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

时间:2023-11-12 01:31:0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养蚕

养蚕1

  以前,我生活在加拿大,从来没养过一只蚕。今年,当春风轻轻地吹来的时候,科学老师送我一些像小菜籽似的蚕卵,我如获至宝。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带回家,用纸盒子给它们造了家,希望它们能变成一群可爱的蚕宝宝。

  我焦急地等啊等,可这些小卵却没有动静,也许是我不太有经验,这些蚕卵不但没有变成蚕,而且死去了,我伤心了好些日子……天渐渐地暖和起来,我看到同学养的蚕宝宝,心里痒痒的,就买了些活泼可爱的蚕宝宝来养。你看,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慢慢地蠕动着身子,好像正在悠闲地散步。它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嫩绿嫩绿的桑叶,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唱着快乐的歌。在课余时间,我会准备许多桑叶,因为听同学说,蚕只吃饱桑叶,就会在窝里很安静睡觉,这样蚕宝宝才能长得快。有一天,我发现蚕宝宝不吃也不动了,有些焦躁不安,于是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蚕的生长知识,才知道:蚕宝宝要经过四次蜕皮后,开始结茧了。那以后,我看到它们开始吃力地蠕动起身子,慢慢地把皮从头到尾蜕下来。每次蜕皮,蚕宝宝都会累得筋疲力尽。因此,一蜕完皮,它们就会开始大吃特吃,直到把肚-撑得鼓鼓的.为止,妈妈见此情景,笑着对我说:“你真是养了一群吃货哦!”

  由于受同学委托带养蚕,目前我一共养了80多只蚕。现在有20多只已经吐丝结茧了。它们先昂起头,慢慢地吐起丝来,一圈一圈地把自己绕起来,看着它们把自己一圈一圈地围得严严实实,慢慢变成了一个个椭圆型的各色丝球。我不禁想到了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赞美蚕的无私奉献精神。

  那几天,我看不见茧里的蚕,心里不再焦急,而是激动!因为我明白:它们变成蚕蛾,从茧子里面飞出来产下卵后,就结束宝贵的生命,无私地为人类奉献出制作丝绸的原料。这样的生命过程是我亲身经历的,它是多么得奇妙,多么地令人敬畏! 虽然蚕宝宝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却很受人们的喜爱和称颂。我想,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人学习蚕宝宝的无私奉献精神,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养蚕2

  4月12日星期日晴

  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学习养蚕,并把观察的结果记下来。

  今天我从老师那儿拿回来一张孵有蚕卵的纸,那些蚕卵只有芝麻粒那么大,灰黑色、较圆、中间有点瘪,还有点儿透明。老师说,这样的蚕卵能够变成蚕宝宝。为了让蚕宝宝有个好的生活环境,我和妈妈一起给它们搭了个小小的“窝”。我找来一个大大的面包纸盒,外面的图案是大红色的,因为我喜欢红色,所以我想蚕宝宝也会喜欢。这几天的天气比较冷,为了让蚕卵早一点儿孵成蚕宝宝,我还在里面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纸,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蚕卵放了进去。啊,可爱的'蚕宝宝们,我就等着你们的到来啦!

  4月16日星期四阴

  到今天为止,我的蚕卵纸上孵出了第六条蚕宝宝,我兴奋得不得了,赶紧催着妈妈去给它们找桑叶。我们去农大摘来了桑叶,因为天气还太冷,桑叶刚刚发出嫩芽。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桑叶放进“小窝”,蚕宝宝们很快就爬上桑叶吃了起来。不过,才吃了几口,它们又都从桑叶上爬了下来。一开始我和妈妈以为是蚕宝宝胃口小的原因,可是一整天,它们都不再碰那些桑叶。于是,我又换上了几张新鲜的桑叶,可它们还是看都不看,一个个没精打采很虚弱的样子。我非常着急,再这样下去,蚕宝宝非饿死不可,这可怎么办呢?

  妈妈向乡下的大外婆打电话“求救”。大外婆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她说,因为我们摘来的都是刚发芽的桑叶,营养不够,加上我们把桑叶放在纸上,水分都被吸光了,所以蚕宝宝不爱吃。弄清楚原因后,我和妈妈赶紧进行了“整改”,把蚕宝宝窝里的纸换成了保鲜膜,然后让大外婆支援我们,马上为我们带大桑叶来。

  4月17日星期五晴

  一大早,大外婆托人给我们带来了大桑叶。一放进新鲜的大桑叶,我就看见蚕宝宝们把头拱进去一上一下地大口大口吃起来。它们吃桑叶的声音就像下雨一样,“沙沙沙”,真好听!我也吁了一口气,总算是合它们的胃口了。到了晚上,我打开蚕宝宝的小盒子换桑叶,不禁惊呼起来:“妈妈,妈妈,你快来呀,我的蚕宝宝变大了!”真的,才一天时间,蚕宝宝就像吃了放大的药一样,足足大了一倍!我都不认识它们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条放在手心上,只觉得它身体肉滚滚的,蠕动起来,小爪子像软毛劂一样,弄得我痒痒的。太好了,我的蚕宝宝终于长大了!

