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时间:2022-09-29 10:18:55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通用1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萧红散文《家庭教师》,欢迎阅读与收藏。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通用11篇)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1

  有个人影在窗子上闪了一下,接着敲了两下窗子,那是汪林的父亲。

  什么事情?郎华去了好大时间没回来,半个钟头还没回来!

  我拉开门,午觉还没睡醒的样子,一面揉着眼睛一面走出门去。汪林的二姐,面孔白得那样怕人,坐在门前的木台上,林禽(狗名)在院心乱跑,使那坐在木台的白面孔十分生气,她大声想叫住它。汪林也出来了!嘴上的纸烟冒着烟,但没有和我打招呼,也坐在木台上。使女小菊在院心走路也很规矩的样子。

  我站在她家客厅窗下,听着郎华在里面不住地说话,看不到人。白纱窗帘罩得很周密,我站在那里不动。……日本人吧!有什么事要发生吧!可是里面没有日本人说话,我并不去问那很不好看的脸色的她们。

  为着印册子而来的恐怖吧?没经过检查的.小说册被日本人晓得了吧!

  “接到一封黑信,说他老师要绑汪玉祥的票。”

  我点了点头。再到窗下去听时,里面的声音更听不清了。

  “三小姐,开饭啦!”小菊叫她们吃饭,那孩子很留心看我一遍。过了三四天,汪玉祥被姐姐们看管着不敢到大门口去。

  家庭教师真有点象个强盗,谁能保准不是强盗?领子不打领结,没有更多的,只是一件外套,冬天,秋天,春天都穿夹外套。

  不知有半月或更多的日子,汪玉祥连我们窗下都不敢来,他家的大人一定告诉他:

  “你老师是个不详细的人……”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2

  打过门,随后进来一个胖子,穿的绸大衫,他也说他来念书,这使我很诧异。他四五十岁的样子,又是个买卖人,怎么要念书呢?过了好些时候,他说要念庄子。白话文他说不用念,一看就明白,那不算学问。

  郎华该怎么办呢?郎华说:“念庄子也可以。”

  那胖子又说,每一星期要做一篇文章,要请先生改。郎华说,也可以。郎华为了钱,为了一点点的学费,这都可以。

  另一天早晨,又来一个年轻人,郎华不在家,他就坐在草褥上等着,他好象有肺病,一面看床上的旧报纸,一面问我:

  “门外那张纸贴上写着打武术,每月五元,不能少点吗?”

  “等一等再讲吧!”我说。

  他规规矩矩,很无聊地坐着。大约十分钟又过去了!郎华怎么还不回来,我很着急。得一点教书钱,好象做一笔买卖似的。我想这笔买卖是作不成了,那人直要走。

  “你等一等,就回来的,就回来的.。”

  结果不能等,临走时向我告诉:

  “我有肺病,我是从‘大罗新’(商店)下来的,一年了,病也不好,医生叫我运动运动。吃药花钱太多,也不能吃了!运动总比挺着强。昨天我看报上有广告,才知道这里教武术。

  先生回来,请向先生说说,学费少一点。”

  从家庭教师广告登出去,就有人到这里治病,念庄子,还有人要练“飞檐走壁”,问先生会不会“飞檐走壁”。

  那天,又是郎华不在家,来一个人,还没有坐定,他就走了。他看一看床上就是一张光身的草褥,被子卷在床头,灰色的棉花从破孔流出来,我想去折一下,又来不及。那人对准地下两只破鞋打量着。他的手杖和眼镜都闪着光,在他看来,教武术的先生不用问是个讨饭的家伙。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3

  提篮人,他的大篮子,长形面包,圆面包……每天早晨他带来诱人的麦香,等在过道。

  我数着……三个,五个,十个……把所有的铜板给了他。一块黑面包摆在桌子上。郎华回来第一件事,他在面包上掘了一个洞,连帽子也没脱,就嘴里嚼着,又去找白盐。他从外面带进来的.冷空气发着腥味。他吃面包,鼻子时时滴下清水滴。

  “来吃啊!”

