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

时间:2024-04-06 08:49:23 好文 我要投稿

(优秀)家乡的年味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家乡的年味作文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1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和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爸爸和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爸爸和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爸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爸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爸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和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2

  年年有鱼庆新岁,岁岁平安贺吉祥。过年啦!家家户户粘贴对联,迎春接福,欢聚团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礼花齐放,鞭炮齐鸣。我的家乡万古镇,好一片喜气洋洋的新年新气象。

  每逢春节,我都要回老家过年,这里有清代传承下来的,老百姓珍爱的“鲤鱼灯舞”。

  民间工匠用材料把鲤鱼灯扎得精美绝伦,色彩鲜艳夺目:红不红,黄不黄,蓝不蓝,绿不绿。鱼灯亮相暖眼:大不大,小不小;长不长,短不短;肥不肥,瘦不瘦。条条鱼灯身上,用金色有光纸剪贴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大年初一,荷花灯簇拥一群鲤鱼灯,紧跟响彻云宵的'锁呐吹奏,领头向前,锣鼓喧天的川锣套打,追尾殿后,浩浩荡荡地沿街游行。鞭炮噼里啪啦恭迎鱼队,红包源源不断接获喜钱。这支“鱼灯舞队”给万古镇人民拜年,祝乡亲人寿年丰,贺店铺生意兴隆。它有着地道民俗味,浓浓乡土情,吸引广大乡亲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来围观。

  我奋力钻进人群,只见一位老艺人精神抖擞地挥舞彩棒,彩棒顶端的宝球在空中舞动。顿时群鱼戏珠,龙飞凤舞,上下翻腾。有位老街坊观得眉开眼笑,比手划脚道:“这位传承人,参加过全国汇演,为周总理、朱德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表演‘鲤鱼抢宝’节目呢!”

  看!“鲤鱼灯舞”表演得栩栩如生,一会儿舞姿翩翩,跃过龙门;一会儿摇头摆尾,嬉戏莲叶间。那精彩场面,让我大饱眼福,情不自禁地诵起《江南》这首古诗:“江南可采莲……”

  观看“鲤鱼灯舞”时,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牛!牛!必须点赞。”男女老少赞不绝口地竖起大拇指,“发到朋友圈”。

  年味乡村润,

  蟠桃献寿星。

  举杯欣喜宴,

  鱼跃上荧屏。

  大地回春,喜气盈门,乡居生活丰富多彩,新农村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大年初二,乡民们开始热热闹闹摆桌席,高高兴兴办喜酒,开开心心赴盛宴。“鲤鱼灯舞”活蹦乱跳到田间院坝,祝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贺新婚:男帅女美、花好月圆,送千家万户新年礼物——年年有余〈鱼〉。

  “万古鲤鱼灯舞”它在庆祝重庆直辖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它参加国庆60周年天安门游行盛典,它参加庆香港回归文艺汇演,它是家乡的经典传统文化,被重庆市命名为“鲤鱼灯舞之乡”——我骄傲!我自豪!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3

  春节将至,鞭炮齐鸣,千家万户装饰一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过年味道。而且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在我的家乡,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为菩萨烧一根竹笋和烤肉,其余的自己吃,自己娱乐。奶奶总是这么早开始:过年要烧一大锅竹笋肉。整个春节慢慢吃

  小时候第一次陪奶奶妈妈去菜市场买竹笋。这个竹笋也很讲究。不要太长,这样可以尽量嫩一点。好在奶奶是主力。奶奶经验丰富,精心挑选让她满意的竹笋。就连老板也总是夸她精明。称重后,我会冲过去搬运。带回家后,我把竹笋洗干净,放在桶里,装满水。这是第一个成分。

  大约一周后,我们第二次去菜市场买猪肉。我们来回逛了好多肉摊,我就莫名其妙的问奶奶:奶奶,买猪肉有什么特别的吗?奶奶笑着跟我说,笋烤猪肉一定要五花肉,这样才耐嚼,不至于太油腻。到时候,五花肉的肥肉和竹笋的汁液会融合在一起,鲜美爽口。我听着听着,口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奶奶看着我笑了。

  食材终于到了,可以开始做饭了!

