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时间:2022-07-18 15:13:50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篇1

  【解题】

  此诗最大特点之一,是以美景托愁。诗开首就展现出一片桃源景象,把人引到一个世外桃园之中,何来谈“愁”。随着诗人进山的行程,人们看到的是:林木深深,溪流潺潺,麋鹿出没,野竹、飞瀑、碧峰,犹如美不胜收的画轴,一幅接一幅地展开。只是到最后,才托出访道士不遇而生愁情。此诗写愁之第二特点,是对愁的描绘自然、优雅,用倚松再倚松表现诗人访道士不遇之惆怅,妙不可言。总之,此诗写愁不落窠臼,独具萧洒、飘逸之风姿,非诗仙莫能为也。

  【全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

  ①戴天山:即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

  【翻译】

  犬吠水色中,淙淙的泉流声夹杂着犬吠,

  桃花带露浓。带晨露的桃花十分的艳浓。

  树深时见鹿,树林幽深不时出没着麋鹿,

  溪午不闻钟。溪边午时听不到山寺鸣钟。

  野竹分青霭,迷蒙青雾里依稀可见野竹,

  飞泉挂碧峰。一道飞瀑悬挂在青碧山峰。

  无人知所去,没有人知道观主去往何处,

  愁倚两三松。我惆怅不已独倚两三青松。

  【鉴赏】

  这首五律约作于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在今四川江油县)大明寺读书之时。诗题“访道士”和“不遇”总绾诗意,但全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读来令人奇趣横生。

  首联写景兼点时令和时间。犬吠之声与汩汩水声传入耳膜,先令人获得悠远清雅的听觉享受;桃花上挂着晶莹欲滴的露珠,又令人生出湿润鲜艳的视觉美感。同时,“桃花”暗点早春,“露浓”暗点清晨,既是清晨的早春,又是早春的清晨,二者合在一起,使得山林的一切都显得那样新颖奇妙,不仅有力地烘托了山中道士的超尘脱俗,而且细微地揭示了诗人清晨访友的急切心情。

  颔联更深一层,借“树深”表明路程的延伸,借“溪午”表明时间的变化。山深树密,幽静已极,何况“时见鹿”!鹿胆小怕人,既然时时可见,则周围无人可想而知。时已至午,道院钟声该响了,却“不闻钟”,则道士不在不言自明。细味诗意,既借环境之静寂见出道士不在,又借人迹杳然极写环境之寂静;一“见”一“闻”,互为因果,正因“不闻钟”,所以“时见鹿”;既然“时见鹿”,就肯定“不闻钟”。两句诗,错综回环,耐人品味。

  颈联承“不闻钟”而来,写道院所见景色。野竹、青霭、一绿一青;飞泉,碧峰,一白一碧;多种色彩组合在一起,宛如一幅秀美天然的画图。翠绿的野竹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本是静景,一个“分”字,摇曳而生动感;白色的泉水自碧峰飞流而下,本是动景,一个“挂”字,又化动为静。由“分”字来看,曲折地表现了野竹的修长和地势的高拔,否则它就难以冲破云气;由“挂”字来看,更借远景巧妙地表现了道院地形的有利和开阔,否则在深林之中绝难领略到飞泉倒挂的美景。景色如此之美,固然是写道院的幽静雅洁,但又何尝不是写道士恬静高雅的志趣?诗人本是专程来访道士,道士不在,并不马上回转,而是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这又何尝不是写诗人酷爱自然的心性?

  以上两联,既是写景,又是写人,处处关合诗题,步步向前推进,待气势蓄足以后,末联脱颖而出,令人于“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的结句中,领悟出诗人“访道士不遇”的事实和他那愁闷的心情。

  这首诗格调清新,境界幽远,文势有起有伏,情感有扬有抑。对仗工丽,却无丝毫斧凿之痕;语词含蓄,而又不失明白晓畅,加上反衬、暗示手法的妙用,确是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李白在青年时期就写出这样好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以上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虽无一句写道士,却通过景物描写暗示出道士的情趣与品格,所以,尾联的“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于写景中突发抒情,并不给人以突兀之感。诗人从晨至午远道来访高雅超俗的得道高士却不遇,这份失望、惆怅之感用“愁倚两三松”来描述一点也不过份。

  这首诗格调高雅平和,虽有访友不遇的失望,但更多更主要的则是通过对优美山川的赞美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情致,表达对超凡拔俗品格的仰慕和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很实,也很优美,给人以“天然去雕饰”的感觉。这同诗人后来山水诗寄情山水富于变幻的风格相比迥异其趣。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格律严谨,中规中矩,对仗工稳,用词讲究而不险,且有明显的吸取前人精华的痕迹。如“犬吠水声中”,很象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狗吠深巷中”。以上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早期诗歌的特点,为诗人后来登上我国诗歌艺术的顶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

  此诗写访道士不遇,却无一句说不遇,而又似句句说不遇。前六句写了山中之美景,至结处方露出“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遂使全篇美景,均笼罩于诗人访人不遇的惆怅中。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篇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唐代〕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一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全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听是说,景景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写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景景;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写,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听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听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

  颔听写的是你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听所写的桃写景象正好相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前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听是说,绿色的野前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颈听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听“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听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前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前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前、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听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全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赏析二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无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陈述句。只是说明道士不知所去。是为“愁倚两三松”句,所作的铺垫。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篇3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

  这首描写的是作者在戴天山上的所闻所见,是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诗的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之景。诗人沿着小溪而行,只见溪水边的桃花已经盛开,浓艳耀目,红艳艳的桃花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真如美人流泪的情景。“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明时间尚早,说明作者是一大早就出门而行了,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这句描写的是作者所见,而“犬吠水声中”则是所闻。溪水淙淙声与远处的犬吠声夹杂在一起,仿佛犬吠声是从溪水中传出来的。这两句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将道士远离人间喧嚣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凡脱俗。

  全诗纯用白描,平易自然,景美情深。李白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古风》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 篇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

  1、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

  2、时,常常。这里的“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不闻钟”暗示道士外出。

  3、分,分开,冲破。青霭,青色的云气,暗指天色已晚。

  4、飞泉,指瀑布。

  赏析:

  此诗大约作于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之时。全诗共有八句,写访友“不遇”。前六句在往“访”中写景,景色秀美;末两句转而抒情,怅惘“不遇”,情致婉转。全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可见艺术构思巧妙非常。王夫之评价此诗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道出了此诗不尽妙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相关文章: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11-28

李白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11-11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08-29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11-18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10-07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09-14

分析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09-28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歌鉴赏12-01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赏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