养蚕3

  这学期的科学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养蚕。带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终于等到妈妈从网上给我买回来的学生科普养蚕套装,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养蚕之旅”。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裹,它们一个个长着黑乎乎的小眼睛,白白的身子在慢悠悠地移动着,可爱极了!看它们这么小,我心里面疑惑了,问妈妈:蚕这么小,真的能够养大吗?妈妈笑了笑告诉我说:“那是蚕宝宝,你现在要每天观察它们,负责它们的吃饭问题喔!”我胸有成竹地说:“ok!”

  我把蚕放在盒子里面,把桑叶平均分给它们,看见它们蠕动着又瘦又小的身子,好像在说:“这么多桑叶,我们可以大吃一顿啦!”第三天我就开始犯愁了,赠送的桑叶吃完了,怎么办呢?就询问爷爷,爷爷每过几天就带我一起摘桑叶,满满一大袋,我要把我的蚕养得最健康,最强壮。

  果然,经过几天不停地吃桑叶,它们黑黑的皮变成白色的,也长大了很多。它们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有时还把头抬得高高的,吃几天桑叶它们就不吃了,原来它们要退下旧皮,换上新装。过了20多天我的蚕开始发白了,已经长得和我的小拇指那么大小了,白白胖胖的身子扭来扭去,吃起桑叶来发出“哧哧”的响声,真好玩!每天放学回来,睡觉前我都要去看看它们,有时,我把桑叶放在蚕身上,蚕过一会儿就把桑叶咬了个洞,从洞里钻出头来,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多了不起,我开了一个天窗呢!”

  可是,突然有一天蚕宝宝开始不吃桑叶了,我非常着急,爷爷说它们要“上山”了,让我和他一起去准备一些小树枝,给它们搭一个支架,把它们放在上面。不到2天的时间它们就吐丝结茧了,它们好像越吐越密,把自己严严地包裹在了里面,最后成了一个椭圆形的白色蚕茧。听老师讲过蚕的`一生很短暂,蚕会变成飞蛾离开。一想到,我的蚕宝宝要离开我,我的心里面就有点难过。

  原来以为蚕就是每天不停地吃桑叶,什么也不用干,没有想到它们能够结出这么多美丽的茧,这让我想起“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短短一个多月,小小的蚕让我体会到了养蚕的无穷乐趣,也教会我如何照顾小动物,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养蚕4

  说起养蚕,也许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儿了。可是我却从唯一的一次“养蚕”经历中收获了许多。这“收获”当然不是“昨日入城市,归来‘金满筐’”,而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科学老师董老师发给了我们一些黑乎乎的小圆球,比芝麻还小。我问老师这是什么东西,老师回答道:“蚕卵呀!”哦!原来蚕卵是这个模样呀!可是,这么不起眼的“小芝麻”怎么可以养出肥肥、胖胖的蚕宝宝呢?我又问了老师,可是老师却说,养了之后就会知道的。

  回到家,我立刻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了一个鞋盒,在里面铺了几层纸巾,并在盒子上戳了几个小洞,就把“小芝麻”——蚕卵放了进去。第二天,我揭开盒盖,啊!我发现蚕卵已经成了空壳,旁边有几条黑黑的小虫子——蚁蚕在蠕动!我开心极了,赶紧拿出几片最嫩的.桑叶给它们吃,这些小家伙不停地吃着,噢,真馋,怪不得叫“馋宝宝”呢!爸爸告诉我,它们不停地吃桑叶,是为了把自己养得壮壮的,好吐丝结茧。

  蚕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了,饭量也越来越大,从以前的二、三片桑叶到现在的一天十几片、几十片。听,蚕宝宝在吃桑叶呢!“沙沙沙……”就像我们在教室里翻书、写字的声音一样,真好听!它们的身子越长越胖,越长越白。如果你用铅笔逗它,它还会翘起头,抬起身子,你可以趁机数一数它有几只脚,真好玩儿!

  等到有一天,蚕宝宝不吃又不动了,它就要吐丝作茧了。我给它们做了支架,好让它们爬上去结茧。过了一天,支架上便出现了一些杂乱无章的蚕丝,蚕宝宝被紧紧地裹在里头。再过几天,蚕丝居然渐渐有序起来,慢慢围成了一个个椭圆形的球——茧!茧壁越来越厚,蚕宝宝完全被包在里面。尽管我看不到蚕宝宝了,但是我知道它一定还在里面吐丝!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嘛!

