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飘香作文

时间:2023-08-14 23:00:43 好文 我要投稿

粽飘香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粽飘香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粽飘香作文

粽飘香作文1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当奶奶再唱起这首童谣时,我知道又要吃粽子啦!

  正在包粽子的奶奶是个“魔术师”。只见她拿起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么把戏粽叶就卷起成了圆锥状,有时卷成船型,放一颗枣,有时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莹莹的米,然后用线捆捆,就捆成了一个个好看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还有的像枕头。看着奶奶这么容易就包了那么多好看的粽子,我也想试试,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处都是。看来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粽子煮熟的时候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难受”,这个时候她总会讲一些端午节的故事,我听着屈原的`悲壮故事,想着划龙舟时的热闹场景,粽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粽子又糯又甜,清香扑鼻,闻着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来,奶奶总是一边给我剥粽叶一边看着我叫我慢点吃,我叫奶奶也吃,她总说你先吃。我跟妈妈说:“奶奶不爱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奶奶很爱吃粽子,只是舍不得吃,留给我们吃。”

  哦,原来粽子里裹满了奶奶对家人浓浓的爱,怪不得那么好吃!我爱端午节,爱好吃的粽子,更爱疼爱我的奶奶!

粽飘香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就缠着奶奶教我包粽子。

  奶奶见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包粽子。就勉为其难的给我一片粽叶,我开心的像小兔子一样跳了起来,因为奶奶终于答应教我包粽子了。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说:“首先把两张粽叶重叠,折成漏斗的形状。”我按照奶奶教的方法拿出两张粽叶折成漏斗状。紧接着放一些糯米,我认真的听奶奶说的一字一句照做将少量的糯米放入粽叶。奶奶紧接着说:“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枣放入。”我依旧照做。再在糖枣上放一层糯米,直到看不见枣才肯罢休。奶奶说:“再用力将粽叶裹紧。”我不会,只好看着奶奶的样子,奶奶娴熟的将粽叶包好。奶奶看看我又看看我手中的粽子说:“你也试试。”我模仿着奶奶的样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粽叶裹好了。奶奶又说:“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的一步用绳子把包好的粽子勒紧。”可是我怎么也系不好,只好求助奶奶帮我系一下了。奶奶说:“如果不系好的话煮粽子的时候就能把粽子煮烂了那就不好吃了。”

  终于包好了,我拿着包好的粽子跑到妈妈面前让妈妈看,妈妈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我的宝贝真聪明都学会包粽子了。”

  今天我真是高兴极了,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粽子分好多种,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粽飘香作文3

  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一场场锣鼓喧天的龙舟赛,一张张兴高采烈的笑脸,勾画成了今年多姿多彩的端午节。

  这几天一直雷雨不停,如瓢泼一般,上天是开心了吗?原来是端午节来了!

  今天早上,我家里也忙碌起来了。早晨,妈妈的喊声打破了家里的寂静:“快点起床,包粽子啦!”语音刚落,我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冲到了餐桌上。“哇!”桌上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一大盆糯米摆在上面,还有红豆、绿豆、鸡肉、蘑菇、肉松、金黄的咸蛋黄……奶奶动作娴熟,把一小团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加上红豆、绿豆、鸡肉、蘑菇、肉松、咸蛋黄,接着又加了一片细长的粽子叶,三两下就成了一个像金字塔的形状,最后,又用牢固的绳子,一圈又一圈地把粽子捆了起来。才仅仅过了半小时,锅里就摆满了粽子。

  妈妈调好了火,开始煮粽子。刚开始,闻不到什么香味,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粽子慢慢地开始散发出清香。终于,粽子煮好了!当妈妈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粽子的香气弥漫了整间屋子,大家都陶醉在了其中。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灶台打转,只等妈妈一声“好了”,就可以美餐一顿了!

  我刚想伸手去抓来吃,可马上被妈妈制止了:“小傻瓜!你以为自己是‘铁砂掌’啊!你会被烫伤的!”我吐了吐舌头,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过了一会儿,我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仔细地看了看,再小心地把粽叶慢慢剥开。啊!粽子馥郁的'清香再一次扑面而来,我咬了一口,白晶晶的糯米,软软的,特别香,特别甜。我享受的表情浮现脸上,心情也顿时变得更加愉快了。

  端午粽飘香,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笑脸,就是端午节那幅最生动优美的端午画啊!