  “就来。”我拿了刷牙缸,跑下楼去倒开水。回来时,面包差不多只剩硬壳在那里。他紧忙说:

  “我吃得真快,怎么吃得这样快?真自私,男人真自私。”只端起牙缸来喝水,他再不吃了!我再叫他吃他也不吃。只说:

  “饱了,饱了!吃去你的一半还不够吗?男人不好,只顾自己。你的病刚好,一定要吃饱的。”

  他给我讲他怎样要开一个“学社”,教武术,还教什么什么……这时候,他的手已凑到面包壳上去,并且另一只手也来了!扭了一块下去,已经送到嘴里,已经咽下他也没有发觉;第二次又来扭,可是说了:

  “我不应该再吃,我已经吃饱。”

  他的帽子仍没有脱掉,我替他脱了去,同时送一块面包皮到他的嘴上。

  喝开水,他也是一直喝,等我向他要,他才给我。

  “晚上,我领你到饭馆去吃。”我觉得很奇怪,没钱怎么可以到饭馆去吃呢!

  “吃完就走,这年头不吃还饿死?”他说完,又去倒开水。

  第二天,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已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推开门。门外有别人在买,即使不开门,我也好象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

  “列巴,列巴!”哈尔滨叫面包做“列巴”,卖面包的人打着我们的门在招呼。带着心惊,买完了说:

  “明天给你钱吧,没有零钱。”

  星期日,家庭教师也休息。只有休息,连早饭也没有。提篮人在打门,郎华跳下床去,比猫跳得更得法,轻快,无声。我一动不动,“列巴”就摆在门口。郎华光着脚,只穿一件短裤,衬衣搭在肩上,胸膛露在外面。

  一块黑面包,一角钱。我还要五分钱的“列巴圈”,那人用绳穿起来。我还说:“不用,不用。”我打算就要吃了!我伏在床上,把头抬起来,正象见了桑叶而抬头的蚕一样。

  可是,立刻受了打击,我眼看着那人从郎华的手上把面包夺回去,五个“列巴圈”也夺回去。

  “明早一起取钱不行吗?”

  “不行,昨天那半角也给我吧!”

  我充满口涎的舌头向嘴唇舐了几下,不但“列巴圈”没有吃到,把所有的铜板又都带走了。

  “早饭吃什么呀?”

  “你说吃什么?”锁好门,他回到床上时,冰冷的身子贴住我。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4

  初冬,我走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了我的弟弟。

  “莹姐,你走到哪里去?”

  “随便走走吧!”

  “我们去吃一杯咖啡,好不好,莹姐。”

  咖啡店的窗子在帘幕下挂着苍白的霜层。我把领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

  我们开始搅着杯子铃啷的响了。

  “天冷了吧!并且也太孤寂了,你还是回家的好。”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

  我摇了头,我说:“你们学校的篮球队近来怎么样?还活跃吗?你还很热心吗?”

  “我掷筐掷得更进步,可惜你总也没到我们球场上来了。

  你这样不畅快是不行的。”

  我仍搅着杯子,也许飘流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我开始弄着手帕。弟弟再向我说什么我已不去听清他,仿佛自己是沉坠在深远的幻想的井里。

  我不记得咖啡怎样被我吃干了杯了。茶匙在搅着空的杯子时,弟弟说:“再来一杯吧!”

  女侍者带着欢笑一般飞起的头发来到我们桌边,她又用很响亮的脚步摇摇地走了去。

  也许因为清早或天寒,再没有人走进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着我的时候,在我的思想凝静得玻璃一般平的时候,壁间暖气管小小嘶鸣的声音都听得到了。

  “天冷了,还是回家好,心情这样不畅快,长久了是无益的。”

  “怎么!”

  “太坏的心情与你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要说我的心情不好呢?”

