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3-12-19 12:14: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苏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为你打开一扇门》要点

江苏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中心思想:

  课文用散文诗的语句,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1、题目中“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和文中第2段的“你”指的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青少年读者”。用“你”好像作者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重点段落理解(第4段)

  (1)“形象的诠释”是什么意思?(关键词是“诠释”)

  用生动的形象来解释、说明

  (2)“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因为。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3).“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从语意角度入手)

  不能。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4).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解人生意义的人。

  (5)“很多人的共识”是什么?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重要的途径。

  (6).这段文字是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的?主要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掌握层次结构及内容)

  四层:

  ①第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②第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③第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④第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7)从表达上看,这段文字属于议论性文字。在阐述文学与人的关系时,明确表明了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引导青少年读者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3、句子赏析

  1、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深入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益处。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此句句式整齐,由实到虚,“一种”和“积累”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富有表现力。

  繁星

  中心思想:

  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作,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1、第3段是全文的重点,状写“我”在柔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前四句写“仰望”,第5——8句写“欲睡”,第9——10句写“沉睡”。

  2、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你认为“沉睡着”与“觉得”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

  苏教版初一学习方法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1)层次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2)词语串连法:如背《回忆我的母亲》后面两段,我们可以找出关联词语:母亲现在……

  我将……母亲是……只是……但是,正是……报答……尽忠……使……这是……一定……愿……。根据关联词语,串连成诵。

  3.支点法

  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如背《岳阳楼记》:先抓住警句,作为记忆支点,理清文脉,有助于快速记诵。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负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陋室铭》: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全文支点,再从三个层次理解记诵:(1)开头以类比方式点题——“陋室德馨”;(2)隐居生活:A.环境:苔痕……草色……;B.交往:谈笑……往来……;C.生活情趣:……调……阅……,无……无……;(3)类比作结:何陋之有?可见,支点法与层次串连法结合,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苏教版初一学习技巧

  1、多诵读,可以形成语感,以便以后做题速度快节约时间。

  2、多背记,可以背古诗文、优美语句、名言名句、名人事例等。

  3、多见识,广泛的阅读,多见识一下各种不同题材的文章。多复习,可以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形成知识一体化。

【江苏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江苏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12-19

七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知识点梳理12-18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知识点12-18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12-19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2-19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12-1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知识点12-18

七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的知识点归纳11-25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