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时间:2022-07-26 12:10:17 古诗 我要投稿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篇1

  【关键词】

  诗词名句,人物,形象,儿童,动作描写

  【名句】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出处】

  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译注】

  庭花被水气笼罩,显得迷迷蒙蒙,山间的流水声隐约传来,这时小孩哭闹着非得捉树上的鸟儿。

  【说明】

  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春晚书山家屋壁》是他在农村为客时的题壁之作。诗写农村生活的情景。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农夫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农村静谧的环境。柴门内外静悄悄的,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春雨初晴,山间烟火缭绕,袅袅炊烟笼罩着山村,一派朦胧的景象。庭院的春花似乎被蒙蒙的水气蒙上了一层轻纱,若隐若现。以上描写的都是山村景物,至“水泠泠”三字,才传出一声声轻微的水流声,叮叮咚咚,如一支轻快的小曲。最后一句描写小孩子哭闹的情景,至此,山中由宁谧转为热闹。更多有关儿童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小儿啼索树上莺”,小孩子总是对自然界的一切感到新奇,特别是对树上那些漂亮会动又会啼叫的鸟儿充满新鲜感。他走出柴门哭啼着要捕捉树上的莺儿玩耍,当然,自己可没有那个本事,所以急得大哭。表现了小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之强,同时也反衬了莺儿的吸引力之大,意在烘托村间和谐欢快的.气氛。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有“得得来和尚”之称。如这首诗在短短四句中出现三个叠词。“寂寂”、“蒙蒙”、“泠泠”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状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篇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

  ①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

  ②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鸂鶒(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②柘(zhè):一种树。

  1.诗歌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出现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案

  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1分)一对对鸳鸯、鸂鶒,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1分)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长势繁密幽深。(1分)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2分)

  2.蚕娘是一个勤劳的、因喜获丰收而内心喜悦的形象。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可见其快乐、顽皮。(2分)山翁则是一个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形象。他挽着我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我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表现其淳朴善良、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篇3

  原文: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诗词赏析:

  其一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其二 第二首从“山家”一家一户的小环境扩大到周围的大环境。前三句写自然景色。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对鸳鸯、鸂鶒,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前村后垄”犹言“到处”,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这三句中虽无一字赞美之词,然而田园的秀色,丰产的景象,静穆的生活气息已是触目可见,具体可辨,值得留恋。且不说桑柘的经济价值,单说蒲,蒲嫩时可食,成熟后可织席制草具,大有利于人。再说鸳鸯鸂鶒尚且宁静地生活着,何况乎人。这就又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长,总离不开人的辛勤培植。诗句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丽、物产丰盛、生活宁静、村民勤劳的环境里,“东邻西舍”自然相安无事,过着“无相侵”的睦邻生活。没有强凌弱、众暴寡、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很明显,通过农家宁静生活的描写,诗人作为佛门人士,也不免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这自不待言。

  诗的后四句,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在同类唐诗中,这还是不多见的。这四句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蚕娘在渌溪边漂洗着白花花的蚕茧。牧童哥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山翁挽着诗人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他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

  寥寥几笔,把茧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声悦耳的客观景致,写得逼真如画;蚕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难想见,蚕娘喜获丰收,其内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顽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谊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进一步显现出来;而诗人“我”,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诗在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见了喜煞。全诗至此戛然而止,却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比起晚唐那些典雅、雕饰、绮丽、纤弱的诗来,贯休以其作品明快、清新、朴素、康健之美,独树一帜。明代杨慎指出:“贯休诗中多新句,超出晚唐”(《升庵诗话》),真可谓独具只眼。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 篇4

  【原文】: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释】

  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流水的声音。

  【翻译】:

  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

  【赏析】:

  贯休,俗姓张,字德隐,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诗僧。

  这是一首题壁诗,而承载这首诗歌的是一爿山村的矮墙,晚春时节,诗僧闯入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山村故事里:一场酣雨刚刚停歇,山村经这场雨水的淋洗,是那样的洁净清幽。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树上雨滴还在滴落,屋旁山涧泠泠,屋后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柴门内外飘着饭香。这时,数只黄莺在树枝上跳跃欢唱,引逗得山家孩童站在树下仰头伸胳膊跺脚,缠着大人哭闹着要那黄莺。多么纯美的诗境呀!可以说,“树上莺”鲜艳的颜色,美妙的歌唱,使这寂寂的山家这只古朴的粗瓷碗漾满了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四句诗中,叠字三见。“寂寂”,暗示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古诗《春晚书山家屋壁》鉴赏】相关文章:

《春晚书山家屋壁》阅读答案08-0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贯休》诗歌鉴赏12-18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_贯休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书河上亭壁古诗鉴赏11-19

题西林壁古诗的鉴赏12-05

题西林壁古诗鉴赏12-05

题西林壁的古诗鉴赏12-05

古诗《题西林壁》文学鉴赏12-05

题西林壁苏轼古诗鉴赏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