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观潮注释及翻译

时间:2022-08-08 15:11:31 观潮 我要投稿

关于酒泉子·长忆观潮注释及翻译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注释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酒泉子·长忆观潮注释及翻译

  酒泉子·长忆观潮注释及翻译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

  ①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平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②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③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④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⑤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月十五钱塘大潮,吴地少年善游水者数百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刺满花纹,手持大旗,争先恐后,迎着潮头,在万丈波涛中出没腾飞,做出各种姿势,旗帜却一点没有沾湿。

  ⑥向:朝着,面对

  ⑦红旗:红色的旗帜。

  ⑧觉:睡醒。

  ⑨尚:还(hái),仍然。

  ⑩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翻译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赏析

  词上片写到秋高气爽的时节,凭栏远眺,西湖水如明镜,孤山景色清爽,几只渔船悠然自得,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远近相宜、意趣恬淡的优美画面,写景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扰不喧的意思。以“三三两两钓鱼舟”映衬湖水的宽阔,以笛声依约、白鸟成行烘托景致的幽雅。将依依相思之情融入笔端,描写极富诗情画意,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用到这里,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

  词下片芦花丛中传来依约的笛声,惊动了白鸟从水里飞起,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全词情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词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并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选景高洁,情调闲雅,用笔淡炼,纯用白描,艺术手法甚为高超。结尾与起首自然照应,用笔清闲。全篇意境悠远,情怀逍遥,表现了作者吟咏潇洒、舒卷自如的过人才气。

  《酒泉子·长忆观潮》创作背景

  潘阆以卖药为生时曾流浪到杭州,亲眼见过钱塘江涨潮时的盛况,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酒泉子·长忆观潮》作者介绍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酒泉子·长忆观潮注释及翻译】相关文章:

《酒泉子·长忆观潮》译文及注释赏析12-08

酒泉子·长忆观潮原文、翻译及赏析01-07

酒泉子·长忆观潮原文翻译及赏析07-16

酒泉子·长忆观潮原文,翻译及赏析07-16

酒泉子·长忆观潮原文翻译赏析02-25

《酒泉子·长忆观潮》原文及翻译赏析08-20

酒泉子·长忆观潮原文赏析及翻译08-27

《酒泉子·长忆观潮》赏析09-15

《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