  看着一个个洁白的蚕茧,我不禁想起了老师说的“养了之后你就会知道”,现在我的确知道了。大自然居然如此神奇!

  谁又知道,身上五彩缤纷的衣服,T台上光彩夺目的时装,几天前仅仅是一个个谁都不在意的“小芝麻”。我不禁又想起安徒生笔下那可怜又幸运的丑小鸭:谁又知道美丽高贵的白天鹅曾经是受人欺负的丑小鸭呢?我们人难道不是这样吗?谁知道我们明天有多灿烂,谁又知道辉煌的现在,过去是怎样的平庸呢?我相信,只要努力地成长,就会成功!一定是这样的!

养蚕5

  今年春天,我从别人家要回几条像棉线一样粗细的小蚕。刚开始它们的“饭量”并不大,几天也吃不了一片桑叶。我心里可着急了,心想像这样的吃手,你们何年何月才能长大。可我还是照旧每天好几次地为它们添加美食,并把吃剩的不新鲜的叶子拿掉。

  一周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蚕的“饭量”猛增。你给它们添加多少桑叶,它们就能吃掉多少,好像永远吃不饱似的。一周前的桑叶总是供过于求,冰箱里的余粮堆积如山,每天我要把不新鲜的桑叶扔掉许多,可现在成了供不应求,想让它们吃饱都成了问题。每条蚕都退了4、5次皮,由过去暗灰色变成白白胖胖的,足有铅笔那样粗,让人看了就觉得可爱,摸上去冰凉冰凉的,我中午放学后常常把它们放到我肚子上玩耍。

  这不,我把刚从学校摘回来的桑叶放上去,那些蚕就像几年没有进食一样,挥舞着那把大剪开始狼吞虎咽似的.大吃起来。而且还能听见响亮的沙沙的的声音。它们先用那把大剪在桑叶上剪一个大洞,这个洞恰好能让他们头部钻进去活动开,然后就用那把剪沿着刚才剪下的口子一圈一圈地往里剪,剪得十分整齐,就像是被锯子锯下似的。有的蚕不知是懒得咬这个洞还是饿得慌,就直接从桑叶锯齿似的边沿往里一圈一圈的往里吃。那声音此起彼伏,美妙极了,就像开了一场古典音乐会。这些“饿死鬼”似乎永远没有“酒足饭饱”的时候。这不,刚放上去的桑叶不到二分钟就被它们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一扫而光,不留任何作案痕迹。

  不久,它们开始作茧自缚,化蛹为蝶。它们首先挑选有利的地理位置——最好是拐角地带,进行安营扎寨。但它们不像食肉动物,没有宽容心,容不得其他同类靠近,它们能容忍别人,和它共处一室,有时会从一个茧里同时飞出两只蝶来。选好地方后,它们先在盒子拐角周围吐丝,构成三角地带,来固定“宫室”,不让“宫室”来回晃动,好像是生怕被风刮走似的。然后正式修建“宫室”,他们先修最外层,然后呆在里面头不停地来回晃动,一层一层往里修建,不大工夫,“宫室”就建好了,自己就被困在里面了。建好的“宫室”即使人用手往下坠都很费劲。

  养蚕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懂得了蚕的生活习性。还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宽容之心,更让我明白了:为了美好的明天,现在吃点苦,受点罪,也是必要的。

养蚕6

  春天又来了,“养蚕热”也来了。

  每天早上,校门口都有卖蚕的,好多同学都买了,看着那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我也忍不住买了几条。

  对蚕的了解我算是位门外汉,蚕有好多品种,我只分得清“光头蚕”和“白蚕”。出丝的多少跟品种没啥关系,最多也就是吐出的颜色不一样而已,可这次,我算是明白了给蚕分类的重要性。

  周三,我正在跳皮筋,突然,张恒捧着一个盒子,神秘兮兮地走过来说:“给你们看样东西”。说完,他把盒子递到我眼前:咦。好恶心啊!一坨绿色的液体,旁边还有一个白白的东西。我瞟了一眼就迅速收回目光。张恒笑嘻嘻地说:“史耀波的虎蚕把条咬死了”。我吃惊极了,不想信地说:“不会吧?蚕咬蚕”?心里想着:如果我的蚕里有虎蚕的话……回到教室后,我立刻把看似像虎蚕的蚕给隔离开了,呼,还好知道的早。

  仔细观察这些蚕,还真各有各的特点。那条最小的光头蚕经常抬起上半身,然后一动不动的,感觉像仰望或思考或发呆,我给它们起了三个名字:“桑叶里的守望者”、“思考者”和“呆呆”。有一条既像虎蚕又像光头蚕又像……反正就是品种不纯的蚕,有个“异于常蚕”的爱好:吃桑果。很多摘下的桑叶上都有青青的小桑果,有一次我在换桑叶时,把有桑果叶片也一块放了进去。当我去看时,它正趴在桑果上吃着呢!虽然桑果没桑叶吃得那么快,但它还是在半小时内吃完了果粒。或许桑果对它来说特好吃!因此我叫它“果果”。

