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桃花源记的成语

时间:2020-11-05 14:40:33 桃花源记 我要投稿

与桃花源记有关的成语

  陶渊明,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下面小编收集了与桃花源记有关的成语,供大家参考。

与桃花源记有关的成语

  世外桃源

  成语典故: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的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成语例句: 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豁然开朗

  成语典故: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的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成语例句: 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

  怡然自乐

  成语典故: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的`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成语例句: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乐,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

  无人问津

  成语典故: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成语的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例句: 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鸡犬相闻

  成语典故: 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成语的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 乡下景色很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阡陌交通

  成语典故: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成语的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成语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着农家的自在。

  黄发垂髫

  成语典故: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成语的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落英缤纷

  成语典故: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成语的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扩展:桃花源记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与桃花源记有关的成语】相关文章:

跟白居易有关的成语07-20

有关桃花源记的改写作文12-29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4篇07-25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四篇04-29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三篇04-25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三篇03-28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4篇03-17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3篇03-11

有关《桃花源记》教案3篇03-03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建议与教学分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