  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说明他们这儿十分的宁静。鸡和狗的叫声是互相听得见的。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宁静的氛围呢。

  生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师:哪个字让我们感觉到宁静呢?

  生:相闻的“闻”字吧!

  师:“闻”字,这是她的感觉,先请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哪一个字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宁静?

  生自由读该句。

  师:有感觉了?好,说说看。

  生:我觉得是“相”字,重点不在于闻,而在于相闻,可以互相听得到。

  师:你读读看,把“相”字突显出来。

  生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师:有感觉吗?很好,咱们一起来读读。阡陌交通——预备起。

  生齐读

  师:相字还要稍稍地拖长一点。师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嗯,这是一种乱世当中难得的宁静啊!刚才她觉得渔人最惊叹的是这一点。再来。

  生:我选的是“便邀回家,设酒杀鸡作食”。现的是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大方的性格,把外面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

  师:能抓住具体的句子?

  生:设酒杀鸡作食。

  师:设酒杀鸡作食,什么感觉?请你来说说。

  该生沉默,师:哦,她想给你补充一下,可以吗?

  生:我感觉设酒杀鸡作食,有一种热情,很喜庆。

  师:热情和喜庆的感觉出来了。真不错。刚才我们两位同学关注到了这个动词的品味,“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温度。体现的是桃源人的人情味,在这个段落里还有哪些词能让我们感受到桃源人的人情味呢?

  生:我觉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还能体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师:落实到词上

  生:皆。因为渔人到桃花源的时候,不是只有一家人邀请渔人去他们家做客,是整个村的村民都邀请他去各自的家里去作客。

  师:真不错,她抓住了一个字“皆”字来谈感受。再来。

  生:“村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里的“咸”字,说明村民对渔人十分的热情,一听到有渔人这个人,都来问消息。

  师:抓住了一个“咸”字。

  生:我选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乃”字是竟然的意思,就可以体现在世外已经过了汉朝了,到了晋朝了。到了世外桃源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体现了他们非常的惊讶。

  师:他们能够对远道而来的渔人非常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惊讶。多有人情味,多么淳朴的一群人啊!生:我选择的是“自云先世避其实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他们把自己以前的事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渔人,表现他们非常的热情,对渔人一点也不怀疑。

  师:这点我们真的都没有发现的,自己把自己的底细主动告诉了别人,真厉害,还有?

  生:我选的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句话把桃源中的环境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渔人由战乱不断的`社会来到这个安宁祥和的地方,惊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如此美妙的地方,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生活幸福。

  师:你的表达很有条理,能不能学一学刚才的方法,抓一抓字呢?

  生:“黄发垂髫”说明老少都是很幸福的,“怡然自乐”说明他们的生活幸福,安适愉快。

  师:刚才这位同学关注到了一个“并”字,你能在他的启发下,有新的发现吗?

  生:“并”字表现不仅指老人小孩。黄发垂髫表明老人和小孩过得很愉快,很享受。

  师:他有灵感,他觉得“并”有东西在,但是还不能表达,慢慢想,有些同学都有新的发现了。

  生:“并”又要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了,因为当时师战乱的时代,老师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小孩子很小就要去打仗,更不用说是大人了,但是在这个世外桃源中处处都是和谐的,小孩子和大人都不用去打仗,“并”字体现了桃花源中的人的和谐,

  师:“并”字说明都不用去打仗,“并”字是都的意思,原文中表示都的有好几个词,有“咸、皆、悉”,既然他们都是同意的,我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词?比如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并”换成“皆”呢?可以吗?试着读读看,可能秘密就藏在我们的朗读之中。有感觉吗?有点迷惑是吗?给大家一点点提示:

  师出示甲骨文中的并字

  师:看一看,这是并字甲骨文,像什么一样?

