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时间:2022-11-08 14:44:45 赤壁赋 我要投稿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1

  1、明月──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苏轼一生屡遭政敌排挤,抑郁不得其志。1080年终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当年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心灰意冷之状可知矣。此时他只有借助于游山玩水来排遣心中块垒,而他所选景物则恰恰是远离污浊政治的清风明月,故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纯净之美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闲适之情,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融洽与和谐更是描绘出秋天长江的爽朗与澄净,其悠然自得、怡然自乐之态跃然纸上。

  2、明月──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

  作者身处偏远黄州的长江边上,而身份则是低得算不上品级的区区团练副使,此时暂得偷闲于月下赤壁,有感于月出东山,才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咏叹。也许神宗皇帝此时也在饮酒赏月,但他一定不会记起苏轼这个“诗中暗含讥讽”的罪人了,而处于偏远之地的作者,仍以“美人”比君,以示忠君之殷切。其既出仕为官,思用于世,思忠于君,而小人离间谗谤,无端罗织罪名,陷其于不义,其“哀”可想而知,但高贵的心灵往往在处于困境时更能够表现出人格中最宝贵的东西来,此时东坡之谪黄州已有两年光景,经过两年的自我调节,他的思想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摧残、肉体上的折磨并没有使他陷入消极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反而养成了他豁达洒脱的性格,即使遭贬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

  3、明月──展开议论话题的依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名为怀古,实为伤时。苏轼在同年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的功成名就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而这里则从赤壁之战中败北一方曹操的角度展开评说,当其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困周郎于赤壁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壮哉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其志得意满,“固一世之雄也”!而结果又怎么样呢?只落得“樯橹灰飞烟灭”而已,“而今安在哉”?败者不在,而那“雄姿英发”的胜者周郎呢?也还不是同“千古风流人物”一起被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淘尽”了吗 ?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了。所谓功业,原来却如此被历史拨弄于股掌之间,多么可悲呀!贵为王侯将相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普通人呢?既然功业成败与否都失去了意义,何苦为之孜孜以求呢?人的短暂的一生与永恒的历史相比,简直如一只飞虫般易生易灭,如一滴水般可有可无,何不散淡江湖逍遥气时呢?

  4、明月──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

  但苏轼不愧为洒脱豪放之士,在遭受了人生与仕途的变故之后,及时地调整了心态。“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由眼前的“水”与“月”生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苏轼时年46岁,已逾不惑,而望知天命之年,对人生的意义已有了独特的理解,就近取譬,不能不说是深入浅出:水虽东流长逝,但江中之水却未曾枯竭;月虽有圆有缺,但仍是光照千古未曾损耗。清风江水明月可以永恒,不朽的人生也可以靠“立德”、“立功”、“立言”来完成,于是转而为对不朽人生的积极追求。

  这种思想的转变是难能可贵的,由“哀吾生之须臾”到“物与我皆无尽”,从“羡长江之无穷”到“而又何羡乎”,一扫向时之哀,重新表现出正视人生的果敢和面对现实的勇气。有了这样的气魄,人生的暂时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生的层次不同则取舍各异,“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又何必孜孜以求之,而“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就是大自然最丰厚的赏赐啊!为什么要错过呢?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2

  苏轼传奇的一生,迭宕变化的经历,使其诗文内蕴深厚,含蓄隽永,令人难忘;而他在文中所展现的磊落情怀、旷达的生活态度,在逆境之中的顽强生命力,感染、温暖了许多失意之人,让人们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力量;他的文章圆熟运用自然物象,编织经纬,绵密严谨,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他的《赤壁赋》一文,以月写景,以月说理,写月释情,借月成线,融哲理诗情为一体,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一、以月写景,景中含情。文章开篇,作者就从正、侧两个方面,刻画了月景的美丽。

  江上待月,泛舟吟诗,以古诗勾起我们月下的联想。“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景美情切,这是侧面写月。“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时,东坡用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摇曳生姿的形象,一如多情徘徊之人,留恋牵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是月光和水岚交织在一起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水天融为一体的美景,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月。这两处,正面写月,景色优美。接着,东坡用“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写出了月光明澈,水光天光相接相连,乘船在晃动的水面上,内心所产生的乘奔驭风、恍如仙人的奇特感受。文章再次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迷离恍惚的月景,千年之后,如在眼前。

  二、以月喻理,理通古今。

  假借问答说理,是赋常用的方法,《上林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的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赤壁赋》也是这样。文中借主客问答,设问说理。赋先以“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引出话题,为说理做铺垫。紧接着“主人”以水、月为喻,借答释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作者指出“变”与 “不变”,其实有相对性的,从小的方面看,是变了,如果放到无边的宇宙的角度来,并没有变,所以“又何羡乎”呢,我们不必为眼前的变化而悲哀,而应该取山中清风与江上的明月,这些“无禁”永恒之物来调节内心,达到内在的平衡。作者以月为喻,驭繁就简,说理通透明白。

  三、借月释怀,美不胜收。

  在《赤壁赋》中,苏轼借月表达了自己的美学理想,让我们真实感受到的至纯极美的形象。苏轼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清风有声,明月何色?如果从具体的色上来说,明月无色,而着苏轼之色,那是作者心中纯净的`底色,是磊落旷达风骨的本色。苏轼爱月,是因月华皎洁无尘滓,可以象征纯洁无瑕的品格和既进取又恬淡的人生境界。这样的品格和境界,可以毫无遮掩的展示于世人面前,让人们在透明的纯净里,感受人格的魅力,从而更增加人、文之间共通的美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却因为乌台诗案遭遇贬黜,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更是被一贬再贬,身如飘絮,如果没有强大自我调节能力,是不能走出人生低谷创造文学高峰的,正是因为他有着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般超凡脱俗的纯洁本性,他才能够在最黑暗里也能找到光明,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始终保持旷达的底色。

  四、以月为线,线串全篇。

  《赤壁赋》巧妙地运用“月”这一形象,或引用,或描画,或歌咏,经纬分明。全文以“月”开篇,作者由畅游待月写起,清风荡漾中,想起《诗经国风陈风月出》诗句,既切合此景,更切合此情;紧接着,明月升起,转而写月升之后恍如仙境的景象,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扣弦而歌的“歌唱”。歌以咏怀,文章突然由喜而悲,引出文中“何为其然也”的提问,这一问,引出曹操的《短歌行》诗,引出了“赤壁之战”故事,更引出了“而今安在哉”的追问,为进一步的说理埋下伏笔。紧接着借古人今事、人物大小的对比,生发出“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引出下文关于“变与不变”的哲理间阐释。整篇文章,启承转合,环环相扣,绵密细致,结构安排圆熟合理。

  细读《赤壁赋》,无论是文章的写作技巧,还是蕴含于文中的景、情、哲理之美,无不让人咀嚼涵咏,回味无穷;而那一轮明月,虽经千载,依然在文心中荡漾。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相关文章:

《赤壁赋》明月的意象11-10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分析总结11-10

浅论《赤壁赋》中水月意象的作用论文08-25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08-27

赤壁赋新析11-09

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12-21

浅论李白《静夜思》的明月意象范文12-21

《诗经》中的“南山”意象10-26

宋词中的燕子意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