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故事

时间:2024-03-10 16:34:38 好文 我要投稿

诚信的故事

诚信的故事1

  我相信大家身边也有诚信的故事。当然,我身边也有了。

诚信的`故事

  比如:那天我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爸爸给了我五元钱让我去买雪糕,可我用了三元钱买的冰棒,但回到家却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骗了爸爸,爸爸相信了。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可是我很难受,所以我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还向爸爸认了错。爸爸开始打算生气,可过了一会却温柔地对我说:“没关系,不过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再一次次地犯错误了。”我说:“我一定会做到的,您放心吧!”

  说了这句话我的心里的“大石头”好像掉了下来,我觉得轻松了许多。大家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的小朋友呀!

诚信的故事2

  我在小学时代曾有这么一件难忘的事情。

  一个夏天的下午,五点多钟了,太阳还是“老当益壮”,脸上泛着红光,不肯退休。我和往日一样,带着满头的臭汗回了家。刚进门我就说起今天下午令我自豪的恶作剧:“我们玩‘捉迷藏’,轮到小林捉时,我们偷偷溜了,他现在还在那儿找我们呢!”我一边擦汗一边兴高采烈地说。“他最傻了,我们走了他都不知道。”我心里十分得意。小林是我同学,平时十分老实,我们背后都叫他“傻蛋”。

  可爸爸越听越来气,沉下脸说:“去,把真相告诉他,并向他道歉!”“为什么?”“因为你欺骗了你的朋友!”爸爸怒不可遏地叫道。不,这太丢人了!“快点!”爸爸缓慢而不可违抗地说。“这……天都快黑了,他……他肯定回家了。”我在作最后的抗争。“那就到他家道歉!”“哦……”我嗫嚅道。我拗不过爸爸,“哎!也真是的……”我十分不情愿地挪出了门。

  傍晚的太阳把油纸般透明的薄云变成了彩霞,而暮色正慢慢笼罩大地,远处的景物逐渐变得模糊。我边走边烦躁地拍蚊子,“真是扫兴的一天!他一定回去了。”我想着空无一人的场地。走着走着,慢慢到了。突然,小林从旁边蹿出来,一把抓住我:“终于抓到你了!”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小林真的还在这儿!我心里十分矛盾:“道歉未免…太丢人了,可他竟为这到现在…唉!”我觉得对不住他,心中有些惭愧自责,往日捉弄他的`情景一幕幕展现在眼前。“你怎么啦?”看着发愣的我,他禁不住地问。“对…对不起,我们骗了你,自己…先走了。”我有些结巴,声音也越来越小。“走,回家吧。”我轻轻地说。“走!”他并不在意,毫无发现被欺骗后通常有的怨恨。

  刚回到家,爸爸就问:“你向小林道歉了吗?”“道歉了。”“你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吗?”“知道。”“狼来了并不可怕,失去诚信最可怕。”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或许道理太深,不过,这会有用的。吃饭吧。”我红着脸,觉得无地自容。

  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伙伴们无一例外地陷入深深的沉默中,好久没人说话。

  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人捉弄小林了。我们也不觉得他傻了,因为傻的不是他,而是我们。

诚信的故事3

  诚信,是文明的花朵,将这个社会装扮得和谐美丽;诚信,是信用的枝干,支撑起人格的大树;诚信,是美丽的彩虹,架起人们心灵间的桥梁。

  今天,我阅读了人民日报少年网上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故事是这样的:街上有两家水果店,一家卖得便宜,所以生意很好,但另一家价格略高,所以顾客很少。但很快大家发现便宜的这家总是缺斤短两,所以这家的顾客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关门。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历史上关于诚信的事例。想必大家都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吧?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根本,若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曾子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孩子心中种下了诚信的种子。

  人民日日报少年网上的故事的末尾还有一段这样的话:有缺点不可惧,只要诚实待人,大家会包容你的.缺点;如果不讲诚信,优点也会逐渐被遗忘。

  这段话揭示了故事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也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同学。西西是我同桌,她比较文静,属于默默无闻不起眼的那类。但是相处久了,大家发现她只要答应过的事情总会认真做好。慢慢地,她在大家心里成了特别值得信赖的人。她的朋友也渐渐多起来。当老师要在班里要在班里选一个保管班级财务的人时,我们全班都一致推荐了西西。是啊,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给他人安全感,一个人讲诚信,还有谁不愿与她做朋友呢?还有什么不能托付呢?

