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导学案

时间:2024-03-14 22:01:4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色花》导学案

《金色花》导学案1

  【教师寄语】

  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能使知识精确——培根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体味抒发的感情,学习托物言情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诗句所含的感情。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

  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

  4、认知前提【知识链接】

  ①、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

  ②、散文诗: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沐()浴祈()祷()

  6、了解文学常识

  泰戈尔是(国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等,长篇小说有、《沉船》等。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7、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8、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体味抒发的感情,学习托物言情的写法)

  【预习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儿,看着你工作。

  ⑵、走到做dǎo()告的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二、填空:《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把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

  三、阅读,回答问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预习质疑】

  省略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文章写了几个优美的画面?用简洁语言概括。

  2、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旨及感情。

  3、语言品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并品析。小组内交流

  拓展迁移:仿照开头两句句式,通过联想,续写下面这首诗

  例句: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仿写:

  【练习反馈】(10分)

  1、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朗诵时应读出“妈妈”的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朗诵时应读出“孩子”的语气。

  3、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4、学习了这首散文诗,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主题,模仿这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

  【课后反思】

  省略

《金色花》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泰戈尔,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

  2、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3、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难点

  1、在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的同时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一、预学单(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笑嘻嘻()匿笑()沐浴()林荫()祷告()

  嗅到()罗摩衍那()

  2、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匿笑:

  (2)祷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范仲淹的一首诗,让桐庐与“潇洒”一词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锦绣山水乃温磐家园/人人参于慈善,个个奉献爱心(摘自社区标语)

  B、此处请掉头/有酒即无舵,早晚要闯祸/出租车侯车区,请勿停车(摘自交通警示语)

  C、物化天宝,陇上江南/美丽三亚,浪迹天涯/东方商阜,时尚水都(摘自旅行社广告)

  D、你是花季的蓓蕾,你是展翅的雄鹰,明天是你们的世界,一切因你们而光辉/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摘自赠言)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人生

  如茶,有时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B。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

  B、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D。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

  二、互动单(课堂)

  探究点一:文中写了“我”与母亲的哪几次嬉戏?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探究点二: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探究点三: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练习

  6、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7、阅读全文,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8、体会下列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对比朗读一:(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改动)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对比朗读二:(原文)我不告诉你,妈妈。(改动)我不告诉你。

  四、课后练习

  是的结尾是:“我不告诉你,妈妈。”但是如果孩子要告诉妈妈,不让妈妈担心,他(她)

  怎么给妈妈说?试着写出来。

  五、反思总结(困惑或收获)

【《金色花》导学案】相关文章:

《老王》导学案03-07

枣儿导学案12-16

《秋天》导学案12-17

(精选)《秋天》导学案02-29

《背影》导学案02-29

《太阳》导学案02-28

《论语》导学案03-14

梅花魂导学案11-02

《春望》导学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