粽飘香作文4

  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伴随着芦苇叶和糯米香的相遇,再戴上那五彩绳向小伙伴显摆一下。而此刻,粽子的的香味已从家家户户飘流出来,勾起了我们这些馋嘴小孩的欲望。

  清晨,丝丝粽香和阵阵鸟鸣飘入房间,本想再睡一会儿的我发现已被那粽香勾引的神魂颠倒。打开房门,漏出一丝细缝,却看见屋外母亲那忙碌的身影,跑到母亲背后,却发现母亲早已知晓我的到来,未及我开口,母亲却已经把一个粽子推放在我的鼻前,浓浓的清香和着一丝淡淡的糖味传入口腔直至心头,我贪婪地嗅着这湿润的清香。

  母亲看着我,笑了笑,把我推到餐桌前,“趁热赶紧吃!”解开那根细绳,拨开那几片芦苇叶,一个清莹透亮的粽子出现在我的面前,轻轻一嗅,一缕清香扑鼻而来,碗上方的一丝白气仿佛与清香混合在一起,丝丝缠绕,把我的脸包围住,拿起勺子,挑出一小块,那红艳的枣儿却已露出了半边身子,仿佛正在诱惑着我,让我忍不住想要一口把它吃掉。咬了一口,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我狼吞虎咽,吃完了一个粽子,忍不住又拿了一个……母亲看着大口大口的吃着粽子的'我,笑了。当我把自己刚剥好的粽子放到母亲面前,母亲却浅浅的尝了一口。一抬头看见母亲脸上被岁月划过的沟壑,鼻子有些酸楚,眼角有不知名的液体在闪烁……

  清香的粽味,洁白的糯米,红艳艳的枣儿,俨然在这小小的碗里勾造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阵阵粽香传入心脾,这样美妙的情景,怎舍得去破坏呢!

  端午到,粽香飘。那一个个粽子串起了一段段美妙的回忆,令我难忘,使我学会感恩。

粽飘香作文5

  一年里有好多个节日,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我喜欢端午节时满街飘散的好闻的药香。用五色丝线缠绕的精致的香囊,一排排地挂在街边小摊贩的竹竿上,晃悠在许多年轻人和小孩子们的胸前或是腰带上,把一缕缕扑鼻的香味带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欢吃妈妈带着我一起包成的粽子。这不,我们仔细地洗干净每片苇叶,然后把淘洗后的糯米放在苇叶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红枣,最后用细丝线把它扎起来。

  粽子终于出锅了,那碧绿的.苇叶,那雪白的糯米,那红亮的大枣,看着就诱人。轻轻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从来是只吃饭却不做饭的。这不,他一边大口地吃着粽子,一边又开始教育我了:“记住没有?这粽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于古代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自投汨罗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远兮——”爸爸接着考我,“下句还记得吗?”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奖励一个粽子!这粽子可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啊!”爸爸拿了个粽子奖励我,好像粽子是他做出来似的。我和妈妈看着爸爸都笑了。

  粽子的清香萦绕在我们全家,我拿着爸爸奖励给我的粽子,心里又是喜欢又觉得很神圣。

  我喜欢端午节,那粽子的清香里,可是有我们中华的大文化啊。

粽飘香作文6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而今年,我是自己学做粽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首先妈妈给我买好做猪肉粽子的原料:糯米、五花肉、酱油等调料,还有用来粽子的粽叶、棉线等。

  我和妈妈分工合作。她淘米,我切肉。妈妈把米淘好再泡两小时,并且米可以被手指捏碎。而我要切肉,要切成15克左右长方体的小块,可我切的`形状不等,有圆的,有方的,有连刀的,可以说是样子千奇百怪,不过,我觉得只要可以吃就行,管那么多干什么?总之这个步骤算是马马虎虎的过去了。和米搓团,就这么一步一步顺利的完成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包粽叶。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做不好,就会露米,如果包的不整齐,一锅就装不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首先一团儿,再叠最后一折,就包好了,可是妈妈包的样子精美,我包的每个角有大有小,样子十分难看,没办法只好重新包,第一次不行,重来!第二次还不行,再来!第三次……终于,我和妈妈包的一样好了。最后拿白棉线一系,放进锅里,蒸十五分钟就好了。啊!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着我亲手做的粽子,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在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里,通过亲手包粽子,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粽飘香作文7

  咦,这阵清香从何而来?哦,原来是四年级二班在包粽子。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天经地义。亲自包粽子,你尝试过吗?快来,跟随着这群信息十足、“有备而来”的同学,加入到包粽子的行列中吧。

