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古鼎新烹凤髓香

时间:2020-10-02 10:51:41 红楼梦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诗词鉴赏--古鼎新烹凤髓香

  引导语:古鼎新烹凤髓香是红楼梦中的一首诗,大家是否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这首诗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古鼎新烹凤髓香

  古鼎新烹凤髓香(第八回)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说明]

  此诗见于甲戌本第八回正文的开头,有“题曰” 字样,当是曹雪芹所作的标题诗。

  [注释]

  1.鼎——古代烹烧器皿。这里泛说烹茶用器之贵重。凤髓——名贵的茶。

  2.斝(jiǎ甲)——古代用翠玉制的三足酒器,实即指酒杯。琼浆——指称美酒。

  3.绮縠

  ——犹言绮罗,指代女子。这里指宝钗。

  [评说]

  作者在此回中对宝玉与宝钗之间的关系作了重点的描述,对通灵宝玉与金锁也作了详尽的交待。故事的前后情节中穿插着不少喝茶和饮酒细节,所以标题诗就环绕着这些事来写。次句表面上说美酒能醉人(薛姨妈溺爱宝玉,“命人去灌了些上等的酒来”让宝玉喝),且宝玉也真的喝醉了,实则也兼喻风韵之能迷人,指的是宝钗。故脂批指此回是宝钗“正传”。但为什么作者又怕大家会以为宝钗“无风韵”呢?这除了书中写宝钗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外,还因宝玉对钗、黛始终是有明显倾向性的,特别是黛玉死后,宝玉虽与宝钗结成夫妻,却心意难平,不能忘怀黛玉,终至弃宝钗而僧。作者说,这一切并非因为宝钗之“风韵”不及黛玉,试看此回“金娃对玉郎”情景何等风韵!言外之意,宝玉不愿“金玉良姻”,而偏念“木石前盟”,乃别有缘故。这样提出问题,蕴籍含蓄,颇发人深思。

  此诗藻饰五色眩曜,风格金玉旖旎,正与其所写之内容有关。

 

  红楼梦诗词鉴赏:太虚幻境对联(第一回)

  太虚幻境对联(第一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说明]

  甄士隐炎夏伏几盹睡,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上前搭话,请 一见此玉,不及细看,被僧夺回,说是已到幻境。于是看到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虚幻境”四个字,两边就是这副对联。

  [注释]

  1.“假作”二句——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为没有的了。

  [鉴赏]

  甄士隐梦中所见的这副对联,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也同样看到。两次重出是着意强调,同时也借此点出甄的遭遇和归宿是贾的一生道路的 缩影。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于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但是历来的所谓红学 家们多在辨别真假有无上走入了歧途,主观臆断,穿凿附会。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他们以假作真,无中生有,实在免不了受到这副对联的嘲笑。小说中借“假语”、“荒唐言”将政治背景的“真事隐去”,用意是为了避免文字之祸。如说曾“接驾四次”的江南甄家也与贾府一样,有一个容貌、性情相同的宝玉,后来甄家也象贾府一样被抄了家,这些都是作者故意以甄乱贾,以假作真。此外,作者不明写秦可卿诱惑宝玉,而假借宝王做梦等等,也与这副对联所暗示的相契。如果从文艺作品反映现实这一特点说,弄清“真”与“假”、“有”与“无”的相属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鲁迅曾有深刻的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倘有读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记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我宁看《红楼梦》,却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灭以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三闲集·怎么写》)

【红楼梦诗词鉴赏--古鼎新烹凤髓香】相关文章:

曾参烹彘古诗词鉴赏06-29

紫萸香慢·近重阳诗词鉴赏07-22

倦寻芳·香泥垒燕诗词鉴赏07-17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词鉴赏09-28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诗词鉴赏07-26

《行香子·过七里濑》诗词鉴赏11-16

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 游侠篇》诗词鉴赏11-10

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诗词鉴赏07-31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诗词翻译及鉴赏09-01

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古诗词鉴赏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