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2 23:13:4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1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茨威格的介绍,结识了大名鼎鼎的雕刻艺术大师罗丹,了解了成功的秘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师:(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

  生:(齐声回答)都德。

  师:为什么?

  生: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师:好!现在哪位同学给大家简介一下这四位大作家呢?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师:(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甲:(朗读1~4自然段)

  生乙:(朗读5~6自然段)

  生丙:(朗读7~8自然段)

  师:(范读9~10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生: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师:大家考虑一个题,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生: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生: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生:还有“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博学善辩。

  师:非常准确。(板书:博学善辩)接着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生:“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生:“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师: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生: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师:好!(板书:热情豪放)大家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第一位客人是谁呢?

  生:屠格涅夫。(板书:屠格涅夫)

  师:“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

  生:不一般。

  师:那么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生: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师:一系列的相同点,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这样写“一箭双雕”,同时表现了两个人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生: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生: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生: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师: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生:博学多识。

  生:老年持重。

  师:不错。(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按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依次来的是都德和左拉。(板书:都德左拉)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同桌讨论一下,找出对这两位作家进行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并用短语概括一下二人的思想可行性特征。

  生:(同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大家讨论得很认真。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生: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生: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师:好!(板书:幽默健淡活泼开朗沉默寡言坚毅聪慧)我有一个疑问,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随便看一个人,能不能通过他的头看出他是聪慧还是愚蠢、坚强还是软弱?

  生:不能。

  师: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

  生: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师:很好!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抓住了这四位作家的不同性格特征,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谁能具体地说一说呢?

  生: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出示莫泊桑肖像投影片):大家试着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呢?

  生:莫泊桑高高的个子……

  师:我们通过看莫泊桑面部的画像,能看出高高的个子来吗?

  生:(笑)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亲。

  师:不错。我们再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福楼拜打开门,一看是莫泊桑,他一下子抱住了莫泊桑,“啊,莫泊桑!真没想到是你呀!”然后,拉着莫泊桑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叫着:“大家快看呀,我们的莫泊桑来了!”刚刚爬完六层楼还在气喘吁吁的莫泊桑还没等站稳,就被福楼拜拉着做了一次小跑练习。莫泊桑面对着热情的们,十分高兴,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楼拜的身后。

  生: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柔的声调慢慢地讲着:“莫泊桑,好久不见了,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你家谈论文学史方面的事吗?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呀?”莫泊桑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忙,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大家对我新写的这部小说提意见,还希望您对我多加指导!”屠格涅夫喜爱地看着莫泊桑笑了。

  生:刚才在对这几位作家介绍时,我们已经知道福楼拜比莫泊桑大29岁,而且莫泊桑在创造上受福楼拜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我先做一个假设,假设这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这时门铃响了,都德说:“中国有句古话‘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们看,准保是莫泊桑来了!”门开了,果真是莫泊桑,他拥抱着福楼拜,不住地叫着“老师”。都德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想不到福楼拜竟有这么优秀的弟子,你看他浓眉大眼,气质非凡,像不像当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生:左拉歪坐在沙发上,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腕。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过得好吗?”“好,谢谢!”说完左拉又恢复了刚才的动作,观察着每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都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来展开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今天的作业是写一段文字,通过肖像、语言、行动描写表现班级里一位同学的思想性格特征。下节课找同学来读,让大家来猜你写的是谁,如果一下子就猜对了,那说明你写得很成功!下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2

  (一)导入

  师:在经过了周一到周五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后,星期天对于大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休息。

  生:放松。

  师:那同学们是怎么安排你的星期天的?

  生:做作业。

  生: 玩。

  生:走亲戚。

  ……

  师:看来每个人对于星期天都有自己不同的安排,都有可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那么有这样一个星期天,在一位大名人家里,陆续来了一批名人。这些名人各具神采。有一位作家拿着笔和纸在一角用文字给每位到来者画速写,真是精彩纷呈!他就像摄影师,及时而又准确地捕捉住每一个人独特的形象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研读这篇速写妙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板书题目)

  (二)检测预习

  师:同学们来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齐)莫泊桑

  师:谁来介绍一下莫泊桑?

  生: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师出示作者幻灯片)

  师:好,同学们一定要把作者的介绍积累下来。下面先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指一名学生起来读)

  生:1、了解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师:在研读课文之前,检测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幻灯片,找学生起来读字词)

  简陋 白皙

  滑稽 轮廓

  捋胡子 头颅

  脚踝 荒谬

  义愤填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们来研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核心人物、依次出场的人物以及出场的标志性词语。

  (生读课文,四分钟)

  师:同学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生:星期天。

  师:地点呢?

  生:福楼拜家。

  师:恩,福楼拜家,还能再准确一点吗?

  生: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师:非常正确。那核心人物是谁?

  生:福楼拜。

  师:客人们都有谁?

  生: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师:恩,那这些客人是一块来的么?

  生:不是。

  师:你是怎么知道不是一块来的的,有什么依据吗?

  生:课文中说“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齐)时间顺序。

  师:全文就好像一出舞台剧,几位作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场,使得文章层次井然,结构清晰。

  (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

  师: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

  生:(齐声回答)都德。

  师:为什么?

