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作文

时间:2023-08-30 17:47:43 好文 我要投稿

莫高窟作文集合(12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莫高窟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莫高窟作文集合(12篇)

  莫高窟作文 篇1

  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模糊了界线;她传承了远古文明,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她诠释了中国古老文化,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她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因华美而矜持,因富有而远藏。

  “莫高窟是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她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生命,一个多么神圣的名词,神圣到我找不出任何词语来形容对她的敬畏,唯恐亵渎了她。她用累世风雨也弹拔不动的铿锵向我们袒露出全部的真诚,和那份不会在寒风中凝固、不会在冬夜里冷却的热情。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莫高窟,如一首遥远的歌谣,神秘的唱响,震憾了世界,那份来自心灵的回响,惊叹于睥睨一切的文明。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莫高窟,如一阵遥远的风,将世人满身的尘土抖落,让灵魂在洞窟之间穿梭,用心去感受远离喧嚣的.静谧生命。

  那里没有世俗的流言,没有旁人的侧目,曾经洒下的汗水,早已酿造成了神秘美丽的风景,供世人瞻仰。“如果你在那里瞻仰中国古老的历史,你会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所消融”。

  从色泽浓厚、笔触奔放的北魏遗存到短暂统一、文化积淀的隋朝,再到漩涡卷涌的盛唐等多个风云变幻的朝代,她引领着我们徜徉其中,去领略真正的人性。

  “她把人性神话,付诸造型,又由造型引发人性,她是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驰骋沙场的北方骠壮之士,裹卷成图案的繁花,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的雕像,持剑长歌的陆游,与苏东坡遥相呼应的辛弃疾……这无一不在印证她那摈弃了刻板的自由人性。她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神人交融的狂欢,一种时空飞腾的释放,一种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从余秋雨先生的《莫高窟》中我读出了那份属于中国人的骄傲,读出了历史的风韵和那份历史的沉重感,也感受到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人格和灵动的人性,一种骨子里浸透的文化气息。

  我向往莫高窟,向往敦煌,向往大漠,向往那遥远处飘来的绝响……

  莫高窟作文 篇2

  我们今天来到著名的景点——莫高窟参观。莫高窟表面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是山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窟窿,等到进去了才知道,里面可真是别有洞天。

  我们首先来到16——17窟,里面有三座佛像,中间最大的就是如来佛祖,他的两边站着两座佛像分别是他的两个徒弟。墙壁上有许多漂亮的壁画,让我觉得很惊讶,原来古人的画技这么高超啊!但是我又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壁画上人的脸是黑色的呢?导游解释说:壁画上人的脸本来是白色的,经过许多年的氧化作用,白色的颜料才变成了黑色。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洞窟。这个洞窟里有一座横卧着的佛像,他的眼睛半睁半闭。导游说这是他去世时的样子,表示他不是死了,而是睡着了,所以他又被称为“睡佛”。

  还有一个洞窟的墙壁上画着一幅连环画,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王子,其中的小王子就是佛祖。一天,三个王子骑着马去森林里游玩,路上碰到一只母老虎和七只小老虎。母老虎骨瘦如柴,没有奶水喂养小老虎,眼看着它们就要被饿死了。小王子就脱掉衣服让母老虎去吃他,可是母老虎没有力气。于是小王子就爬到山上,用竹子刺破自己的血管,并从山上跳了下来。小王子死了,母老虎吃了他,母老虎和小老虎都得救了。这就是佛祖“以身饲虎”的.故事。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让我感受到了佛祖的大慈大悲。

  我最喜欢的还是“九层楼”。九层楼高大壮观,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楼房,它的里面是空心的,摆放着一尊巨大的佛像,脚掌的厚度比人还要高,他就是“弥勒佛”。导游说弥勒佛现在还是一个高僧,他是未来佛,等他成了佛,人世间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美好。多么令人期待啊,真希望他能早点成佛。

  参观结束了,莫高窟巨大的洞窟、佛像以及精美的壁画深深地打动了我。莫高窟是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它!

