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时间:2020-08-30 11:45:58 内经 我要投稿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帝内经》对针刺补泻问题非常重视,并有较详尽的论述。

  1 制定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又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者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虚泻实是《黄帝内经》针灸治疗原则。虚实补泻要妙,以九针针具最为理想,补泻的功效取得,可以用针刺手法来解决。《黄帝内经》制定的针刺补泻原则,为后世针灸医学家所竭力遵循。

  2 创立多种补泻手法

  2.1 迎随补泻:《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指出迎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是泻法,顺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是补法。

  2.2 徐疾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解释说:“虚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这是以进针、出针过程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慢进针而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为泻法。

  2.3 呼吸补泻:《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名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呼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是在进针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来区分补泻。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2.4 提插补泻:《灵枢・官能》曰:“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灵枢》中没有出现“提插”二字,但上文中所说“伸”即提之意,“推”乃插之意,这就是说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补法以向内按纳为主。

  2.5 捻转补泻:《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这是以针的捻转方法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泻法用力较重,捻转幅度大,频率快;补法用力较轻,捻转幅度小,频率慢。

  2.6 开阖补泻:《灵枢・官能》云:“泻必……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补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又曰:“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无使邪气得入。”是说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后摇大针孔或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2.7 导气补泻:《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导气补泻又称导气法,是慢进针、慢出针,以导引逆乱的经气,使其恢复正常。这种补和泻,手法轻巧无形,其目的在于调和精气。因为这类病证,并不属于有余的.实证和不足的虚证,而仅是气机一时的混乱而致违逆。

  2.8 方员补泻:《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穴,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穴,盖其外门,真气乃存。”“‘方’、‘员’是一种复式补泻手法,主要由提插和捻转两种单式补泻手法组成。‘方’是由浅入深,先天部后地部,以插针为主,并配合左转;‘员’是由深至浅,先地部后天部,以提针为主,并配合右转。”《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补必用员,员者,行者,行者,移也……”可见《素问・八正神明论》“方”、“员”二字的含义已脱离了针刺手法的具体内容,只是对针刺手法技巧的形容而已。

  2.9 三才(三刺)补泻:古代医家常将腧穴的针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浅层为天部,中层为人部,深层为地部,天、人、地合称三才。《灵枢・终始》曰:“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灵枢・官针》又曰:“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先浅刺于皮部(天部)驱出在表之阳邪,二刺至肌肉(人部)疏泄阴分之邪,最后刺至分肉(地部)间,引导谷气。正如《灵枢・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烧山火、透天凉、阴中引阳、阳中引阴等复式补泻手法。

  3 阐述针刺补泻征象

  3.1 医者指下针感:《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针刺得气后,若邪气来时针下觉得坚紧而疾速,应该施用泻法;施用泻法后,若谷气来时针下觉得徐缓而柔和,可以中止手法。如用补法,针下虚软无力变为和缓有力,可知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灵枢・始终》)。谷气至是指用了补法而正气已有充实的表现,用了泻法而邪气已有衰退的表现,才让事实说明谷气已至。

  3.2 患者针下感觉:《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也,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针用泻法,患者感觉针下寒凉时,说明邪气祛除,已达到泻法目的,应出其针;施用补法,患者感觉针下发热时,说明正气来复,已达到补法目的,也应出针。

  3.3 临床症状变化:《灵枢・终始》:“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补法能使正气充实,泻法能使邪气衰退,病痛虽不能随针立即消除,但病势必会减轻,临床症状大为改善。《素问・刺热》曰:“热病始于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首头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说明治疗热病,针刺有关腧穴,施用泻法后,见病人汗出,可结束手法,疾病即告痊愈。《灵枢・终始》云:“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这段经文进一步阐述了针刺补泻与脉象变化的关系。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养生论09-13

黄帝内经养生论05-08

黄帝内经海论篇10-29

《黄帝内经》痿论篇10-29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09-04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10-25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10-29

《黄帝内经》所论之眩晕05-23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