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08 09:47: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1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生:树多。

  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生:桂树多。

  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芬芳。你们知道它位于哪个省或者是自治区吗?

  生:在广西。

  师: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课文已经读过了,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于课文中的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指名读两组词语,第一组为地名,第二组为形容词,读后让学生两组词搭配起来学。)

  师:搭配得非常准确,说明你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想一想:“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有气势的样子。

  师:是说什么有气势啊?

  生:波浪。

  师:你们知道“波”是“波浪”的意思,“澜”呢?(生答不出来)“澜”这个字也是三点水旁,看来和水有关系,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现在谁能说说“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

  生:波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壮观,有气势。

  师:说得真准确,表达得真清楚。我们知道有的词语是极富有情意的,你能读出这个短语背后的情意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什么叫“峰峦雄伟”呢?“峰”——

  生:山峰。

  师:“峦”呢?

  生:山峦。

  师:那到底什么叫“峦”?你们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边做动作边说:峦,就是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山。)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词语:(出示: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谁会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现在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试试还会读吗?(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准确)

  师:朗读是要找感觉的,其实你不必刻意去想它怎么变音,摸索到一点规律后自然就读好了。我们再来看这组词语,你自己试试能不能读好。

  (生练习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词语和句子)

  师:接下来我想再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师:为什么课文是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呢?

  生:因为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讲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生:这样一来就把课文分成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第四自然段为一段。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依据是什么吗?

  生:第一自然段是总结。

  师:上来就总结吗?

  生:不是,是总述。

  生:接着是具体的叙述。

  师:与总起相对的应该是什么?

  生:分述。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读书把课文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总起、分述、总结。这样课文的结构咱们就理清楚了。(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2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师:昨天晚上,陆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看着课件,读着课文,感觉桂林山水确实风光旖旎。越读越有味。不知你们看后、听后会有什么感受?

  (放课文录音,同步演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片)

  师:能不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对漓江水的感受?

  生:静生:清生:绿生:秀

  师:用一个词说。

  生:水平如镜

  生:清澈见底

  生:绿如翡翠

  生:波平浪静

  生:晶莹透亮

  师:用一句话说。

  生:漓江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生:漓江的水秀丽无比。

  生: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很清,也很绿。

  生:漓江的水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

  师:那漓江的水怎么样呢?句子不完整,老师给你一个关联词“虽然~~~但是”,把句子补充完整。

  生:漓江的水虽然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但是给人梦幻般的柔和。

  师:了不起!下面我们能不能同样也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的.印象呢?

  生:奇生:秀生:险生:怪

  生:形态各异

  生:连绵不断

  生:怪石嶙峋

  生:危峰兀立

  生:形态万千

  生:绚丽多姿

  生:奇峰夹岸

  生:峰峦叠嶂

  生:桂林的山看上去像是神秘的仙境。

  生:桂林的山奇丽独特。

  生:桂林的山鬼斧神工,令人称奇。

  生:桂林的山峰峦叠嶂,引人入胜。

  生:桂林的山,一时孤峰直树,一时奇峰一片,时而山海峰林,时而平畴旷野。

  (评:通过听课文朗读,欣赏风光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诱发学生对山、水的固有体验,体味课文的节奏韵味,学生不仅获得了视觉美,领略到自然美,更感受到生活美。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产生审美情感,有关的心理活动也随之活跃。)

  (二)、潜心品读,品味生活,体验情感。

  师:同学们,作者荡舟漓江,领略了秀丽的山水,旖旎的风光后,发出了一句赞叹。打开书找一找,然后读一读。

  师:谁想读就站起来读。

  (三名学生读,教师与学生一同评价)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航行,人好象在画中游览一样。

  生:小船在碧绿的漓江上滑行,人就好象在画中游览。

  师:促使作者产生赞叹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句子说明。

  生:是因为作者看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师:“这样的山”是指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指怎样的水?找出句子。

  (学生分别找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读。)

  (评:紧紧抓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带动全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品味着作者的意趣,从而得到美的体验,感到课文语言如同己出,吟诵如吐心语。)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屏幕上的这些句子,把前后意思关联的话连起来。课件:桂林的山真奇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3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生: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有多少小朋友到过桂林?(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师: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一定想去的。李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文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板书课题)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好。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生自学课文)

  师: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生:第一小节课文写桂林的水。

  师:是写桂林的水吗?