  莫高窟作文 篇3

  他开始动身了,余先生来不及阻止他,我也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王道士到底是来了,他背对着历史,我看不到他的眼睛,揣测不出他作为一个凡人的内心。余先生说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缩缩,原是一个逃荒的农民。我说为什么要“畏畏缩缩”呢,有人要伤害他吗,还是正因为没人伤害他才使得他如此恐慌? 道士,当了佛教圣地的家,在莫高窟,敦煌文物藏在那里,或是葬在那里。

  大漠孤烟,它们寂寞得如同守护他们的僧侣。直到有一天,等来了命中注定的“伯乐”—斯坦因。是的,一叠银元,成交,五箱经卷。余先生说他怕自己的笔会不沉稳,所以只能简略地说。说年份,说人物,说交易双方的“货物”,没有说盈损。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后人承受不住,这一刻不能沉稳的岂止只有笔! 吁—,车队出发了。余先生说斯坦因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但我不相信斯坦因会在乎那个流血的民族,在他看来那鲜血淋漓的伤口也许是咧开的艳唇,是在感谢上帝敦煌文物终于等来了“知音”,而他则是成全中华文明的英雄。不知那头拉牛车的黄牛是否因为这次的货物多了几分历史尘埃的重量而比以往走的缓慢些。 合上书卷,掩面沉思。这是一场文化的苦旅,那个苦旅的道士真的是个罪人吗?我听不到回答,这次连历史也犯了难。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是来逃荒的,来时没有任何恶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他的饥饿命令他走下去,走下去。

  或许正是莫高窟看到了他的苦难,也看到了自己在大漠中无望的未来,才自动裂开一条缝,将自己所有的宝物全赠予他,以便让它们逃离这寂寞荒凉的沙漠。而它们自己也宁愿漂洋过海,浪迹天涯,再不愿忍受这被遗弃冷落的日子。这原本只是一场可爱的赌气啊。 既然是赌气,那么气消后,哪怕再不羁的游子也会思念故土吧。敦煌文物此时一定在伦敦博物馆里焦急地等待着我们接它回家,可回家的路是如此的遥远,而我今生最怕的就是让人失望两次。只是于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只好站在泛起淡淡青苔的拐角处,抚摸着莫高窟古老的伤口,轻轻安慰道:莫高窟,莫高哭。

  莫高窟作文 篇4

  历史的浪潮一尖高过一尖,狠狠的拍打着那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夕阳久久的挂在莫高窟的墙头,不忍离去。仿佛要为我们证明什么,又好像要为我们哭诉什么。是啊,他是当年不公平交易的唯一见证,他是当年那丑恶嘴脸和那呆滞表情的唯一见证。

  拦车的人最终没能拦下,瘦马踏过他同样瘦弱的身体,他没有流泪,只是默默的看着远去的马车和那茫茫黄沙顶上依旧孤单的残日。久久,沙漠中留下了两道淡淡的车辙。一场雨,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历史,曾经的骗取,全被这场雨冲刷的干干净净,雨过天晴,却留下了层层的屈辱。王道士的塔依旧伫立在莫高窟的空地上,历史的浪潮曾经道经这里,可没有冲刷掉臭道士身上的污渍,也冲刷不掉。无数仇视的目光,一个受伤民族流血的伤口,在他看来,很无所谓。他很委屈,很茫然。是啊,他不过是一介平民,一个畏畏缩缩的农民。莫高窟惨白的`洞壁显得刺眼,谁又能想到那厚厚的石灰下是几千年民族智慧的结晶,地上那扭曲的泥人让人心碎,谁又能想到那满是裂缝的泥巴是几千年民族艺术的精髓。而王道士只是用手抹了一把汗,憨憨的笑着,却不知手上的石灰粘到了脸上,现在自己是个花脸的罪人。