  虽然蚕是我的心爱“宠物”,作为它的主人,我还是有责任教育它们!我给那四条蚕的伙食少得可怜:一天一夜加起来才和掌心一般大小。而给那条虎蚕的`待遇和它们也差不多,一天也就三个手指那么大的桑叶,不要说我小气哦!我是在教它们节约粮食!在此,我也“贡献”我的节约桑叶的绝招:1、适量。我估算了一下,一条幼蚕一天也就吃一个一元硬币面大小的桑叶,按蚕量配比就成。2、一片制。蚕吃食时,用的是“花心大萝卜”,东吃一点,西啃一点,桑叶多的话就会造成残渣多的现象。如果只放一片,浪费就少了。

  俗话说的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蚕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嘉奖!

  祝天下可爱的蚕宝宝们都‘受主宠爱、吃住无忧、化蛹成蝶’!

养蚕7

  我们学习了《蚕姑娘》这一课后,老师给了我们一些蚕宝宝让我们养,我高高兴兴地拿回家,用一个大大的纸盒子把它们装起来,放在桌上,一数,正好十八条。我在家做了一个钩子,捆扎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带到院子里的桑树下,钩了许多桑叶。我拿回家给它们吃了很多片桑叶,又把剩下的桑叶用湿毛巾裹上放入冰箱。我每天一回家就给它们喂许多吃的,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蚕宝宝肚子的前面有六条又细又小的.腿,肚子上没有腿,肚子的后面还有一些比前面大一些的腿。蚕宝宝就是靠前面的六条腿把桑叶夹住,嘴巴像一个小挖土机一样,把叶子往嘴巴里挖,不一会,一片桑叶就被它挖了一个月牙形的坑。蚕宝宝不停地吃,然后几次脱下皮后不到两个星期,它就变得像我的小手指一样粗了。三个星期后,有一些蚕宝宝就开始找到盒子的角落,开始吐丝结茧了。之后的几天,陆陆续续的又有一些蚕宝宝结茧了,直到最后所有的蚕宝宝都结了茧,它们的茧子有的是金黄色的,有的是淡黄色的,有的是淡淡的青绿色的,最多的是白色的。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茧子破了,飞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蛾姑娘,她们并不急着飞走,听说她们是要等产下卵后再走。

  看着这些白白胖胖的蛾姑娘,我很有成就感,心里高兴极了,对蚕的生长过程也有了很深的了解。这次养蚕太有意义了!

养蚕8

  我家养了几只蚕宝宝。刚从卵里钻出来的蚕宝宝又黑又小,它很爱吃桑叶,一天到晚都在吃。蚕宝宝的身子长长的,嘴巴又黑又圆,它的脚上还有小吸盘。过了几天,它把旧衣服换成了新衣服,就在换衣服之前,它用丝把自己固定住,然后再慢慢地爬出来。要是它吐了好几根丝在你的手里,嘿,那它还得重新再吐过。我问妈妈:“蚕宝宝要换几次衣服?”妈妈说:“要换四次。”我多想让蚕宝宝快点变得又白又胖呀!我看见一只蚕宝宝在吐丝,就仔细观察它,我发现他在吐丝的时候,背上的筋都变成了灰色的,妈妈说蚕宝宝在吐丝的时候应该把它放在一个有很多纸的地方,让他吐丝做茧。我看见它在做茧的时候,它的头转来转去,像是在找东西。我仔细的看着,看见了很多细细的丝,它先把嘴巴里的丝吐到一张纸上,再把丝吐到另一张纸上,在吐的过程中它的丝不会粘到自己身上,而且它的身子伸得长长的,像是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它现在已经有我的食指一样粗了,还变成了半透明。第二天一早,这只蚕宝宝已经变成了一个白白的'椭圆形的茧。我真希望另外的蚕宝宝也快点做茧。我把一个蚕茧轻轻地剪开,里面露出一只蚕蛹。一开始,我有点害怕,看见妈妈用手指轻轻地摸,我也跟着摸了起来,滑滑的、凉凉的,真舒服。

