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时间:2023-08-19 14:44:43 好文 我要投稿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

  有一个11岁的小女孩,她是一名孤儿并且相貌平平:一头红发,满脸雀斑,还经常沉醉于幻想中,以及不断惹些小麻烦。如果是你,你会喜爱她、收养她吗?我想不会。而由于阴差阳错,使得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马修和马瑞拉收养了她。一开始,马瑞拉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村里人也用保守的目光看待这个小女孩,只有马修对她不错。但安妮却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充分的想象力感化了大家,从而在绿山墙住了下来。马修和马瑞拉也把安妮当成亲生女儿一样。于是,安妮在这儿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在绿山墙,安妮认识了许多朋友,其中,与她关系最亲密的好朋友是戴安娜。她们一起玩耍;一起用想象力给绿山墙的每处地方取好听、诗意的名字;一起上主日学校;一起去参加音乐会、茶会;还一起闯些小祸。在绿山墙,安妮成熟稳重了许多,而她的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并被女王学院录取。她的生活是如此充实和平静啊!可是好景不长,因为马修和马瑞拉年事已高,所以死神降临在他们身上——马修去世了,马瑞拉也病入膏肓。这时候,安妮舍弃自己,去教书,以便能经常陪伴照料马瑞拉。虽然生活有些不尽人意,但安妮相信:好人会有好报,只要乐观向上,一切都可能峰回路转!

  安妮那种乐观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惊奇感,使她的每一天都是那么阳光。而我的身边,也有像安妮一样的同学,她也有一脸雀斑,也有安妮的精神。她,就是我们班的刘禧同学。

  刘禧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笑容”可能就是她的代名词。每天上学放学,都可以看到她灿烂的'笑容。我认为,她的眼中没有“困难”二字,即使遇到了,她还是用笑来面对。这难道不是乐观精神吗?

  而她的想象力更为丰富。一次,一张沾满墨迹的纸巾透过刘禧书包的网兜,显得十分不雅。一旁的沈珺怡拽了拽刘禧:“这是什么呀?”刘禧扭过头看了看,风趣地说:“哦,这只不过是一条小鱼的尾巴。”虽然她只是随口一说,但却证明了她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十足。

  从安妮身上,我看到刘禧。从刘禧身上,我又看到安妮。只不过,我对安妮有种更深的敬意。我和她差不多大,可我并没有她的精神,更没有她在经历失去亲人后的坚强和信念。所以,我要向她致敬!我在她身上学到许多现在人都没有的东西!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2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出自于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玛丽手写,她的笔触清晰流畅、生动幽默,值得我们一看。

  这本书讲述了两个主人公马修和玛丽拉俩兄妹在绿山墙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一个劳动帮手,原本他们打算好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结果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然是一个女孩。她是一个长着满头红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雪莉。安妮儿既天真又热情,整天想着浪漫的.事情,十分爱惜绿山墙的每朵花,每根草,把每条小溪、河流比作‘‘闪亮的河”;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在玛丽拉的教导下,学会了很多东西......

  安妮虽然失去了父母,但还是以面目乐观的方式去迎接每一天;安妮也非常乖巧懂事,她会帮玛丽拉洗碗、放牧、洗衣服等等;安妮还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女孩,里面有一篇文章:《雷切尔.林德太太生气》。书中写到:林德太太嫌安妮长得太丑,被安妮听到了,当时她很气愤,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脏话,但在马修的一番劝说下,安妮主动道了歉,得到了林德太太的原谅。安妮把一切事情和景物都想得十分美好,她知道自己不许穿贵重的衣服,所以经常穿着玛丽拉自己给她缝的毛线衫。安妮经常想象着她有一天能够穿上最典雅、最美丽漂亮、最高贵的白色纱裙,脖子上戴着一条亮闪闪的粉色项链,上面的红头发盘起来,加上一些漂亮的夹子,脚穿着蓝色水晶鞋在绿山墙广阔的绿草地上自由自在的奔跑,这种感觉真好。她的意愿很快就达成了,在一次表演联欢会上,她穿上了。

  安妮在爱的关怀下成长,我在困难的时候,有好朋友帮助我;朋友遇难了,我帮助他(她);我有几道题不会,老师一亲切的开导教我解题;邻里之间相互谦让。我不禁哼起了一首小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和盼望,让我们沉浸在安妮的幸福中吧。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3

