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岁月边上的屋的散文

时间:2020-09-01 10:56:26 散文 我要投稿

老在岁月边上的屋的散文

  一

老在岁月边上的屋的散文

  周末,我们去探访鲁家山“鲁染匠”的古宅。

  鲁家山所在地原是一个村,叫“中元村”,在“巴山沟”北面。“巴山沟”两岸坐落着两个村,另一个叫“齐心村”,现统归并于白河县西营镇新建村。

  鲁家山因出了一个“鲁染匠”而得名,鲁染匠的名字已不可考,当地人只对鲁染匠高超的手艺和殷实的家业津津乐道。鲁染匠靠手艺起家,靠诚信创业,从而富甲一方。由于鲁家后继无人,家道日渐衰落,只剩下具有前庭后院的房屋。鲁染匠作古后,巴山沟里的显姓夏家入住。后来发生了三件事使得鲁家古宅遭到严重损毁:一是夏家与巴山沟另一显姓鲍家“叩帽碗子”(一种方式)输给了鲍家,双方不服,发生过械斗,墙壁被挖坏,最后将夏家的一处吊庄给了鲍家才平息;一是夏家陆续搬到集镇上居住,古宅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而垮塌;一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意外火灾将这所古宅烧成了断垣残壁。

  鲁家山的人称这座古宅叫“画房子”,是因为它建筑得跟画似的,曾经是青砖蓝瓦,画梁雕栋,镂刻彩塑,雕栏玉砌,建筑得气宇轩昂。

  我们慕名而来,希望在废墟当中找寻昔日辉煌的蛛丝马迹。

  远远就望见了古宅残存的一角翘檐很古典地指向天空,经受岁月风雨的打磨。墙壁由青砖砌成,颜色黝黑。挑檩已腐烂,缮瓦残损脱落。山墙上雕刻牡丹和莲花的图案虽显斑驳但依然精美。

  走近古宅,前厅正房只剩茕茕孑立的门墙,大门头上赫然写着“耕读”二字,字迹苍劲,另两个字可能是“传家”,但已被尘土完全掩盖。大门与普通农家大门略有不同,门墩是大理石的,墩头上刻有图案,被风雨侵蚀已辨识不清何种图画。大门两侧原各有一个石狮,现不见石狮,底座尚存。大门上方是宽约丈余的木制“鼓皮”墙,上面或雕刻或镂刻着各种图画,其中有一幅画是说“鬼谷子授艺”的。大门两侧墙各开两扇窗户,上是圆形的檐窗,下是方形耳窗。其中一扇窗子的窗棂还在,是整木镂刻而成。

  进大门后是一个四合院的天井,天井地面由石板铺成。上几步由麻石砌成的台阶后就到了后院,后院已经是断垣残壁,破败不堪,只有一棵合抱粗的檀树参天耸立,见证着这座古宅的盛衰更替。

  在这座古宅不远处,我有幸看见了一件古董,它被杂草掩盖,我险些与之失之交臂,它的出现印证了人们说鲁家或是夏家曾经是钟鸣鼎食之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往来无白丁的耕读世家!它,马匹的饭碗——马槽!

  二

  周末,我们去探访马蹄湾的老屋

  从西营小镇出发,与“十天”高速路并行,一路向西北要经过“四村”和“四湾”。“四村”依次是新建、双桠、栗园和白果;“四湾”依次为白果湾、天宝湾、洪家湾和马蹄湾。沿途山峦起伏,公路逶迤,空气甜美,树木葱郁,人家临云深,山居凭溪流。

  我的目的地是白果村马蹄湾的一座保持得相对完好的老屋。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免费享受了一顿古建筑镂刻艺术的盛宴!