  生:我觉得应该是不能的,老师从图上看的话是两个人,表示两点,黄发垂髫就是老人、小孩,没有青年和壮年的,而“悉、咸”都是指全部的人,所以我觉得不能换。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 但是从甲骨文中看出,好像是人人都是怡然自乐的,不仅是老人和小孩。

  师:人人,他比你的范围大了,还有吗?

  生:从文字上看出他们手牵着手,就好像是他们和睦相处。

  师:手牵着手,我快乐着你的快乐,你快乐着我的快乐,有一句歌词是“我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如果变成“我要和你都变老”味道就不对了,是不是?从最不起眼的词上发现了字里行间的风景和奥妙,得一字而境界全出,真厉害,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像这样不经意的字上的风景,还有吗?仔细的搜寻,有点困难,课堂上我们是学习的伙伴,我们可以相互帮助。我就发现,大家刚才提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句子

  师出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 我们刚才抓住了动词“设”“杀”“邀”三个字,但是有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字,哪个字?我们一起来说一下?

  生:“便”。

  师:“便“这个字,什么意思?

  生:于是,就。

  师:它表示的是?

  生:表示的是,渔人到那边之后,他们就立刻把他邀请到家中去。

  师:它有这样一种过程,那我们来看看原来的吧。

  师出示文字:请同学来读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师:在这个地方,你发现,他们立刻把陌生人邀请到自己的家里,什么样的感觉啊?

  生:感觉到村中人的热情好客。

  师:很好,热情好客,除此之外,我们还感觉到了村人对外人的信任,在这里我发现陶渊明先生把所有表示人称的词都省略了,我们试试给他填进去,能填吗?

  师生共同填空。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师:为了我们初学者方便,我们会把这些词都放进去,可以吗?读读看,想想,我可以把这些词保留进来吗?

  生:不可以,我觉得如果把这些省略的词都加进去的话,会显得多余

  师:多余,不简洁,那么在表达情境上,有区别吗?试着读读看?

  生读加上主语的文字。

  师: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有点别扭。

  师:他感觉到别扭,其他同学有什么感觉吗?在表情境方面?

  生:我觉得加进去之后有一种特别多余的感觉。

  师:多在哪?

  生:村中人对渔人说的话,有一种默认的感觉,因为渔人来到了世外桃源,见得肯定师村中的人。

  师:而且你还会发现?

  生:主人和宾客分的太远了,没有一种融洽的感觉了。

  师:看来省略不仅是简洁,还有这样的妙处啊!一起来把原句读一读看。

  生读第三段。

  师:重读这两段文字,再次品味桃源的风光,我们发现,渔人在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乱世当中的一种安宁与安乐,我们还发现属于陶渊明在语言上新的的感受,你能整理一下吗?说说你的收获吗?对于陶渊明的语言,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语言上可以看出陶渊明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还可以感受到陶渊明本人热情。

  师:语言简洁明了,但是仔细品读下去,里面却有一个广阔的天地,这就是陶渊明语言的特色,教师板书“简净有味 意蕴丰厚”。

  陶渊明用这样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可是,这个桃源到底有没有嘛?这是我们昨天同学最疑惑的问题?

  生:我觉得这个桃源并不存在,因为,原文最后说他们在返回去找的时候找不到了,所以说不存在。

  生:我觉得不一定的,因为他们说是找不到了,但是感觉这个社会是存在的。

  师:感觉这个地方应该存在的,渔人都去过了。

  生:我觉得不一定,既然说不存在,渔人是如何进去的?

  师:奇怪了,有到底还是没有呢?悠悠千古事,留予后人说啊,其实,亦真亦幻可能就是桃源的魅力所在,但,陶渊明却在文章的最后留下了淡淡的六个字,说“后遂无问津者”,咱们班有两位同学一个是郑文瑜,一个是沈甜,两位同学很敏锐的关注了这句话,我们该怎么样理解呢?大家一起来思索一下,思而不得,可以用读,读是让文字走进我们心灵的方法,可急读,可缓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读的快,读的慢?