  奶奶把泡好的竹笋切成丝,把肉切成豆腐干大小的块。同时,我们加热了锅。然后把肉放在锅里炒,把猪肉里的油炒出来。大约五六分钟后,将切碎的竹笋放入装有的锅中,用猪肉煸炒,直到锅中的竹笋被油覆盖。这时候加了料酒,顿时烟雾缭绕,猪肉和竹笋混在一起的味道扑鼻而来。加一大锅水,加入适量酱油、糖、肉和竹笋一起炖。直到筷子能轻易戳进肉里,就说明炖肉快吃完了。打开盖子,香味溢出,充满整个厨房;再尝尝。嗯,味道刚刚好。这说明你会做饭!我们把肉和竹笋放在一个满满的大锅里。棕色的猪肉和竹笋有一个很好的颜色层,上面有闪亮的油层,看起来很美味,很有吸引力。终于搞定了。每次想吃就用勺子加热。

  不过我觉得应该是新鲜的比较好,就向外婆提出了我的困惑。奶奶温柔地对我说:以前家家户户都缺料,过年烧笋肉是难得的美味。有一次客人来了,一个勺子和一个碗被加热,拿出来作为大家吃的主菜。如今,时代变了。虽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笋烧肉的味道已经融入了萧山人的口味。

  也许,就像老舍爷爷读书书中的`《北方的春节》,腊八节一定要喝特制的腊八粥。在我们家乡,用竹笋烧肉是一年的代表。吃好吃的竹笋,是为了品味生活的朴素之美,家的温馨。有了这个经历,我细细咀嚼竹笋,细细烧肉。嗯,我还是喜欢这种味道,甜甜的,从味蕾到心里。这是一年的味道。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4

  我家今年过的春节可热闹了,你们想知道我家今年是怎样过年的吗?那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家乡——湖南桃源的春节风俗吧。

  春节在老家指的是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我国的春节历史悠久,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表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与很多地方比较起来,我们的家乡年味是不浓的。我们没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也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小年似乎也不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针对小年的庆祝活动也是没有的。

  但过年在每一个地区都是一年的重头戏,即使没有这些习俗,我的家乡也是把年过得红红火火的,年味儿十足。

  进入腊月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年货了,给老人孩子买一身新衣服,蒸好糯米做年糕,去街上购置对联、年画,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点糖果。当然啦,杀猪、宰羊、做豆腐,一样也不能少。那闹哄哄、热腾腾的场面让人感觉“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过年的重头戏莫过于“吃年饭”了,我们湖南的很多地方总是习惯于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准备年饭,四五点钟吃饭,讲的是“人勤春早”,年饭吃得越早,新年就越万事兴旺。为了吃上这一餐团圆饭,无论出门多远的家人都要赶回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鸡鸭鱼肉,酒杯里盛满醇香美酒,一家人举杯畅饮,互送祝福,欢声笑语飞出千家万户。为什么就这么早吃年饭呢?据老人讲,他们以前很穷,早早的'吃年饭就可以早早的出门躲债。以前年饭的桌上是不能有火的,这也意味着饭桌上不会有炖菜。因为人们认为年饭桌上有火,一家人来年会吵架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习俗也被废除了,围着餐桌吃火锅,既美味,也好像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

  年三十的晚上,人们都要围坐在一起“守岁”,迎接新年。大家一边嗑瓜子、话家常,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千家万户门口响起的鞭炮声也此起彼伏,燃放的烟花将夜空装点得五彩缤纷。

  从正月初一开始,热热闹闹的大拜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得在几天内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都走一遍,进门送礼品,张口送祝福,亲戚朋友也热情地拿出最好的糕点、美食招待“拜年客”。最高兴的要数我们这些小孩子了,因为每到一家拜年,我们不仅可以尽情享受美食,还可以收到好多红包。大大小小的红包寄托着大人对孩子们最美好的祝福。

  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家乡的“过年”才算基本结束。今年我在湖南老家过年,过得特别开心!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5

  腊月三十早上。吃过早餐,大家一家人就忙开过,贴对联,提前准备团圆饭……

  父母取出她们的聪明才智,用心烹调各种各样菜式,我和弟弟都不闲下来,跑这跑那的给他打杂,直至中午,一家优秀人才得到围坐餐桌旁,看见桌子上的鸡脯肉,作扣肉,红烧鲤鱼,豆腐圆子,东坡肘子,我的唾液必须流出来了,这团圆饭,我可整整的盼了一年哩!