  我们把材料准备好以后,就着急着等候老师“发号施令”了。终于听到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的活动开始了。先由邓鹏昆的奶奶为大家介绍包粽子的注意事项,:“把粽叶弯曲成盒子状,尖上一定要密封,否则就漏米了……”嘿,原来这么简单。我早已忍耐不住,赶紧拿起一片粽叶,细腻清晰的纹理游离在手指间,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好爽呀!我先把它弯成小盒子未盖盖的样子,用勺子舀了糯米和一个大红枣放在里面,看它与粽叶的线平行了才够。放好后,我把“盒子盖”盖上,稍作处理,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便放在桌上,跑去那边拿绑粽子的线。没想到的是,那没绑上线的“粽子宝宝”像没刚睡醒的娃娃般,伸开了双腿,怀里沉睡的米自然是蹦蹦跳跳的到处乱窜了。

  心急火燎的我赶忙向李成亮的奶奶请教,奶奶笑着说:“孩子,你还没绑,它还能不松开?你看,就这样……”说着,她便拿起一片粽叶,耐心的教起我来。我仔细的看她每一个步骤,又试着拿起一片粽叶,舀上馅,然后小心翼翼地盖上盖,一只手紧紧地抓着,眼睛着盯着粽子,另一只手去拿线,我灵巧地按住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绑上线。咦,淘气的米粒还试着往外跑,仿佛在说:“快放开我,我要自由!”呵呵,这次我可要成功了,于是我用线困了好几圈,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总算“出炉”了。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我用心的数着我的成果,生怕漏掉一个。

  活动结束了,但我的收获却是很大的,不管干什么事,万事开头难,开始做不好没关系,不要气馁,只要勇于尝试总会成功的。

粽飘香作文8

  又到了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我决定向妈妈学习包粽子。

  那天早上,妈妈把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有粽叶、洗干净的糯米、蜜枣和葡萄干,真是一应俱全啊!妈妈首先把粽叶从中间拧了一下,拧成了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放一些糯米,再放蜜枣和葡萄干,接着再放一些糯米,最后用多余的粽叶把糯米包严实。咦,怎么没有线绳呢?妈妈说:“可以用棉线来代替,也可以从粽叶上撕一长绺儿。”说着,妈妈就从粽叶的最上边撕了一长绺儿包好粽子,一个精致的小粽子就这样包好了。

  后来,该我包了,我一步一步地学着妈妈的手法包粽子,在我辛勤的努力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完整的小粽子,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还是可以下锅里煮的。妈妈高兴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夸我了。

  锅开了,妈妈把我们共同包好的粽子下到锅里,然后把盖子盖住,要煮半个多小时才能吃,妈妈就让我在客厅里等。在客厅里,妈妈开始给我讲吃粽子的习俗,原来人们为了纪念爱国的屈原才包粽子、赛龙舟,后来又演变出许多端午习俗。讲着讲着,我闻到了一股粽叶的香味和糯米加蜜枣的'甜香味,原来锅里的粽子熟了。

  我和妈妈赶紧到厨房去。一揭开锅盖,哇,好香啊!妈妈把粽子捞到了盘里晾凉,正当我迫不及待地要剥开吃时,妈妈却说:“先别吃,你和这几个小粽子合张影吧。”于是,我端起了盛着小粽子的盘子摆了个Pose让妈妈给我拍照,这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一定要留个纪念!

  吃着自己包的香甜的粽子,心里很高兴。粽叶飘香情意浓,粽子里包的不仅仅时好吃的粽子,也包含着我们看不到的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粽飘香作文9

  在6月的扉页中,端午节悄然而至。自然,端午节是少不了粽子的。

  星期一的早晨,妈妈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对此,十分不满的我打着瞌睡牢骚了几句,以抱怨妈妈打扰我的美梦,可是随后我就被一股淡淡的清香所吸引,把之前的满腹牢骚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妈妈,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真好闻。”我情不自禁地多吸了几口,那模样,就像一个在沙漠里渴了几天的旅人喝到了甘甜的泉水。妈妈得意地拿出了藏在身后的粽子,说道:“今天是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啦。”于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一家三口享用了一顿丰盛的粽子早餐。

  吃完粽子后,爸爸故作神秘地问我:“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我信心满满地答道。“投江的人不在少数,可为什么人们只纪念屈原呢?”爸爸继续追问。“啊……”这我真不知道。“是这样的。”爸爸说道,“屈原本是楚国贵族,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楚国任重官。后来屈原遭小人陷害,被楚怀王流放。不久,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

  我没有想到,屈原居然有着这样曲折的人生,我不禁被他的爱国情怀所震撼。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了,不单单是为了哀悼这位历史伟人,更重要的是屈原还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的精髓。我们正是要继承这种精神,所以每年都会缅怀屈原,培养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已成为千古名句,春夏秋冬轮回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又是一年粽飘香,每家每户都在这淡淡的香味中,怀念着屈原。