  生: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板书:山和水)第二节呢?

  生:写桂林的水。

  师:(板书:水)第三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

  师:(板书:山)第四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板书:山和水)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师:(板书: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画。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生:欣赏桂林山水。

  师:对的。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观看。

  师:观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赏的意思没说进去。

  生:观赏。

  师:对。大家跟我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生跟说)用“欣赏”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生: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师:对。因为音乐是听的,观赏的“观”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进行比较,既积累了词汇,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破从头讲起的程式,暂时搁下头一句不讲,抓主要内容讲,突出了重点。〕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

  师: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师: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师: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念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示范)

  生:(再念)

  师: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师范念)

  生:(齐念第二句)

  师: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齐念第三句)

  师: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生:不能。

  师: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运用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味文中意境。〕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师: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预习得好。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生:瑕。

  师: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生:无瑕的翡翠。

  师: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生:(念课文)。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4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师:我给写两个字,谁敢讲?别管我写什么。那位同学先举手,你起来,看我写什么。(教师板书“桂林”)请讲。

  生:桂林,在中国。

  师:(对另一举手的学生)你起来。

  生:桂林是我国的一个城市。

  师:对,在哪里?

  生:……

  师:(对另一生)在哪里?

  生:在广东的那边。

  师:往西说。广东往西到哪里了?

  生:在广西。

  师: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国家整个方位来看,在我们国家的西南。知道了吗?谁再来给讲讲这两个字?(教师板书“山水”)你说。

  生:山水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

  师:有山有水才叫山水吗?没山没水能叫山水不能?

  生:……

  师:我画了一幅画,上面就一片平地,有小树林有两间小草房,那叫不叫山水?

  生:不叫。

  师:你们答对了吗?

  生:答对了。

  师:错了。当然光看山是山,光看水是水。但是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指风景、风光。“桂林山水”描写的是桂林的什么?

  生:风光。

  师:对,山水画是什么画?

  生:风景画。

  师:有些诗人专爱写山水诗,那么他写诗的内容是什么?

  生:风景。

  师:描述风景描述风光。所以我刚才说有一幅画,画了一片平地,上面有小树林两间茅草房,也许还有两个在下棋。这也叫什么画?

  生:风景画。

  师:也叫山水画,别看它没山没水。当然这篇课文主要还是介如桂林的什么和什么?

  生:山和水

  师:因为桂林所以作为名胜,它主要是山和水。知道了吧?读过课文吗?

  生:读了。

  师:现在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最少每人能背会一段,背你最喜欢的一段。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师:读得差不多了吧?谁来朗诵一段,或背你背会的一段。

  生:(读第一段,语气不太好)

  师:我要求你朗诵。朗诵和背书的区别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朗诵要求有声有色,什么叫色?“有声”当然是指要有一种很好的声音,“有色”呢?你说。

  生:有感情。

  师:对了,有感情。有声有色,开始。

  生:(读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师:这个大海不够壮阔,(师有感情地示范此句)这才算怎样?

  生(齐):大。

  生:(读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静的西湖……”

  师: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教师示范读此句)一个要高昂,一个要柔美。重新开始。

  生:(读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静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你看见这么静的水,你心里舒服不舒服?

  生:舒服。

  师:(教师示范此句)你再读。

  生:(读文)“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好像你一点也不激动啊!水清得连江底的沙石都可以看见,你不激动、不惊喜吗?怎么表现自己内心的惊喜呢?(教师示范此句,此生学读)对,你要激动是奔放的状态;你要静就是比较柔比较慢。徐缓的柔和的;你要读惊奇的,就要比较快了,读。

  生:(读文)“漓江的水……岸在后移。”(其间教师又范读指导两个短句)

  师:好不好啊?

  生:好。

  师:大家一起来读,我给打拍子,人家唱歌打拍子,我们读书也打拍子。知道我手势的含意吗?其实你一看就懂。

  生:知道。

  (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教师手势指导)

  师:谁来再朗读这一段?你来,到前面,能背下来吗?

  生:背不下来。

  师:拿上书,开始。

  生:(读文)“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岸在后移。”(教师时有伴读和指导)

  师:因为你没背下来,所以表情就不好表达,还得惦记着下面是什么,谁行?最后一位女同学。

  生:(重读此段,此生感情表达较好)

  师:好,大家再来一次。注意啊,表现三种情感,第一种水静是欣慰;第二种水清是惊喜;第三种水绿是赞叹。好不好?

