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分析知识点

时间:2024-01-31 19:07:13 金霞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分析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分析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分析知识点

  (1)文章的主旨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写晏子与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晏子过人的机智和卓越的辩才。

  (2)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曰,坐盗。)写楚王与左右定计侮辱晏子。

  第二层,写晏子用巧妙的辞令给楚王以反击,使楚王屈服。

  (3)写作方法

  1、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2、本文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课文知识点

  一、相关资料

  1.晏子,春秋时期齐国人,名婴。齐国的国相,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才智超人,好学善辩。

  2.《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

  二、多音字

  盛shèng(茂盛 盛大)chéng(盛饭 乘机)

  乘shèng(千乘之国)chéng(乘法 乘机)

  三、理解词语

  大夫:古代官职。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文中指楚王想让晏子的人格受到损害。

  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为难:文中指晏子装着难以应付的样子。

  造句: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感到很为难。

  规矩: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文中指晏子向楚王说明齐国访问国家派人的标准。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机智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使楚王的企图落空。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楚王在连连失败中认输了,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五、问题归纳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晏子的回答妙在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他的话很明白,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就钻狗洞。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该打开城门。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个下马威。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说的“人”指什么?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人多的?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表示?

  晏子说的“人”是指百姓。这里运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把楚王说的人才换成百姓。晏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说明人多。可以用“联袂成云、挥汗成雨、摩肩接踵”来表示。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晏子的回答又妙在哪里?晏子的笑和楚王的笑各是什么意思?

  晏子的回答妙在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一本正经地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王,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晏子的笑是胜利者的笑,楚王的笑是失败者无奈、尴尬的笑。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呢?

  晏子用“南橘北枳”的现象不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击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六、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以智取胜的事,赞扬了晏子的能言善辩、智慧过人和爱国情怀。

  七、课后习题

  1.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把晏子说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第一次楚王命人关城门,开狗洞。晏子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第二次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晏子说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举袖一片云,甩汗一阵雨……面对楚王的再次质问,他说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他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第三次楚王用盗贼来诬陷齐国人,晏子以柑橘打比方,说明人在齐国好好劳动,一到楚国便做贼,也许是两国水土不同的缘故。

  第一次,晏子的回答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他的话妙在使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否则,就应打开城门。

  第二次,晏子将计就计,顺水推舟,顺着楚王的逻辑说下来。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隐含的意思是:如果楚王认为“我”无能,就说明楚国是下等国家。这精妙的回答让楚王“哑巴吃黄连”。

  第三次晏子举了个楚国上下都熟知的现象,说明淮南的柑橘到了淮北就变成枳,是两地水土不同的缘故;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到楚国当盗贼,是两国水土不同的缘故。这回答的妙处在于,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了楚王:楚王治国无方,致使在齐国安居乐业的人到楚国便成了盗贼。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晏子能言善辩、有胆有识、沉着冷静,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予以反击,是个有尊严和爱国的人。

【五年级晏子使楚的主要内容分析知识点】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的课文翻译06-20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10-28

《晏子使楚》课文原文04-15

晏子使楚课文的原文04-25

《晏子使楚》的课文原文12-26

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08-22

晏子使楚课文和翻译10-18

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12-29

《晏子使楚》阅读训练及答案12-26

寓言故事:晏子使楚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