  初读安妮,我就被她丰富的想像力吸引了。安妮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她有着一头令人讨厌的的红发,苍白瘦小的脸上长着好些雀斑。在一次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她被卡思伯特兄妹领养,来到了美丽的绿山墙农舍。即使身处尴尬的逆境中,她还是用她的善良和乐观改变了玛丽拉对她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关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骄傲。

  安妮是一个喜欢说话,又爱惹祸的女孩,她的.个性极其鲜明,脾气有点倔强,但她的心地善良,并且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美好的幻想,因此她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这些开朗的性格使安妮这个幻想狂在面对玛丽拉的严厉要求时仍用她的纯洁和充沛的感情面对美好的一天,而这种精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它来自于安妮的热情和幻想,也来自于她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力。安妮的想象总会带领我穿越书本,来到美丽的绿山墙农舍。她为雪白的神奇的林荫道取名为白色的欢乐之路,她把黛安娜家的池塘叫做闪光的小湖正因为她的想象力,她也经常犯下一些错误,闹出一出喜剧,给原本冷清的绿山墙农舍增添了许多快乐。她幻想自己是百合少女伊莱恩,躺在伙伴们精心布置的平底船里顺水漂流,却差一点淹死;她和女孩们玩敢不敢的游戏时为了维护自尊从屋脊上摔下去摔断了脚踝后依然想象着新老师的样子和学校里发生的一切故事

  尽管她犯下了一些可笑的错误,也因此而受到各种惩罚,但她拥有一颗温暖而充满爱的内心。她在危难时凭着自己的经验救活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地改正错误。在马修去世后,玛丽拉接近失明的日子里,安妮依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决心留在当地工作成为一名教师,然后照顾玛丽拉。当她做出这一重大的抉择时,我的脑海中那个不懂事,倔强的安妮已经不见了,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心地善良,舍己为人,拥有美好品质的女孩。尽管许多不知情的人都笑安妮傻,而玛丽拉也劝安妮去雷德蒙德,但善良的安妮知道有一句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知道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丢下玛丽拉一个人。

  正是这个善良的女孩感动了我,她也用她的善良感动了她的伙伴、朋友,她是美的化身。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4

  当我们生活是黑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七彩的彩虹;当我们生活在黑暗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阳光;当我们生活在悲痛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微笑;用乐观去面对世界,生活总有一天会充满了阳光!

  这种感想是来自于《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暑假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触很深,这本书的作者蒙哥玛丽用细腻的细节描写让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独一无二,并且还把人物性格描写得恰到好处,让人赞叹不已!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聪明活泼的安妮,书中的安妮就是这样一个爱幻想的女孩,经常在做玛丽拉给她的工作时,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而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她总是幻想着未来,幻想美好的.生活。安妮这种乐观向上、追求幸福、渴望美好的性格,造就了她以后人生的快乐。

  我之所以喜爱安妮是因为她的一些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品质吸引了我。安妮家境贫穷,六岁的时候帮别人看孩子,虽然穿得寒酸,长得不够漂亮脸上还有小雀斑,不招人待见但是她从没有自卑,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和善良活泼博得了卡思伯特兄妹俩的喜欢和信任,最最让我敬佩的是安妮的善心!

  年近晚年的玛丽患上了眼疾,医生要求她不能过度用眼,否则会让她失明的,玛丽很无助,向安妮哭诉这件事,安妮毫不犹豫的对安妮说:“我不要奖学金,我留下来陪你”。后来安妮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留在了当地的一所学校当了小学教师,善良的她放弃了大学深造的机会,留在了家乡报恩,这让我受益匪浅啊!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文学著作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微笑面对一切困难,不论你是什么身份,都要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生活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失望和悲观,应该像安妮那样用心体会这美丽的世界!只要你时刻用一颗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去面对世界,去拥抱世界,你就会发现,原来天空中那些阳光是多么的灿烂!要相信,生活中的阳光与微笑无处不在。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5

  一个红头发、发着满脸雀斑,热衷幻想而且喋喋不休的女孩,你们知道她是谁了吗?没错,她叫安妮。

  自从阴差阳错来到了绿山墙农舍,她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这个闭塞的乡村。林荫大道成了“欢乐洁白之路”,巴里先生家的池塘成了“闪光之湖”……同时她也做了不少傻事,比如将止痛药当成香草精放进蛋糕,在屋檐上行走……当然还有无休止的幻想,幻想自己是被海盗偷出来的国王的女儿,洁白的樱花是高贵的白雪公主,她还把影子和回声想象成是她的知心朋友,诉说着心事……