  蚕蛹的身子又长又黄,上面还有很多咖啡色的圆点。用手指轻轻碰它一下,它的身子就会扭来扭曲,很可笑。我每天都要看看蚕宝宝的蛹,看看他们什么时候会变成飞蛾!我发现有五只蛹已经变成飞蛾了。飞蛾的身子又白又胖,身子两侧有一对小小的翅膀,飞蛾的头部有一对触角,就像两根弯弯的眉毛。我问妈妈:“我的飞蛾为什么停在那儿,不飞呢?”妈妈说:“因为飞蛾的身子又大又重,飞不起来。”我把飞蛾全部移到一只鞋盒子里,真希望它们快点产卵呀!飞蛾开始产卵了。我高兴地每天都去看。我问妈妈:“飞蛾到什么时候会死?”妈妈说:“产完卵,飞蛾就会死。”我虽然没有看到飞蛾产卵时的样子,可我知道卵的变化过程:刚产出的卵是白色的,过了一天就变成了咖啡色的了,又过了几天,卵就变黑了。我耐心地等着,盼望着卵里钻出小蚕宝宝,我又可以养它们了。

养蚕9

  一、4月29日 周三 阴

  今天,我家住进了两位“小客人”。它们长得白白胖胖,还是妈妈最害怕的软体动物——蚕!小家伙们每天要吃十顿饭呢!我给它们起了个外号:“吃货”蚕宝,大的叫“肥宝”,小的叫“胖宝”。

  二、4月30日 周四 阴转晴

  今天早上,我发现“吃货”蚕宝们不吃也不喝,把我吓了一跳,那些桑叶可是我刚刚从楼下采来的新鲜桑叶啊!莫非那些桑叶有毒?所以赶紧把外婆叫了过来,外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看它们那不停扭动的身体和不舒服的样子,一定是生病了。我拿起晾衣杆就往门外狂奔(去给蚕宝宝们采桑叶),生怕回来晚了它们会生病。

  中午吃饭时,我才发现它们是在“脱衣服”,脱下来的皮黄黄的、硬硬的,蚕宝宝一定很开心,自己又长大了一岁。突然,我看到了一个“蚕头”,呀!蚕宝宝的头“跑”到这里来了?它们不是顶着脑袋在那吃桑叶吗?怎么多了个头?仔细一看,原来那是它们头上脱下来的皮,真是虚惊一场!

  三、5月1日 周五 阴

  今天,我仔细拿着蚕宝宝的.盒子研究了半天,发现盒子里的蚕宝宝身体两侧有一排小黑点,就去问科学杨老师,杨老师说:“那是他们的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怎么长到身体旁边了?而且还有那么多。我感到十分意外。

  下午时我发现脱皮后的蚕宝宝比原来大了2、3倍。外婆说:“蚕脱一次皮,长一岁。”

  四、5月2日 周六 晴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吃货”蚕宝们还贪睡哩!记得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把闹钟放在“Q蚕之家”(蚕宝宝的家)旁边,想看一看闹钟能不能把它们吵醒。没想到,肥宝悠闲地翻了个身,又继续做美梦。胖宝则把屁股一翘,拉了一坨屎,好像在说:“主人,别打扰我做美梦!”我气得暴跳如雷,肺都快气炸了:“你们还反了,不想起床,还对主人这么无礼,真是两只大懒蚕”!!!

  不仅是睡觉,它们还经常跟我玩捉迷藏呢!有一次我看见肥宝在贪婪地品尝嫩桑叶的美味,咦?胖宝呢?我吓了一跳,急忙在窝里翻来找去。终于,在一片卷叶子里发现了胖宝。

  肥宝可爱指数:萌萌哒。调皮指数:★★★★☆。胖宝可爱指数:Q萌。调皮指数:★★★★★。

  怎么样,我的“吃货”蚕宝们可爱吗?

养蚕10

  现在已是清爽怡人的初夏了,这几天我心里总是惦记着我可爱的蚕宝宝们。不!现在它们已经变成蚕蛾了。它们的孩子也降临这个世界了,好象许多黄色的小芝麻,紧紧地挨在一起。我天无数次地打开纸盒“看望”它们,虽然它们十分可爱,可我反而十分想念它们的妈妈和我相处的日子。

  暖融融的春天来了,那是开学不久,同学送给我几条小蚕,细黑的身体慢悠悠地蠕动,我把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纸盒里。

  每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看看它们有没有长大,我取来一片鲜嫩桑叶剪碎后喂给它们,只见小蚕头部上下摆动,嘴不停咀嚼,不一会儿功夫,就吃出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形状,并不断地扩大。

  蚕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有时一不注意,它们在晚上蜕去了皮,第二天我差点认不出来了。慢慢地变得又白又胖,我时常把蚕放在手背上,让它在我的小手里爬来爬去,这时我就十分高兴,感觉它是多么需要我的保护。

  有几天它们不吃不喝,我真是心急如焚,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那是蚕又要蜕皮了,而且告诉我,蚕蜕皮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听了十分心疼,可是也帮不上忙。

