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作文

时间:2023-11-29 19:59:45 好文 我要投稿

行万里路作文10篇(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行万里路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万里路作文10篇(精选)

行万里路作文1

  一个偶然的机会,晚饭时的电视节目让我认识了这位伟大的行者——雷殿生。他看起来已饱经风霜,满脸的皱纹和那长长的胡须,唯独那眼神始终深沉。他已有52岁,在他经历的时间里,有一半都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着。

  1963年,雷殿生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河畔的一个小山村。他13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15岁时父亲也跟着撒手人寰,从此他寄人篱下。直到他24岁,雷殿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行者徐霞客,他被徐霞客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两年后与徒步旅行家余纯顺的偶遇,更将他这种感动直接化为了走出去的“冲动”。但,下定决心以后雷殿生并未贸然前行,而是耐着性子,做了近10年的准备。那可是10年啊,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在长达10年的“准备期”中,他攒下了颇为可观的“小金库”,为了有一幅好身板,他每天坚持中长跑,吸收从余纯顺先生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教训,他直接去医院割掉了阑尾。

  于是,在1998年,雷殿生朝着他的梦想出发了,一路上,他经历千辛万苦,多次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段经历中,他磨掉了19个脚趾甲,穿烂了52双鞋。背上的帐篷便是他的家。雷殿生在行走的10年里没有修剪过头发,到他走完全程时头发已经是一米多长了,那时他才将长发剪去。当他在1998年开始迈出“十年中国行”的第一步时,吸引了大批媒体前来,当时他十分清晰地听到一句话从空中飘来“他不是神经病吧?”如此长的征途,考验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灵。在漫长的十年中,雷殿生有过多次想要放弃,原因不是他意志不坚定,而是别人的不理解,他也曾在无人区感到无助时嚎啕大哭过,可每当他从帐篷中走出来,阳光洒在他身上时,他就又会充满希望的走下去。

  在10年的时间里,他并不只是“走”。他一个人,搜集了中国最全面的民俗,生态,历史资料,沿途拍摄了四万多张照片,搜集了两吨重的图片,实物,许多路上用到的或遇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全部陈列在他自己开办的展览馆里。不止这些,他还写了百万多字的旅行日记,并结合回忆写下了《十年徒步中国》这本书。

  20xx年成为自唐朝以来首个徒步走出罗布泊的中国人,他是世界第一人,历时31天。

  他被评为评选为“首届十大徒步人物”,被誉为当代徐霞客。总行程81000余公里,可绕赤道两圈。

  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敢于为梦想迈出步伐,他勇于面对流言蜚语坚持到底,这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场对梦想的追逐。我们曾经都有过梦想,然后因为梦想的遥远而不断更改,降低梦想,以致现在的没有梦想。梦想不是儿戏,要敢于坚持,雷殿生用了十年时间去准备,用了十年时间去前行,用了二十年时间去实现。而他即将踏上新的旅程——丝绸之路。

  反观现在的我们,不应该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我们需要改变,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己优秀,因为他们是用来激励自己前行的标杆。我们不能耽于现状,要像雷殿生那样敢于梦想,敢于在不懈的努力中实现梦想。

行万里路作文2

  谈到语文素养,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四大要素。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不外乎三种:课内学习、课外大量阅读以及社会实践。依我浅见,社会实践基于课外大量阅读之上,而课内学习为的是给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说说课内学习。课堂上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细致严谨的阅读,从而使我们掌握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方法。然而,课本所能给予我们的,不论在阅读数量还是品质上,终究是有限的。若是仅仅囿于课本,认识就会被局限,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遑论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与思维的创新。

  再来谈谈社会实践。古语有云:“实践出真知。”就我们中学生而言,实践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提升。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自己所学融会贯通。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足迹踏遍五湖四海,将原先《水经》加注,扩充数十倍。

  我国现代作家老舍,语言幽默风趣,所著作品也多用北京土话,贴近百姓,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但若是郦道元没有熟读古代地理学名著,老舍没有与大家的切磋琢磨,又怎会有今日之成就?因此,以社会实践的方式提升语文素养也并不尽善尽美。

