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29 19:39:3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

  知识和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过程和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观察图片,任选一种松树,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教学中的布置:首先,通过录像初步感知黄山风光。使学生对黄山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点。接着,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这个问题,让学生研读全文,探究体会。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出示图片或录像,在问题的讨论中从整体上掌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然后,精读这段,落实训练点。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态,把训练拓展向课外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协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黄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 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一帆风顺(卡片出示“一帆风顺”),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溢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只……而且……”。(迎客松不只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身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示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身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局部。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竞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局部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竞赛朗读,师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2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美景的录像,谈谈你的感受?

  生:千姿百态。

  师:请把话说完整好吗?

  生: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

  生:我看到了风景秀丽的黄山奇松。

  生:我看到了千奇百怪的黄山奇石。

  生:我看到了风景如画的黄山。

  生:我看到了黄山美不胜收的秀丽景色。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游览过许多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谁到过黄山?(板书:黄山)

  生:面面相觑。

  师:没到过黄山不要紧,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进行一次免费旅游。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关于黄山的资料,谁来说一说?

  生:黄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山上很多松树都有500多年的树龄了,有的甚至有800多年了。

  生: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生:。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全世界。

  生: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师:同学们准备的真充分,谁还想说?(许多同学想说)那就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吧。(同桌之间交流)

  师: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课件出示黄山四绝图片)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师板书:奇松,生齐读课题)

  师:你们觉得哪个字应该重点强调一下?

  生:奇。

  师:那就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第二遍读重点突出了“奇”。)

  师:我们要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先从课题开始,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叫奇松?

  生: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

  (问题都集中在“奇”上,师在黑板右边写上“奇?”。)

  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课文你就真正读懂了。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预习的怎么样了?

  生:预习好了。

  师:先来看看字词掌握的怎样了。(课件出示生字词,指生读、齐读。)

  师:词语掌握的真好,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难读的句子,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同样能读好?(课件出示2个句子)

  师:先自己读读试试。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指生读)

  师: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是什么?

  生:“遒劲”的“劲”。

  师:对,这是一个多音字,指生领读:遒劲。(学生齐读2遍)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指生读)

  师:读得真流利,这是一个长句子,只要注意了停顿就能读好了。大家一起再来读一遍。

  师:课文已经会读了,不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读懂了没有。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

  生:课文主要讲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师:大家跟我一起写,别忘了“提笔就是练字时”。(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学法用法

  (一)学法

  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三种奇松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边读边做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并写在旁边的空白处,只写关键词就行了,但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说完整。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提示,同学们可以参照一下。(课件出示自读小提示

  1、划出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

  2、哪些词、句最能表现迎客松的“奇”?标出来,在旁边做批注。)

  师: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生读)

  师:(课件出示迎客松图和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我们先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迎客松的“奇”。先来看第一句(课件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谁来谈一谈你的体会?

  生:我从“姿态优美”体会到了迎客松很美,大家可以看看迎客松的图。

  师:对,你是用联系图画的方法体会的。

  生:我从“枝干遒劲”体会到迎客松很有劲,我查过字典,遒劲的意思是雄健有力。

  师:你是用查字典的方法体会的,你真会利用工具书。

  生:我们校园里就有一棵大松树,我觉得它应该算是枝干遒劲。

  师: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用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

  师:遒劲还能用在哪些地方呢?(学生没有回答的,看来不太了解。)

  师:(课件出示遒劲有力的字画)这就是遒劲有力。这种方法就是联系所查资料,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抓重点词体会。

  师:还从哪些词体会了什么?

  生:我从“饱经风霜”体会到了迎客松的生命力很顽强,因为我查过资料,黄山上的松树都长了好几百年了。

  师:你真会学习,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图片,大家请看(课件出示饱经风霜的笑脸)大家看,这是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他们的皱纹里就写着饱经风霜,他们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但他们却依然笑得那么的灿烂,脸上写着的都是幸福。据我所知,这棵迎客松已经有800多年的高龄了,大家想象一下,迎客松可能经历了哪些风霜?

  生:可能经历了风吹日晒。

  生:可能经历了干旱。

  生:可能经历了洪涝灾害。

  生:可能被雷电击中。

  生:可能有冰雹,下大雪。

  生:可能经历沙尘暴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迎客松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日晒,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但仍然长得是那么的……

  生齐答: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那你们说奇不奇?

  生:奇!

  师:你们能把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奇读出来吗?(自读、指生读、齐读)

  师: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迎客松被称为什么?

  生:迎客松被称为好客的主人。(板书:好客的主人。)

  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有“如同”这个比喻词,把枝干比喻成了手臂。还有只有人才有手臂,所以说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对,你看的真准。同学们,请看看这幅图,这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什么?