  谁又曾想到这样一个充满灵性、热爱生活、乐观坚强的女孩却是个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儿?但是她没有放弃追求快乐的权利,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理想。我觉得自己和安妮相比差之千里,生活中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怨天尤人,哀声叹气。嫌自己不够漂亮,怪妈妈的饭烧得不好吃,羡慕别人有的'玩具我没有……其实我拥有的比安妮多太多了,我有一个温暖的家、亲切的邻居、老师同学的爱护,还有满屋的布娃娃……那我是不是应该感到幸庆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周围每一个人,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情呢?答案是一定的。

  安妮在逆境中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取了女王学院。读到这里,我脸上又是火辣辣一片,倍感惭愧。每一次遇到难的数学题目,我就想退缩放弃,不愿意思考,这些“拦路虎”也挡住了我前进的道路。现在只要想到安妮对学习的那份狂热和拼搏,我就浑身充满能量,继续埋头苦读;当晨跑途中累得气喘吁吁时,我又仿佛看见那个不畏艰险,积极快乐的安妮在前方向我招手,指引我勇敢地向前行……

  从此,安妮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盏指明灯。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她教会我用灿烂的微笑去面对生活,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挑战,用坚强的毅力越过障碍!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6

  泪,潸然落下,是为了玛莉拉卡斯伯特,也为了安妮雪莉。即使合上了最后一页,我依然沉醉在其中无法自拔……

  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活泼开朗,是本书的主人公。被本想领一个男孩帮忙干活的马修、玛莉拉两兄妹所领养。安妮个性鲜明,擅长幻想。连一向死板的玛莉拉也被她所感染。她自尊自强,凭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了马修和玛莉拉两兄妹的喜爱,也赢得了老师与同学的敬重和友谊。安妮雪莉以她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所有人。

  当我们的生活是灰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彩虹正环绕在我们身边;当我们的世界一片黑暗,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头顶终会充满光明。只有坚持不懈,乐天地面对生活,一切才会好起来。这是我从安妮身上感悟到的。安妮她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她平时大大咧咧的,有点儿小迷糊,嘴快,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她身上那种勇于挑战、敢于争取、一人做一人担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人无完人,同样,安妮身上也有许多缺点,也正是她的.这些缺点,让大家更喜欢她,也让我明白,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安妮孝顺,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她考上了大学却又入弃了学业。安妮也爱幻想,她给每一处风景都取了名字。她把小花、小草都想像成会说话的好朋友,在安妮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像安妮那样充满幻想与希望吗?

  我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那么勇敢,不那么开朗。但是我会努力学着像安妮一样,乐观向上。生活需要的不是消极和失望,生活所缺失的是一种阳光的正能量。我们要像安妮一样用心去体会这世界,细心去观察、寻找这世界上一切的美。只有你向生活微笑了,生活才会给予你最想要的!

  安妮,你是多么地活泼可爱,你是那样地孝顺,我多想和你交朋友呀!如果你是微笑的,那你的生活一定是欢乐的;如果你始终垂头丧气,那你的生活必然是不完美的。同学们,让我们也像安妮一样,绽放出你最美丽的笑容吧!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7

  亲爱的朋友,最近我一直在读《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现在我来介绍你认识她吧!

  安妮,一个长着红头发,满脸雀斑的孤儿,被绿山墙农舍的兄妹俩意外收养,她那神奇的想象,常常让我也陷入漫无边际的幻想当中。

  该书的内容基本是安妮的语言,作者没有用太多的技巧,只是简单的描述,但是描述当中安妮的生活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我们跟着安妮去哭去笑,去为安妮犯的错误而自责。在安妮的眼中,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紫罗兰溪谷""情人的小径""森林女神的水泡"这些都是安妮奇特的想象给周围的环境起的名字,多么富有诗意啊!常常让我也留恋其间。还有"闹鬼的森林"真是独创啊,这只是她那想象力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被小姑娘的天真可爱所吸引。

  这本书可以说是安妮的成长记录本,记录着安妮由天真的小女孩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最终成为一名教师。马修算是慈父,常常宠溺着安妮,为她买来时髦的衣服,不善言辞的他却认真倾听安妮说的每一句话。玛丽拉算是严母了,是她精心培养着安妮,教给安妮基本的礼貌,生活的技能,是她常常为安妮犯的错误承担责任。

  黛安娜,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安妮的知己,一辈子的好朋友,是她陪伴着安妮成长,安妮的生活有了她的参与更加多姿多彩。这对朋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绿山墙农舍,温馨的家园,安妮,善良的孩子,在马修去世后,毅然放弃奖学金,放弃自己上大学的目标,和玛丽拉相依为命守护着绿山墙农舍,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人间的.真情!

