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2-03-23 11:38:30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猫课文的主要内容

  猫在作家的笔下,总是那么可爱,那么多愁善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猫课文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猫》主要内容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

  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

  二、《猫》行文脉络

  ①文章的开头抛出本文线索总领全文: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②第一只小猫的来历是:从隔壁要的,它死后我们家人难过、酸辛。

  ③第二只小猫的来历是:从舅舅家要来的,它死后我怅然愤恨。

  ④第三只小猫的来历是:被人遗弃,“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它死后,我忏悔莫及。

  ⑤文章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篇首。

  三、《猫》习题

  1、章重点写第三只猫,前两只猫不是重点,不如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原因:①形成对比,做必要的铺垫;②让故事层层推进,增加蕴含;③突出“我”个人的好恶导致了冤案的产生,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

  2、中还有第四只猫——别人家的一只黑猫,去掉关于它的描写,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只有写出这第四只猫偷吃了芙蓉鸟,才使第三只猫沉冤昭雪,才会引起“我”内心深深地自责,文章的主题才得以升华。

  3、章是怎样具体刻画三只猫的?试找出有关文字作分析。

  ① 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突出了三只猫的特点。

  第一只猫:“三妹常常……扑过去抢。”

  第二只猫:“有时蝴蝶……去捉。”

  第三只猫:“那只花猫对于……凝望着。”

  ② 十分娴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

  ③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侧重于正面描写,第三只猫侧重于侧面描写。

  ④ 作者描写猫,首先做到了“形似”,只只都赋予了个性化的特征。第一只猫很可爱,第二只猫更可爱,第三只猫很可怜,第四只猫真可恶。

  4、有时候,我们在读郑掁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不是在写猫,而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结合背景,说说文章写到了社会上的哪些人?谈谈你的看法。

  ①“我”是一个会单凭印象,主观臆断冤屈死第三只猫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知错就改和实事求是,受到人生平等观念影响的知识分子。

  ②像第三只猫那样的弱小者。

  ③夺走我们所爱东西的损人利己的人。

  ④像邻居家的丫头那样一点不仗义,事不关己,冷眼旁观的人。

  ⑤ 像妻子那样的对冤案推波助澜的人。

  ⑥ 像前两只猫那样得宠身世悲惨的人。

  《猫》课文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猫》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文章构思精巧,意味隽永,针对文本的这一现状,我教学设计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更规范有效的语言训练,于是,我选择了“说读”这个课型。

  说读,就是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选择了三个话题:说猫,说人,说文。每一个话题,分说两个方面的内容:说猫,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说人,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说文,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

  整个课堂,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积累丰厚自然。

  我觉得,这堂课我的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大胆尝试了课堂教学中的“无提问设计”。

  从“提问”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最后一种情况,最精妙最有趣,就是“不问”,不使用提问来建构课堂,也不使用提问来组织教学。

  反思《猫》这堂课的教学,对于“无提问设计”的尝试,我有如下的几点收获——

  一、课堂既然可以“提问”,那么,也应该可以“不问”。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因为“不问”而松散,相反,学生围绕三个话题,充分进行说读活动,读得动情,说得到位。也因为老师的“不问”,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读得透彻,说得精要。

  二、教师可以“不问”,但是必须“有为”。

  这种“无提问设计”课型,着眼于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课堂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学生,如此,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的“无为”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有为”隐含在教学的设计中:“说猫、说人、说文”三个话题的设计,是逐层深入的,且三个话题涵盖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这三个“切口”,是到达文本深处的`捷径;教师的“有为”还表现在课堂的点评中:对学生的“说”,教师或概括,或校补,或提升,或总结,或追问……我觉得我的对于学生发言的点评,能够推动话题向着更深入的目标前进。

  三、教师要做到“不问”,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无提问设计”的课堂,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因此,教师的深入研读教材、找准话题以及思考自己如何精要点示就显得犹为重要。这篇课文的“深加工”,我做得很艰苦,可以说,前期的研读教材花了9分力,后期的教学设计只花了1分力。也正因为前期的加工到位,才保证了后期的活动实效。

  反思《猫》这堂课的教学,对于“无提问设计”的尝试,我也有如下的几点疑惑——

  一、没有“提问”但是应该有“问题”,那么,这个“问题”,除了以话题的形式呈现以为,有没有其他的呈现方式了呢?

  二、在围绕话题进行说读活动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说得不够深入,此刻,老师的“追问”,算不算“提问”?如果算,那么,这个课型算不算“无提问设计”?

  三、在学生说读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那么,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

【猫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课文《猫》的片断赏析12-29

猫老舍课文原文12-25

老舍《猫》课文阅读12-06

课文《猫》片断赏析12-30

《猫》课文教材理解12-11

老舍猫语文课文解读11-22

《猫》课文教学分析12-29

狗猫鼠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08-31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主要内容解析11-11

猫课文教学片断赏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