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散文

时间:2022-07-01 23:02:16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副其实散文

  名字是人之称谓亦是万物之符号代码,名字或许几乎人人皆有,但名字中到底包含什么内涵?亦或多数人从未认真想过这些问题。大约百年前中国人对男女之名谓还有不同对待,例如男娃长者就以小狗二蛋等乳名称呼,等上学堂了大人又正式给孩子起个名,与姓撘配形成“独一无二”之姓名以与他人区别,男子到十八岁成年后就要举行成人礼束发加冠,在其姓名之外再由长者赐个字,其名只有老师父母长者呼叫,而字就成了社会对自己的大众称号,名与字由之落入不同的呼号范围。然而小女孩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她们从小无名无字,在家多以大丫二丫三丫相称称着,等她们长大出嫁则随夫之姓,在夫姓之后带个氏字就算一生代号了,直到坟墓也没有正式名字。当然在那个时代人的名字中含有深深的性别不等以及对女性的社会歧视。我不是女权运动支持者但也不是大男子主义的偿导者,对于姓名而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烙印。

名副其实散文

  若而将名字升华到理学之上,我们就知道姓名之阴阳也有它自己的太极内化规律。我们习已为常地被叫着,直到有一天突然问自己,我的名字中是否阴阳合和呢?因为阳者为虚而阴者为实,对于自己的发问常感有些茫然无知。如果说名字是阴性身体的代号,那么名字和身体就是从属关系,身体没有了名字当也该随之消亡,为什么身体逝消几千年后有些人的名字仍然被后人记忆?如果说名字是阳性灵魂的符号,那么灵魂投胎了,这个符号又留给谁去继续承受?如果说名字是我们的肉体及精神阴阳结合所形成的抽象人格的太极标识,那么肉体和灵魂分离后人之太极会自然终止吗?人格之体若失去独立存在的基础,这个标识又是为谁而继续存在着?我实在不敢想下去。

  然而名字的真正含义即不是肉体的代号也不是灵魂的符号,也不是超越肉体与精神的人格太极的称谓,它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和承传意义,因为姓名已经具备了超越阴阳太极的抽象化人格特征,在名在字之外成为名字延伸的部分,这就是名字之毁誉。

  名字到底包含了什么! 如果不得不去描述名字,我只好从名字中列出三层含义。一者是称谓说,它是一个血肉之躯的外在代表,你走到那里人们会呼喊名字以示交流,人之各种权益大多以其名字作为代表承受,一切赞讽好恶皆会放在名字之下,这是名字的自然延伸。二者标志说,老子有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人只要道德高地不失,即使肉体化古而去,其名字延伸出的誉荣依然活在后人心中,故老子言:死而不亡者为寿。然而这个活在后人心中的精神之誉,只能用名字来作为人之标志,昔日人之形象伟岸是否已不重要,而名誉却垂青史册了,这是名字的历史延续。三者标识说,这是对名字延伸出的太极人格所作的完整评价。一个人必然生活在一个相对环境之内,而这个生活圈子会对这个人的功过是非作出相应评价,这个评价就将其社会生活中品行道德、思想学说、才干贡献等强加到这个抽象的人格之上而产生或褒或贬社会效果,这是名字的社会延伸,而这种延伸对与名字相关的名声、名誉、名气、名位、名分、名望、名节等都产生不同影响。

  儒家要求人们积极人世,立功立德,为众求利,以扬名于后世,可见儒家非常重视名字的精神层面。而老子言“名与身孰亲”?即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个更重要,由之道家更重视生命本身修行而轻视身外之物。

  其实名字就是符号,犹如蚂蚁蜜蜂一样的代号,而在人伦儒家眼里名字往往代表一个人的生命。我们来此一世既要善护自己的生命修养又要善护自己的名字的价值内涵。人当无为修心有为立世,虽不求名垂青史也要求名副其实。从道家讲我们应当淡看一切,既包括名亦包括名之誉荣,既包括食利亦包括婚姻爱恶情感等,它讲究的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由之一切世间之事都是修心之径。 从儒家讲人当先行格物之基即推究万物之理,在明理悟道正心之后再积极入世,由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立功立言立德,成己达人,名垂千秋。

  所以,儒家积极追名逐利实非为己,而是仁义天下,但即使依其来求千世之名、万代之利仍属于精神欲望的低级层级。道家崇向自然,它们顺应自然之律,要求人们少私寡欲甚至无欲返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以其无私而成就其大私”,以其无为而成就其无所不为!

  杂言甚多,我们的名字由小至今已熟知难忘,名字的意义实在太大又扩展无碍,反观自己的名字,长者所包括的意义必定妙趣横生又寄望万千,然而我们能名副其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