  经过我精心的喂养,蚕的身体变得晶莹透亮,好像身子里储满了水似的。它们行动开始越来越迟缓,看来是要结蚕了。

  有几条很快找到了结蚕的“宝地”,可是其中一条却东爬西逛,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做茧。后来竟然爬到了外面做了个非常透明的茧,因为它在这之前浪费了好多丝呢!我叫它是“笨蛋蚕”。

  蚕结好了,蚕变成了蛹,它们安静地呆在茧里,无声无息。我天天盼望它们变成一个个我不认识的`样子呢!过了十几天,它们变成了一只只体形肥胖,不停扇动着翅膀的蛾子。可是那只“笨蛋蚕”却总是咬不破茧。我想:可能是它牙齿不对劲吧!于是我拿来剪刀好不容易剪开来,哎呀!它居然在茧里产了许多籽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一生由卵变蚕,吐丝作茧,变成蛹,蛹又变成蛾,蛾产卵后就死去了。它的生命虽然十分短暂,为了繁殖下代,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

  这时,我想到了姥姥和妈妈,姥姥从小把我带大,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妈妈天天为我操心辛劳,她们也不是像春蚕一样为我无私和奉献吗?今天是“母亲节”我要帮她们做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浓浓的母爱!

养蚕11

  去年,我生日的是时候,我的阿姨送给了我一小盒蚕宝宝,但是我高兴极了!养蚕日记就开始了。

  10月26日

  我的蚕宝宝出壳了,一只只小蚕像一只只的小蚂蚁,在盒中缓缓地骂着。我拿来阿姨给的嫩桑叶,洗干净,用毛巾轻轻的拭干了水,剪成细叶,洒在盒里。蚕宝宝缓缓的爬上桑叶,找到下口的地方,紧紧地扒住,津津有味地吃着。它们的胃口不大,每次都有吃剩的。

  10月31日

  小蚕渐渐地长大了。今天,我给蚕宝宝添桑叶时,发现盒子底有一簇胶似的蚕皮,。啊,小蚕开始蜕第一件衣服了。我在蚕群中找到那条脱了“衣裳”的蚕宝宝,只见它正津津有味地啃着桑叶呢!它的身子比其他的蚕要大一些,颜色也浅了不少,别的蚕还是黑色的,他却是褐色的呢。

  11月18日

  我趴在蚕宝宝的房子旁,看着蚕在吃桑叶,现在,蚕宝宝们都变得白白胖胖的了,成片的桑叶扔进去,一会儿就被抢光了。蚕宝宝们的身体分为了八节,每一节都有两个小黑点在身体的两侧,听妈妈说,这是节肢动物用来呼吸的气孔。忽然,我发现蚕的腿上长着许多细微的茸毛,蚕是白的,所以茸毛也是白的,如果不仔细看,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的。这些茸毛有什么用呢?我想,大概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方便爬行。蚕的身子重了,如果摩擦力还像原来那样小,蚕就不能在桑叶上面,下面自由地爬行了,因为那点摩擦力是吊不住蚕宝宝们那肥肥的身体的,所以蚕越大,脚上的绒毛也跟着越多。

  11月28日

  我的.蚕宝宝们身子开始发亮了,有的已经开始吐丝做茧了。我发现的时候,茧已经做了一些,蚕茧的周围被拉满了乱七八糟、和横竖交错的细丝,中间镶着一个金黄或乳白色的蚕茧,显然参在做茧之前是经过精心选择才做的。茧很薄,能透过密密麻麻的茧丝看到蚕那乌黑的嘴在一口一口地吐着丝。听妈妈说,蚕丝能够制成各种的绸缎,蚕蛹还是一种药材呢!

  12月17日

  蚕宝宝们经过二十多天的变化,成为了一只蚕蛾。蚕蛾们开始蚕卵了。他事先在盒子上爬了一会儿,我想它是在寻找合适的产卵地。蚕蛾的肚子蠕动了几下,将腹部紧紧地贴在盒子上。哧溜几下,一个个黄色的蚕卵从蚕蛾妈妈的肚子里留了出来,紧粘在盒子上。不一会儿,盒子上就有一堆卵了,细一数,竟有二十多颗卵。蚕蛾妈妈产了卵后的一个多小时,蚕卵渐渐地变紫了。这时,蚕蛾妈妈静静地趴在盒子上,等待着自己短暂的一声结束……

养蚕12

  这个月,科学老师让我们观察蚕的生长,邻桌的同学送了我十条蚁蚕,这是我第一次养蚕,面对眼前这些黑乎乎、干巴巴的小东西,我的内心十分好奇。

  我找来一个全透明、带洞眼的塑料盒,在底部铺上两层洁白的纸巾,然后用羽毛轻柔地把蚕宝宝挑到桑叶上,再把桑叶放置在纸巾上,算是给它们安了家。

  一开始我总担心养不活它们,于是每隔一会儿就跑过去看一下。我趴在茶几上,屏着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终于看到小家伙们动了,这才放下心来。我还用粘土做了一个软软的小枕头,想让它们累的时候爬上去休息一下。