  所以,我认为,课外大量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培根曾经说过:“读书使人明智。”同时,读书也可以培养人的性格,提升人的修养。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遍观诸史,最后留下了“史家之绝唱”的傲骨;宋代文人苏轼,博览群书,最后留下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透;明代才子杨慎,号称“无书不读”,最后留下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洒脱。课外大量的阅读,不是没事做闲消遣,而是要扩充知识,增强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读书面要广。文史哲科普艺术等诸多方面均要涉猎,即便是浅尝辄止。其次,阅读要有选择。经典名著、诗文、思辨性较强的应放在首要位置。再次之,阅读要有策略。精读、略读、浅读、深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应有机结合。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够使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多一份底蕴,多一份优雅,多一份出尘,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明先生曾说:“知行合一”,然知行知行,便是以知为先,行为后。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大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成就品质人生!

  语文老师王侠点评:对材料的理解较为准确,语言朴素,思路明晰,逻辑严密,且能结合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地论证说理。体现出该生丰厚的阅读积淀与良好的阅读素养,是一篇规范的应试作文,也是一篇“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实践。

行万里路作文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当徐霞客走遍华夏大地,名山秀岭,吟诵出了这优美而经典的诗句,告诉我们五岳有多美,黄山有多美。但他还不甘心,偏要写下一部《徐霞客游记》,告诉世人祖国的河山有多么壮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人治学的名言在徐霞客这里得到淋漓的诠释——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旅行亦是为了开拓视野,涵养情怀,最终实现生命的提升。山之大,河之阔,林之秀,天地生灵之生机,入我耳目,涤我情怀,成诗成画成歌成赋;成王右军兰亭之飘逸,苏子瞻赤壁之超然,孟浩然杜子美洞庭之壮阔,成人生之情怀万种!

  那时,或许路是艰辛的,漫长的,但是每一步驻足真的都是一片镌刻生命的风景。

  江河不息,日月轮转,转眼已是车辆奔驰,飞机翔空的新世纪。先进的交通工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让旅游更便捷,亦让旅游成为一种产业,飞机客车可以组织庞大的旅游团体实现快速位移,我们这个民族终于可以实现古人所崇尚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了!

  然而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却发现我们的旅游变了味道。

  是的,我们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旅游,无处不在的旅游广告与景点介绍,激发着越来越多的人出行的欲望,甚至有人以此为理由写下了绝妙的辞职书:“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然而,我们今天的芸芸众生又是如何对待旅行的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后晒到网上炫耀。于是乎微博上,朋友圈里尽是你我曝晒的足迹,如盛宴狂欢。

  没错,旅游业在发达,旅游大军在日益壮大,这个民族每个人都在成为游客,然而,我们没有看到更多的徐霞客,看到更多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不朽的文字,告诉我们山河之美,人生之味,开阔我们的视野,启悟我们的生命。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赤裸裸的“炫耀”“攀比”,炫耀自己到过何处,攀比吃到何种美食,购得何种名品。

  无怪有家长感叹:“旅游好像已经成为孩子间相互比较的‘砝码’。出国游学是炫耀的资本,国内游也要有档次,近郊游则没有面子。”——孩子,又一代正茁壮成长的旅游大军——游人后浪推前浪,只有炫耀/攀比不相让!

  古人奢望的远足,在今天交通便捷的时代,本应成为提升自我的助力,为何变得如此苍白,恶俗?

  是尚富的心态,使旅游同名衣名包一样,成为自我标榜的手段?是自媒体的蛊惑,让我们寻求更吸引人的炫耀方式,刷自己的`存在感?还是文化素质的缺失,不懂风景名胜的内涵深蕴?抑或是这个社会利欲熏心为利是求的猎金者无底线无操守的鼓动,还是兼而有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旅游以高贵的品质,让旅游成为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之旅,成为丰富心灵的历程;让旅游努力留下文学的盛宴,而不是沦落成攀比炫耀的狂欢。

  是的,从今天起,让每一次出行都带上高尚的情怀,收获生命的启悟,不管是近是远,国内还是国外。

行万里路作文4

  四月二十三日是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生日,即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看到上面这些赤裸裸的统计数字,令我们惭愧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古训。宋朝刘彝阐述了读书与行路的关系“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他认为,只有全面吸收书本知识,具有渊博、扎实的文化素养,才能行走万里远的路程。不以读书为径,如何化知识为力量呢?何以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呢?又何如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呢?不读书,岂不是“行路难”?