  随着安妮的成长,我畅然若失,比起长大成熟的安妮,我更喜欢儿时的安妮吧,她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让我也沉浸在安妮儿时的生活当中,但我同时也相信安妮长大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精彩,她和死对头吉尔伯特的和好不就是一个好的开头吗?

  来吧,我和安妮在绿山墙农舍等着你。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8

  意犹未尽地读完这本书,感到身心都被洗涤了一般,明澈而美妙。

  她是一个孤女,不得不和一对独身兄妹做伴,算是亦女亦佣吧,可是她的心,正如她的红发那样燃烧,她不气馁,不哭泣,她怀着天真烂漫及固执,闯下各种各样荒谬的祸。她时刻都满怀着期待。多么平淡无奇的事物,都可以被她想象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或是用想象从中发现一些奇妙之处,她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善意,哪怕是一棵不起眼的小树,并且她愿意相信,所有的人都是美好又值得珍惜的。而她,就是安妮。

  我不禁想起,我们的童年,似乎也和安妮一样美好。那个时候,烟暖云疏,天如碧瓦,校园的木槿长势正好,枝叶在明澈的天空下交错叠加,被阳光熏烤出淡淡的`暖香。我们奔跑在操场上,时不时,有三两只鸟雀飞过,唯美得像一幅画。有时候,甚至想将这一瞬美好永远定格,让时间停留,让童年永驻。

  但就像安妮说的那样,是生活的变幻莫测,让她的人生充满波折,又显得格外精彩。也因此。年仅十六岁的安妮,已经懂得了责任意味着承担。是呀,承担与奉献会让她把幸福之花遍洒。就像她栽种在马修墓前的那株苏格兰玫瑰,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萝丝玛丽,意为对死者永久的怀念。

  似乎一切都已过去,就像安妮脸上消失不见的雀斑,那些可爱的小斑点曾经记录了她的一段人生,但成长的印迹总是那么容易逝去。我们伸出手急切地想抓住些什么,最后往往只留下一丝吹过掌心、稍纵即逝的清风,在我们的心头激起一阵轻颤。

  不过成长仍在继续,日子总是崭新的,这是最值得欣慰的。就像安妮剪短又蓄起的长发,颜色变深了,就像我们的心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深沉了,那是记忆加上去的一份永恒的重量,成长在哪里留下了最为清晰的底片,只要去翻阅,一切便可以重温。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9

  期末考试结束后,在散学典礼开完的时候,赖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课外阅读的书,书名叫《绿山墙的安妮》。

  我一看这个封面和名字,就觉得这是一本很浪漫很有趣的书。于是,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里到底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马修和他的妹妹玛瑞拉想领养一个孩子,可以帮他们干农活。起初他们想领养的是一个男孩,却阴差阳错地领到了一个女孩安妮!安妮是个爱幻想,喜欢表达,聪明活泼的女孩子,她的有趣和可怜的身世打动了兄妹俩,最终把他留了下来。

  故事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安妮的道歉。它让我懂得一个道理: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要主动去承认错误,努力获得原谅,这才是好孩子的表现。

  安妮在玛瑞拉的严格教育下,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且为了照顾玛瑞拉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我觉得安妮是个非常懂事、有孝心、感情丰富的人。

  这本书反映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对乡村自然环境有着独特的理解。故事中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也让我非常地向往。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0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个假期,我读了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马修和马丽拉想要收养一个男孩来帮助他们干农活,可是孤儿院却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的女孩儿安妮。她热情、能干、淳朴,同时又有着非凡的想象力。安妮来到绿山墙农舍,像一股清凉的风,给沉寂的`农舍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安妮眼里生活是那样美好,自然是那样美妙。她给林荫道取名“白色的欢乐之路”;她给开满紫罗兰的溪谷取名“闪光之湖”······