  珍贵的国宝文物,瑰丽的五千年文化,就这样渺无声息的漂洋过海,到达了东京,彼得堡,伦敦,巴黎。没有任何人阻拦,没有经过所谓的边关,没有经过检查,径直飞到了国外。只有王道士满脸的笑容,与那腰带上绑着的沉甸甸的银袋在外国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道士终究是道士,农民终究是农民。在哀叹文物流失的同时,不禁又庆幸国宝流到了国外,否则,不过是再多出满地的破砖烂瓦,多出满洞的石灰。历史的天空依旧黑暗,只有那惨白的日光无力的照射着王道士的圆寂塔。秋风穿过密密的丛林,却在这里驻足了,似乎想看清墓碑上的历史,铭记这个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专家们来来往往的穿梭于莫高窟,无奈的用拳头捶击着那个塔,但是那个道士却在一旁冷笑“我已经死了,你再用力也无所谓。

  历史沉默了,久久,敦煌的石窟中才渐渐传出一声哀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中国。

  莫高窟作文 篇5

  敦煌莫高窟是妈妈经常跟我念叨的地方,据说那里能看到中国的古代文明。在去敦煌莫高窟的前一天晚上,妈妈为了让我对敦煌莫高窟的事情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就带我看了一出戏剧——《敦煌神女》

  《敦煌神女》主要是用舞蹈表演出敦煌莫高窟壁画,加上用我们的想象给壁画中的飞天神女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它讲述了远古时候,本来有一只鹿神沐浴着人间欢乐,突然有一天,一只恶剪射伤了她,一个年轻猎户救了她。鹿神跟他结了婚,生了个女儿——鹿女,那时,家家都和睦幸福,载歌载舞。突然,火魔的到来给人间带来了灾难,鹿神为救大家奋不顾身的跳进火里,鹿女和勇敢的人们决议一同去找能把万物复苏的宝贝——神水。她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贝——神水,然后撒向大地,给人间重新带来了欢乐。鹿神和鹿女优美的飞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下午,在去敦煌莫高窟的路上,我一想到马上就能看见金碧辉煌的莫高窟时,兴奋不已。但当我进了敦煌莫高窟的大门后,令我大失所望,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以为莫高窟应该跟国王的宫殿没什么两样,但在我眼前的莫高窟却是黯淡无色的,一尊尊佛像残的残,缺的缺,别看有的佛像是完整的,这都是宋代或清代修补的,修补的东西痕迹很明显。在16号洞窟和17号洞窟里原本有一个藏经洞,里面藏了五万多经卷,结果在无意间被王道士发现了,他以为这些东西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几张纸而已,就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卖。这下可把一些偷宝者都给吸引来了,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等把一些经卷抢走,带回国去。现在的藏经洞空空如也,全被偷光了,这些经卷的真迹都要到国外的博物馆才能看到。我认为这真是我们中国的奇耻大辱啊!

  我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我国的发现者和当时的政府都不知道这是一批贵重的古代文物,外国人却都知道了。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妈妈告诉我,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愚昧无知,不识字,所以就不能分辨这些文物是否很珍贵。我想:国强则民强,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做像王道士这样愚昧无知的人。

  莫高窟作文 篇6

  以前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公元366年,和尚乐尊云游到莫高窟,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开凿石窟,请民间艺人绘上心中崇拜的神灵形象。今天我来到名震天下的莫高窟亲眼目睹精雕细琢的彩塑和色彩绚丽的壁画。

  莫高窟一共有735个洞窟,它们像一间间楼阁一样排列在鸣沙山的断崖峭壁上。石窟的前面有一个大佛,它的眉毛雕得很精细,乌黑乌黑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注视远方,红润嘴唇微微张开,好像在念经呢!大佛身穿黄袍,两个袖子上有许多蓝莲花的图案。大佛栩栩如生、雕工精细,真是壮观!

  我继续前行,上到二楼,走进一个洞窟。在甬道上我看见一幅绘制精美的壁画。壁画上画着一只皮毛花纹五彩缤纷、有九种颜色的鹿,它昂首挺胸,看着远方的绿林和瀑布,悠闲自在地休息,雪白的耳朵向外伸展,生怕一点风吹草动。原来这幅壁画是佛经里的一个故事:相传古印度有一只美丽的九色鹿,一天,九色鹿在河里救起一个落水者,当落水者要报答它时,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守见过自己这个秘密,因为人们贪图它的皮毛会加害于它。落水者信誓旦旦地答应了九色鹿,谢恩而去。落水者回城后看到一张告示说:王后梦见九色鹿,她一心想用鹿毛做衣服。悬赏之下,落水者向国王透露了秘密,并给军队带路去杀九色鹿。九色鹿没有避开,它把救人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国王,被感动的国王下令不许任何人伤害九色鹿。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应该知道善恶,不能忘恩负义。