  生: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师:好!现在哪位同学给大家简介一下这四位大作家呢?

  (生做介绍,然后师出示幻灯片)

  福楼拜 (1821—1880)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屠格涅夫 (1818—1883)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前夜》等。

  都德 (1840—1897)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小东西》等。

  左拉 (1840—1902)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小酒店》、《萌芽》等。

  师:作者莫泊桑,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文章。

  (四)深入研讨,合作探究

  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

  师: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师:你看这些朋友都是些什么人啊?

  生:大作家。

  师: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怎么样?

  生:在欧洲文坛上地位非常高。

  师:大家考虑一个题,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师:正确,肖像描写我们有时也说外貌描写,但肖像描写更注重对人物五官的刻画。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师:肖像特征?

  生:“蓝色的大眼睛”

  师:非常好。都找到了没?在第四自然段。

  生:找着了,下面还有“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师:对,语言特点呢?

  生: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博学。

  师:恩,博学睿智。

  师:动作特征?

  生:“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师:“福楼拜作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他也太活跃了是吧?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生: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师板书: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

  师:好,我们一块总结出了福楼拜的特点,下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和行动分别有何特点,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

  (生小组讨论,每组组长分别汇报)

  生:屠格涅夫,肖像是白皙的脸。

  语言:“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 ”

  性格: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生: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语言: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性格:活跃,健谈,厌恶腐朽。

  生: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个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锐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语言: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性格: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看来大家都对这几位作家非常熟悉了,那我们看一下这幅图片,你能认出这些人物分别是谁吗?(幻灯片出示课本插图)

  生:站着的是屠格涅夫,仰坐着的是屠格涅夫,大胡子的是都德,旁边那个短胡子的是左拉。

  师:那左拉后面还站着一个人,那会是谁呢?

  生:有可能是作者莫泊桑。

  师:恩。短短的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而且每一位作家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作者在表现人物时能够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兼顾人物各有不同的性格,做到了同中有异,同中显异。在对四位作家进行肖像描写时,最详细最具体的是左拉、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构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其个性差异。动作描写,福楼拜较详细,其次是左拉。这样的人物刻画显得生动、丰富,错落有致,摇曳多姿,人物形象自然令人过目难忘。

  师:我有一个疑问,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随便看一个人,能不能通过他的头看出他是聪慧还是愚蠢、坚强还是软弱?

  生:不能。

  师: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其中。表达自己观点或主观感受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来着?

  生:议论

  师:抒发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呢?

  生:抒情。

  师:本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找出来。并考虑一下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

  师:给大家提示一点,上册的时候我们学过《月亮上的足迹》,当时讲课的时候曾经分析过:某年某月某日某事某课某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还记得吧?这是一个议论性的句子啊,作用是什么来着?

  生:奥,深化中心!

  生:画龙点睛!

  师:对呀,再联系一下本课的这些句子。其实它们的作用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的是吧?谁起来说一下?

  生:有助于加深读者认识;表明作者感情倾向,深化文章主题。

  师:非常好,在这里看一下老师给你们总结的答案。你们注意做笔记。

  (师出示幻灯片)

  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快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共同的趣味,相同的文学主张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师: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同时本文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了一些抒情和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五)大展身手

  师:所有的文学大师都非常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我们来欣赏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肖像描写。(出示托尔斯泰画像)宽阔的脑门儿上深刻着一道皱纹,雪白的眉毛丛生,长老似的胡须让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来。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自二十岁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事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呀!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出示莫泊桑肖像投影片)大家试着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注意要求要精于观察:抓住特征,有别他人。长于描绘:用词准确,个性鲜明。

  (生练习)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完了,谁想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呀?

  生:莫泊桑有一副严肃的面庞,在他那发达的脑门上镶嵌着一团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突然被人从额头上开始切一直到鼻子尖儿才停止。这张长方形的脸的上半部分,覆盖着八字胡,黑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透着十分严肃的目光,他那看起来很厚的下唇使上唇高高的翘起,被厚密的胡子给遮住了。

  师:恩,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切出来的,真形象。

  生:他有一个大汉似的身材……

  师:先等一下,仅从头像你能看出大汉似的身材?

  生:(笑)我想象的。

  师:好,继续。

  生:他的头发永远是竖立着的,他那对眼睛里放射出来的是探寻真理的目光,他的鼻子像是被蜜蜂蛰了一下肿肿的,在那肿肿的鼻子下长了一片茂密的丛林,丛林成八字形排列,在那丛林下隐藏着一张嘴,再下面是他那瘦削的下巴。

  生:他头部被乌黑的短发覆盖着,在那发达的脑门上眉头稍稍皱着,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放出严肃而又慈祥的气息。鼻子下留着浓密的八字胡,一直延伸到腮边,嘴巴不带一点微笑,整张脸看起来非常严肃。

  师:恩,同学们写得非常好,老师在这里也写了一下,你可以比较一下。有些同学写的很好,老师自愧不如。

  (教师示范: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亲。)

  师:本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结识了福楼拜、左拉、都德、屠格涅夫等作家,领略了文学大师的风采。然而,要想真正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来增加我们的智慧,今天的学习只能是个开始。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来展开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回去以你的同学为模特,抓住人物的特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描写,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不要出现他的名字,下节课我们展示一下看看通过你的文字同学们能否猜出他是谁?好,下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3

  出示相关字词,要求学生将拼音标注在书上,小声读课文,说一说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位作家?