  读书,入栀兰之庭。信息爆炸,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读书却可以让人进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净化超脱的心境,提高人的修养。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瑰宝。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如入栀兰之庭,久而久之自然就有栀兰之香。而今我们羡慕发达国家的国民素质与修养时,还在不停的刷微信朋友圈的我们在感叹之余,有没有想过读一本书呢?可见,高素质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的不断修为与熏陶,是要以读书为径,行于栀兰之间,才能得一身芬芳。

  获智,历千秋之事。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书却可以让我们跨越无限的时空,可以让我们身处果壳,心放宇宙。古代大儒,生不过百载,却可以纵论古今,横论天下,靠的就是书。这时光中的漂流瓶,他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为我们翻开往事的诗篇;书,是一个学者一生的.结晶,是精神的升华,承载着这一切的书为我们展现的,除了思想、理论、更是一幅幅鲜活的时代图画。从《雾都孤儿》中,我们可以一窥工业时代底层人民的心,从《双城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高潮时那种失控的款热,从是《茶馆》中我们可以看清旧社会对人民的毒害。我们无法亲身经历,却又好似身临其境。若不是假书之奇径,我们又如何能跨越古今,纵览这千秋之书呢?故此,读书获智,是传万世之宏业。

  补拙,能行万里路。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后天的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努力付出定当有所收获。中国经济发展固然快,但是许多公司只是昙花一现,百年以上的企业少之又少。而我们的邻国日本,百年以上,甚至二、三百年以上的企业,鳞次栉比。企业要想长久存在,最重要的,便是具有发展的眼光和长远的计划,这些能力,企业管理者不读上几百上千本书是根本得不到的,日本企业家年度数量是中国企业家的百倍,这其中的差距便是质的差距了。在老总们忙于应酬,为眼前利益不折手段甚至涸泽而渔时,有没有想过要多读几本书?可以见得,输出价值观,提高软实力,但不读书,如何向读书是我们十倍百倍的的人输出价值观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啊。

  作为一个自古爱书的民族,儒家思想覆盖整个地球的文明古国。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在书海中扬帆远航,行万里路程,从书本开始吧!只要付出一分辛苦读书,就能收学到一分知识和能力。

行万里路作文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博物馆有了一种特别的情结。上周末,各大购书网站开学促销,妈妈就开始为我和妹妹淘宝。在一旁做作业的我,两眼一斜,忽然几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博物馆里的中国》,我二话没说就嚷嚷着让妈妈买了下来。第二天新书就到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博物馆之旅”。

  继寒假那次南博之旅后,我便深刻地体会到了读万卷书相比行万里路的那份惬意。占地13万余平方米的南博,一院六馆,那一天我走得腿都快断了也只是走马观花,粗略地过了一遍馆藏宝贝而已。看书虽不能亲眼目睹,但却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我这两天的读书所获吧!

  我曾先后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但印象中似乎从未见过虎符,也许是我曾见过但已经淡忘了。虎符,又叫兵符,是中国古代帝王调动军队时用的凭证,传说是《封神榜》中那位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发明的。它最初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形状发生了变化,除了虎状的,还有麒麟、鱼、兔子、乌龟等形状。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许多与其相关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了。这些知识你在博物馆里是看不到的,也很难在导览器里听到。我在书中看到的这件虎符叫阳陵虎符,是秦始皇当年调动军队的兵符,它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阳陵虎符为铜质,长8。9厘米,高3。4厘米,分为左右两半,相合之后变成一只老虎的形状。小小虎符举足轻重,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件宝贝舞马衔杯纹银壶,它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我曾与它有过一面之缘,但想不到它还有着一段独特的身世呢!这件舞马衔杯纹银壶描绘了唐代特别的祝寿情景。古代的马不仅广泛地用于战争、交通、运输,还大量用于宫廷贵族的娱乐活动当中。而唐玄宗时期的舞马是最为特别的',当时皇宫里饲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生日那天它们便披金戴银,穿上漂亮的服饰翩翩起舞。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不停地旋转,此时领头的舞马便会从地上用嘴衔起盛满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寿,多有趣啊!除此我还从书里了解到,银壶两侧的舞马形象其实是做好了再焊接上去的,但在器物上却完全看不出来,可见古人的手艺是多么精湛啊!