  每天清晨,我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蚕,看着它们一天天地长胖,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我帮它们打扫“屋子”,给它们换上新鲜的叶子,顺便再摸摸它们白白胖胖的身体。可爱的蚕宝宝,看上去肉嘟嘟的,摸起来软软的,凉凉的,我不敢用力,生怕把它们捏断了。爸爸建议我把蚕放在手臂内侧,然后闭上眼,仔细体会一下它蠕动的感觉,可是我不敢。我喜欢聆听它们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就像下雨的声音一样。

  最头疼的事就是找桑叶。我们全家出动四处寻讨,有的是同学送的,有的是妈妈网上买的,还有的是外公爬树摘的。一开始,桑叶不够嫩,小蚕们啃不动;后来呢,桑叶不够吃,宝宝们食量太惊人了。前天,有三条蚕不小心吃了沾有农药的桑叶,吐了一大摊黄水,可把我急坏了,害怕它们会撑不下去。幸好它们很坚强,难受了一阵后,又“生机勃勃”了。

  经过几次蜕皮之后,蚕宝宝已经到了五龄,接下来该是结茧的时候了。它们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全身雪白光滑,到又黄又皱,半透明,并且整个身躯缩短了很多。它们不再进食,昂头翘尾,左顾右盼,开始不分昼夜地吐起丝来。“春蚕到死丝方尽”,我这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诗的意味。蚕宝宝真是伟大的建筑师,它们不用图纸,只要几个支点,就织出了椭圆形的茧,黄色的、绿色的、粉色的……那么紧密,那么精致,简直太神奇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蚕茧托在手心,尽管看不见里面在发生什么,但我满怀期待地守侯着,等着蚕蛾破茧而出的那一天。

养蚕13

  这学期,我们班在进行养蚕的活动,我十分感兴趣。

  以前没养蚕时,我也看过蚕的模样。看着它是幼蚕的形态时,我以为它是一种不是昆虫的,和猫儿狗儿一样的动物,但当我看到它蚕蛾的形态时,我又认为它是一种昆虫,却模模糊糊没有将它的两种形态联系在一起。

  自从我养了蚕,我就竭力去认识它,了解它,书上竟说蚕是一种变态类昆虫,这让我惊奇不已。咦,科学老师不是说过昆虫一般都有三对足两对翅吗?蚕可不是这样的啊!等下一刻我才想起来,蚕成为蚕蛾形态时的确是符合这些特征的,看来它的`确是昆虫,我叹了口气。

  自从养了蚕,我天天都看到它,想到它,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可是我还是接受不了,蚕这么可爱灵动,怎么会是冰冷的昆虫呢?我的心中不禁一阵嫌恶。那又能怎么样呢?当我打算把他们扔掉时,看到他们天真地扭动身躯,满足地吃着桑叶的样子,我就不忍心让这20多条活泼的小生命消失,没法子,我还是得继续养。我照常给他们喂桑叶,清理环境,看着他们嬉戏。

  我常把一只蚕放在光滑的桌子上,看着它窘迫地扭动着腿,无奈地在原地打转,逗得我哈哈大笑;我还会把它放进一个侧放着的圆柱形笔筒里,饶有兴趣地看着它如何顺利逃脱。而蚕常常在我捧起它时“报复性”地排泄,听着我惊恐的尖叫,还会得意洋洋地摇头晃脑。不知不觉中,我似乎接受了蚕是个昆虫的事实,毕竟,不能因它是什么物种而蔑视它,人也一样,我这样安慰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珍惜和蚕生活的每分每秒,即使我知道,不久后它会变成我所讨厌的样子——因为蚕蛾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昆虫,更容易引起我的厌恶。

  几天后,蚕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终于到了成为蚕蛾的日子。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蚕茧中钻出了一只蚕蛾,它似乎很欣喜,轻快地扇着翅膀。我没有想象中难过,反而为他高兴,觉得天地似乎亮堂起来。它终于如愿长大了,我凝望着它,寻找着它身上以前的影子。是的,它长大了,那我们呢,也会快快长大的吧!我这样想着。

养蚕14

  前些天,好朋友刘珣送给我许多蚕,刚送来的时候,它们全身黑黑的、小小的,只有0.5厘米。我给它们喂桑叶时,得把桑叶剪成细条状,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

  一天天过去了,它们已经换了几次皮,身体都变得越来越大,颜色也变得越来越白,吃东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现在我用毛巾把桑叶擦干净,然后直接把整片桑叶放进去盖在蚕宝宝身上。不一会儿,蚕宝宝就给桑叶开了天窗,从下面爬上来,用前面三对小足紧紧地抱住桑叶,昂起头,咔咔咔地吃起桑叶。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能听见蚕宝宝吃桑叶沙沙的声音。

  我的蚕宝宝终于长大了,我好想看它吐丝结茧的样子啊!