  我们又都搅着杯子。有外国人走进来,那响着嗓子的、嘴不住在说的女人,就坐在我们的近边。她离得我越近,我越嗅到她满衣的香气,那使我感到她离得我更辽远,也感到全人类离得我更辽远。也许她那安闲而幸福的态度与我一点联系也没有。

  我们搅着杯子,杯子不能象起初搅得发响了。街车好象渐渐多了起来,闪在窗子上的人影,迅速而且繁多了。隔着窗子,可以听到喑哑的笑声和喑哑的踏在行人道上的鞋子的声音。

  “莹姐,”弟弟的眼睛深黑色的。“天冷了,再不能飘流下去,回家去吧!”弟弟说:“你的头发这样长了,怎么不到理发店去一次呢?”我不知道为什么被他这话所激动了。

  也许要熄灭的灯火在我心中复燃起来,热力和光明鼓荡着我:

  “那样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那么飘流着,就这样飘流着?”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他的杯子留在左手里边,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翻张了开来,要在空间摸索着什么似的。最后,他是捉住自己的领巾。我看着他在抖动的嘴唇:“莹姐,我真担心你这个女浪人!”他牙齿好象更白了些,更大些,而且有力了,而且充满热情了。为热情而波动,他的嘴唇是那样的退去了颜色。并且他的全人有些近乎狂人,然而安静,完全被热情侵占着。

  出了咖啡店,我们在结着薄碎的冰雪上面踏着脚。

  初冬,早晨的红日扑着我们的头发,这样的红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弟弟不住地在手下摇着帽子,肩头耸起了又落下了;心脏也是高了又低了。

  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离开了市街。

  停在一个荒败的.枣树园的前面时,他突然把很厚的手伸给了我,这是我们要告别了。

  “我到学校去上课!”他脱开我的手,向着我相反的方向背转过去。可是走了几步,又转回来:

  “莹姐,我看你还是回家的好!”

  “那样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愿意受和我站在两极端的父亲的豢养……”

  “那么你要钱用吗?”

  “不要的。”

  “那么,你就这个样子吗?你瘦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充满着祈祷和愿望。

  我们又握过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太阳在我的脸面上闪闪耀耀。仍和未遇见弟弟以前一样,我穿着街头,我无目的地走。寒风,刺着喉头,时时要发作小小的咳嗽。

  弟弟留给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这在我散漫与孤独的流荡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温了一个时刻?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5

  在《同命运的小鱼》中,对一条小鱼命运的关注,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

  “小鱼两天都是快活的,到第三天忧郁起来,看了几次,它都是沉到盆底。……敲一下盆沿,小鱼走动两步:再敲动两下,再走动两步……不敲,它就不走,它就沉下去。

  我招呼郎华不要动它,小鱼在养病,不要打扰它。

  亮天看它还在休息,吃过早饭看它还在休息。又把饭粒丢到盆中。我的脚踏起地板来放轻些,只怕把它惊醒,我说小鱼是在睡觉。”

  从这些详细的细节描述中,作者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发自内心的怜悯和关注之情可见一斑。

  最后小鱼不幸死了。

  “我后悔,为什么要出去那么久!为什么只贪图自己的快乐而把小鱼了。这是凶残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用暴力毁灭了它吧!毁灭了这些失去了人性的东西!”

  作家给予脆弱的生命以人文角度的关怀,直抵心深处温软的部分。同样也可延伸到她笔下所关注的'沉默的绝大多数人群。她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真诚地融入笔下的艺术世界,把自己的孤独与忧伤、寂寞与怅惘,通过审美沉思转化为作品的情感基调和美丽的诗魂。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6

  读书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天不读书,心里不舒服。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安静地读起书来。我读的是大作家萧红的《散文集》。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祖父的园子》文章的语句生动活泼,很接近孩子的生活,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读过她的《呼兰河传》。

  一篇文章《记忆中的鲁迅先生》这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一口气把这篇散文读了两遍。文章中把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许先生的平时生活详尽的描述,在我们的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老人,一个善良的老人,和我们读过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很多的记叙是一样的,鲁迅先生的关爱穷人,先生的认真,每次写完文章,都要把笔纸摆放整齐,不可以随意堆放,读书经常要读到很晚,很是勤奋。