  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诚信就是金字招牌。我们只有守住这块金子招牌,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诚信的故事4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讲究诚实从善,可在我的身边却有一些不好的行为。

  开学了,老师说让每人捐书,就会有更多的书看。我拿着书,飞奔到教室把书放到书架上,看书架上已经放满了,心想:我捐一本别人也捐一本,这样就会越来越多的`书看了。刚开学几天倒还好,过一段时间书越来越少,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同学拿着一本书看了一下,觉得这本书好看,就放进了书包,到放学时他还把书装进自己的书包。

  还有一次我去游泳,看见一位大人拉着两个小孩,那两个小孩都需要买票,收银员阿姨问那位大人:“你要几张票?“那位阿姨回答道:“两张。”我想那两个小孩都不要票吗?我肯定也不要。我正想对妈妈说,恰好到我们了,收银阿姨又开始询问,妈妈直接说两张。我才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不要为了一点小便宜,而失去了诚信啊!”听了妈妈的讲解,我顿时明白什么。

  在人生道路上,会发生许多事,我们一定要做到做好事、讲诚信。该舍弃自己的利益时,一定要舍弃。

诚信的故事5

  生活,是跳动的音符,是缤纷的画卷,是辽阔的原野,更是暖心的咖啡。是她,教我懂得了诚信。

  那已经是四年级的事情了。天空晴朗得令人感到十分舒畅,又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发数学测验卷。测验卷一张张地发放到同学们的手上,而我却像其他没领到测验卷的同学一样,心“扑腾腾”直跳。终于,一张试卷掉到了我的桌面。紧张的我把测验卷一翻,简直把我吓坏了,鲜红的大大的100出现在我的目光中,我又赶紧把测验卷翻了过去,害怕同学们拿我的测验卷去对答案,如果让他们发现老师改错了哪里,那我的100分就泡汤了!

  同桌拿着测验卷回到了座位,便笑着咧开了嘴地问我:“哎,你多少分呀!给我看看!”我思索了一会儿,“好吧,但我只能告诉你我多少分,但不能给你看。”“那到底多少分呀!快告诉我嘛!”“100分而已”“而已,你……”同桌话还没说完,铃声便响了起来。数学老师站上讲台,说:“这次测验只有一位同学的了100分,所以都要加油呀!现在我们开始评讲测验卷”。

  老师把测验卷一题一题地详细地解析,当老师讲到计算题“0101”时,我惊呆了,我的答案“02”和正确答案“001”不相同啊!我再一次核对一番,还是不对,我想我是粗心大意把乘号看成加号了。我悄悄地问同桌,“我有一题,老师改错了,该怎么办呀!”她居然毫不犹豫地说:“把错的答案涂了再写上对的不就行了吗!”我震惊了,心想: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但是……铃声又响了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一窝蜂涌上讲台,一个一个地跟老师说自己测验卷哪里改错了,要加上几分。老师便大声的说:“由于这次测验卷大部分是同学帮忙改的,难免有些出错所以如果有出错的'话赶快上来纠正。”我沉默了许久,如果听同桌的话把错的悄悄改过来,那真的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终于,我拿起测验卷坚定地朝讲台方向走去,让老师把那一分减掉,老师惊讶的说:“只有同学上来找我加分,而你却上来找我减分,不错,真是个诚实的孩子!”

  拿着那张99分的测验卷,迈着轻松的步伐走下讲台,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搬走了。由100分变成99分,我用了1分换了我一辈子的诚信,看来我还是赚了。

  虽然那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是那次,让我懂得的诚信。

诚信的故事6

  随着新年欢快的钟声敲响,我的典当当铺开业了!它能典当世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除钱物之外,友谊、亲情等都可以典当,包括灵魂。

  我兴高采烈地走进店铺,等待人们的光顾,不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目光呆滞,满面愁云,一看就知道他在事业上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我心中暗喜,走过去满脸堆笑地问:“请问您要典当什么?”在我向他介绍了典当店铺的作用之后,他表示愿意用诚信来换取他事业上的一次辉煌,我把诚信从他的灵魂中取出,装在玻璃瓶中,尽管现在是白天,可诚信的光辉是那么的耀眼。

  我的生意越来越火爆。

  此时,走过来一位青年,他穿着西装,带着名贵的手表,一看就知道他出身于大户人家。他满心欢喜地向我讲述了他那邪恶而又令我欣喜的念头:他的父亲是某公司的董事长,如今因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典当诚信,帮助他顺顺利利、正正当当的登上董事长这个席位。

  唉,无知的人们哪!