  接着,我又欣赏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我不仅为那精湛的画工而震撼,更被画中的故事而吸引。听着生动的故事,让我们领悟了许多深奥的人生道理。

  虽然我对艺术、佛教、历史知之甚少,无法深刻领会它的含义,但是壁画上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丰富的色彩,让我觉得古代的画匠很了不起。也引发了我进一步了解历史的浓厚兴趣。

  莫高窟作文 篇7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丝绸之路”。敦煌,地处“丝绸之路”交通枢纽,东来西往的文化都在此交汇,极大地促进了它的繁华。“敦”意为“大”,“煌”意为“盛”。

  道士王圆禄在l900年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里面完好保存着历代文书、写经、文物4万余件。这一发现被称为本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最有价值的发现。它轰动了世界。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敦煌壁画,始自十六国,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直到清代。1500年来,敦煌壁画既有整体的风格特征,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是在石窟的窟顶、四壁以及佛龛内外创作的。因此石窟的形制、佛龛的大小以及彩塑的内容、摆放等都会对壁画产生影响。

  有佛像和说法图,以彩塑为主尊,四周绘菩萨、飞天像,或者直接绘佛说法图。

  也有佛教故事画,包含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因缘故事。还有经变画。

  隋唐时期,莫高窟石窟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此时,石窟形制有所变化,以覆斗形殿堂式石窟为主,中心塔柱窟已不再是主流窟形。覆斗形石窟窟顶的`中间是方形藻井,四边常常绘制千佛图或说法图。主室西壁开设大型佛龛,龛内供奉彩塑佛像,龛内后壁绘有弟子、菩萨及诸神像等。南北两壁、东壁门洞两侧通常绘制经变画,东壁门洞上方常常绘有说法图。

  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大体与晚唐壁画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相似的是内容和形式,比如藻井花纹,四披画千佛,四壁画大型经变画和供养人画像等;不同的是时代风尚,比如有些石窟墙壁上出现了大型联屏式连环画和山水画,铺演佛传故事或者佛经。

  西夏和宋朝,敦煌壁画仍以佛像、经变画为主,又有少量的佛教史迹画。宋以后,经变画逐渐减少。到了元代,尊像画取代了经变画。同时,壁画规模缩小,内容减少。从风格来说,元代壁画分为藏密壁画和中原壁画,两者风格大相径庭。

  莫高窟作文 篇8

  我常想,是什么让区区几个洞穴便能让无数朝圣者顶礼膜拜,是什么让艺术家只撷取一点灵感便做出惊人大作,是什么让莫高窟如此迷了书生,惊了活佛,震了中国。

  直到我亲眼看见,那三危山映照下的莫高窟。

  红日燃尽了彩霞,光的流溢和色的笼罩,让莫高窟浮涌上了金沙。我徐徐走近。色彩并不浓重,甚而有些灰暗,想必这是北魏之风。交织的线条如同战士的铠甲,粗壮的笔触犹如交错的剑戟。乱世的家破人亡,战争的残酷无情,英雄的落魄沉浮,全然凝聚于其中,让它仿佛成了逝去贤士的一支悲歌。接着,仿佛如羽调商声轻入急管繁弦,画面变得强烈而奔放,这必是到了璀璨夺目的唐代。千百种色调,上万种描绘,都无不体现唐的.灿烂繁华;窈窕的舞女,宫廷的盛宴,都无不彰显着唐的巅峰造极。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深沉,化作散粉剑气七分目光;历史的鼎盛,万物的活力,成为不褪色的灿烂绽放。再向前,色彩变得柔和起来,大概是宋的样貌。这里,由炽热走向温柔,由狂烈变得沉着,但它并不平静。精细的笔锋荣成色彩的漩涡,温煦的描绘奔涌成绚烂的画面。苏轼在高歌“老夫聊发少年狂”,辛弃疾在拍遍栏杆,“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词人的满腔热血和慷慨之音,于这里终汇成一汪清泉。