  生:慢。这句话应在暗示,像世外桃源这样的桃花源是并不存在的一个理想社会。

  师:“后遂无问津者”,怎么就没人找了呢?

  生:我觉得我同意他的观点,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感叹这个社会有很少人像他一样去找一个安适宁静的地方。

  师:叹息世人啊。

  生: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他前面提出了前面的南阳刘子骥,更说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更反映出他对世人的无奈,他想为什么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想到这样安静和平的社会。

  师:对啊,其他的人呢?为什么都没人相信了呢?所以读这个句子要慢慢的读。怎么读呢?一起来试试看。

  生齐读。

  师:突出哪个字?

  生:“遂”“无”。

  师生齐读。

  师:在深深地叹惋中,先生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来看一看吧,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追寻的一生啊。

  年轻的时候,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可是官场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了归隐,可是,生活依然窘困,写此文的时候,他已经五十七岁了,年近花甲,但世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梦想,无人问津时,他依然有梦,在桃花源诗的最后,他写了这样的两句:“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我希望能够驾着清风高高的飞扬去寻找我们的同道之人啊。先生的贡献就在这里了,他给我们乱世之中的世人一块“恬静的心田”。

  【屏显】

  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陶渊明的贡献是于乱世、乱政、乱象之中在人的心灵深处开发出了一块恬静的心田。

  ——梁衡《心中的桃花源》

  人生有梦 生活会更美好,今天重读经典,我们有新的感受。

  作业:

  1.背诵全文。

  2.推荐阅读《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2

  《桃花源记》文句简明,语多双关,教师可以根据文句设计谜语,引导学生感知陶文语句,进而可以步入文本,咀嚼真意。

  “刚才我们一起通读了全文,现在请根据我出示的谜面,从文中寻找相关语句,当成谜底。”听到是猜谜语,大家兴致很高。

  “第一题,谜面是‘花谢花飞飞满天’,谜底四个字。”

  “落英缤纷。”一学生很快说出谜底,并作解释,“英,就是花,花谢就是花落,落花自然就是落英。”

  我说:“是的,我们常用‘含英咀华’来比喻品味诗文中所包含的精华。这里的‘英’就是‘花’。再听题,谜面是‘洋装西服’,谜底八个字。”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几个人异口同声。“为什么?”

  “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部像外国人,这不就是洋装西服?”

  我说:“照此理解,武陵渔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中人的衣着肯定不一样了,是吗?”大家讨论。

  一小组代表回答:“我们认为‘外人’不是指‘外国人’,武陵渔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是一样的。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些中国式的农村风景,‘设酒杀鸡作食’的款待都是普通农家的特点,他们的穿着也不应该是外国人那样的特异样子。书下的注释也很清楚,‘外人’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人’,所以,我们认为,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武陵渔人的衣着是一样的。”

  另一小组反驳:“请注意陶渊明的`叙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什么意思?原来他们的祖先是作为难民,躲避秦时战乱而进入桃花源的,因为与外界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桃花源中人们穿的仍然是秦时服饰。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是东晋人,武陵人穿的是东晋时的衣服。也正因为此,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不是‘惊’,是‘大惊’,为什么?太奇怪了,这个人的衣着与他们相差了快六个世纪,不惊讶才怪。”

  又一小组发言:“我们也认同‘外人’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的观点。六百年了,‘食’、‘住’可以是中国式的农村场景,但不能据此判定‘穿’也没有变化。刚才老师介绍的《桃花源诗》中也有一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就是说衣服‘没有新的样式’,从另一面说明,衣服与外界是不一样的。”

  “其实,关于‘外人’的争论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个人感觉服饰应该是不同的,‘外人’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当然,与结论相比,我觉得这个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略作总结。“在你们争论‘外人’的时候,我想到一个谜面:小姑居处本无郎。请打一个五字谜底。”