  夜里12点刚过,每家每户都放起爆竹来,可简直爆竹声声震天响啊!这一鞭炮声,是为了更好地驱逐传说中的神兽的。这一年俗对于是啥具体时间产生,可能不好说清晰。

  听说很早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物,隐于深海,每到除夕夜,就爬成功来吞噬畜牲、损害性命,但畏惧鲜红色和爆响。因而,在神兽来的那一天,每家每户大门口贴鲜红色的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放鞭炮,驱赶年兽。

  美丽的.家乡都不除外,那天晚上我跟侄子一支接一支地放爆竹,父母不但不责怪,并且脸部还笑开花。我和弟弟过足了放烟火瘾。

  大年初一,真实的拜年来啦。当远处传出“咚咚锵"的锣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便了解是“她们”来啦。渐渐地,锣鼓声,鞭炮声愈来愈近,也愈来愈清楚,一眨眼,就来到我家门口了。

  从生活阳台往下看,一头黄狮和一头红狮摇摇摆摆地走在前面,后边跟随一群凑热闹的人。“咚咚锵,咚咚锵”,黄狮和红狮在我们家门口扇舞起來。振聋发聩的锣鼓声,传遍云天。但见黄狮和红狮一会儿甩臂,一会儿上下摆头,一会儿起旋转跳。狮头还一个劲地向我大门口点点头,让我们拜年,让我们奉上新一年的真心实意祝福。这时候,祖父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大红包也有小葱,两手拿给了狮子座,而狮子座也毫不迟疑,一下子就把大红包“吞”进了肚里。

  拜过年后,接着便是放鞭炮了。说到这儿,我觉得解释一下,我们这往往要放鞭炮,是为了更好地对大家拜年的狮子座表明尊重,好让她们更为庇佑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财源广进。

  大年初二初三,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日子了。近几天,我们去给亲朋好友们拜年,跟她们团圆,闲聊,小朋友们能够领取许多大红包。嘿嘿,近几天解决了工作的苦恼,玩的乐不可支……

  新年,是欢乐的,幸福快乐的。在这个日子里,大家过得与众不同!因此,大家都期待新年。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6

  下雪啦!放假啦!我们要回乡下过年啦!

  近了,又近了,老家到了!你们好!袅袅的炊烟、亲切的老柳树、慈祥的老祖母……我们回来了!

  团团圆圆香香甜甜汤圆味

  天上下雪,我们的厨房也“飘雪”,厨房的“雪”就是那磨的米粉,祖母早就磨好了干粉和水粉,干粉蒸糕,水粉做汤圆或团子。大人们忙着拌馅、和粉、捏团子,我们小孩子则把米粉当橡皮泥玩,把它们做成田螺、元宝、小枪……玩得满头满身都是粉,眉毛、头发都白了!大人们忙着将团子上笼、落蒸,我们忙着搬柴、烤火、给团子点红点,欢喜极了。

  除夕晚上,我们总是要吃用水粉做的汤圆。家乡的汤圆个儿大、馅多、皮薄,咬一口,嘿!那滋味就别提有多好了,浓浓的黑芝麻馅慢慢流出来,甜丝丝香喷喷,让人吃了还想吃。祖母看着我们说:“多吃点,多吃点,一家人好不容易团圆了,就要吃汤圆哪。”

  平平仄仄喜气洋洋春联味

  “歪了,向东一点儿,唉,又过了,再向西一点儿……”在干什么呢?贴春联哪!“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横批“万事如意”。褐色的木头大门上贴了大红的春联,喜气洋洋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爸爸在房门和后门上贴上倒着的“福”字,我急忙说:“福倒了!福倒了!”妈妈笑着说:“是啊!福到了!”