  生:好。(学生齐读此段)

  师:好,就像这样把这一段有声有色地再练习读一次,各读各的。(学生各自读文)谁觉得自己有进步?举手的都站起来。还有没有?你觉得自己有进步了,可以站起来,要敢于肯定自己,好了,大家再读一遍。(学生齐读此段,教师在关键处提示:欣慰、惊喜、赞叹)好,请坐。你们觉得这段课文写得好吗?

  生:好。

  师:我觉得不好,我觉得有多余的句子。这段是不是主要在写漓江,在写桂林的水,对不对?

  生:对。

  师:那写桂林的水就写桂林的水得了,还拉拉扯扯写什么“波澜壮阔的大海”,写“水平如静的西湖”干什么?写就直接写吧,写大海写西湖干什么?我觉得有点多余。你说呢?

  生:大海是非常浩瀚的,在这里写大海已经是很好的了,西湖也是美丽的,他是说桂林的山水比它们都要好。

  师:你是说桂林的山水比大海、比西湖要好?是这样吗?杭州的西湖如果不好为什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说。

  生:在这儿说漓江与大海一样,比大海……

  师:比大海还大?

  生:用大海来比喻桂林山水。

  师:不是比喻,你说。

  生:是漓江的水特别美,比大海还美。

  师:不一定是美,美和美是不一样的。

  生:就是写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水非常秀丽。

  师:好像还不是。大海有大海的美,西湖有西湖的美,那么漓江……你说。

  生:漓江的水有漓江自己的美。

  师:对了,漓江和它们都不一样。一个事物和别的事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什么?

  生:特点。

  师:看出来没有?

  生:看出来了。

  师:谁看出来了,你说。

  生:漓江的水静、清和绿。

  师:你用漓江“又……又……又”说一句话。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啊?

  生:对。

  师:对了,说西湖说大海,不是说漓江比它们都好,是各种景物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各自有各自的什么?

  生:特点。

  师:漓江的三个特点,第一个静。(教师板书“静”)第二个什么?(生答清,教师板书“清”)第三个什么?(生答绿)在课文表达绿的时候,还用了个什么词?

  生:翡翠。

  师:那是用翡翠的颜色来说漓江的水色,还有直接说它的颜色的句子。“舟行什么?”

  生:碧波上。

  师:对,哪个字是说绿的?

  生:碧。

  师:碧就是绿(教师在“静”、“清”后写“碧”)我在这里写“碧”行吗?

  生:行。

  师:好了,这一段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没有了。

  师:谁还想读或者背诵哪一段?

  生:我背的是最后一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师:多美呀!(教师有感情地重读此句,再重来。

  (此生接读此段,期间教师指点、示范)

  师:不错,大家一起来背。开始。(学生齐背诵此段,教师随机指导)再找个同学背一遍,你来。(此生重背此段,感情表达很好)多好啊!谁还来?你来。(另一生重背此段)

  师:越来越好,我真想再听你们背这一段。还想背吗?(生答想)好,大家一齐再背这段,开始。(学生齐背此段)

  师:刚才读第二段的时候,说那是写漓江,桂林的水是吧!第三段大家读过一次了,那是写桂林的什么?

  生:山。

  师:对,那这第四段写什么?你说。

  生:是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把山和水怎样?合在一块写。但我对作者的写法没有理解。合在一块写就合在一块写吧,比如一开始完全可以这样写:“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多好啊,还罗里罗嗦“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加四个“这样”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你说。

  生:这样的山很美,这样的水很静。

  师:不要四个“这样”就不美了?

  生:不要这几个“这样”就好像不是这样……(笑声)

  师:还没讲清楚,你说了一句绕口令。(笑声)

  生:“这样”是说桂林的山水很有特点。

  师:特点前面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为什么非得用四个“这样”来强调?你想起什么来了?

  生: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和别的山水特别不一样,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

  师:你心里明白但没说清楚。只有桂林的山配上桂林的水才能怎么样啊?

  生:美。

  师:对了。桂林的山你把它搬到戈壁滩上还美吗?