  满座寂然。

  “不要提醒,让我们想。”看到我做解释状,有学生急了。

  “郎者汉也,无郎就是无汉,乃不知有汉啊。对不对?”一机灵鬼拍桌大嚷。

  “是的,课文中的‘汉’是汉朝之汉,这里我们可以谐音理解为男子汉的汉。太对了。”众人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老师,这个制谜我也会。我这里也有两个谜面:一个谜面是‘女儿国’……”

  “哈哈,不就是刚才的‘乃不知有汉’?”说谜面的同学话还没有说完,有学生就开始抢答,教室里笑声一片。

  “还有还有,‘家丑’,谜底是什么?”

  邻座答:“家丑不可外扬,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应该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接着我推出剩下的几个谜面:记者招待会,谜底是四个字。学生回答出“咸来问讯”。然后梳理出文章中表示“都”的几个意义相关的词。

  还有“大举伐木”(谜底四个字)、“坐观垂钓者”(谜底三个字)、“偶然行到玄都观”(谜底五个字),学生找到“林尽水源”和“见渔人”。“偶然行到玄都观”,提示刘禹锡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句,于是“豁然开朗”——“忽逢桃花林”。

  好像是李卫东老师说过,好的课堂导入应该就是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异”——“复前行”——“欲穷其林”,需要激发学生的心理期待和探究动机,这样的教学才有意思。这一段教学,师生交流非常愉快,现在笔录,恍如昨日。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3

  疏通完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渔人带着人去寻找桃源村,为什么找不到呢?

  生:找不到桃源村是因为我们桃源村外的人很蠢。

  师:有什么依据吗?

  生:课文中说渔人“说如此”,渔人把自己在桃源村的经历详细地讲给了太守听,太守也一定会被打动的,也非常向往桃源村,所以就会派人一起去找。我想,他派去寻找的人肯定是很多的。可没找到,这不就说明了这些人很蠢吗?

  师:你说太守非常向往桃源村,又有什么依据呢?

  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即”是“立即、马上”的意思,说明太守寻找桃源村的心情是很急切的。

  生:我要说的另一个依据是,渔人“处处志之”,在路上还做了许多标记。可是村外的人在有标记的情况下,花了很多时间竟然还是没有找到桃源村,这就不聪明了。

  师:何以见得花的时间很多?

  生:“遂迷,不复得路”,“遂”字是“终于”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很难完成,做的过程也是较长的。

  师:找的人多,花的时间又长,况且还做了标记。那么,渔人做的标记哪去了呢?怎么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生:老师,我看渔人做的标记,有可能被桃源村的人给破坏掉了。“不足为外人道也”就是依据。它其实表明了桃源村的人早就有预感,渔人可能会说出去,所以他们早有防备的。

  生:应该是当渔人走出桃源村后,村里就派人偷偷地跟在他后面,监视着渔人的一举一动。他们发现了渔人一路上在做去自己村子的路标,便毫不犹豫地把那些标记给统统地除掉了。这些渔人一点都没有发现。

  师:照你这样说,桃源村外的人还不讲信用咯。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生:我同意。村人曾嘱咐过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也相信当时渔人是答应的。可走出来后,渔人就出尔反尔地做标记。这难道是讲信用之人所为吗?

  师:那么是什么心态促使渔人做出不守信用之举呢?大家想想。

  生:是贪婪之心造成的'。渔人在桃花村待了一段时间,已充分感受到了那里的美好,就想到那里长期居住。所以走出桃源村后,就急着去太守那告密。他想啊,说不定由于自己的告密有功,太守还会委任他担任桃源村的村长呢。那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生:桃源村找不到的根本原因,我看不是那些人愚蠢,而是他们心术不正、品行不端,不是不讲信用,就是贪得无厌。

  师:换句话说,只有心清如水、心无杂念的人才可以找到桃源村的。

  生:老师,南阳刘子骥是“高尚士也”,那为什么这位品德高尚的太守也找不到呢?