  拉着妹妹在村子里走一圈,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春联,我挨个读过去,这平平仄仄的春联增添了不少春的气息。

  欢欢喜喜噼噼啪啪鞭炮味

  在我的老家,一过腊月二十,各家各户就开始祭祖宗或谢灶王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乡村的年味给放出来啦!

  除夕的晚上,鞭炮声此起彼伏,那绚烂的烟花在黑夜里绽放出迷人的笑脸,好像在庆祝人们合家团圆,又好像为我们送来独特的新春祝福。

  看着春晚,依偎着祖母,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得又香又沉,还做了好多甜甜的梦。

  在乡下过年,从小年夜起,王爷爷家的大锣鼓就开始敲起来了,全村的男人们轮流去敲鼓,据说鼓声可以驱赶“年”这个怪兽,可以辟邪。不过我觉得这鼓声给人带来力量,让人们觉得在新的一年里干什么都有信心、有希望。这鼓声会一直响到元宵节才结束呢。这年哪,就有了咚咚的欢乐锣鼓味。

  在乡下过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定要穿上新的衣服,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大年。我的口袋里塞满了糖果和压岁钱,这年就有了糖果的甜味,妈妈说糖果预示着来年,我们的生活会比糖果还要甜美、幸福。

  现在我又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城里,但是乡下那浓浓的年味,让我久久地、深深地回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

  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

  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8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代,更体现出我的家乡是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铁的事实。没错,我的家乡就是那被世人称为仅仅只是财富之地的——东莞。

  ——题记

  大除夕那天,只见妈咪与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来,这天里,要去各个地方“拜神”与“奉神”,并且今年搬了家,还要把家乡的观音请到家里去呢。妈咪是家里的大媳妇,所以,这些事,由妈咪来传承。而我是家中的长女亦长孙,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当然要帮妈咪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妈咪,首先到家乡的庙里拜拜。庙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来拜,这也成为了家乡的一传统习俗。拜神注重的是诚心诚意,但是,烧香、添灯油钱、烧纸钱、放爆竹,却缺一不可。这一步步都是井然有序的,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们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胜意。小孩们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庙里拜完了,我们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骤与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讲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乡的房子,只见汽车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车前都点了蜡烛烧了香,接着烧纸钱,放鞭炮。保佑爸爸妈咪叔叔婶婶们开车平安无事,路路畅通。一转眼,下午了,是时候把菩萨接到家里去了。将菩萨像安放好,妈咪一边边开车,我一边洒米,说是为了给菩萨指路,回到了家里,再次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爆竹……

  除夕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与众不同的汤圆。用玉米粉捏成的斋汤圆与白菜、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锅,味道鲜美,把汤圆那团圆之意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这晚,全家老少一齐放烟花。看着那应接不暇的烟花,对新一年的憧憬与期待的心情已经像烟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帮爸爸发着祝福的飞信,那一条条信息,飞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经“装备”好向家乡出发了。家乡,每家每户都杀鸡烧鹅。而我们家,也已经准备好了招待亲戚朋友们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了远方亲戚家拜年,而我们这些小孩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了,我却见到了许多陌生人。但却因为那股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种喜悦,抛陌生感于脑后,像亲人一样招待着。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无可代替的。

  后记:这就是我的家乡,即使没有过人的文化魅力,但却有着无可非议的人情味儿。家乡的年味儿,是隐于财富间那一股股渗透人心的暖流。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9

  说起我们中国的春节,那可是源远流长。相传古代时有个叫年的怪兽,每逢正月来临之际,便会到百姓家抢夺吃的。因此人们很憎恶年来抢夺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于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便想出了用燃放爆竹来驱赶年的方法,所以每逢过年时总能听到爆竹声响。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特有的年味。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小到大我跟随他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其中在江苏住过很大一段时间。江苏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其最具有特点的是水。那里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静,使人看了有一种静谧安详的舒适感。但也是因为这水乡的柔与美,总让我感觉这里的年味不够浓烈,就像那烧到99℃的开水,终究还是不到火候。