  我十分欣喜又带着几分伤感地把他灵魂中的诚信放入玻璃瓶中。已经得到两份诚信了,这可以帮助我达到事业的巅峰,但我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当我正陷入深深的沉思的时候,一个稚嫩的声音把我拉回到了现实。“叔叔!”那是一个小男孩,他无邪的眼睛在看着我,我的心头立刻浮现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小男孩的旁边站着一位中年妇女,没等我开口,她用欢快的语气说:“我要用诚信换取······”

  哦!

  我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这句话让我的`心支离破碎。诚信,这世上的人已经不需要诚信了。

  我心灰意冷地关闭了当铺。人是贪得无厌的,为了利益,有些人不惜出卖自己的诚信,人生中最重要的诚信,这种人还有什么资格存在于这个社会?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人们还执迷不悟,他们最终会被这个没有诚信、黑暗的社会所吞没······

诚信的故事7

  在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件关于诚信的故事,它让我记忆犹新,也是这一件事情让我知道了诚信的重要和价值。

  那个时候,我的成绩一般,但每次考试从没有低过八十分。有一次语文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看了看成绩,发现没有上80分,心慌慌地想:怎么办?我这次只考了76分回去怎么跟妈妈交代呀,这回可“死”惨了!回到了家,妈妈还在做饭,问了一句:“宇子,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我装作非常镇定的样子,说:“开……开心啊。”声音较低,身体还不由自主地动了几下。“好勒,那你就快去学习吧!”我走进房间,坐在床上沉思着,要不要把试卷给妈妈看呢?老师需要家长在试卷上签上名字。这时我心中的两个天使出现了——一位善良天使,一位黑暗天使。这两位天使可以帮助我做选择,可是善良和黑暗天使之间,我只能选择一种,我的内心在挣扎,在我沉默时,两位天使吵起来了。在他们叽里呱啦的'争吵中,我选择了黑暗天使。

  夜深了,我也已经入睡了。可是在梦中,我也忘不掉那一张卷子,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第二天,我把卷子交给了老师,她看了后,对我说:“你怎么没签字呢?”没办法,我把事情的一切讲给了老师。然后,她又认真地告诉我:“黄金有价,诚信无价。”晚上放学回到家,我没有丝毫犹豫,把试卷给妈妈检查,她告诉了我错题解答的方法,问我以后还会不会错,然后在试卷上签了名字。

  老师说的没错,“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它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诚信的故事8

  曾参杀猪的故事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据记载,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他的后裔。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十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样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貌,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

  今日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日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忙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参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曾参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当像曾参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我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我的子女和整个社会。由此可见古代的圣贤们是多么重视诚信的教育啊!

诚信的故事9

  今天我在健康书上看到了一个诚信的故事,我给大家慢慢道来。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国王,他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而自己也没有皇子,于是他准备从城里寻找一位可以当国王的人,他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粒花的种子,两个月后,谁的.花种子开出的花最美丽,谁就当国王。

  两个月后的期限到了,孩子们纷纷拿着自己的花盆到约定的地点,每一朵花都开得十分美丽。国王左看看摇摇头,右看看摇摇头。这时他的眼光放在了一个少年的身上,这个少年的花盆里,除了黝黑的土,什么也没有,而这个少年当了国王。

  原来是这样的,国王给每个孩子发的都是被炒熟的种子,不可能发出芽来,国王就是为了找一个十分有诚信的人来接替他,才会这么做的。

  听完了这个故事大概应该知道了诚信是人必不可少的吧,当一个人连诚信都没有了,那么何以与人相处呢?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诚信,这样别人才能踏踏实实的跟你做朋友,你的父母也会十分信任你,做一个有诚信的好人吧。

诚信的故事10

  晏殊信誉树立的故事

  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能够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以往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所以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理解皇帝的复试时,把情景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相比较我们有的同学为了得到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就徇x舞弊,抄袭夹带偷看等舞弊,我们要感到汗颜。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之后皇帝了解到这个情景,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诚信的故事11