  安妮常常犯一些“小错误”,但她总是勇于承认错误,比如跳到床上压醒了巴里太太,但她一番不可思意的道歉,却为自己找到了灵魂上的知音;为阿伦太太做蛋糕,却把止痛药当成香草精放入了蛋糕,却幸运的又遇见了一位知音;为了一个没有胜算的打赌,安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七个星期躺在床上,因为她的脚骨折了。有一次安妮把云杉林想象成闹鬼的森林,晚上玛丽拉让安妮去巴里家,安妮被自己想象的东西吓到了,但她还是走过那片云杉林,回到家,她明白了什么东西普普通通的也没有什么不好。安妮的这些“小错误”不但为她结识了几位灵魂上的知音,还让她变得更加沉稳。

  安妮十分善良,通过安妮的努力,她终于考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女王学院,却因为银行倒闭,马修去世,马丽拉动了想卖掉绿山墙农舍的念头。安妮思量再三,还是选择了留住绿山墙农舍,留在马丽拉身边照顾她。

  安妮还很乐观,她自幼失去父母,多次被人领养又多次被抛弃。但她总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乐观的去看这个世界。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用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个障碍,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命就会美丽多姿!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1

  我现在最羡慕的人,就是安妮·杰理。她是个平凡的女孩,长得也不算很漂亮。但我仍然认为她不是个平凡的人。或许说,她是个看似平凡非平凡的女孩。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如果想,请继续看下去吧。

  安妮被马修领回家,还认识了林德太太、马瑞拉、黛安娜、吉尔伯特……安妮的童年,是幸福的。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女孩,被善良的马修带回了家,并且马瑞拉、马修这兄妹俩还把按你当做女儿看待。这也很幸福不是吗?与其他孤儿院的孩子比起来,安妮是多么快乐、幸福。在这儿,在绿山墙,安妮把所有的事物都幻想的那么的美好。“闪闪的小湖”、“幸福的白路”“幽灵森林”,多么奇妙有趣的名字,这正是安妮为他们取得。安妮一直对任何事都很乐观。安妮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叫“黛安娜”。在安妮把葡萄酒当做木莓甜酒给黛安娜喝,不小心让黛安娜喝醉的时候,巴里太太也很讨厌安妮了。但安妮却仍旧帮助着黛安娜一家,帮助他们把黛安娜的妹妹——“米尼”的病治好了。安妮是个很善良的孩子。

  使我印象最深的,让我最激动的,当然还是安妮与吉尔伯特之间的'故事。由于吉尔伯特嘲笑安妮的红辫子是多么的难看,安妮就再也不理吉尔伯特了,无论吉尔伯特怎么道歉,安妮仍旧置之不理。我读到这,在心中暗暗感慨:啊!哎呀……安妮,你干嘛不原谅他嘛。你要是原谅他,你们的关系肯定很好的。你不急,读者都急了嘛。安妮,你就原谅他吧。我激动得都要跳起来了。安妮也许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在听到外人的嘲讽时,安妮承受不了打击,就是因为这个安妮才不肯原谅吉尔伯特的吧?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吉尔伯特不计前嫌的帮助了安妮,两个人终于和好了!我的内心泛起一圈圈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安妮很平凡,但是她给许多人带来了快乐,怎么能说是平凡呢?但如果说她不平凡,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的确是平凡的。安妮,就是这么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安妮,我羡慕你,我欣赏你。我永远记住你——安妮!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2

  马克吐温说:“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读了这本书后,我也喜欢上了安妮那直率天真爱幻想的性格。

  安妮是个身世凄惨的小女孩,出生不久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六岁,后来她被送到了孤儿院,十一岁的时候,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想象力极为丰富,她的天真和幻想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为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

  这本书用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看到安妮因为爱幻想而闹出的乌龙,我不禁哈哈大笑;看到安妮被冤枉而伤心时,我落泪如珠;当安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也开心得手舞足蹈。

  文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安妮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而她的红头发却一直被人嘲笑,为此她平时很不喜欢自己的红头发。有一天一个小摊贩让她买一盒染发剂,说这样她的头发就会变成美丽的黑色,可没想到她的头发最后却变成了奇怪的绿色。玛丽拉不得不将她的头发全部剪掉,安妮不由得哭了起来。但她却还要照镜子,她说:“我必须得看,这个结果是我贪慕虚荣造成的,我必须为这个行为负责,不必自欺欺人。”