  生:不美。

  师:是啊,让戈壁的太阳一晒,大风一吹,过不了多久就成了秃山,再过多少年,风化了!桂林的水,漓江,你把它放到黄土高原上美吗?

  生:不美。

  师:又变成另一条黄河了。当然黄河有黄河的美,但还具有漓江“这样”静、清、绿的美吗?

  生:没有。

  师:所以“这样”的山配上“这样”的水才是桂林。对不对呀?

  生:对。

  师:这就告诉了我们,桂林的山离得开桂林的水吗?

  生:不能。

  师:桂林的水离得开桂林的山吗?

  生:离不开。

  师:它们山和水互相怎样呢?好像一个老太太和她的女儿相依为命是吗?

  生:是。

  师:这叫什么,山水……

  生:相依。(教师板书“山水相依”)

  师:对了,山水相依,谁也离不开谁。这是整体的关系,所以你不要单说桂林的山最美,也不要单说桂林的水最美。是桂林的山加上桂林的水,山水相依才最美。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那么课文的最后一句大家再朗读一遍。“真是……”

  生:(齐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山水相依的桂林才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三个字。

  生:画中游。

  师:对,(教师板书“画中游”)山水相依感觉像是在画中游。画中游,那么你在画中游览,你也变成这幅画中的什么啦?

  生:人物。

  师:画中人了。你们提前背了第四段,我们顺便就学了第四段。还有哪一段没有仔细读,仔细学呢?

  生:第三段。

  师:后边的那位同学,你举手要说什么?

  生:我读第三段。

  师:很好,大家注意,第三段是全课中比较难读的一段,大家注意听他读,也注意听我读,听我说,好吗?你开始吧!

  生:(背诵)我攀登过……

  师:要有声有色。再来。

  生: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师:泰山峰峦雄伟,你读得雄伟吗?想想刚才读大海波澜壮阔那句话是什么气势。再重来。

  生: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教师插范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教师插话:好多了!)游览过红叶似火的……

  师:“红叶似火”什么景象,到处一片红叶,层林尽染,多么壮美,(范读:红叶似火的香山)好,学着我读。

  生: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师:这样读,这山还奇吗?(范读:桂林的山真奇啊!)要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惊叹,(范读: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好,你再读。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师:他看见一座山,啊!像老人,心中一份惊奇;转眼一看,那一座又像一头巨象,心中更加惊奇;可是,一不小心又一座山,像骆驼。他心中越来越怎样?

  生:越来越惊奇。

  师:对呀!怎样表现这越来越惊奇?(教师打了三个手势,一个比一个高扬)懂了吗?跟着我的手势读。

  生:(读文,教师打了手势)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师: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是山奇的总结,听我怎么读(范读)你来。

  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插话:很好!)桂林的山真秀啊……

  师:“秀”是什么意思。

  生:秀丽。

  师:秀丽,那就赞美它,(范读:桂林的山真秀啊)那个“秀”后面的“啊”,读“哇”的音。大家看这里,这个“啊”作为语尾助词时它的读音有变。怎么变呢?跟前一个字的发音有关系。比如“桂林的山真奇啊,“啊”前面是“奇”字,“奇”字最后一个韵母是 “i”,就把 i 和 ɑ,快读在一起,读成“呀”的音;桂林的山真奇呀;“真秀啊”,“秀”字尾韵是 “u”,就读 “uɑ”,真秀哇;“真险啊”,“险”的尾韵是 “n”,就读 “nɑ”,真险哪。第二段的“真静”“真清”不变,还读 “ɑ”,因为不能把 “gɑ”拼成“嘎”来读,不符合语言习惯,所以还读 “ɑ”,但“真绿啊”,“绿”的尾韵是 “ü”,也要变读为“呀”的音。这是一点小小的规律,一般可以这样来变,有些例外,不说了。能记住就记住,记不住也没关系。(教师讲这段话时,顺手板书了一些拼音,从略)我打断你好半天,有意见了吧?(生笑一笑)好吧,你接着读。

  生:桂林的山真秀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师:这个“危峰”的“危”是什么意思?

  生:危险。

  师:是危险吗?“危楼高百尺”,你们学过的,危楼是危险的楼吗?

  生:高楼。

  师:对,危在这里当高讲。“兀立”,直直地立着。好读吧。

  生: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师:栽倒下来,你不害怕吗?