  师:是呀,为什么他也找不到桃源村呢?桃源村它到底哪去了?

  生:桃源村就根本不存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个社会太完美了,这样的社会我看就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有的。

  生:既然那个美好的世外桃源根本不存在,那陶渊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去描述呢?

  生:桃源村这个与当时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社会,是作者与当时的老百姓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理想,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生:凭什么就说,陶渊明有这样高的思想境界呢?

  师:作者陶渊明年轻时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极端腐败,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就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最后他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这就又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师:桃源村到底去哪儿?它真的消失了吗?如果它没有消失,它会在哪儿呢?想想看。

  生:桃源村并没有消失,它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中,在文人墨客的美文佳作里。

  生:桃源村并没有消失,它已在人们人生奋斗的梦想中。

  生:桃源村并没有消失,它在我们的“中国梦”里。

  ……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4

  师:同学们,文章写到渔人回来后“诣太守,说如此”,大家觉得渔人会对太守说什么?贴合文本,用句式“那里,真是个的地方”说话。

  生:那里有弯弯曲曲的小路,整齐的房屋,上好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柳树青葱茂密,真是个美丽如画的地方。

  师:确实很美,不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是你想象的的结果吧?

  生(摇头):“阡陌交通”就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的意思。

  师:不错,可是你说的柳树何来之有?

  生(不好意思):课本上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就是“类”的意思,桑树竹子之类,我就想到了柳树!

  师:这位同学读书读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妙!其他同学继续。

  生:那里桃花灼灼,一阵风过,落花纷飞,就像下了一场场红雨,真是个自然诗意的地方。

  生:那里人们安居乐业,老人和孩子脸上都带着笑容的,那里真是个幸福的地方。

  师(笑):我怎么没有看到老人和孩子呢?

  生:“黄发垂髫”就指的是老人和孩子。

  师:“黄发”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所以称“黄发”;“垂髫”古时童子没成年时头发是垂着的。大家看没有直接说老人小孩而是说他们的特征“黄发垂髫”,这么说是不是就更形象生动?这种修辞叫借代。好,我们继续。

  生:那里人们热情,对于我这个突然到来的人没有驱赶,反而邀请到家里做客,真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

  师:文中表示“邀请”的意思词除了“要”通“邀”,还有哪个字也是邀请的意思?

  生(齐):“延”字。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字是“邀请”的意思呢?

  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拿饭拿酒那不是“邀请”到家吗?

  生:前面写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后面又写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尤其“延”前面还有个“复”字,“复”是“又”的意思,很显然“延”与前面的“要”意思相同。

  师:我们继续刚才的学习环节,谁再来说说。

  生:我顺着前面的同学的话说,那里的家家户户都来邀请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真是充满信任的地方。

  生:那里人们友善诚恳,真是个温暖祥和的地方。

  生:那里鸡犬相闻,真是个太平安宁的地方。因为“鸡犬相闻”让我想到“鸡犬不宁”,所以我觉得那是个太平的地方!

  师:同学们,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齐):晋朝太元中,东晋时期。

  PPT出示社会背景,加深理解。

  师:渔人还会怎么说?

  生:那里没有战争,没有欺骗,真是个理想的地方。

  生:那里与外界隔绝,可以避“秦时乱”,真是个躲避战乱的好地方。

  生:那里还有一片桃花林掩映着,芳草鲜美,真是个神秘的地方,让人神往的'地方。

  生:那里景美,生活美,人心更美,真是个世外桃源!

  师:渔人说了这么多,太守有何反应?

  生(齐):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师:哪个词表现了太守的迫切?

  生(齐):“即”字。

  师:迫切的心情更加让我们体会到现实的不堪。可最后“处处志之”,为何还会迷路?“欣然规往”的高尚士刘子骥,也是同样没有结果,为什么呢?