  今年的春节我与父母一起回到了家乡。虽许久未踏上这片土地,但空气中弥漫的还是熟悉的味道。到家时还只是二十几日,但家乡的年味正愈发浓烈。听着家乡人口中熟悉的方言,看着人们挑选年货时的认真模样,走过从前熟悉的街道,心中洋溢着欣喜之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后,奶奶招呼我们进了屋。一进屋我便嗅到了一种熟悉的香味,“奶奶,什么东西这么香哇?”“你这鼻子可真灵呢,我在包圆子呢,你小时候最爱吃了。”“那这次多包点,我好久没吃了呢!”说完我便跟奶奶一起去了厨房,认真地跟奶奶学起包圆子的技巧。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便大功告成了,看着一个个圆鼓鼓的圆子,心中颇有成就感。但奶奶说,这圆子要团圆饭时吃,象征碰上一家人团团圆圆,于是我便将期待投向了三十夜的团圆饭。

  终于到了三十夜了,我日思夜想的圆子终于能一饱口福了。由于我的强烈要求,所以奶奶让我亲自蒸圆子。在完成了生火下锅等一步骤后,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可能由于第一次的经验不足,圆子被我蒸焦了,它们从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虽然相貌不佳,口味还是无话可说的,糯米的`香甜和肉的香味,一口下去就是家乡的年味。

  年夜饭过后,我们那的习俗是每家每户去庙里上香。在去上香的途中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些爆竹,沿路燃放,这代表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老人说每年第一个上香的人能获得最好的运气,因此人们都带着对新年的愿望与憧憬奔向庙中。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中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烟火照亮,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新年的钟声开始了倒计时,人们在庙中虔诚地祈祷。我站在山上,望着城市中的万家灯火,听着新年爆竹声的阵阵炸响,凝望着绚丽夺目的烟花。我开心地笑了,因为,这是我心目中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10

  盼望着,盼望着,鼠年的脚步终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不仅仅想念家人,还想念家乡的年味。说起家乡的春节习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包炸枣了。

  外婆先把十斤的地瓜粉倒在锅里,吩咐我端来热水。外婆先示范给我看——

  热水要少量多次地加。加了一次热水后,你就要用手按压、揉捏。很快,我就看到了外婆手里的一个面团。接着,外婆把面团翻到另一面,用相同的手法继续揉捏。

  我争着把面团从外婆手里抢过来,用同样的方法揉捏。大概五分钟过去了,我的手臂已经感到微微的痛感。没办法,我只好伸出另一只手。两只手一起按,我发现——另一只手也开始酸痛了……

  我问外婆:“为什么不拿去让村里的磨坊磨呢?这样多省力啊!”

  外婆应声答道:“年味年味,不是自己亲自做的怎么又能称为年味呢?”……

  忙活了二十分钟,面团终于成型了!这时,妈妈、舅妈、以及两个妹妹也加入了揉面团的行列。

  外婆分给了两个妹妹一人一个小面团儿,让她们就着自己喜欢的造型去捏。外婆刚要递给我面团,我忙摆手:“外婆,能不能让我试着包有馅儿的呀?我不想做图案!”

  外婆不放心地点点头。她耐心地教着我:“首先要把取出的面团用手掌按平,但千万不能太薄,厚度要适中。如果太薄的话,馅儿包完之后就不好合拢;如果太厚的话,馅儿就很少,不好吃……”说着,亲手示范给我看,“然后,舀一勺的花生馅,倒在面皮的中间;接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将面皮合拢。这时候,馅儿会溢出来,遇到这种情况,你就用大拇指,把它按进去就好了;最后呢,就是把它合拢,搓成一个球了……”

  我按着外婆“真传”试包了一下。前几步都还很顺利,就是到了最后“搓球”的'那一步,面皮“哗啦”一下就破了,馅儿都掉到了盘子上……真是一大悲剧!