  这段话使我感慨很深,是的,当我们犯下错误时,就应该勇敢地面对错误,承担自己带来的后果。

  安妮还有一点很值得我敬佩,就是她热爱学习的那股钻劲儿。她一直在和班上那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竞争,最高荣誉一直在他们之间打转。要是有一天那个同学听写得了第一,那么下一次安妮肯定会拼命追上去,并且超过他,要是哪个上午那个同学在算数课上答对了所有的题目,名字被写进黑板上的优等生栏,第二天上午苦学了一夜的安妮就会取代他成为优等生栏里的那一个……

  这种学习的坚韧劲儿,不免让我敬佩,同时又感到了一些羞愧。安妮对待学习那么努力,而我却一直在原地徘徊不前。与安妮相比,我还差得远呢。

  看了《绿山墙上的安妮》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就像跟安妮在进行心灵的交谈。这是一个孤儿长大的故事,朴实而美丽,充满童心和梦幻,安妮用她的经历告诉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面对平庸繁琐的生活压力,我们也可以用积极的心态让生活充满乐趣。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3

  几天前,我随手拿起一本书看起来,却被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笔下动人的情节、优美的句子、鲜明的人物特点……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是什么那么让我着迷呢?原来呀,这就是世界级名著——《绿山墙的安妮》。看了它以后,我不管看了几次只要一拿起它,我就会完完全全的融入到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我想除了你一把夺过这本书否则不要妄想阻止我看书。想知道是什么这么让我着迷吗?就好好看看下文吧。

  在告诉同学们我取得这本书的“真经”之前让我们用走马观花大法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在埃文利小镇一个叫绿山墙的地方,住着马修、马利拉兄妹,他们年过半百却没有一个儿女准备从孤儿院收养一个小男孩,却阴差阳错找到一个红头发、脸上长满雀斑的古怪女孩——安妮。两兄妹并没有因为安妮不是自己希望的男孩子而十分冷漠,反而不离不弃的养育她。兄妹两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光阴似箭,安妮在幻想、闯祸长大成人,头发变成了漂亮的深棕色,满脸雀斑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并且考上了女王学校,毕业以后,因为马修的.去世她为了照顾视力差的马利拉,她没有出国深造却留在当地做了一名老师。

  下面我就告诉大家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吧。我觉得主人公安妮的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不要觉得安妮隔三差五就会犯错误,可是她从来不会范同样的错误,俗话说的好:“一个地方不能跌到三次。”而安妮跌倒一次爬起来后就不会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再看看我们自己,做错事情不过老师、长辈苦口婆心的说过多少次我们却无动于衷。还有安妮还知道报恩,当她在女王学校毕业以后,本来可以出国深造的却因为马利拉而留在当地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如果换成我们有出留学机会根本顾不上父母,更何况马利拉还是安妮的抚养人并不是亲生父母。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又让我看清了自己大家一定要好好品味。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4

  把不幸放在哪里,决定了你生命的高度。——题记

  有的人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他们把这些归结于他们的出身与不幸的遭遇。以前我也是这样的吧。可自从我读了这样一本书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一本书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所著的《绿山墙的安妮》,它讲述了一个孤儿成大成人的故事,读来引人入胜,故事中的许多描写都很有趣、很感人。

  安妮是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世不久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6岁。她开始到一户人家看孩子,后来又被送到孤儿院。11岁的时候,住在绿山墙岛上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和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留在家乡当小学教师。这部文学作品动情地歌颂了安妮的美好心灵。

  读了这部文学作品,我才深深感受到了我的心灵的狭隘。为什么同样的人生,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毕淑敏说,苦的力量比甜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不要把黄连掰碎,不要让它嵌入我们的生活。

  安妮是智慧的,她没有掰碎生活的黄连,只是将自己的不幸踩在脚下,铸成一级一级登天的阶梯,最终看到了人生顶峰的美丽,摆脱了幼年时成长的阴霾。我反思自己,自己只会把种种挫折与不幸背负在身上,在踽踽独行的人生路上渐渐滑向无底的`深渊。因为背负,我忘记了抬头仰望天空的蔚蓝、云的纯净,看到的只是脚下的泥泞与生活的不堪。

  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种博大的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须经过漫长的跋涉坎坷的积累,才能达到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坎坷,才会更加美丽迷人。当苦难来临时,勇敢地把它垫在脚下!