  生(七嘴八舌):因为那个地方隐蔽呗!难找呗!

  师:是吗?如此美丽诗意淳朴友善真诚温暖幸福祥和完美的地方为啥就找不到了呢?

  生:越是找不到,就越神秘,越是让人向往。

  生(恍然大悟):如此完美并不存在,是世外桃源!

  生:桃花源是生活在东晋那个动荡年代里的人民的美好的愿望。

  师: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师总结:桃花源,多么美丽的名字,远离人寰,隔绝尘世,那片诗意灵动的地方是身处乱世的人们最伟大也最朴素的愿望,它也是厌倦了喧嚣和纷争的人们的精神避难所,它更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圣土。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5

  师:在《桃花源记》中,“外人”出现了三次。请同学们找到这三处?学生阅读文章,寻找“外人”。

  生:第一次是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

  生:第二次是在“遂与外人间隔”一句中。

  生:第三次是在“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中。

  师:课文有没有对“外人”一词作出解释?

  生:注释14告诉我们,“外人”的意思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师:注释14告诉的仅仅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的意思。

  生:注释14后面的“下同”告诉我们,下面两处的含义也是这个意思。

  师:也就是说,这三处的意思一样的,对吧?真的一样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不急于下结论,思索一下,看看有没有疑惑。

  生:第二、三句中可以把“外人”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但在“悉如外人”一句中,也把它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感觉有些怪异。

  师:有疑惑,请大胆提出来。

  生:难道与世隔绝了几个朝代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还能与时俱进般的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可能吗?

  师:那大家一块讨论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

  生:不可能!

  师:既然不可能,那翻译也许有问题。那这个“外人”又该怎么理解呢?不着急,拿出《古汉语常用词典》来,查一查就明白了。

  学生查词典。

  生:查到了。

  师:义项很多,我们一个一个的探究。

  生: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外,远也。”那“外人”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远处的`人,远方的人”呢?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是远方的人”,这样翻译合适吗?

  生:不太合适,“远方的人”仍然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师:看来这种解释不行。

  生:它还有“外国,外乡”之意。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是外国人或外乡人”。这样翻译合适吗?

  生:不合适,怎么会是外国人啊?

  师:对啊!怎么是外国人啊?是不是外国人,文中有一个地方告诉我们了。找一找。

  生:在后文中渔者为了谋取私利而食言相告官府:“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倘若是“外国的人”的话,一个太守没有通关文牒,不可以浩浩荡荡的派遣官兵去找寻的。

  师:“外乡人”就不用说了,更属于“桃花源以外的人”。

  生:还有一个义项是“从前,以往”。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是从前的人”,这样翻译合适吗?

  生:合适。

  师:我也觉的合适。不过我们还可以把“从前,以往”换成一个字?

  生:古。

  师:放进去看看。

  生:“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古人。”

  师:这样来解释,就显得更为合情合理了。还有义项吗?

  生:“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太拗口,谁来改一改?

  生: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不像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人的打扮。

  师:不像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人的打扮,那像谁呢?

  生:像“古人”的打扮。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文中的“外人”其实是两个词。“悉如外人”的“外人”作“不是自己(渔者)生活的时代、地方的人”,也就是“古人”的意思;“遂于外人间隔”的“外人”作“外界的人”亦可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外人”同“遂与外人间隔”的“外人”意。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6

  师:反复诵读文章第一自然段,仔细琢磨你诵读时在节奏上有怎样的变化?

