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赋》古诗赏析

时间:2022-04-13 09:21:23 古诗 我要投稿

《五台山赋》古诗赏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台山赋》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台山赋》古诗赏析

  清凉之胜境,华北之屋脊。文殊之道场,华严有授记,大法东来时,光照震旦地。法兰摄摩腾,初建白马寺。又游清凉山,灵鹫峰酷似。汉明帝敕建,大孚灵鹫寺。显通寺前身,久有佛胜迹,释迦之舍利。古时五顶峰,酷暑炎热地。文殊入龙宫,携来清凉石。顿化清凉界,永无热恼袭。菩萨常显化,慈悲度群迷。五台五佛身,分形示玄机。千手托千钵,善巧极神奇。本乃古佛来,过去七佛师。神通广无边,智慧实第一。驻锡五台山,般若接愚迷。凡有朝拜客,迎送俱千里。常作雷震音,青狮为坐骑。法身遍寰宇,不二合本体。龙种上德佛,华严三圣一。显隐自莫测,难揣文殊意。明空如来藏,离四边八戏。言语而道断,动念尽禅机。仰之也弥高,超情离见矣。

  五台之胜境,万圣之幽栖。乃文殊之圆宅,李唐植德之地。圣山开运,法事依国而立。高僧云集,修行求法之圣地。佛刹林立,方圆五百余里。僧俗仰之,朝拜佛教之胜迹。梵呗悠扬,皆蕴玄奥之禅机。群山连绵,尽乃峰峦之雄奇。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称清凉之地。顶无林木,犹如垒土之台,乃有五台之誉。实乃祥瑞之区。山中梵宇林立。万圣朝宗,高僧于此驻锡。千贤会聚,妙法既斯兴起。

  壮哉!此山也!五峰耸立,紫府让尊,四土天垂。环基五百余里。地跨三省四县,左邻恒岳,右接天池。北陵紫塞,南俯中原。中台翠岫峰,景幽兮境奇。北台叶斗峰,云表而峻极。东台望海峰,钟灵乎秀毓。西台挂月峰,挂月与天齐。南台锦绣峰,方外之福地。元建塔院寺,内藏极珍奇。铃铎四方闻,听之种菩提。南禅寺佛殿,唐代筑造起。保存极完好。建筑何神奇。显通无量殿,无梁无卯榫,巧夺天工矣。五台山者,堪称世间之佛果,修行之宝地。青庙连黄庙,圆通与显密。汉传与藏传,相合为一体。

  五台圣境,风光旖旎。人文自然,圆融为一。佛教名山,无与伦比。高僧云集,梵宇林立。文殊道场,华严授记。显隐莫测,幻化神奇。五方化身,智慧第一。诸佛之师,曼殊师利。拜谒参访,迎迓千里。曾经预言,凡圣同居。汉藏显密,和谐统一。琳宫宝塔,筑造神奇。震旦净土,清凉圣地。文化遗产,佛国无疑。何其妙哉!文殊师利。美乎也哉!五台圣地!

  此赋作于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晚。田智良撰于菩提精舍。

  《端午》古诗赏析

  1、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3、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4、竞渡歌(节选)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5、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五台山赋》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古诗赏析07-1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12-30

“前赤壁赋”赏析08-14

古诗赏析:《望岳》赏析11-03

李白古诗赏析08-13

元稹古诗赏析10-20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古诗词原文及赏析09-01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及赏析05-13

赤壁赋原文及赏析03-22

杜牧阿房宫赋古诗鉴赏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