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14 15:11:32 苏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

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1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词的开头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一句在结构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5分)

  2.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是如何表达的?(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此句交代作者所在的地点:玉堂,(1分)向东坡传语,表达了作者对东坡的怀念之情,(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对东坡境况的设想。(2分)

  2.【答案】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东坡的怀念之情(1分)和诗人的归隐之意(1分),借助想象(或虚写)(2分)想象了别后东坡的`情景和归隐后的状况(2分)表达情感。

  简析

  这前一首词作于1088(元二),作者53岁。此时,作者在汴京为翰林学士。这首词是寄给黄州友人的。它表现了作者对当(1080-1084)贬官黄州,躬耕于东坡时清静自适生活的怀念,和遥想东坡,意欲归去的心情。

  鉴赏

  词牌《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据说苏轼用这个词牌填词时,嫌其不雅,遂因庄宗原词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句,改为《如梦令》。为单调。

  为向东坡传语,此处东坡,系指地名。作者贬官黄州时,故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作者开垦躬耕于此,并以这个地名作了自己的别号。所以,此处作者请友人向东坡传话。以地当人,足见作者留恋故地的情感之深。本词在开头就造成悬念。词人说:人在玉堂深处。唐时翰林院设在宫中,称玉堂。此后玉堂成为翰林院的美称。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有深意。潜台词是说:我现在身居翰林,你不必惦念我。这是告慰东坡。以下两句便是询问、悬想东坡的情况。分别多,有谁来眷顾友人,那里恐怕是积雪满地,人迹罕至,友人大约会感到寂寞。想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直抒胸臆。希望再度奔赴黄州,于潇潇春雨之后,耕作于东坡之上。归去,归去。繁音促节,更显示归心之切。

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2

  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荫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词中前四句写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用是什么?(3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阅读答案:

  自己在雪堂前亲手栽种了许多桃李一类的果树,绿荫丛中,掩映着数不尽的青果。清晨,窗外百舌鸟婉转啼叫。鸟鸣声常常把我从睡梦中搅醒。作者写出这番景象,作用在于以景衬人。

  9、表面看来只是抒写了作者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和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怀恋。实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苏轼《如梦令》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05-27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01-09

苏轼《日喻》阅读答案03-24

苏轼《蝶恋花·春景》阅读答案06-14

苏轼的水调歌头有阅读答案及赏析04-27

《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及翻译05-09

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03-29

苏轼望江南阅读答案09-10

《西江月 苏轼》阅读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