  后来,我只得乖乖地去包实心的“龟心枣”了……

  妈妈和舅妈的工作效率很高,不一会儿就包完一大盆子的炸枣了。外婆就在锅里倒好油,开中火,把包好的炸枣一个一个地下了油锅……出锅后,就是一个个的金灿灿的、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炸枣了……

  家乡的年味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回忆。随着时代变迁、新旧更替,各种春节习俗在人们心目中已渐渐淡化,甚至有一些已经打捞不起。但家乡的“金色年味”,已经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永难磨灭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11

  嘀嗒、嘀嗒,时光在指缝间,从我们的生活中匆匆地走过,从绚烂的烟火中慢慢地飘过,从热闹的街市中悄悄地溜过,从一盘盘可口的饭菜中……到了,到了,快到了马年,幸福的马年。

  走到街上,小灯笼串成一条红艳艳的长龙,在风中摇曳出新年的喜庆。汽车不停地喇叭声也不再令人烦躁,因为车上装载的都是满满的一颗颗想回家的心。环顾四周,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马”,有的引颈长嘶,有的悠然自得,有的昂首追赶。这些可爱的马儿让你想拍照,想抚摸它的背,一起迎接马年的到来。远远望去,你仿佛来到了一处广袤的天际,对马年更是有着马到成功的期盼。

  在人们的欢庆声中,终于迎来了喜气洋洋的马年。大年初二,我们的汽车在用烟花碎末儿铺成的地毯上缓缓驶过,满心喜悦地来到了乡下。放眼望去,屋后的河水里洒满了红色的“花瓣”,可见大年夜,家乡鞭炮满天飞。走到家门口,缕缕菜香迎面扑来。走进自家厨房:绿得发亮的团圆果,白得如雪的年糕,香得醉人的八宝饭……摆得琳琅满目。只见外婆手拿大铲子,在大锅前一刻不停地烧制美味佳肴。妈妈在一旁打个下手,一会儿洗青菜,一会儿切肉丝。我呢,在灶头前窜来窜去,也不管新衣服上是否粘上了灰,感受着那忙碌的年味儿。

  开饭啰,随着外公的一声吆喝,各位表舅表嫂的就纷纷入席了。这时,舅婆也满脸喜气地赶过来了,她还没来得及坐下,便往我衣服里塞红包,我这下急了,说;“婆婆,这钱您自己留着吧,我不用。”可舅婆硬是塞到了我手心里,看着这揉得皱皱的,带有一点点温度的红包,令我的心暖洋洋的,我想:这是舅婆的压岁钱,我可一定要用在学习上哦!饭桌上,伴着热气腾腾的“满汉全席”,大家边吃边聊,几个大舅与姨夫,比我们小孩还“贪玩”,忙发新年的.“第一笔财”,不时地来几下划拳的把戏,那老酒配上粗旷的嗓子,真可谓其乐融融啊!

  晚饭才进行一半,几个小孩便从桌底跐溜钻了出去,口袋里的硬币被拿了出来。几个人有说有笑,勾肩搭背地来到了小店买小爆竹。黑夜里,如流星一样的“珍珠泉”与我们的笑声一起绽放,我既大方,又不时有点害羞。大家你问我,我问你的,却总离不开灿烂的笑脸,喜庆的气氛。在大人们酒杯的碰撞声中,我们的心也更近了呢!

  时光匆匆,一年又一年……家乡的年味儿,却越来越浓,它像墙上挂着的“福”字,把我们的幸福定格在这一个温暖的夜晚。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12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老爸妈妈与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与水弄成丸子,与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与老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13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和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老爸和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老爸和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老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老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老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和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老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14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和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爸爸和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爸爸和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大家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爸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爸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爸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大家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和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大家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过年的味道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年味作文01-02

【经典】家乡的年味作文01-20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选]01-18

[精选]家乡的年味作文01-29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华]01-02

家乡的年味作文【热】02-17

家乡的年味作文[推荐]02-07

家乡的年味作文(合集)01-18

家乡年味狗年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