  字词:√魅力(mèi)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鉴赏(jiàn)√白皙(xī) 白净。√琐事(suǒ) 细小零碎的事。√钦佩(qīn) 敬重佩服。脚踝(huái)滑稽(jī)√戏谑(xuè) 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轮廓(kuò)√捋(luō) 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荒谬(miù)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博学多识:学问丰富,见识广。√一拍即合:比喻很容易一致。寻欢作乐√忘乎所以:形容因骄傲自满而得意忘形。√义愤填膺(yīng) 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文中出现了几位作家?

  生:四位。

  生:五位。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是四位,有的同学认为是五位?

  生:不仅有文中出现的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位,还有作者莫泊桑自己。

  师:对,虽然莫泊桑没有出现在文章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用心观察。那么这几位作家是如何登场的呢?

  生:“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师:从这些句子判断,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作家串连在一起?

  生:时间顺序。

  师:那么,作者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什么关系呢?

  生: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讲述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福楼拜让莫泊桑写一百篇有关牛的散文。莫泊桑觉得很为难,福楼拜启发他——拉着重物上坡的牛、拉着空车下坡的牛、吃饱的牛、挨饿的牛、被阳光暴晒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牛……都有着不同的神态、动作,你如果仔细观察到了这些内容,把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写一百篇文章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福楼拜是让莫泊桑去观察,而不仅仅停留在看上。“看”和“观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莫泊桑努力去观察生活,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小说家。他的创作时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却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号称法国短篇小说巨匠。……简介其余作家,这些都是当时欧洲及至世界闻名的大作家。

  本文的结构安排同样别具匠心,请问大家这个聚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抢答)

  生:星期天

  师:地点?

  生: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公寓)

  师:出场人物?

  生:以福楼拜为中心,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依次上场。

  师:整篇文章描写的就好像一个舞台剧。舞台就是哪里?

  生:福楼拜家里。

  师:而这些大作家们就象一个个演员一样依次登场,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性格。请看,这是我们书上的插图,描绘了文中各位作家的风采。这里面描绘了五位作家,谁是作者莫泊桑?

  生:后面站立者。

  师:下面我给其余作家标上代号(按从右至左顺序)A、B、C、D,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根据文中的描写,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谁?

  学生说出各自答案,意见出现分歧。

  师:大家意见有了分歧,应当从课文中寻找证明。

  生:A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高卢式的大胡子”是什么样子?

  师:八字胡。

  生:那A可能是屠格涅夫。

  生: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

  师:为什么?

  生:因为书上说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发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实际上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读第4节前两句话。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

  师:为什么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这说明了什么?

  生:屠格涅夫也善于思考。

  师:仅仅是善于思考吗?

  生: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读,第9节从开头至“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生:他是个个性张扬,热情外向的人。

  师:他还以什么品质令人敬佩?

  生:博学多识。

  师:那么B和C是谁?

  生:B是左拉。书上描写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这都符合画上B的样子。

  师:在作者对左拉的描写中,展现了他的哪些个性?

  生:聪慧、坚强。

  师:他的性格仅仅如此吗?请大家注意,当他的话被别人打断时,他有什么表现?

  生:“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师: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个性特点?

  生:温和。

  师:那么C就是都德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文中找出能证明我们观点的语句。

  生:“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

  读第6节最后一句话。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文中他的手势最大。

  师:文中体现了他的什么个性特征?

  生:活跃、好动。

  师:还有什么?

  读第5节。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也关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师: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幅速写画。我想起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说一位法国画家画一幅肖像画要用四年时间,你用放大镜一照,蓝色的血管和毛孔都清晰可见。你们觉得谁的艺术价值更高?

  生:那位画家。

  师:那么照这样说,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照相机,分辨率越高就越有价值?你们觉得画家也好、作家也好,描绘人物时只需要表现人物的外貌、体型就可以了吗?

  生:莫泊桑的作品艺术价值更高,因为他还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师: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语句。

  生:屠格涅夫“但是不管什么事一经他的嘴讲出来,就都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生:都德“不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

  师:这里作者的用词也很有特色。“几句话”和“轮廓”之间是什么关系?“轮廓”指什么?

  生:简单的线条组成的话。

  师:所以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表达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也怎么样?

  生:准确。

  生:左拉“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问题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生:福楼拜“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朗读第9段。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

  今天的作业就是描绘一位老师或同学,要学习文中的写法,不仅写出他的外貌特征,也要表现出他的个性特征来。周一我们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他所描写的对象。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反思03-08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反思15篇(通用)03-08

《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同步练习03-04

我们家的星期天作文01-19

(热)我们家的星期天作文01-19

蒲公英课堂实录05-05

《吆喝》课堂实录03-06

《春》课堂实录03-07

散步课堂实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