  生:怕。

  师:我听你读得一点也不怕!(笑声,教师范读)你再读(生读)你读这一次,我打断你这么多次,这么长时间,对不起!

  生:没关系!(众笑)

  师:为什么没关系。

  生:您教了我很多知识。(众笑)

  师:谢谢你。大家再来一起读、背,能背的就背。

  (学生各读、背)

  师:各自自己再练一次。(学生各自读练)

  师:这一段中有个“怪石嶙峋”是什么意思。

  生:奇形怪状的石头……

  师:奇形怪状的石头突出、裸露,一块叠着一块。好,下面我要问一句:谁有自信地读?自己站起来(学生纷纷站起),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好,请坐。刚才在研究桂林的水时,你们说他所以写大海写西湖,是告诉我们漓江有漓江的特点,这写桂林的山,又写泰山又写香山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还是告诉我们桂林的山和别处的山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桂林的山很有特点。那么谁告诉我这该怎么写?(指板书“静、清、碧”的下面)

  生:秀。

  师:上来就是“秀”吗?

  生:奇。

  师:奇(教师板书“奇”)还有什么?(生答秀,板书“秀”)还有一个?(生答险,板书“险”)是这三个字吗?对不对?

  生:对。

  师:那么现在合起来说,漓江的水有几个特点?

  生:三个。

  师:三个什么?

  生:又静又清又碧。

  师:桂林这一带的山三个特点,是什么?

  生:又奇又秀又险。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第一段还没有怎么读,现在开始。

  生:(齐读)“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作者是看着地图介绍漓江好,所以他才去,是这样吗?他是怎么去的,你说。

  生:他是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才去的。

  师:什么叫“甲天下”?

  生:天下第一。

  师:在天下数第一。甲、乙、丙、丁它排第一,对不对?

  生:对。

  师:名气大不大?

  生:大。

  师:也就是他听说这儿名气大,他才去的.。谁能找一个词,叫什么而来?或者叫什么名气?听说这儿有名气,他就去了。你说。

  生:闻名而来。

  师:可以,最好再换个词。你说。

  生:闻言。

  师:不是,我告诉你们一个词,(板书“慕名”)慕名而来,去干什么?荡漾在漓江上来干什么呀?

  生: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观赏。(板书“观赏”)什么叫观赏?“观”就是?

  生:看。

  师:“赏”是什么意思?

  生:欣赏。

  师:写“观看”就行了,还写“观赏”干嘛?你说。

  生:观赏就代表观看与欣赏。

  师:对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用欣赏这个词啊?

  生:给人欣赏的舒服的东西。

  师:什么样的东西使你感到舒服?

  生:美的。

  师:对,看这么美的,甲天下的,当然要欣赏。怎么去呢?是步行吗?

  生:乘船。

  师:(板书“荡舟”)我说荡舟行不行?

  生:行。

  师:荡什么舟?是大船吗?

  生:小舟。

  师:换一个字。

  生:木舟。

  师:再换一个。(板书“轻”)“轻舟”行不行啊?

  生:行。

  师:(指板书)读一下这一行,(生读“慕名观赏荡轻舟”)你们看这意思,这是要干什么呀?

  生:写诗。

  师:下面这一行(指静、清、碧),中间加两个词就是诗了,是不是啊?看我怎么加。(教师板书“水”)静静的水当然流起来是清流,(板书“流”)到处是绿悠悠的。(板书“悠悠”)把这一行读一下。生:(读板书)静水清流碧悠悠。

  师:第三行呢,是奇峰(板书“峰”),一个比一个秀美,互相争着美,那叫什么?(板书“竞”)“竞秀”是什么意思?看你美还是我美!这儿呢,他为什么感觉山险呢?因为拔地而起,(板书“拔地”)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看行不行。

  生:(读此行板书)奇峰竞秀拔地险。

  师:好,把整个板书读一下。

  生:(齐读)慕名观赏荡轻舟,静水清流碧悠悠。奇峰竞秀拔地险,山水相依画中游。”

  师:(指第一句诗)这是第几自然段?

  生:第一段。

  师:(指第二句诗)这是第几自然段?

  生:第二段。

  师:(指第三句诗,生答三;指第四句,生答四)明白没有?