  博物馆珍藏着文明的精髓,每一道纹饰都是一次文明的触碰,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爸爸说暑假计划一次北京故宫博物馆之旅,那我就好好做足功课吧!读好万卷书,就能更好地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作文6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时候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了!我对于这次的集体旅行充满期待……

  大巴车上,同学们欢声笑语,和导游哥哥互动做游戏。导游哥哥也很亲切,给大家普及当地文化风俗,分享快乐。瞧!路边的花儿开了,一团团,一簇簇,整齐地排列,有趣极了!草儿用它那柔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焕发出生机。不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竟下起了小雨。不知怎的,这雨并没有给我带来沉闷压抑的感受,而是让心平静了许多……

  我们第一站来到浙江绍兴,众所周知,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拥有2520年深厚的历史。刚到此地,浓浓的书卷气向我袭来。我们先前往沈园。关于沈园有一个爱情故事,陆游与表妹唐婉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却被陆母无情拆散,最后被迫休离。时隔数年后,二人各自成家,陆游在一个春日与唐婉邂逅。陆游忆起昔日的欢乐情景,不禁感慨万分,在圆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而唐婉无意发现后含泪和词一首。“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真是一段凄惨的爱情啊!沈园是南宋时一位姓沈的富翁的私家园林,这里保留了江南风光,绿树成荫,池水碧绿,楼台亭阁精致古典,春鸟鸣鸣,宛如一片仙境!

  走出沈园,过一条马路便来到鲁迅故居。它生动地再现鲁迅当年生活情境。我们参观了鲁迅家的客厅、书房、卧室以及厨房。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那是鲁迅幼年玩耍的地方。虽然现在的百草园杂草丛生,少了鲁迅笔下的何首乌、蝉虫、鸟雀、覆盆子,尽显一片荒芜,但是却带给人丰富的想象,“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感觉自己也成为了画中人!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第二站便来到杭州,杭州河网密布,地势低平,物产丰富,具有“鱼米之乡”和“人间天堂”之称。我们首先参观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我心中梦想的学府。它拥有许多分校区,而我们前去的是最大分校区——紫金港校区,占地3000余亩,极具现代化和生态园林化特点。浙大植被繁多,具有一些构思巧妙的艺术建筑。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月牙楼,它的外形并不像月牙,倒像是海绵宝宝里的蟹老板,哈哈真是有点滑稽!

  最后一个景点是西湖。西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景色秀丽优美,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一眼望去无边无际,云雾缭绕,湖的中心有座湖心亭,亭子的南面有“三潭映月”,每当月夜,月光洒向湖面,可见三处月影倒映在潭中。而湖边的雷峰山上有座雷峰塔,却于1920年倒塌,现在所见的雷峰塔是重建的,也别具特色。

  通过这次研学游活动,我不仅欣赏了秀美的景色,还收获了文化知识,更感受到同学们的浓浓温情!这是一次放松身心和充实内在的完美旅行,有惊喜也有困难,但是我很满足。

行万里路作文7

  假期,我们一家去了廿八都古镇。它位于浙江衢州市仙霞岭的高山深谷之中,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之处,这里绿水青山,青墙黛瓦,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我们去过了周庄、西塘等不少江南水乡古镇,但是这个廿八都却截然不同,她历史悠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她是藏在深山中的一株玫瑰,美丽、安静,而又神秘。

  古镇前有一个两丈高的独立城墙,城墙上一尊郑成功的铜像,身着战袍、手握宝剑、目视远方,显得正气凛然,势不可挡,我一下就被这个气势所折服!向下走200多米,就看见一条长长的枫溪河对面,一丛丛飞檐翘壁、青墙黛瓦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在四周的'山岭围绕中,显得格外幽静,刚刚下过雨,深山雾气袅绕,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又让我觉得有几分神秘感。我想,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镇!