  记得鲁迅先生的格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今天的读书,让我再次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生活中,要我们珍惜去努力的事情太多,平时在学校的学习中,自己总是凭着头脑聪明,学习偷工减料,所以导致每次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今后,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还要学会珍惜当下的时光,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我们爱读书。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7

  初看萧红的散文集是两年前,感动于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跟着一无所有的萧军四处漂泊,身患重疾没钱看病,饥肠辘辘风餐露宿。但最终萧军没有忠于爱情,她英年早逝,为她感到惋惜。欣赏她的洒脱和坦然,不拘于现实的条条框框,忠于内心,活出真正的自己。当我看着她的散文,特别心疼她,越看越难受,越难受越想看,因为她的文字很纯净。干干净净真真实实的文字跟她这个人很像,没有华丽文字的堆积,文字如行云流水,流畅又给人启发。

  《欧罗巴旅馆》中描述他们租住的旅馆,连个喝水的杯子也没有,就用脸盆。实际上从小生活在大院的萧红没有受过这般苦痛,但她坚信真爱可以战胜一切。虽然每天忍受饥饿,但她内心还是幸福的。冬天租住旅馆,他们连被褥都租不起,爱情的力量真是伟大的。

  《家庭教师》中萧军为了维持生计,当家庭教师,他们靠着微薄的收入活着。生而为人活着不易,当冬天萧红在屋里饥寒交迫的时候,我就在想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每次磨难跟性格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萧红不怀孕,不遇见萧军...可能她的人生又会重新谱写。和她相比,我的人生完全是在我母亲的安排下,有条不紊进行的,和什么人相亲,什么人合适结婚,都在母亲的安排下。我觉得我的人生缺少说走就走的勇气,母亲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如果再不听取她的意见,就以死相威胁。最后我没有挣扎,一毕业就催着我从郑州收拾行李回到许昌。在郑州上大学的四年是我最开心的四年,那四年过得无拘无束,真的为自己而活。考好考坏也没有人唠叨,但我总拿奖学金。想学就学也没有人说你状态不好,但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单词,十点跑步,生活过得充实而开心。结婚了离爸妈比较近,步行三分钟的路程。基于此我一直欣赏萧红,喜欢她的洒脱,她的敢爱敢恨。

  但在最后的特别心疼她,生病没钱看病,肺结核一直咳,没钱吃饭。无法体会她的孤独和无助,说她孤独,是因为最后萧军把她一人放在农村养病,说她无助因为无人支援。最喜欢看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小时候学的她的《火烧云》记忆深刻。

  萧红的命运是不幸的:孤寂痛苦的童年,漂泊无定的流浪生涯,一再受挫的感情生活,贫困和疾患造成的.身心折磨,都使她备受煎熬;萧红又是有幸的:她在文学道路上起步不久便有了知音者,在她奋力攀登之时就得到了新文学旗手鲁迅的亲自提携与栽培,其后左翼文坛对她一直关怀有加,使她的创作在短短的几年间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萧红的文学之旅即使从1932年起步时算起,总共也不过短短的9年,但她的成就和影响却使许多在这块园地上辛勤劳作数十年的耕耘者自愧不如。萧红作品的艺术光彩至今熠熠生辉。从这一点来说,她甚至是值得自豪的。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8

  本来只是想看看民国时期女作家们的生活,因着这样一个目的就想到了萧红,这样一个在我似乎很熟悉却对其平生几乎一无所知的名字就出现在了百度百科上。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我又将小宋佳及汤唯演绎萧红的电影看了看。看完,萧红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挥去。

  短短三十一年,萧红的人生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充满曲折。原以为她会是民国时期一个如张爱玲般有着绚丽背景抑或如陆小曼一般是交际场上的一朵花,如此才让其在文学历史上留下盛名。可是,萧红不是,她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她拼命的挣脱时代给她上的枷锁,她更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她在现实中艰难的生存着。