  (一)有关诚信的故事: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二)有关诚信的.故事: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三)有关诚信的故事: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诚信的故事12

  街上有一家饭店,叫做“诚信饭店”。据说这家饭店的所有食物都是真材实料,无半点掺假,而且价格公道,老板为人随和,诚信守诺,去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因而饭店口碑极好,生意兴隆,经久不衰。许多羡慕的人都想进入饭店当徒弟,或者当个服务员,但是这家店的老板却死活不同意,说家传秘技不可外传,要传也要传给有缘人。这番话让饭店更加神秘了,人们对老板也有了一种更高的敬重感。

  老刘就是这家饭店的老板,传言他白手起家,经历坎坷艰辛,终于腰缠万贯。向他求经请教的人数不胜数,自然也少不了贵重礼品,但老刘每次都摆摆手,说只传给有缘人,然后将礼品还给人家,他的行为又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啧啧称赞,信誉度也就更高了。

  最近,老刘却破天荒地收了一个徒弟——小李,街坊间议论纷纷,谁也不知道老刘为何破例,各自推测。

  老刘收了小李当徒弟,却只让小李当一天的徒弟,而且只能看不能说也不要问,小李当然不想错过这唯一的机会,哪怕只有一天,他也爽快地答应了。

  清早,小李跟着老刘去菜市场转悠,老刘四处询问,东瞅西望,可就是不买。小李很纳闷:师父不买菜,哪来的材料啊?他刚想问,却想起了那个要求,强忍住了,继续跟在老刘身后。终于,老刘东拐西拐,走进了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面有一个人和一车肉食、蔬菜等食材,小李跟着老刘走了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那不是菜市场著名的地下食贩——王大仁吗?小李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的谈话,终于听出了个大概,原来诚信饭店的食材才不是真材实料,而是低劣的食材,只不过伪装得比较好而已,油也是对人身体有害的地沟油,小李有些惊讶,一言不发地跟着老刘回去。

  回到饭店,厨房很快就紧张地忙碌了起来。接近晌午时分,饭店里已经满座了,四处洋溢着饭菜的香味。食品安全部门的'部长和他的几个同事也在这儿吃饭,这无疑是一个免费广告。部长老孙吃完饭走到柜台付款时,却有一张一百元的假钞夹在里面,收银员刚要开口,一旁的老刘赶紧一边接过钱,一边将几张零钱递过去,满脸堆笑道:“孙总,这是找您的钱,您慢走。”老孙满意地点点头,挺着个大肚子走了。小李在一旁,觉得一阵恶心。

  下午,王大仁来要食材钱了,老刘赶紧笑着将钱双手奉上,小李看到,里面夹有那张百元假钞。身旁的人们看见了,又称赞道:“看看,老刘多守承诺啊,真是好人。”小李终于忍受不了,独自走开了。

  傍晚时分,老刘的一天终于要结束了,小李却不见了踪影,只给老刘留下了一张纸条:师父,我走了。当初的拜师礼您就留着吧——纸条的上方压着一条中华烟和一瓶五粮液。

诚信的故事13

  人生离不开诚信友爱,和谐的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世界更离不开诚信友爱。

  诚信像我们那明亮的眼睛,让我们看清了这个五彩的世界;诚信像我们那勤劳的双手,让我们创造出自己的天地;诚信像我们那坚毅的脚;让我们走过了无数艰难。人类因有诚信而得到了高尚,社会因有诚信而得到了发展,世界因有诚信而得到了发展。而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我们小学生也要讲诚信,以成信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友爱,充满阳光!我们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更应该把“诚信”两个字牢牢的记在心上,因为只有拥有诚信才能在学好知识、学好文化的同时学会做人。拥有了诚信,我们便自己的人生涂上了一层永久鲜艳的色彩!

  想要拥有诚信,就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真诚待人、守时守信、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

  说到做到都是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吧!