  做一棵匍匐的草,还是努力向上的树,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15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发表于1908年的一本儿童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孤儿安妮·雪莉被绿山墙的一对老兄妹马修和玛丽拉收养的故事。这本书带有很重的自传性质。蒙哥马利身世凄惨,两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由年迈的外公外婆带大。然而外公外婆刻板严厉,对于外孙女的情感世界关心甚少。1911年,文学事业上如日中天的蒙哥马利嫁给了一位牧师。婚后的生活却非常不幸,丈夫与自己没有任何文学共鸣,还患上了抑郁症,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作家一人身上。1942年,蒙哥马利病逝,她的遗言说,“文学创作让我情不自已,不敢想象在那些文字游戏中我可以做些什么。但愿上帝原谅我,即便别人不能理解,也希望他们能够原谅。我的处境之可怕令人难以忍受,没人能想到这一点。终其一生,我总是尽力做到最好,现在生命终于结束了。”作家为世人留下了如此经典的小说,而她本人却如此不幸。“诗人不幸诗家幸”,看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安妮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她是个“话痨子”,富于幻想。她活泼开朗,勇敢乐观,聪明勤奋,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她敢爱敢恨,正如书中所说“她的感情的透明的”。不幸的身世并没有让她自怨自艾,过去的一切没有留下任何包袱,相反,她习惯于一切往前看。虽然作者显然美化了真实的生活——一个孤儿,恰好被一对善良睿智的终生未婚的兄妹收养,但以安妮令人着迷的活泼可爱,无论如何她的人生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安妮集理想的优点和幸福的际遇于一身,虽然有点遥不可及,但还是像挂在天上的星星一样,给人以指引和安慰。当她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安妮古灵精怪,总是不出意外地惹出一点小麻烦,但她很快就能吸取教训,正如她自己所说“同样的错误我不会犯两次”。安妮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而且总是带着小女孩与生俱来的天真和炽热,高兴起来如痴似狂,伤心起来撕心裂肺,任何情感都来去匆匆。她诚实正直,爱憎分明,却又身段柔软。她对马修的宠爱来者不拒,对玛丽拉的严厉毫无畏惧,对戴安娜的友善投桃报李,对林德太太的偏见坚决回击,对布莱恩的友好青睐深藏心底。安妮对简陋质朴的家园充满深情,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林中小径还是原野池塘,无论是聒噪还是恬静,她总能发现它们美丽的瞬间,心驰神往,心心念念。她的丰富的`想象力让平淡朴素的乡村生活放射出迷人的魅力,她那话痨子的性格让她对美丽家园的赞美流光溢彩。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层出不穷的鬼点子,给沉闷窒息的小镇生活带来了活力和快乐,像早春咚咚作响的小溪,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希望。然而,安妮并不是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在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她也在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她逐渐改掉了冒失的小毛病,开始成为大人嘴里的“淑女”,她甚至学习出类拔萃,成为小镇的骄傲。玛丽拉问她为什么话少了,她说“我不知道,我不想说太多”。成长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来临了,一条弯弯曲曲的人生旅程正在她面前展开......

  作者谦虚地说,她只是讲了一个“小故事”。确实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宏大深沉的叙述,都是小孩子成长的琐碎点滴。然而,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欢快迷人的气息,流动着感人肺腑的真情。作者不吝笔墨对小草、花儿、树木、池塘、春天、夏天、夕阳、白雪的描述,恰到好处,沁人心脾,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读者也不得不对那个加拿大的小岛迷恋起来。小说充满了诗意,不仅在于作者引用的大量诗句,更在于作者对大自然及人物心理诗意地描写。作者刻画的人物,聊聊数笔,就跃然纸上,让人印象深刻。外表严厉刻薄内心热情真挚的玛丽拉,羞涩木讷却善解人意的马修,爱管闲事却热心正直的林德太太......正是因为有了一群可爱的人,宁静和平的乡村生活才越发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儿童文学的主角是孩子,它的读者群体也聚焦在孩子。孩子们是天生的鉴赏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品位,凭直觉就能判断出哪些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然而,儿童文学却不是孩子们的专属品,它们同时也是大人的饕餮大餐。一方面,成人读懂了儿童文学作品,才能懂得如何与孩子打交道,才能懂得如何做一个正确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每一个成人都曾经是孩子,从儿童文学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久违的回忆,找回了那个尘封已久的自己。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相关文章:

读绿山墙的安妮笔记02-21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有感03-27

关于绿山墙的安妮的读书心得05-07

小学生《绿山墙的安妮》读书有感03-05

小学生《绿山墙的安妮》优秀读书感悟03-02

绿的联想作文07-16

绿眸子作文02-22

绿萝的作文03-20

绿箩的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