  看了萧红真正的生活历程,对其充满的更是悲悯和同情。这是怎样的勇气让她走出家庭的束缚,又是怎样的困窘让其无奈的接纳了那个姓汪的定亲对象。一个女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要生存都有难度,何况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电影中同样提到,那是一个盛产逃婚的“娜拉”的年代,如果萧红的逃婚只是周围环境影响的一时脑热,那么她以后人生的孤独和坚持足以说明她对自由的追求。但不得不说,在我看来她的逃婚也是她不幸生活的开始。她从此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汪在其怀孕时的离去更让其失去了安全感。逃婚中的出走让萧红有所得也有所失,萧军说他遇到的女人都这么缺乏爱,都这么的孤独,萧红正是这一类型。

  再来说一说萧红的爱情,因为我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萧红的著作,或许在其作品中能够捕捉到萧红的感情态度,因此我只能凭借电影及其生命历程介绍来谈谈我对萧红爱情的认识。我为萧红感到庆幸,因为在有生之年她可以碰到一个自己喜欢而且又情投意合的男人萧军。如果她的离家出走让其在感情上又一无所获,那么她的人生将是多么惨淡。萧军激发了她的生活热情、创作热情,他是一个充满爱、敢担当、愿意和萧红生活在一起的人,甚至对比后来的端木,在我看来,萧军还是一个能承受的起萧红才情的男人。正如法国的萨特和波伏娃,如果萧红不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和需要爱的人,如果她可以独立生活,二萧或许可以在历史上共同留下英名。我只能说天意弄人,逃婚的萧红在感情上要求必定非常专注。相信萧红必不是一个滥情之人,如果可以和一个人相守到白头,这也必定是她的夙愿。也正因为她的专一,她对未来的希望,她离开了萧军。

  贫困潦倒中的萧红,如果就这样一直为生活奔波,或许她早被历史给淹没,成为普通妇女一名。可是萧红的才能没有被生活打倒,正如电影中提到,虽然萧红的生活艰难,但是她始终对生活充满乐观和希望。她的生活经历成为创作的源泉。其实,不管是小宋佳还是汤唯演绎的萧红,我都不是很喜欢。因为电影中串起来的情节更多围绕她和几个男人的关系,却没有很好的表现她写作的过程,表现她非凡的文学天赋。萧红弥留之际感叹自己“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她受尽世俗的眼光,却没有在有生之年达到自己希望的生活状态,偏偏这副躯体不堪病魔的折磨,要早早离开人间。在萧红活着的时候,人们就用“白眼冷遇”来对待她,萧红死后,让人们津津乐道的竟然不是她的才华和思想,却是她久困于其中的私生活。

  有人说,萧红的感情是细腻而脆弱的,而她又是自尊和倔强的。萧红这种表现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相信每一个被置于恶劣环境中的人,他都会学着去坚强,因为生存,因为活着。而萧红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用自己的勇气从一个富裕舒适的环境来到了一个贫穷恶劣的环境,并且没有妥协。她已经用自己所有的坚强来与生活抗争,甚至耗尽生命,萧红是生活的弱者,也是自己生命的英雄。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9

  静静地走进萧红故居,心中盛满感念。

  雪花飘飘的午后,越过4678公里的距离,我从遥远的新疆,带着一本《呼兰河传》,来探访作者的故居,拜谒这个文学家的摇篮。

  轻轻地推开古朴的院门,缓缓地走进静谧的院落。人都说夏天来比较好,院中的花朵娇艳地盛开,还有绿色的植物可供观赏。而此时,游客寥寥,轻雪飞扬。我喜欢这时候来,无人打扰,能够安静地与之相逢。

  走进故居院内,迎接我的是一座高达2米的女作家萧红的汉白玉塑像。雕像中的她,白衣素裙,沉静安详。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耀出超人的智慧与独特的韵味。颈上围着一条围巾,手上拿着一本书,神态安闲地坐在一块长石之上,超然物外。几片薄雪轻柔地飘落到她身上,使她浑身散发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清逸气质。虽然她的人生历经坎坷,而她的双眸却依旧清澈如水,让人可以一眼望进她纯净的灵魂。雕像栩栩如生,更让我无比痛惜她31岁的短暂人生,她走得真的`是匆匆太匆匆!

