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阴阳离合论

时间:2022-09-21 12:31:45 内经 我要投稿

《内经》阴阳离合论

  《内经》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内经》阴阳离合论,欢迎大家分享。

  《内经》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下,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

  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及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理论解析

  阴阳离合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六篇。阴阳,指阴经和阳经。离,分也;合,并也。本篇讨论阴阳离合之数的问题,故篇名《阴阳离合》。正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阴阳者,阴经阳经也。其义论离合之数,故名篇。”

  对阴阳离合之数,注家有二说:

  ⑴ 认为即一阴和一阳而言。阴经和阳经,离之则为二,合之则为一。如张介宾《类经·经络类·二十九》注:“分而言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为合,表里同归一气也。”吴昆《素问吴注》亦同此说,注云:“此言阴阳,经之阴阳也。阳表阴里谓之离,一阴一阳相偶谓之合。又异者为离,同者为合。”

  ⑵阴阳各分太少厥(阳明)为离,三阴三阳总合于一阴一阳则为合,如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离则有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文中有“三阴三阳不应阴阳”之语,则后说义胜。然阴阳本为一分为二,故以阴和阳二者而言,亦是离合之数。

  理论内容

  ⑴指出了自然界阴阳变化万千,但其要则在于一阴一阳,即阴阳的对立和统一。

  ⑵通过足三阴三阳经脉根、结的论述,阐明三阴三阳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的道理。

  ⑶论述了足三阴三阳经脉的开、阖、枢生理特性。

  《黄帝内经》揭秘:正常脉象是啥样的

  一、四季常脉

  1、原文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1];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2];秋日下肤,蛰虫将去[3];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4]。(《素问·脉要精微论》)

  【注释】

  [1]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春季之脉虽浮动而未全出,故如鱼之游在水波之中。

  [2]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形容夏季之脉象浮于肤表,盈满指下而洪大。泛泛乎,众盛貌。

  [3]秋日下肤,蛰虫将去:下肤,指脉象由浮趋沉,在皮肤之下。蛰虫,指藏伏土中越冬的昆虫。去,藏也。

  [4]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形容冬日脉沉在骨,如蛰虫潜藏,人们居室不出。周,《太素》作“固”。宜从。

  【译文】

  脉象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春天脉上浮,像鱼游波中一样;夏天脉充皮肤,浮泛非常,像万物充盛似的;秋天脉见微沉,似在肤下,就像蛰虫将要入穴一样;冬天脉沉在骨,像蛰虫密藏洞穴,人们深居室内似的。

  2、原文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1]。(《素问·脉要精微论》)

  【注释】

  [1]规、矩、权、衡:均为古之衡器和量具,引申为判断的准绳。此喻四时脉象,规,做圆之器,喻春季脉圆滑之象;矩,做方之器,喻夏季脉方盛之象;衡,秤杆,喻秋季脉不上不下,平衡于中;权,秤锤,喻冬季脉伏沉之象。

  【译文】

  脉搏的往来上下与这四季的变迁是相应的:春脉之应像圆规一样,圆滑而动,夏脉之应像矩尺一样,方正而盛,秋脉之应像秤杆一样,其取在平,冬脉之应像秤砣一样,其势下垂。

  二、五脏之脉

  原文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1],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素问·宣明五气》)

  【注释】

  [1]脾脉代:张介宾曰:“代,更代。脾脉和软,分王四季。如春当和软而兼弦,夏当和软而兼钩,秋当和软而兼毛,冬当和柔而兼石,随时相代,故曰代。此非中止之谓。”

  【译文】

  五脏的脉与四季相对应的情况是:肝脉应春而弦;心脉应夏而钩;脾脉应长夏而和软,分王四季;肺脉应秋而毛;肾脉应冬而石;这就是五脏的脉象。

  【按语】

  1.关于四时脉象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人体脉象亦有四季变动。四季阴阳的周期性消长变化,决定了四季不同特征的正常脉象,故用规、矩、权、衡以比喻四季脉象。四季常脉特征变化之一在于脉位的深浅,如原文所述:“春日浮”“夏日在肤”“秋日下肤”“冬日在骨”。

  春季阳气初升,人体生发之阳气向外浮越,但寒气未尽,故气机仍有约束,脉呈端直弦长;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盛发之气旺盛,脉管充盈,脉体较大,来盛去衰;秋季阳气收敛,人体阳气收敛,脉在肤下,脉势已减;冬季严寒闭藏,人体阳气内潜,脉深沉有力。

  2.四时脉象的临床应用

  “春日浮”“夏日在肤”“秋日下肤”“冬日在骨”几句原文,不仅描述了四季常脉的特征,还说明:在诊脉时,医生应根据季节变化,运用相应的指力的大小来探寻脉位的深浅度。如春季之脉,因为显现部位浅浮,着力要轻,脉端直而长。冬季之脉,因为脉位深沉,需重按至骨,脉深沉有力,余如此。应四季之脉,属正常无病,反之则病。

  三、妊娠常脉

  原文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1],妊子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注释】

  [1]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王冰曰:“手少阴脉,谓掌后陷者中,当小指动而应手者也……动,谓动脉者,大如豆,厥厥动摇也。”指神门穴部位。

  【译文】

  妇人手少阴脉搏动明显的,是怀孕的现象。

  【按语】

  1.关于妊娠脉的理解

  《素问·平人气象论》与《灵枢·论疾诊尺》均提到了妊娠脉的诊断“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历代注家对于手少阴脉动的解释不一。王冰认为是手少阴经神门穴处搏动;张志聪、高世栻则认为是两手寸口脉的尺部搏动;马莳认为是左手寸口的寸部搏动;《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足少阴’。”认为“手少阴”当作“足少阴”《黄帝内经》时期寸口脉尚无寸、关、尺之分,应以王冰注为当。

  2.妊娠脉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一般认为寸口脉象滑利有力为妊娠脉候,而诊察神门穴搏动较少。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同时,诊断妊娠还要结合经水情况和有关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不能拘泥于脉诊。

【《内经》阴阳离合论】相关文章:

内经 阴阳离合论08-28

黄帝内经白话文:阴阳离合论10-04

《内经》阴阳类论11-30

黄帝内经第六篇阴阳离合论09-21

《内经》太阴阳明论11-28

内经 太阴阳明论09-02

内经 离合真邪论09-02

内经与阴阳11-05

内经 阴阳别论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