  生:像主人伸出的手臂。

  师: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取名为……

  生:迎客松。

  师: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我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说些什么欢迎词来欢迎宾客的到来呢?

  生:欢迎来到黄山做客。

  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生:边做动作边说:“黄山欢迎您!”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热情的双手,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大家一起说……

  生:(边做动作边高兴的喊)“黄山欢迎您!”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读出迎客松的热情与好客。

  师: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课件出示句子: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生齐读。

  师:(课件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谁来填填?

  生: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奇松。

  师:其实迎客松已经不仅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客厅里就有一副迎客松图,还有许多饭店里也都有迎客松图,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二)总结学法:

  师:刚才我们学描写迎客松的句子时用了哪些方法来学的?

  生:我们抓住了重点词“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体会到了迎客松的美和生命力顽强。

  师:其实就是迎客松的奇。我们还抓住了一个重点句,是什么?

  生: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把迎客松比喻成好客的主人。从这句话体会到了迎客松的热情好客。

  师:那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呢?

  生:用了查字典的方法。

  生:联系图画体会的。

  生:联系上下文。

  生:还联系了资料。

  生:还加上了想象。

  生:还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的。

  师:对,同学们运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到了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热情好客,其实也就是迎客松的奇,

  (三)用法自学陪客松、送客松。

  师:(课件出示陪客松和迎客松图)谁知道这两颗松树叫什么名字?(许多学生举手想回答)老师现在不用你说,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学描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可以同桌两个一起学,也可以小组内合作,更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学,待会请同学上来谈理由。

  (学生开始自学,气氛很热烈,学习氛围很浓厚。)

  (四)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点拨,指导朗读。

  师:猜猜这棵是什么松?那棵是什么松?你的理由是什么?想说的上来指着图说。

  生:我认为这棵是陪客松,这棵是送客松。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棵很像一个绿色的巨人,枝干比较直,长得也很壮。我用的方法是抓住重点词“绿色的巨人”,还联系了图画来体会到的。(师板书:绿色的巨人)

  师:另一棵呢?是什么松?谁上来说一说?

  生:我认为这棵是送客松。你看它枝干盘曲,伸出的枝干长长的,好像在送客人一样。

  师:你抓住了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盘曲”,大家看图,这棵树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

  生:我认为这棵是送客松。因为它看上去活像一盆“天然盆景”。

  师:找的真准。(板书:天然盆景)。你判断它是什么松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抓住重点词语“天然盆景’体会的。

  师:我们见到的盆景都是怎么来的?

  生:我们见到的盆景一般都是人工修理出来的,而它是“天然盆景”,所以我体会到它很奇特。

  师:对,陪客松和送客松也很奇特。

  师:黄山松这么奇,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的“齐”读出来呢?

  生:想。

  师:那下面就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愿意读哪句就读哪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你最高的水平,一会老师和你们一起比赛,看谁读得最“奇”。(学生积极的练读,读得很投入)

  师:谁想来展示一下自己?(根据学生自愿,选出了三名学生,分别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读得非常有感情)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不敢读了,快为自己鼓鼓掌吧,看吧,你觉得自己行你就一定能行,要敢于展示自己,有自信。

  师:谁还想读?(许多同学举手)

  师:都想读啊?那么我们就一起随着音乐美美的读,读出黄山松的奇!(课件出示伴有音乐的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仿写小片段。

  师:黄山松还“奇”在哪儿?(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默读这段话,用词来概括。

  生齐说:千姿百态!

  师:到底有哪些姿态?(引读第二句)

  师:下面,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填一填下面这段话,小组内先练习着说说,能说一句也可以。(课件出示说话练习: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屹立山顶,像();有的从山腰斜出,像();有的弯曲在两峰之间,如同();有的仰望天空,像在();有的卧在山间,似乎()……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生:它们有的屹立山顶,像一个巨人俯瞰黄山风景。

  生:有的从山腰斜出,像主人伸出手臂邀请大家来旅游。

  生:有的弯曲在两峰之间,像危险的吊桥。

  生:有的仰望天空,像在观赏美丽的星星。

  生:有的卧在山间,似乎一条巨龙盘曲着。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5/7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学生字,预习生词,练读课文;

  2、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师生共同);

  3、制作多媒体课件;

  4、提供课前阅读《黄山奇石》(原人教版教材);

  5、导游用具(导游旗、太阳帽、喇叭等)。

  【点评】:《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中在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因为这篇课文的内容决定了其丰富的人文性。而在课前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收集相关资料,这不仅仅是对课文的预习和培养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问题,而且是为了实现课堂上合作交流型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处让学生参与备课,能让他们储备交流的资本,以实现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

  不知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板书:黄山)

  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谈你的感受?你最喜欢黄山的什么呢?如果你没去过黄山,你又最想了解黄山的什么呢?