  正对着院门的是一排五间的砖瓦正房,古色古香,建筑风格独特。屋顶落了一层白雪,更显得肃穆与宁静。东套间是萧红的居室,靠东窗是一铺3米多长的东北古老的火炕,炕上铺着素雅的竹席,竹席上放着一张小巧的炕桌。西套间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一些字画及萧红生前留下的《跋涉》、《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作品。其中萧军题词的《萧红故居》和端木蕻良题词的《黑龙江之光》镜匾最为醒目。

  默默地走过每一间房,巡视着每一件物品,心中感叹,萧红故居,处处充满家的氛围。也就明白了,正因为故园如此美好,才使得离家多年的萧红如此想念。所以,漂泊在外的日子里,她才挥笔写下《呼兰河传》。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出了正房,来到《呼兰河传》里萧红屡次提到的后花园。白雪落满了整个园子,几株松柏郁郁葱葱,苍翠可爱。在极其难得的冬日暖阳映照下,白雪静静地闪着银光,呈现着一种别样的诗意。

  庭院深深,我与雪松相对而立,心是那么静。一个长久盘踞在我心中的问题,触景生情地迸发出来——如果萧红不是英年早逝,以她少女时代就流露出的才气而论,她一定是可以与文学大师们媲美百花园中的怒放的玫瑰。如果她还活着,一颗心可以承载多少对家乡无尽的眷恋啊!可惜,经历过太多风雨的她,最终如同一只掠过长空的孤雁,只留下几声凄楚的悲鸣。

  离开萧红故居时,我的耳畔,清晰地听到女作家的心灵之语:“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去过萧红故居后,内心深处,我更加怀念她。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10

  这件事,我不怕笑话,把牙笑掉了也不怕。因为笑话带来的羞愧不足以压过参与萧红文学大奖赛的渴望以及参与过程带来的愉悦。于是,找文章、润色、打印,然后打印参赛表格、写简介、找照片、填表格、找有关部门盖章、找老师写评语、邮寄……我觉得这是我自少女时代从广播里听《萧红传》,至后来关注她跌宕起伏的命运和独具一格的作品,在命运的漩涡里写了《永远的朋友萧红》之后,与她又一次穿越时空的交流。那次是我独自与她交流,使我在“能不能写自己”的长期停滞中走出,开始了真正的文学之旅。这次是悄悄地隐在首届萧红文学奖的活动后面,对照、清理生命进程和文学之旅中那些小说家应该摈弃的的德行,以及骨子里应该持守的`品质。

  我凭的是一颗喜爱萧红的心,以及类似她的漂泊的命运。如果是鲁迅文学奖,拿枪指着,我也不一定敢参加。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总觉得我跟她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关联。这个就够了,结果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我去请老师盖章的时候心想:要是我能获奖,中国就没有好作家了。我用最没有自知之明的行为,去做一件最不自量力的事情。直到现在,我无意中发现结果已经颁布,仍为我自己曾经亲自参与了这次与萧红有关的活动而高兴。我不后悔,也不以此为耻。

  不过,看着这些获奖者的名字,我还是对自己说,当时还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像一个喝醉的酒鬼,什么都无所谓了,真应了那句人生难得几回醉的话。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热爱并将永恒为之努力者应该明白,好作品不是靠一时的狂热、盲动、勇猛成就的,而是一个劳动者长期真诚耕耘的结果。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 篇11

  她其实是大地主家的大小姐,只是由于其祖母、父母都期望“老大”是男孩,所以她一出生便不受欢迎。祖父却娇惯她,据张秀珂(萧红胞弟)回忆:萧红正在玩耍,忽然要吃烤鸭,爷爷便吩咐架火烤鸭子吃;萧红打破了器皿,爷爷反而表扬她“打得好”;她想要什么,打滚儿一哭,便可以得到。