  生:明白。

  师:现在把书扣起来,我让你们看一张图片,看这个图片使你想起了什么?(教师放桂林山水整体图片①)使你想起了课文中的哪些话?能背就背,不能背就看书说。看见这图片,你想起书上哪些句子,或哪个词?

  生:“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师:非常正确,谁还有?能想起别的句子吗?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形态万千。”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翡翠。”

  师:瑕是什么呀?

  生:干净。

  师:不是干净,无瑕才是干净。瑕是玉石上的瑕疵,也就是玉石上的斑点、污点、缺陷等等。无瑕就是没有这些缺点。绿得像无瑕的翡翠,多美呀,一大块没有任何缺陷的碧玉,铺在大地上!还有哪句?你说。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还有吗?

  生:“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还有吗?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就会栽倒下来。”

  师:谁还有!

  生:“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师:可以,不多说了,再看另一张。(教师换图②)这座山在桂林的市中心,叫伏波山,是不是危峰兀立,这就叫拔地而起,突然平地就起了一座山。你想起什么句子了?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师:好,请坐,再看看这张(教师换图③)你说。

  生:像骆驼。

  师:这就是驼峰山,在桂林的一个公园里面。再看这个。(换图④)你说。

  生:像大象。

  师:像大象,现在因为拍摄角度的问题,看不太清楚,其实前面是象鼻子,后面是大象的身子,还有小道可以上去。再看这个(换图⑤),这样的山怎么样啊?(生齐)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一座座……

  生: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师:跟咱这儿的山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咱们这儿的山都连着。好了,这一课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咱们该下课了吧!趁着大家有兴趣,咱们再读一次板书的诗吧!

  生:(齐读板书)

  慕名观赏荡轻舟,

  静水清流碧悠悠。

  奇峰竞秀拔地险,

  山水相依画中游。

  师:还有兴趣吗?(生答:有)我再给你写一首“桂林山水诗”想看吗?(生答:想)想看我就写出来(教师写诗)大家也来读一次。

  生:(齐读)

  幕名观赏荡舟行,

  静水清清碧玉凝。

  奇山含秀危峰险,

  人入画中更添情。

  师:好了,现在下课吧。

  【简评】

  这一节《桂林山水》,基本上就是在琅琅的书声中度过的,初步作了一下统计,学生各种形式的读书次数为:全文朗读一次,第一段朗读一次,第二段读背九次,第三段读背四次,第四段读背六次。读句就更多了,整堂课教师范读句子,学生学读随处可见,只第一个读第三段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多次指导读句,有的一句话读数次。在教师出示五张图片时,学生又读背了许多句子。这么多的次数,可以想见占用了多长的时间。教师舍得花大量时间这样反复地读,学生却越读越有兴味,其中是有道理的。首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句子结构特点突出,有层迭,有气势,读起来琅琅上口。课文的大多数句子极富描述性,很容易激发想象,产生内心视象,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容易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加上句子情感丰富而明显,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因此,学生百读不厌。教师正是根据课文内容的语言特色,设计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总思路。事实证明,效果很好。如果舍弃了读,而去分析,讲解,问答,则不但糟踏了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面且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在读的同时,教师随着读的内容,对一些关键词语或内容进行点拔,往往是三言两语,极其简单明快。这种点拨与贯穿全课的读相得益彰,是本课例的鲜明特点。

  教师在本节课用了图片投影。与一般情况不同的是,本节课是在读完、学完课文之后,教师投影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想象,然后读出或背出与课文有关的,或是正好能描述这些图片的句子。这种方法,并不是靠图像来理解语言,而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图像。教者向来主张“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这一课例在使用投影上也是一个明证。学生如果是先看了图再去学习语言,固然理解起来可能更容易一些,但那是通过观察而不是通过想象、思维,是通过非语文的照片形象而不是语言文字本身去解决问题,这是不是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本旨?学生看了图片,才知道桂林的山的特征:“哇!这就是拔地而起呀!”这样,还学习语言文字干什么?单从结果上看,似乎也同样理解了文字的蕴意,但过程不一样,效果肯定不同。因此要谨记:我们是在学语文。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散步课堂实录12-18

《背影》课堂实录03-03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03-03

《秋天》课堂实录02-29

蒲公英课堂实录05-05

“浮力”课堂实录03-04

《吆喝》课堂实录03-06

《春》课堂实录03-07

桂林山水的作文12-24

桂林山水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