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4-03-01 12:48:4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朱祁钰是怎么死的

朱祁钰是怎么死的?在明朝历史上有位身份非常特殊的皇帝,他便是景泰帝朱祁钰。他是明朝第七位皇帝,年仅三十岁就离奇去世,葬在了十三陵中。朱祁钰是怎么死的?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一一解谜。

  朱祁钰是怎么死的?1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变故,明英宗朱祁镇在御驾亲征瓦剌的时候被打败,朱祁镇自己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变”。

  当皇帝被俘的消息传至京城时,朝野震惊,人人自危。关键时刻,于谦、王文等大臣决定拥立朱祁镇的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大明王朝有了新的天子后,前线明军将士们就能放开手脚与瓦剌人火拼,而不用顾忌皇帝还拽在对方手里。

  朱祁钰上台后极大鼓舞了京城军民的士气。在随后展开的“北京保卫战”中,明军将士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在极不利的条件下逐渐扭转了局势,最终打败了入侵的瓦剌大军。

  一年后,瓦剌人觉得朱祁镇如今已是没什么价值的太上皇,留在手上反而是个烫手山芋,于是就将他放了回来。这事情对朱祁钰来说,显然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为了防止朱祁镇回归会对皇位造成威胁,朱祁钰下令将太上皇安排到南宫,并命锦衣卫严加看守。在此后七年时间里,朱祁镇就如同一个不带枷锁的囚徒,一直被困在南宫之中。

  朱祁镇、朱祁钰在从前情同手足,可是皇位之争却让两人变得形同陌路,甚至彼此仇视。朱祁钰在登基之初曾册封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并约定在自己百年后传位于朱见深。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将朱见深贬为沂王,改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此举严重损害了朱祁钰的威望,也使朝廷内部出现派系分裂。更郁闷的是,朱见济在景泰四年(1453年)就死掉了,朱祁钰费尽心思想留住皇位,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钰突患重病,无法上朝处理政务。于是,几位对朱祁钰心怀不满的大臣联手发动政变。他们前往南宫将被软禁了七年之久的朱祁镇接出,并拥立朱祁镇重新登上皇帝宝座。在寝宫中养病的朱祁钰听到外面的钟鼓声问周围人是怎么回事,周围人回答说:“是太上皇帝。”朱祁钰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好无奈地说:“哥哥做,好!”

  朱祁镇复辟后,朱祁钰被安排到西苑(今中 南 海)居住。不过仅一个月后,朱祁钰就莫名其妙死去了,终年二十九岁。按照明朝官方公布的死因,朱祁钰是病逝。然而通过历史文献以及当时诸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推断,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朱祁镇对朱祁钰的憎恨是毋庸置疑的。

  他复辟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诏痛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后来朱祁钰去世,朱祁镇下令按亲王礼将他葬于北京西山,并赐一个恶谥“戾”,时称“郕戾王”。

  第二,朱祁镇有加害朱祁钰的理由。

  朱祁钰在位八年,在此期间他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军事防务、水患治理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因此朱祁钰在朝廷上也有不少追随者。朱祁镇复辟后虽然“清洗”了一批朱祁钰的心腹大臣,但这种事情肯定是有漏网之鱼。朱祁镇自己通过政变复辟,他必然明白死灰也能复燃的道理。所以要防范威胁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威胁彻底不存在。

  第三,根据明朝官员杨瑄在《复辟录》中的记载:“上(朱祁镇)复宝位二三日间,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华殿。上喜见眉宇,呼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朱祁镇复辟后,朱祁钰病情并没有恶化,而是在逐渐好转。考虑到当时朱祁钰才29岁,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年龄,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变故,一般不至于突然病死。

  另一位叫陆釴的明朝官员则在《病逸漫记》中直接指出:“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陆釴是明朝人,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他有几个脑袋敢去诋毁皇帝?所以他的记载可信度应该很高。

  综上所述,朱祁钰之死虽说是个谜,但其实答案却已昭然若揭。

  朱祁钰是怎么死的?2

  明朝一共有16个皇帝,除了朱元璋、建文帝、还有朱祁钰以外都葬在了十三陵中。因为一共葬了13个皇帝,十三陵也是因此而得名的。我们知道,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他是是被安葬在了南京。建文帝则在一场大火中消失了,从此也没了踪影,所以说也没葬入十三陵。而另外一个皇帝是朱祁钰,朱祁钰这个皇帝还是很有争议的。