粽飘香作文10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端午节作为我国纪念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于20xx年5月20日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于20xx年9月30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不知在多少年前,汨罗江平静的水面旁,一位爱国诗人怀着无比的悲愤,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那位爱国诗人就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

  当地百姓闻得屈原投江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但始终不见屈原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楚国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洞庭湖,可还是没有寻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人们又恐江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取来米饭,用叶子包着,用丝线扎着,以免松散,然后把米团撒入江中,口中唤着“鱼儿,鱼儿,莫伤亲人”,后来渐渐地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有唐代文秀《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风俗大同小异,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习俗。如有些地方在小儿头上用雄黄画“王”字,驱五毒,挂艾草、菖蒲、榕枝,饮雄黄酒,吃“五黄”等。

  端午节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又如解粽节、菖蒲节、浴兰节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让我们品着粽子,闻着艾草菖蒲的清香,听着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收获知识,将我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粽飘香作文11

  在端午前后,你若看见一个小孩子身上挂着蛋袋,你可不要感到奇怪,这是中国独有的端午民俗。人们这样做是为了儿女的平安。传说,这是女娲为了保护人们,对瘟神下的“骗局”。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在门上挂艾草。家家户户门前的艾草,又细又长,仿佛一只只纤细的手臂在有韵律的摆动着;风轻轻拂过,艾草便在风中舞动着。听老一辈人讲,挂艾草是为了能激浊防腐,驱虫赶蛇。有条件的人家还会用艾草等草药泡水来擦拭身子,以防蚊虫叮咬。洗完后,身上还会留下淡淡的草药香,幽幽的香味,沁人心脾。

  在端午这种文化久远的节日里,又怎能没有活动相伴呢?一架架龙舟在水面上飞驰而过,船桨溅起的水花一路绽放。船头有人在擂鼓,“咚咚”声不绝于耳;船尾有人摇旗。岸上,呐喊助威的声音响彻云霄,还有许多人在一旁不断指指点点,那场面别提有多热闹了。

  端午节,最令我开心的,就是跟奶奶学包粽子。两片长长的叶片不断闪着光,奶奶的双手上下飞舞着,好似一对白鸟上下翻飞,圈成了一个开盖的三角,抓起一把准备好的糯米撒了进去,又放入两块肥肉,再盖上一层糯米,用手按住叶片往下一摁、一插,另一只手拿着白绳,飞快地舞动着,不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包完了。再看看一旁的'我,手忙脚乱,没扎紧,撒了满地的糯米。成品也都歪歪扭扭的,不堪入目。

  放在锅里煮,五六分钟后,肉粽便出锅了。剥开外面的叶片,热气腾腾的粽子便摆在了眼前。一口下去,咦?放进去的肥肉怎么不见了?哦!原来是变做油融在了粽子里啊!那油香,让人欲罢不能。

  在欢笑声中,端午过去了。可是耳旁还回荡着在粽香中持久不散的笑声……

粽飘香作文12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又是一年粽叶飘香,久久伫立在归家的小路上,极目望向家的方向。

  我是个喜欢吃粽子的人,每年端午基本都是要吃到吃不下才罢休的那一类,它承载了我童年时的大部分记忆。看见一颗颗塞满馅料的粽子,闻着一阵阵卤肉香菇的鲜香,有时候会馋的口水不自觉的滴下来。

  路过小店,闻见了熟悉的味道,却没有见到熟悉的人。“要来一颗吗?”店老板满脸堆满着笑容,“你会喜欢的。”

  “哦哦!”我突然想起自己已经站在这挺久的了。是在想些什么呢?突然有些模糊,像是某段记忆被抹去了。“来一颗吧!要肉的!”

  “诶!”老板很快的给我取了一颗,装进了袋子里。“像你们这种年轻人八成是端午了回老家的吧?”他突然问我。

  “不是啦……”突然想起自己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家里人样貌,大多也只剩下模糊的影像了,“我是要去出差的。”

  他听我这么一说,像是想起了什么:“嗯……我孩子也很久没回来了呢……”

  我能看见他说那句话时满脸的落寞。

  “工作忙,也是为了他的'家啊……”他点着了手中烟,悠悠的抽了起来,“钱这种东西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够用就好。”

  我沉默了。

  自己常年在外奔波劳累是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无论是我的妻子还是我的父母,但我似乎越来越像一个拜金主义者,张口闭口为了家人,也许是有一部分的感情,但是似乎还是让金钱占据了主要位置。想起了自己远在故乡的父母,他们是否也和面前的这位卖粽子的老人一样,在明月下望着远方,等待孩子归乡。

  我们的父母不是宠物,不需要好吃好喝的供着,我们欠他们的,仅仅是一声问候,一通电话,一个拥抱。

  “喂?头儿,请个假!”