  过渡:看来对黄山感兴趣的人还真不少,为了做好黄山风景区的旅游宣传工作,我作为黄山诚信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今天特地来这里准备招聘几位小导游。想报名的请举手。(哗然)

  【点评】: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轻松自如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主题,然后适时地在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必要性的点拨。以旅游为话题已经让学生很兴奋了,再来一个招聘竞争,学生个个是跃跃欲试,他们此刻的感受是:在这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而是来“应聘”的。

  现在宣布招聘细则:A:热爱祖国,有奉献精神,乐于为大家做事;

  B:普通话发音标准,具有很好的朗诵水平(如:情感丰富、句读正确、抑扬顿挫);

  C:热爱旅游事业,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D:容貌端庄,身体健康。

  为了公平起见,对于普通话的测试工作,我们特地提供了一份统一文稿《黄山奇松》。今天就以介绍黄山的松为主题,现在给你们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参阅文稿。

  二、自读文稿:(提出要求)

  1、生字读音要正确,可用工具书帮助理解生词,读通每句话,尽量做到流利、有感情;

  2、用笔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在下面的读书过程中留心向别人学习;

  3、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多练习,并尝试着进行感受体会。

  【点评】:课文成了教者对学生“应聘”的资料提供,这在学生的心理上有一种受助的感受,特别亲切。所以对所提出的要求会认真对待。

  三、分组练习,交流推荐:

  集体读第一段,朗读指导,并结合媒体欣赏“四绝”;结合朗读理解词语:“情有独钟”、“潇洒”、“挺秀”。

  分组进行朗读训练,并推荐出小组里最优秀的参加应聘,练习内容:

  1、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2、对于黄山是如何评价的?课文又是如何引出黄山松的?

  3、选读自己爱读的语句。

  过渡:课文中写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呢?

  四、导读第二段:

  1、黄山的松树满山遍野,面对着这看不完、说不尽的松树们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呢?(相机板书:迎客

  陪客

  送客)

  2、自由读第二段,要求:

  ①找一找,分一分,看看这段课文可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②读一读,划一划,用“——”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

  ”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③选自己喜欢的松树,并认真练读描写它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中所描写的松树的形象。

  3、交流:

  ①谈谈结构,说说分层的`理由;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理解;

  总起句:最妙-----绝胜

  “当然”的语气指导。

  ③学习描写迎客松部分:句式“虽然……

  却……

  ”为何这样用?

  结合投影理解“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写作手法(拟人、比喻)的体悟;

  ④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通过读书体悟语言的优美;

  4、比赛读课文;

  5、分别说说你自己喜欢的松树“奇”在何处。(相机板书:优美

  挺秀

  独特)

  过渡:黄山的松树就这几种姿态吗?

  【点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更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所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可见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者“在阅读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了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质量的提高。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自由设计造型:我是一棵松(可用舞蹈动作、绘画、组合等等方式)

  2、齐读;

  3、根据概括完成板书“千姿百态”;

  4、欣赏黄山松树。

  【点评】: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与其说是理解课文词语,还不如说是一个课堂中间休息,学生经过前一段的集中学习,大脑有些疲倦了,此刻的“活动”不仅将“千姿百态”演活了,更是学生的个性在同学们面前的一种释放。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导游竞选

  评选最佳导游

  【点评】:这是与课堂开头的一个呼应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检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展示。

  七、自己设计作业:

  1、去黄山旅游;

  2、画出黄山松树的姿态;

  3、收集更多的黄山资料;

  4、背诵;

  ………

  ………

  【点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课外就更应该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利用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来帮助理解某个知识点,亦或让刚刚获取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旧有知识和生活。

  课外延伸:完成作业,交流资料。(多媒体提供资料查寻)

  资料内容:1、黄山的来历;

  2、关于黄山的传说;

  3、有关黄山的诗词;

  4、有关黄山的名言;

  5、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

  ………

  ………

  【点评】:这是为学生打开的一扇门,下课铃声的响起并不标志着结束,恰恰相反,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真正的起点。

  附板书设计:

  20 黄 山 奇 松

  优美 迎客

  千 情

  姿 挺秀 陪客 深

  百 意

  态 独特 送客 重

  ………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黄山奇石》反思02-29

《黄山奇石》教学12-06

《黄山奇石》反思【荐】02-29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03-12

《黄山奇石》反思(推荐)02-29

[精品]《黄山奇石》教学实录03-13

《黄山奇石》反思15篇(实用)03-01

《黄山奇石》反思(必备15篇)03-01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优选9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