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现代叙事散文

时间:2020-07-21 12:00:33 散文 我要投稿

父亲现代叙事散文

  20xx年,我那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父亲去世了。父亲在世的时候,并不觉得他有多伟大;父亲走了,我的精神世界忽然开始塌陷——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前行之路一片灰暗,那个故乡,那个家,也因失去了一个人,而变得萧条残破,了无生趣。这种感觉,持续伴随了我好些年。

父亲现代叙事散文

  父亲属于农村那个时代的能人,于种田外,农村生活所需的诸般技艺,诸如木工、建筑、烧泥瓦、编席织筐、打猎等无不熟习;又会驾驶拖拉机,是乡里第一批拖拉机手;精通机电修理、电焊,是远近闻名的修理专家。父亲为人厚道,心思缜密,邻里家里办事,总是请他做总管;有了纠纷,常请他出面调解;机车、农具坏了,也总找他帮忙修理……

  在我眼里,父亲的形象,就是那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父亲就是那个时代——那个养育了父亲,也养育了我的时代。父亲倒下了,那个时代也倒下了,都消失在泥土里,无影无踪。村里那些和父亲同时代的人,或者没了,或者已衰老不堪,青壮年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村头多了不少不熟悉的媳妇和“爆炸头”的`少年。田地日渐荒芜,年轻的一代,已经不种田了;宅基地上好多换上了厅室式的水泥房,往日的大院没了;村道铺上了水泥,栽上了路灯,星星和月亮没有那么亮了。村中通上了互联网,有些家庭架设了wifi,村里的女人们还建了个微信群,一些男人们也钻进来,开始抢红包、打情骂俏还挺热闹,没多久也就冷寂下来。

  父亲的时代,我成长的那个时代,是一个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德·荷尔德林语),一年里只要老天没有洪涝干旱,人们就无忧无虑。各家各户生活条件都差不多,万元户虽让人羡慕,但贫困之家也并不让人鄙视。没什么商业与交易,人与人之间更多是人情的交换。

  父亲去了,连同他的那个时代,也把我心灵的那个故乡带走了。其实父亲未去之前,这个城镇化的新时代百态已萌,只是因为父亲还站在那片土地之上,站得像一道堤坝,使我虽感到故乡的种种变化,并不觉得这些变化多具颠覆性——父亲一去,属于他,也曾经和我血肉相连的那个时代,也就轰然坍塌了。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不到一定年龄,不有一些经历的人,是不会明白诗人为什么面对故乡的土地,会常含泪水的。其实长大了你会懂,故乡就是父亲,父亲就是故乡,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亲;你会感到,故乡像沉年的酒,放得越久,味道便越浓。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苏东坡云:“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一名写作者,这些年我一直沉湎于研究故乡的历史,这大概是另一种还乡吧。创办后,一直以高雅自矜,一次和建站公司老总聊,他说:“我这闲了经常看你们网站呢,泥土味很浓。”——却原来,仍脱不了泥土味。随即便释然,这应和建站者的偏好有关。其实扫花就是泥土上的花,又哪朵花不是来自泥土呢?

  故乡的面目越近越模糊,父亲的影像却越远越清晰,我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呢?恐怕我要用全部的余生来找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