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25 15:34:57 沁园春 我要投稿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5.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色的描绘,借景生情,指出了革命的道路曲折不平的道理。

  E.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解析:选AD A项,“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在前三句中没有体现,词人独立在寒秋中是对革命形势的沉思。可以从“谁主沉浮”的疑问中体会。D项,“革命的道路曲折不平”错,词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

  6.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少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4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把握,可以采用“摘引法”,从词中找出能体现词人形象特点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英雄形象。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2

  课内精练

  1、阅读《沁园春 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 。

  (2)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

  (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4)诗词的朗读,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十分重要。下面几个诗句的停顿(“‖”表示较长停顿,“∣”表示较短停顿)和重音都对的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C、万类∣霜天‖竞∣自由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

  (6)词比诗更讲求押韵,试摘出本片词中押韵的字,并指出押的什么韵。

  2、仔细品读本词的下片,谈谈它主要表现了什么。

  课外强化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选出对第三个整句(即“不管……宽余”)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2、对诗人引用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的流逝,告诫人们,要努力创造美好的事物。

  B、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

  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

  3、对下片第三个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长江。

  B、“石壁”指计划要建的三峡大坝,“巫山”即巫山山脉,长江横截穿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C、“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出自《高唐赋》。

  D、“高峡”指巫峡,“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库。

  4、对整首词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丰富奇特的想像

  B、巧妙地引用歌谣

  C、借用古语来过渡和抒情

  D、用神话故事来烘托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

  5、诗人写“神女”之“惊”,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不写“长江流水”,而写“巫山云雨”,用意何在?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 美 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谈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0)

  望 海 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答案提示:

  1、烘托望海楼的高峻。(这是衬托手法的运用)

  2、“三峡”和“六朝”,一个是地理概念,一个是年代概念,是两个不同的纬度,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所填空应该是:空间、时间。

  3、B

  4、这首诗的颈联所写的角度不止两个,如“红日”和“白烟”是从色彩角度,“画角”则是从声音的角度,而“催”和“起”则是从动态的角度等,但根据题目要求只要回答出两点就可以了。

  1 沁园春 长沙?参考答案

  【课内精练】

  1、(1)立、看、怅、问 (2)D (3)A (4)A (5)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头、流、由、浮押ou韵

  2、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选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全诗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形象回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选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橘子洲曾是诗人与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高浪急,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

  【课外强化】一、1、D 2、A 3、D 4、A 5、写“神女”之“惊”,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宏伟气势,是前无古人的。加入这浪漫的一笔,显示“宏图”之“起”所具有的惊天地、动鬼神的巨大威势,使词的境界更为雄放神奇,增强了感染力。另:用“截断巫山云雨”一句,妙处有三:一是与后边的“神女”相联系;二是反衬出“西江石壁”之高,连天上的云也阻截住了;三是反衬出人民气魄和力量之大,敢于挡住“神女”的行路,因为传说中的“神女”是早晨为云,晚上为雨。可见诗人对神话传说的点化是巧妙的。

  二、参考答案:1、①一年又过去,还要经受生不如死的的煎熬;②从念念不忘故国,更加痛苦不堪。2、表示提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自己的处境、容颜全变了。3、追怀故国,有亡国之痛;思念往昔,表达出阶下囚无尽的衷愁。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3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下面的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

  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3.诗中“看”字引出的意象有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鹰鱼、 万类。

  4..诗中“怅”的原意是失意、恼恨,这里用来表达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4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_______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仔细体会揣摩。

  5.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

  6.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通过湘江秋景的描写,展现出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对往昔斗争生活的回忆,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号召人们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为了民族的解放,担当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责任。

  2.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 地点 在内容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映衬。

  3.示例:《命运交响曲》因为这首曲子充满着与命运抗争的豪情与力量,这与本词的意境情感相类似。

  4.看山 江 天 水

  5.承上启下的过渡

  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7.大家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肯定会记得当年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坚定革命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沉浮”的历史重任吧。(能答出大意即可)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5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9.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试作简要分析。

  10.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9.从山上选取了林,江面选取了舸,天空选取了鹰,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鱼翔浅底的鱼是近景;此外,由上到下,层次分明。

  10.(1)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及其在其中的万物,自然地想到了万物的主宰者,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2)主沉浮在这里是指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诗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问题。(3)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11.染字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丽美景。争字让碧绿无尘的江面充满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鉴赏编辑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毛泽东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诗人从上片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6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 “沁园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画出诗句中“看”到的景色。

  3、解释诗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名标题

  2、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4、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表现了在革命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革命,主宰中华大地。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7

  同步阅读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总领这一阕的一个词是________。

  2.“霜天”即________。

  3.这节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翔浅底”如果换成“鱼游浅底”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怅”的原意是________,这里用来表达________。

  6.“沉浮”同________意思相近,这里指________。

  7.这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8.“万户侯”本义是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

  9.“粪土”的意思是__________,用法是__________。

  10.这节诗由________字领起,先________,再以设问结尾,实际上巧妙地回答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上阙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下一页

  1.看

  2.秋天

  3.山、林、江、舸、鹰、鱼。

  4.不好。因为“翔”写出了鱼的自由自在与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符合整首诗歌大气豪迈的'意象特征。

  5.失意、恼恨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6.升沉 盛衰

  7.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8.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 大军阀、大官僚

  9.视……为粪土 名词的意动用法

  10.恰 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阅读及答案08-30

《沁园春雪》阅读答案03-20

沁园春 长沙06-25

沁园春·长沙12-28

沁园春长沙简介07-18

沁园春·长沙赏析09-06

沁园春·长沙的特色08-10

《沁园春·长沙》原文03-07

沁园春长沙翻译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