  生:好像越来越快了。

  生:我感觉在读到“渔人甚异之”一句时,稍微会慢下来一点。

  师:能否说一下你感觉会慢下来一点的理由。

  生:因为这个句子是作者向读者交代渔人的心情,比较客观,因此读起来就慢悠悠的。

  生:我补充一下,渔人感到惊奇的是因为看到桃林呀、落花呀那些不同寻常的景色,正因为太惊奇了,“甚”是“很、非常”的意思,所以他就想急着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那么他的心情肯定是急切的,所以读“复前行,欲穷其林”一句时又要加快,而“渔人甚异之”一句的慢是为这一句的加快铺垫。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其实就是蓄势。

  生:我整段说一下。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是时间、地点和身份的交代,所以按正常的舒缓的节奏朗读。到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时,我的朗读节奏还是缓着的,因为我想象着渔人是沿着那条溪走啊走,慢悠悠的,以至于他走了多少路都忘了,他或许是悠闲的,不用太急,所以读起来也不能快。可到“忽逢桃花林”一句是,一个“忽”字,让我惊觉起来,出现什么特殊状况了吗?有点好奇。读下去果然,这桃林越来越让人好奇,越是好奇越想看个究竟,我觉得渔人的步伐也加紧了,我读的节奏在情不自禁中也越来越快了。

  师:你的感觉真的非常好,能够在文字中敏感地体会出人物心理的变化,也会想象出相关的场景画面,然后通过朗读的节奏体现出来。“渔人甚异之”,应该怎么读?

  生:这是作者的叙述,只是交代渔人的情况,所以让节奏回到正常。后面,他的脚步肯定是越来越快的,急切想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他根本停不下来,所以要快。

  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现,朗读节奏的`变化与句式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

  生:是不是读起来舒缓一点的都是相对长一点的句子,像“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而短句都会读得急切一些,甚至会越来越快。

  师:你似乎对自己的发现还不够自信,其实,你的感受能力是很强的,不但从句式的长短上有所发现,更发现了这两种句式不同的朗读节奏与所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生:我还发现,这几个读起来越来越快的句子,都很工整。

  师:能否说得具体一点?

  生:就是“忽逢桃花林”和“夹岸数百步”都是五个字,然后接下去“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三个四字短语,很工整。

  师:这几个句子很工整,句子中的桃林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桃林也工整。“夹岸数百步”的桃林中,没有其它种类的树,好像是有人管理的,不像是荒郊野外自然生长的。

  师:你的想象很有意思。按你的思路,我想大家也能更深刻理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纯粹与美幻了。更难得的是,你是从这种整齐的短句中读来的。是的,长的句子要读得相对舒缓一些,具体情境中的节奏也是缓慢的,而短的句子读起来要急促一些,所表现人物的内心也会更加好奇不断或者更急切些。

  生:可是,第二句中“缘溪行”是三个字,它夹在两个相对舒缓的长句中间,读的时候也要读得急迫吗?

  师:你很会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家在读这个短句时是怎么处理的,说说当时渔人的状态。

  生:“缘溪行”,就是说渔人沿着小溪行走,这其实是这个故事的开头。当时渔人不论是在寻找可捕鱼的地方还是在漫无目的地走,都没什么新奇的令人惊喜的发现,所以就一直走着。

  师:所以要读出比较客观的陈述的语气。虽然是短句,但不需要多么急促。渔人的好奇应该是从“忽逢桃花林”开始的,那时的心理变化会更明显些。大家读读看。

  师:读这段文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凡是写渔人的所见所闻的,都应该读得急切一些,师:对,这一段文字,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叙述角度,从“忽逢桃花林”到“落英缤纷”,和最后一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是渔人的视角,是他的所见和所想,眼里好奇,心理激动,所以读起来会急切些。其他句子呢?

  生:其它句子是作者对读者的交代。

  师:对了,这是客观的叙述,所以朗读的节奏都比较舒缓。我们再来读读看。

  学生再读。

  师:我们也因此发现,朗读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其语速的快慢舒缓,跟言语的形式有关,也与内容本身的节奏有关,同时也可能与叙述视角有关。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08-11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09-15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01-09

桃花源记的课堂实录06-09

《桃花源记》的课堂实录05-13

《孙权劝学》课堂教学实录04-08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优秀)03-06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2篇)09-21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06-08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