  我们沿着长长的青砖街道前行,街道宽2米左右,两边都是房屋,屋后与街道有一条约30厘米宽的水流相隔,是从山上流淌下来的,自东向西,贯穿整个古镇,里面依稀看到有鱼儿在摆尾,有的居民蹲在门槛上洗着东西,真是“小桥流水人家”!两边建筑大多是商铺,象当铺、药堂、钱庄、洋行、茶馆、饭馆等,还有观音殿、执法公堂,都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式。通过一个弄堂走进去,有一个宅子非常豪华,有楼上楼下,有会议室,还有操练的院子,是民国时期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培训女特工的地方,戴笠是衢州江山人,他可真会找地方,躲在这个隐秘的地方培养了很多杀人不眨眼的女特工。

  我们还来到了郑成功的纪念馆,一尊郑成功像威猛地站在两门大炮之间!馆内介绍在明朝末年,为防守清兵进攻,郑成功率一千五百多人坐镇在廿八都,这里是通往福建、江西的必经之地,郑成功掌握廿八都特殊的地理形势,使敌人无法攻入,很好地守住了福建地区。郑成功热爱国家保护百姓,真是让人敬佩的民族英雄!

  通过郑成功事迹的介绍,我还了解到在唐朝末年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南下准备攻打福州时,被浙江、江西、福建边界的仙霞岭阻挡,就开辟了一条路叫仙霞古道,由此攻入福州。北宋时期在江南设都44个,仙霞古道上的小镇排到第28,所以被称为“廿八都”。这里是“东南咽喉”,成为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后来由主要的军事功能逐渐成为商旅要道,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

  一个小小的古镇,经历这么多的战乱,仍然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甚至小到屋檐、门楣上的雕刻也只是油漆脱落而已,真是让人赞叹!黄巢、郑成功,让我想到的是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的毅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激起我阅读和了解历史的兴趣,真是两全齐美啊!

行万里路作文8

  终于,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旅程。水声汩汩,晚风习习,行走了一天的太阳接近了西边的大地,却显得更大、更远、更红。那骄阳落在被晚风吹皱的水面上,碎成斑驳陆离的波光,轻盈的雾霭在水面上漂浮,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熟悉的校园,内心的欢乐无法平复。趴在桌上一闭眼,脑海中就闪现了一幅幅画面——

  学会观察生活

  早晨,随着孙妈一声令下,我们便如离弦的箭,“飞”向了大巴。一上车,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下,我不由得想起了昨天的采购:昨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购买今天烧烤所需的食材,我本以为这是一次可以光明正大出去玩的“好机会”,却不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对买菜一窍不通,硬是将四季豆当成了扁豆,竹叶菜看成了青菜,最后还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勉强完成了任务。

  想着想着,大巴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宝丰农庄,我不由觉得有时我们真的应该多观察生活,放下行李包,我们便开始分配任务。“我俩去洗菜,待会儿给你切吧!”“我来串肉。”“我负责生火!”……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大家的工作就步入正轨了,烤架上摆满了各种烤串,我们不停的刷油,翻面,刷料,在高温的炙烧下满头大汗,但也明白了不少烧烤的小知识:刷油不能过多,不然油会滴入碳内,产生有害气体;土豆、莲藕切薄点会更快烤熟;鸡翅中切开后再烤更入味……

  倾听自然的心跳

  离开了宝丰农庄后,我们又去了“印象林花”,走进“印象林花”,我迈出的脚步又惊疑地收回,像悠忽间闯进一个只能在心底神游的梦,脚下,是古朴又安详的田园小径;远处,一片浓重的`芬芳扑面而来。地,是五颜六色的。天,是湛蓝湛蓝的。近处几座茅草屋,玲玲珑珑,幽远沉静。这只能在画上、在书上、在古诗里寻觅到的景色,此时蓦地呈现于眼前,令我这个久居都市的现代人不禁忘了呼吸,只是倾听自然的心跳。

  让心态阳光起来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重返教室,孙妈给我们放了一部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还记得瑞德在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流逝。”是啊,希望是一个人一生最不该放弃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只管活一天是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他的生活实际上也就停止了。所以说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让心态阳光起来,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能不辜负功名尘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能看得清皓月繁星。

行万里路作文9

  人生,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路上的风景。而人生中最广阔,最美丽的风景,就在货真价实的旅行中。沈阳市普通市民李祥林、赵雅范夫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行万里路,一路上读着人生的万卷大书。看罢,不禁令人钦佩和敬仰。万里路与万卷书,都是我们想要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与读书,是丰富人生最好的两个手段,所以要让人生充满意义,那么旅行与读书一样重要。读书时借鉴他人的经历、阅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而旅行则是用双脚,双眼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人事实上游山西村