  我竟一时哽咽,只走过几个洞穴,却仿佛跨越了无数朝代,色彩化作兴亡在脑海中奔腾,线条化作时代在心中激荡。只是,胸中郁积了几千年的兴衰史,不觉有些难以压抑的慨叹。

  滕王阁坍塌,阿房宫焚毁,历史名迹都已殒灭无踪迹,但莫高窟至今仍是它当年的样子,我想大概是因为它具有穿越古今的普世意义。前代艺术家的遗留给予后代艺术家的灵感,时空交织,情怀相撞,呈现出宗教无可替代的夺目花火。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洞察历史,参悟人性;它又是一种感召,将人性神化,又赋予神以人的性格;它更是一次聚会,将文化纵深,将传统颠覆,将历史汇成长卷。无数的人们蒙着黄沙,踏着荆棘,无谓的走在莫高窟的朝圣路上。张大千举着油灯,一幅幅的汲取线条,画作终震动中国。这里的狂欢和无情,这里的热烈与冷酷,这里的浓重和单调,都充斥着历史,想来,大概宗教也是美育。

  你好,莫高窟。与你的邂逅,让我又一次邂逅了千百年深厚的中国。

  莫高窟作文 篇9

  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多。如,宏伟的故宫,雄伟的万里长城,神奇的秦始皇兵马俑,秀丽的西湖……而今天,我就带大家看一看中国文化遗产之一,美丽的敦煌莫高。

  敦煌莫高窟,简称“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朝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王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它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拥有4.5万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生活形象的,有的是描摹自然风光的,还有的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成百上千的飞天。这些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着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着银弦,有的倒悬着身子,从天而降……看着这些精美无比的变化,仿佛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还有一个面积不太大的洞窟,名叫“藏经洞”。这个洞中曾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珍贵的文物。但是,由于清王府的腐败无能,大量文物被掠走,剩下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你想知道“敦煌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吗?“敦煌”是因为地理位置。而“莫高窟”这个名字,据唐巜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还有一种说法: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最美是莫高窟,而莫高窟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有亲身体会,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美。

  莫高窟作文 篇10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敦煌莫高窟,那么,首先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构造。

  莫高窟,它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麓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支脉三危山。它上下分布一到四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的243个洞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设施、土坑、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五彩塑和壁画。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莫高窟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有10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异常壮观。这莫高窟有那么多彩塑和壁画。让我们继续向前游览。

  我们现在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壁画,你们看,这些壁画,每一幅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尤其是这些“飞天”的壁画,它们被以前古代唐朝的人们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它们已经成为了敦煌莫高窟中壁画的象征,大家可以尽情欣赏。

  莫高窟,不仅有壁画还有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佛像,也很著名。大家向前看,这有:乐尊和尚、弥勒佛、东方微笑、三世佛、金刚力士等等,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佛像雕刻的也很精美。

  而且,这莫高窟中所珍藏的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敦煌可是古代丝绸之路3上的重镇,我们中国人都把这雄伟、壮丽的莫高窟称为甘肃的一颗亮丽的明珠。

  说到这儿,我还想起莫高窟的一个传说,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在公元366年,有一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想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

  今天我们就欣赏倒这里,明天继续莫高窟的游览。

  敦煌那悠久的历史,通过这些美丽的画像和这些逼真的雕像,透露出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陶醉在其中!

  这就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的一颗亮丽的明珠!