  吐丝记

  这天早上我打开蚕盒准备喂蚕宝宝吃桑叶时,突然发现一只蚕宝宝不吃不喝,安静地呆在角落里,我发现它的身体变透明了,我把它抓起来,发现它的嘴里有一根长长的丝,我连忙喊妈妈:“妈妈,蚕宝宝吐丝了!”

  妈妈赶忙走过来,我们给吐丝的蚕做了一个“房子”,把吐丝的`蚕放进去,它缓缓地移动,这边吐一会,那边吐一会,好像都不满意似的。终于,它在一个小角落安定下来,它昂起头、挺起胸、摇头晃脑地吐起丝来,大约要12个小时才能把茧结好。

  看着蚕宝宝慢慢地消失不见,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它吃下去的是绿色的桑叶,而献给我们的却是晶莹剔透的蚕丝,它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期待一个月后,可以看到它们破茧而出的样子。

  破茧记

  蚕宝宝在那白白的、椭圆形的茧里已经呆了好久了。这天早上我起床打开蚕盒时,我发现几只蚕蛾爬到盒子壁上,旁边的蚕茧上被打开了一个个圆圆的小洞,蚕蛾就是从里面爬出来的,我都认不出来了,它们变了模样。

  我找来一个干净的纸盒,把它们放进去,肚子大大的是母蚕蛾,肚子小小的是公蚕蛾。一到盒子里,公蚕蛾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母蚕蛾前面跳起欢快的舞蹈,希望那只母蚕蛾会喜欢它。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好几对蚕蛾已经交尾了,它们的尾部就像吸盘一样紧紧地吸在一块儿,怎么也分不开。

  大约过了十几个小时,公蚕蛾们扇扇翅膀准备离开了,母蚕蛾们则要用十几个小时才能生下500多枚卵,那小小的、珍珠似的卵一粒粒、密密麻麻而又整齐地排列着。产完卵的母蚕蛾肚子也瘪下去了,再过几天它们就会慢慢地死去。

  蚕宝宝的一生是多么短暂,但又多么有趣啊!

养蚕15

  你知道蚕是怎么生长的吗?不知道吧!那我们就一起去观察一下,探索一下,去发现它生长的秘密吧!

  一天早上,我来到学校对面买蚕卵,刚看到的时候,蚕还没有出生,我小心翼翼地用纸把蚕卵包了起来,带着它我飞快地跑回了家,回到了我的房间,把纸里面的蚕卵一只一只放进了一个盒子里,我目不转睛在观察起来,就在这时,一个芝麻大的尾巴突然冒了出来,不一会儿,一只完完整整的蚕出生了,蚕刚生出来是黑糊糊的,灯照在蚕的身上闪闪发亮,可爱得不得不了。

  很快傍晚到了,我的蚕一只一只的全孵了出来,我开心极了,放了几片鲜嫩发亮的桑叶进去,它们慢慢地吃着,有些小蚕害羞地躲到了桑叶下面吃,有些小蚕傲慢地在桑叶上面吃。到了我该睡觉的时候了,我轻轻地盖上盒子,小心地把盒子藏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把盒子盖打开,惊奇地发现,蚕宝宝长大了,变长了,已经有一厘米多了。啊!我的蚕怎么都白了呀,啊!我的蚕头上的皮肤皱巴巴的,难看死了,像一位老太太脸上的皱纹。我上学要迟到了,我像火箭一样跑到了学校,在课上我一直在想着我的蚕宝宝,也不知道一会儿我回家,蚕宝宝又长成什么样子。终于熬到了放学,我像风一样冲出学校跑回了家,打开家门,迫不及待地来到我的房间,看,呀!这些蚕宝宝怎么翻黄了呀,也长大了许多,我去捡了几片大桑叶放进盒子里,那些小东西争先恐后地,好像从来没有吃过似的抢了起来,小蚕的嘴巴像一把小剪刀,一夹就进嘴了,埋头不停地咔嚓咔嚓,那声音真像动人的乐曲。

  晚上到了,我仔细观察着,一些很长的`小蚕开始吐丝了,网丝越来越长,越来越多,把蚕通通包住了,吐出的丝颜色是白白的,形状像一个大的汤圆。我又伤心又高兴,高兴的是小蚕一个个长大了,伤心的是又要和蚕儿们分别了。

  蚕宝宝是我的好朋友,它吃得很少,吐出来的丝却很多,它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去是用途广泛的蚕丝,它把这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们。它乐于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蚕真可爱,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