  买好车票,踏上了归乡的路程。

  睡在动车上,隐隐约约的似乎闻到了故乡那与众不同的粽叶香。

粽飘香作文13

  不一会功夫,小组长把材料端来了,我好奇地打量着它们:白白嫩嫩的糯米如一粒粒晶莹的珍珠;小巧而又精致的红豆似一颗颗红玛瑙;狭长的箬叶墨绿墨绿的,青翠欲滴。香喷喷的肉令人口水直流。黄奶奶来教我们包粽子,只见她手法娴熟,先把箬叶卷成个“小三角”,再把剩下地翻上去,用绳子绑一圈,就完成了。我心想:这可真简单!

  可我拿到箬叶时却慌了,怎么把粽子卷成个锥形来着?自己笨手笨脚卷了大半天也没卷成,在奶奶的帮助下才卷起来。开始放馅料了,左手拿勺右手钳着箬叶,飞速倒入馅料,红枣,如几朵红花,镶在中间。最难的一步来了:封口。我把叶子翻了上去,可一个不小心,没抓稳,糯米就像瀑布一般,“哗啦哗啦”往下泻。第一个粽子失败了,没关系,继续坚持,“失败乃成功之母”嘛!

  包第二个粽子时我更加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秩序井然,成功了!喜悦与自豪互相交加着。粽子们下锅了,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它们终于熟了。轻嗅,一股淡香扑鼻而来,透过鼻翼,传到心扉。五脏六腑都为这香而醉了,哦,清香,醇香,浓香!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箬叶,是个豆粽,轻咬一小口,米的糯,枣的甜,顿时溢满了整个嘴,真香!

  抬头,只见有的同学狼吞虎咽,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了!

粽飘香作文14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

  小时候。

  记忆朦胧。太外婆喜欢自己包粽子。说也奇怪,我就独爱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两天,太外婆总会在灶台那边包粽子。那是我依靠在她的身旁,看着她用筋脉突兀的双手颤抖着去包粽子。那飘香的粽叶中心包裹着白白的米饭,总会让我涶诞三尺。我看着太外婆的手在不停地颤动着,然后我便问:“小太外婆,你是不是冷了?手怎么抖得这么厉害?”太外婆为了让我吃得到那香喷喷的她亲手包的粽子,竟然瞒着我说:“凤儿乖,太外婆这是在帮你把粽子弄得更加好吃呢!”对了,那年的粽子充满了温情。

  然后。

  余音袅袅。“那年的龙舟划得特别起劲!”小外舅回忆说。正是那年,我认识了屈原。其实也不能算是认识,是了解罢。那年,我们全家都坐在露台上庆佳节。天空向刷过的蓝缎子,雨下过后,大自然的芳香又焕发出来了,虽说没有明月,但那情景貌似中秋。粽子还是粽子,但是就不是太外婆包的了。我正咀嚼着那白白的米饭,突然,突发奇想打算了解粽子,于是我问妈妈:“这粽子是怎么来的呢?”“……屈原……”妈妈向我讲述了那个爱国志士的感人故事。对了,那年的粽子充满了敬佩。

  今日。

  往事犹存。我已经学会了包粽子,我可以独自做出当时那令我口水大流的.喷香粽子了。坐在露台上,我望着每一位亲人,又望望那明净的天空。每一位亲人都老了,我得珍惜;可是,屈原那是的神话却可以通过我们祖祖辈辈传诵下去,直到永远。死亡不会带走恩念,欢笑也泪水总会在心中沉淀。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对亲人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透过那清香的粽叶缓缓飘到我的心间。

粽飘香作文15

  每年端午节看到大家都要吃粽子,我感到很好奇。我就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呢?妈妈告诉我:是为了纪念屈原!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屈原是谁呢?妈妈开始讲了起来。

  原来,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免职后,被流放到现在的湖南地区。流放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不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品《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痛,渔夫们在江面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未成功。有位渔夫往水中仍饭,说让江中的动物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的`,人们纷纷效仿,有的将雄黄酒倒入江中,要毒死蛟龙水兽。后来,人们为怕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叶饱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于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作文粽叶飘香400字作文粽叶飘香400字。

  通过对端午节来历的了解,我知道了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粽飘香作文】相关文章:

粽飘香作文04-04

粽叶飘香作文03-04

粽叶飘香作文07-19

儿时的粽叶飘香作文07-14

又到粽叶飘香时作文07-17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07-28

又是一年粽飘香答案03-04

又是一年粽飘香作文8篇02-25

又是粽叶飘香时作文(通用34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