  莫高窟作文 篇11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敦煌的莫高窟。我喜欢着神奇而美丽的莫高窟。 经过了一天半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敦煌,主要的旅游景点鸣沙山、月牙泉、我们打算都去看看。先去了鸣沙山和月牙泉。

  这里为什么叫鸣沙山月牙泉呢?传说,鸣沙山的沙子是五色沙,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这种沙子看似和一般沙子一样,实际上,每一粒沙子都有成千上万个小孔。传说,这是一个古战场,古时候一场战役,令将士们全军覆没,此时,狂风大作,漫天黄沙飞舞,北风哀嚎,像在为将士们哭泣。当你拿着划板从山上向山下划的时候,你可以听到有“轰隆隆”的轰鸣声。这就是鸣沙山的由来。月牙泉主要是因为敦煌位于甘肃,而甘肃又处于沙漠腹地,所以,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特别缺水,在沙漠之中,只有这一点水,它救了几十万个人,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泉,就以它的形状取名为月牙泉。听完了导游的介绍,我们就开始玩了,首先我们骑上了沙漠之舟――骆驼的背,它驼着我们爬了鸣沙山,我们又拿着划板从沙上划下来,没想到还真有“轰隆隆”的声音,真刺激!望鸣沙山的右边走就是月牙泉了,月牙泉的旁边是一座古老的寺,在里面可以换上古装拍照,还可以参观摄影师摄下的`景,有意思极了!

  游完了鸣沙山月牙泉,我们又到莫高窟(千佛洞)观赏,莫高窟一洞八百四十七个洞窟,但只开放了十五个洞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藏经阁和莫高窟内三大佛。我们先去了藏经阁,听解说员讲,中国经书共有八厅多卷,现在只有八千多卷,实际上只有四千多卷,因为外国人把中国的经书全部拿走,只把不好的,没有什么价值的留下,并把这些分成上下两卷用来充数,但这不是外国人自己来拿走的,而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道士仅为一点薄利就把这些经书拱手送给外国人了。

  因此,大家都说他是卖国贼。看完了藏经阁,我们又去看大佛,第一大佛高35.5米,两膝之间宽12米。第二大佛高31米,两膝之间宽10米。第三大佛是个睡佛,他长28米,它是侧着睡的,所以跨和床之间有8米。我和妈妈看了都惊叹不已。

  这次旅游,我不仅玩得很快乐,还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莫高窟作文 篇12

  薄暮时分,莫高窟下,一个道士正在等待雨的过去。

  他独倚幽帘,身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听着廉纤细雨纷纷飘落,手执酒杯,一饮而尽,然而很不幸。他,一个农民、道士,竟成了莫高窟的主人,把持着中国灿烂的文化!

  “哒,哒,哒!”马啼声由远及近,横贯茫茫沙漠,响彻云霄。他忙探头去看,一群外国使者驾着骏马,如一堵高墙快速移来,空气都变得庄严。他出门迎接,使者恭敬地鞠躬,互相搀扶走进已经沉睡的莫高窟。使者一句话也没有说,四处张望,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然后从包中拿出一堆闪闪发光的外国货币。那如钻石般的货币漂亮得几乎让我伤感。道士一句话也没有说,快速将自己的经书与使者交换。此刻,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无可名状的光辉——一种近乎恍惚状态的`由衷喜悦之情。然而,恐怕连无心的禽类的眼睛也看得出使者拿到经书后头上光轮一般奇异的庄严。

  随即,外国使者便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什么也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投给莫高窟一片阴影。

  至今,莫高窟的子女还被捆绑在外国博物馆,它们只能默默哭泣。我想若是它们有脚,它们一定会挣脱束缚,拼命奔跑,跑回中国母亲的怀抱。它们的心在滴血,为道士将它们以最廉价方式卖掉而滴血!我在心痛,所有人的心都在心痛,这是一个民族的哀怨。

  那时的中国在睡眠之中,而现在,这只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中国的专家们正将属于我们的宝物一件件赎回来,他们在止痛,在一点点的缝补着那时的中国因无知而犯下的错,留下的伤口。

  总算这些伤口还能弥补,只是绕了一个圈子,我们赎回来的不仅是这些宝物,还有我们中国人的尊严,为过去中国人所受的屈辱而讨回来的尊严!

  雨已渐稀疏,敲打着国人的心。

【莫高窟作文】相关文章:

莫高窟作文08-16

介绍莫高窟的作文07-19

莫高窟之旅作文02-26

敦煌莫高窟作文09-12

【荐】莫高窟之旅作文04-07

游敦煌莫高窟作文04-23

游敦煌莫高窟作文(实用)07-31

敦煌莫高窟的守望者05-03

神秘的作文课作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