  其任性也贯穿在爱情里。本来她已有未婚夫,却突然随表哥去北京读书,这在当时意味着私奔,他父亲因“管教不严”被贬官。随后,父亲将她弄回,她却再次出逃。当婚约解除,她婚姻自由了,却又自投罗网,在外与未婚夫同居,结果未婚先孕,被未婚夫抛弃。

  滞留旅馆的她无钱付费,旅馆老板要把她卖到去。萧军正是此时爱上她,解救了她,而此时她正怀着未婚夫的孩子。为能与萧军远走高飞,她在医院生产后,任凭孩子在隔壁房间啼哭,任凭奶水打湿前襟,连续6天,不见孩子,直到这女婴7天后被送人。

  她一生跟过3个男人,分手,恋爱;再分手,再恋爱——总是怀着前任男友的孩子,挺着大肚子来和下一任男友同居,每次都折腾到走投无路、身无分文,再在饥饿与孕期中投奔新的男人。

  所以当时我认为:萧红一生在困顿中挣扎,在贫病中客死香港,其悲剧乃由性格酿成。尤其她对亲生女绝情,令人气愤,必须挨批。

  是把她放进特定环境中去分析,渐懂其无奈与不可为,并最终理解她。萧红的路,遍地荆棘,一步一个血印,非常不容易。由于是女娃,萧红受歧视,童年就开始叛逆。一次,她到梯子上拉屎,大喊:“我下蛋了!”彰显惊人叛逆性格。

  由于幼时缺爱,一生都怕孤独,逮住一次爱情就爱得死去活来,终把爱情变战争,她常因爱而争吵,频递言语之毒吻。从萧红的.角度看,这是争女权,实则是自卑,她总怕失去男人的爱,性别自卑根深蒂固,从童年保持到死。

  对爱情她是飞蛾,扑上去不顾死活,日夜为爱苦恼,其一首诗云:“昨夜他又写了一只诗,我也写了一只诗;他是写给他的新的情人,我是写给我的悲哀的心的。”“已经不爱我了吧,尚日日与我争吵。我的心潮破碎了,他分明知道他又在我浸着毒一般痛苦的心上,时时踢打。”

  她要爱,但感觉爱正在远去,她惶恐伤心,要努力挽回。据梅志(胡风夫人)回忆:在上海时,一次去萧红家,见她正气喘吁吁地擦地板,就问萧军呢?萧红答:“人家一早到公园看书了,等回来你看吧,一定怪我不看书。”果然萧军一到家,就居高临下说萧红:“你就是不用功!不肯多读点书,你看我,一早晨大半本。”一次,萧红左眼青了一块,梅志和许广平都很关心,萧红掩饰说是晚上不小心碰的。萧军马上表现出大男子敢作敢当的气派说:“干吗要替我隐瞒,是我打的!”

  民国虽倡导婚恋自由,但女性仍是男性的附属物,女性稍一出格就成怪物。譬如女孩“上梯下蛋”,人人都觉反感,只因她是女孩。若男孩这样干,便只属于“调皮”,人人一笑了之。难怪萧红临死时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凡她经历之事,都不顺利。凡她经历的男人,都伤害她。萧红的悲剧是必然的,她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其实是女性与男权社会的冲突,是女性觉醒意识与男权主宰意识的冲突。“我幼时有个暴虐的父亲,他和父亲一样了,父亲是我的敌人,而他不是,我又怎样来对待他呢?他说他是我同一战线上的伙伴,我没有家,我连家乡都没有……”萧红的诗写出了女性无出路。

  31岁就死去,萧红这一生,仅一晌贪欢,无片刻从容。她比飞蛾更向火,她比烟花更寂寞,踩着荆棘去读她,会发现萧红的“红”是带血的荆棘,扎在心上,隐隐作痛。

【萧红散文《家庭教师》】相关文章:

家庭教师经典语句09-26

萧红与恩师鲁迅的情谊09-06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阅读答案02-25

萧红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05-08

秋意的散文02-14

夕阳的散文01-12

散文经典文摘10-08

季羡林散文02-22

跋涉经典散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