  爱,使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使我们的家园充满温馨,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使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

  在我们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友爱是一声甜甜的问候,给我们无比的甜蜜,友爱是一种尊重,给了我们强烈的自尊,友爱里渗透着同学之间的理解,友爱交会着师生间的宽容,友爱是一颗颗美好心灵沟通的桥梁,友爱更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因为这种友爱,我们才能感受到阳光的灿烂,空气的清新,校园的美丽和生活的充实;因为这种友爱,我们才会得到学习的.乐趣,嬉戏的欢乐,收获的喜悦和童年的美好!

  因为这种友爱,我们才有人生坚实的起步和童年美好的遐想!

  同学们,珍惜这份友爱,好好把握今天,相信大家的明天会更精彩!

  让我们人人到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一份真情,让诚信友爱之花处处盛开,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

诚信的故事14

  宋濂谨守诚信

  宋濂是明初的文学家,官居学士,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提出做文章的风格要与道德内涵一致。他自幼守信好学,一生勤学不辍。

  他自我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十分好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借来看,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一天拼命的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为诚实守信,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时值隆冬腊月,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有火来取暖?宋濂手指冻的都无法屈伸,仍然坚持连夜抄书。抄完了书,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决不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

  应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一心努力学习,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到了二十岁,他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但由于没有教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他就步行一百多里路,去找自我同乡中有成就的前辈请教。

  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前辈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准备上路时,他的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教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今日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教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他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一个人走在深山之中。当他到达教师家里时,四肢都冻僵了不能动弹,很长时间以后才有了知觉,教师赞叹地说:“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正是因为宋濂能坚守承诺,甘愿忍受穷苦,把艰苦的生活当作一种磨炼,一种对意志品质的考验,以苦为乐,他才能成就事业。他说道:“心中有足以使自我高兴的事,读书明理是最神圣的事情,所幸自我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这就是古人所追求和崇尚的君子的品德。

诚信的故事15

  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攻打曹操。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和东吴的都督周瑜经常在一块儿商量军情。可是,东吴的都督周瑜心地狭窒窄,不能容忍诸葛亮比自己高明,认为诸葛亮日后一定是东吴的'大祸害,就想设计害死他。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前来议事。他请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说只需三日。果然,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出三日后必有大雾,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了箭,还估计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诸葛亮轻摇羽扇潇洒地对鲁肃说:“你有所不知啊,我方才静听舱外箭雨之声,心中默数,算来此次曹贼所赠之箭应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一十一枝!”鲁肃听得张口结舌,心中暗想:“这人莫非神仙下凡?”不一会儿,小卒进来禀报,共得箭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

  鲁肃顿时大惊失色,诸葛亮虽多算了十一枝箭,但预算能精确到百位,却也非凡人可以企及的。鲁肃正要恭维一番,却见诸葛亮面色凝重,便不敢出声,想来他是为误差十一枝箭而懊恼。诸葛亮严肃地对小卒说:“你们仔细清点了吗?”在小卒眼里,诸葛亮就是神仙,见他脸色难看,吓得扑通跪下:“回禀先生确定细细清点了,不敢有分毫差错。”

  鲁肃严厉地对小卒喝道:“再去重新清点,检查一下船舷等处有没有查漏之箭。有错漏者军法从事!”小卒应声下去了。鲁肃诚恳地对诸葛亮说:“十二万多枝箭,先生只漏数了十一枝,我已经很佩服。偶有一两枝没有戳稳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难免的。先生何必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呢?”

  小卒再次来禀报,经过核实,仍旧只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箭。诸葛亮看着小卒的背影,长叹一声,坐倒在舱板上,神色很难看,好久没有说话。快到东吴水寨时,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对着鲁肃深深地鞠了一个大躬。鲁肃连忙起身还礼,说:“先生为什么对我行这么大的礼啊?”诸葛亮说:“我有一事相求,听声数箭一事,请代为保密,不要外传,我感激不尽。”

  鲁肃说:“先生真是个诚实的人啊!仅数差十一枝箭,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神仙一样高明了,您却为这件事感到惭愧,鲁肃佩服先生的为人,替先生保密就是。”鲁肃果然是诚信君子,听声数箭的事从未对任何人讲过。因此,历史上只有“草船借箭”而没有“听声数箭”的记录。

【诚信的故事】相关文章:

有关诚信故事03-09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通用16篇)11-23

诚信的作文09-20

诚信是金08-24

身边的优秀诚信04-03

生活需要诚信04-05

做人要有诚信04-07

关于诚信的作文05-06

关于诚信的作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