  为什么没有被葬入十三陵呢?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聊一下朱祁钰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还有他与他的哥哥朱祁镇之间的事情了。同样作为皇帝的孩子,朱祁钰并不受皇帝的喜爱。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养在了宫外,等到长大了才可以入京。能登上皇位对于朱祁钰来说更是遥不可及,而且一开始他也没想要坐上皇位。但是总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他还是坐上来皇帝的宝座,这一坐便再也不想下来了。

  因为当时瓦剌部落的入侵,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太平。为了抵抗这一次的侵略,朱祁镇就被太监王振怂恿御驾亲征。但是很不幸的是,朱祁镇被活捉了,沦为了俘虏。这个消息传到了朝廷上。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要不必然天下大乱。此时文武百官,都推荐朱祁钰登上皇位。突如其来的皇位让朱祁钰有些不知所措了,为了稳住当时的朝局,当时朱祁钰也表示,他坐上这皇位只是暂时代替朱祁镇管理国家,一旦把朱祁镇救回来,他就会把皇位还给他。可是一旦坐上皇位,谁又甘心在放弃呢?

  而且朱祁钰也有宏图大志,他想要展现自己治国才能,当然朱祁钰的确把国家治理的不错。这一坐上皇位便不想再下来了,谁想朱祁镇竟然逃了回来。但是,朱祁钰这时并不想让位。只好把朱祁镇给软禁了起来,朱祁镇对朱祁钰更是恨之入骨。

  只是后来朱祁钰身患重病,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最后也不能在上朝了,这时候文武百官也是非常着急。朱祁镇又夺得皇位,朱集镇恨透了朱祁钰。虽然当时朱祁钰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但是朱祁镇并不让御医给他医治。

  就这样看着朱祁钰的.身体越来越糟病入膏肓,最终去世了。所以都说是因为朱祁镇不让御医给朱祁钰治病,这才是朱祁钰的死因。毕竟朱祁钰曾经把朱祁镇软禁起来,霸占了他的皇位,朱祁镇对他也是非常愤恨的!所以朱祁钰最后也没能葬入皇陵。

  朱祁钰是怎么死的?3

  1、景泰帝朱祁钰,明朝第七任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弟。

  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明宣宗驾崩,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明英宗,封弟弟朱祁钰为郕王。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部首领也先发兵侵犯大明,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挟持下,御驾亲征,结果被也先俘获,史称“土木之变”。

  留守京城的众大臣拥立郕王朱祁钰即位,改元景泰,史称明代宗、景泰皇帝。

  景泰帝即位之初,励精图治,革除弊政。

  不久,明英宗被瓦剌部释放,返回京城,景泰帝尊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迁居南宫。

  景泰帝担心太上皇私下与大臣往来,于是对南宫出入人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实际上等于软禁了哥哥。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得了一场病。

  正月十六日夜,大将石亨、宦官曹吉祥趁机发动政变,拥立太上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南宫复辟”。

  明英宗复位之后,改元天顺,以“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的罪名,废黜景泰帝为郕王。

  当年二月十七日(一说十九日),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景泰帝病逝于宫中。

  2、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日录》等史料记录景泰帝死亡,仅仅用了一个“薨”字,却没有说明是何原因导致死亡。

  关于景泰帝的死亡,历来说法不一。

  一,病死

  《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帝的疾病“日渐沉重”,后不治而亡。

  不治而亡,也分两种:医治不好,还是不给医治?

  有一种说法就是,景泰帝被废后,明英宗禁止御医入宫为弟弟治病,导致景泰帝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明英宗担心弟弟会出现好转,最终选择了暗箱操作。

  二,勒死

  明孝宗时期的学者、翰林编修、皇帝侍读陆釴[yì] 道出了背后的惊天秘密,他在《病逸漫记》中记载:“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明末著名学者查继佐在《罪惟录》一书中,为陆釴的观点做了佐证: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希旨”的意思是迎合上司的意旨,看来幕后真凶正是明英宗朱祁镇本人。

  3、然而,无论哪种死法,史家对景泰帝之死都一直讳莫如深,这也更加佐证了此事和明英宗有直接关系。

  景泰帝死后,葬于公主墓地的西山。

  清代乾隆帝曾诏令为景泰帝立碑,并亲自题词:“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

  对景泰帝被害一说表示认同。

【朱祁钰是怎么死的】相关文章:

死之随想作文04-29

梦见自己被车压死12-17

中吕朱履曲03-01

梦见死羊是什么寓意12-18

没有穷死的,只有懒死的05-09

送葡萄致富的西祁村楹联集锦05-05

热带鱼如何养不会死04-29

死也是一种战斗的作文04-30

酬朱庆馀原文赏析12-18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