  远观老屋,绿树掩映,瓦墙隐约;近观老屋,雕梁画栋,飞檐走壁,不由想起《幼学琼林》中的句子,“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最早来到这里的拓荒者,夏居荒野,冬居山洞,以躲避毒蛇猛兽的祸害;后来“有巢氏”发明搭建房屋并教会大家之后,世人才建起有梁柱的屋宇来,人们才有了房屋可以居住,来此拓荒的先辈们的生活才安定了下来,就对住屋进行装饰,于是就有了我眼前的木雕镂刻艺术。

  正如《诗经》所言,筑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修舍“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即先辈们筑屋造房讲究高端、大气、上档次,宽广犹似鸟展翅,色彩艳丽锦鸡衣;庭院宽又平,庭院柱子高又挺。还讲究“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的风水,要保证向阳房间光线足,侧边小屋有光明,这样才能保障居住在屋子里的君子的安宁。

  总之,我在这座老屋里隐隐窥见了先辈们建造房屋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比较浅显地感受到了古建筑中的雕刻和镂空艺术表现手法和内涵,极大地增强了我的文化自信!

  这样的古宅在白果村就有两处,洪家湾一处,马蹄湾一处。洪家湾的一处曾毁于火灾,后在教育界老前辈陶兆烈先生手里在原来的地基重建,除顶梁柱的底座和当年从武汉运回来的汉白玉门槛还保持“古老”外,一切皆充满现代气息。而马蹄湾的老屋保存得相对完好,尤其是木雕镂刻艺术仍栩栩如生,令拜访者叹为观止。

  这座占地约一亩的老屋,可能建于明、清时期,通过对建筑物的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多种因素的观摩,形成了这座古建筑特有的空间造型和朴素生活愿望和谐统一的风格。例如采用“一正”、“一对”和“二厢”的布局,屋脊翘檐,屋檐飞翘,在天井的上方合成一片圆形苍穹,附会了古代“天圆地方”之说,用有形的'建筑实体来表现无形的天宇,以具象的造型来体现象征的意蕴。在精神层面,老屋建造即讲究生活实用也表达朴素生活愿望,主要做法是在建筑物的中轴线上实现对称,大门门槛的中线要正对“玄武”,然后“左青龙”“右白虎”,“正室”和“两厢”的室内规制要符合礼仪礼制如“两厢”即“耳房”左右对称,高度低于正室。此外,大门门槛中线为界,左扇大门为“男”,门轴转动之声低沉,男主人清晨先开左门;右扇大门主“女”,门轴转动声音尖利,女主人先开右门。以至长工们能听出主人谁先起床。

  特别是这座老屋在节奏上,通过墙、柱、门、窗等构成部件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产生出音乐般的韵律美或节奏美。大门两侧各有两根廊柱有序地排列,形成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廊柱的底座都是精雕细琢的绿豆石或大理石,基座有六个“面”,象征“六六大顺”,且面面均刻“福禄寿喜”或“梅兰松菊”等精美图案,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色彩上,现已是灰色的主色调,明显打上了沧桑岁月的烙印——可以想象此老屋当年的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它可能是灰色的瓦顶、白色的台基、朱红色的围墙、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使这些古建筑的色彩别具一格。

  现老屋残留下来的所有雕饰已经为这座古建筑增辉添彩了不少,如屋角处做出翘脚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

  特别是门窗鼓皮上的实雕和镂空技艺令人惊叹,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雕饰艺术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所选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先辈们的文化性格相切合。加之,盖房造屋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地处秦巴五岭,木材资源丰富,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木雕采用实雕和镂空相结合方式,所有雕刻走刀老辣,线条柔美;雕刻内容或花草树木,或鸟鱼虫石,巧夺天工,栩栩如生。这些雕刻,无论你站在哪一个角度,眼前都是一副美丽的图画。

  类似这里的古建筑,特别是保存相对完好的已不多,有保护传承的必要。

【老在岁月边上的屋的散文】相关文章:

事事无常,岁月催老散文10-02

如花岁月散文02-12

席慕容关于岁月的散文12-05

等待岁月里的必然的散文10-04

关于青春岁月的随笔散文10-21

拾起岁月的芬芳散文12-02

岁月的泪痕,早已沁骨散文10-05

浅淡岁月笑看红尘散文11-20

用心去聆听岁月散文10-06

天使莫言老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