  是一个信息的集合体,你所了解见识的越多,你的人生就更丰富,更有意义,这种意义是直接获得的。

  然而,读完卷式与行万里路最大的差距是心态。读万卷书一一种毅力,腾出三余静下心来,几十年之后就可以博学。而行万里路需要你更多是魄力。当我看到我银行账户上的月显示为20万时,我知道,该出发了。这是上世纪嬉皮士所崇尚的.流浪精神,抛下领带,踢飞皮鞋,走出办公室,冲向辽阔的世界,听起来热血沸腾,但静下来仔细想象,这与破釜沉舟无异的举动是否太过无谋?丢下一切所拥有的,去旅行。上世纪的嬉皮士们为我们做出了答案。再不试试,就老了。人生苦短,耳顺之年也要有梦想。正如李祥林,赵雅范夫妇一样,为了一个周游的约定,两人于六十岁后半踏上了旅途。相较这把年纪的老人,抛去远大前程的年轻人似乎更令人费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辞职信道出了千万旅行者心中的梦想。谁人不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呢?去丰富自己,去见识博大。

  钱不是问题,心是问题。然而,许多年轻人对嬉皮士的态度却是向往而无奈,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我没钱!或我没有时间。事实上没钱也能出发!一位美国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用80美元环游了世界,这场旅行用时不到半年,他曾表示,自己不光希望用80美元环游世界,还希望如儒勒-凡尔纳小说中一样,用80天环游地球,可惜失败了。仔细分析他自述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也可以做到。一切旅费全部由路上的劳动换的,以一名水手的身份横渡太平洋,当个售票员跨越美洲,坐着狗拉雪橇扬雪西伯利亚。一切的行为都在向我们宣告:用心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去旅行吧!去见识万卷书中所描绘的广阔世界,将自己心中的梦想实现,将万里路,踩在脚下。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万里路,始于心灵踏出的一小步,始于脚下迈开的跬步,就可以迈向充满未知,富有挑战意义的未来。

行万里路作文10

  “亲爱的同学们,马上就要到肥东,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导游姐姐亲切的话语让我意识到,三天的研学游已经结束,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那个满载着欢声笑语启程的大巴上。

  梦回千年上河园

  历经了六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第一站便来到了有着千年历史的开封古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描绘了这里,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清明上河园呢?它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情景,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使我只想体会一下时光倒流过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中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种游览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园林,正对着大门的“清明上河图”壁画墙,穿着宋朝服饰工作人员,路上的车水马龙,坊市的喧闹繁华,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让我在这一刻仿佛生活在北宋,享受着这穿越的感觉。

  忆龙门石窟劫

  在得知去洛阳时,这个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到了才知道,自己对它的认知还是不够,香山和龙门山对峙,伊河从中川流而过。走进龙门,沿着笔直的大路向前走,便来到了万佛洞,石窟的四壁雕刻着约一万五千尊佛像,高者十余米,最小者只有两厘米,他们一个个盘腿而坐,双手合十,神态各异。看着这些佛像,我的心中也难免多了一份庄重和虔诚。

  但令我感到疑惑的是佛首的缺失,但随着导游姐姐的解释,疑惑变成了愤怒。一部分的损坏发生在八国联军时期,侵略者将可以运走的佛像全部搬走,对于运不走的,便将佛首凿下。但更多一部分,是屈服于金钱淫威的国人,洋人将这些文物的照片给国人,让国人将文物运出,以此来换取那远远低于国宝价值的为数不多的钱。这些愚昧的国人,毁坏了几百年历史的佛像,怎么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呢?希望后人可以正确认识到这些文物的价值,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让珍宝被摧毁。

  登嵩山少林寺

  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满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一说。山门门额悬挂的”少林寺”牌匾,是清朝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一进山门,只见“弥勒佛”被被供于佛龛中,后面立有韦陀像,神棒在握,是少林的护寺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穿过大雄宝殿,藏经阁。我们踏上了登山之途,山路两旁景色幽美,只叹时间有限,未能感受一览众山小。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结束,三天太短,不知何时才能重游这些千年古城。

【行万里路作文】相关文章:

行万里路作文10-15

乡情作文作文10-06

神秘的作文课作文09-28

作文05-05

小麦的作文02-16

倾吐作文02-16

盼归的作文02-16

怅然的作文02-17

在沙漠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