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作文

时间:2023-08-11 10:36:5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蒙古包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蒙古包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古包作文

蒙古包作文1

  以前来到大青沟,蒙古包没有几座,可现在一个个巨大的蒙古包拔地而起,像是张着双臂在迎接远方的客人一样。爸爸的朋友在这里经营了一家宾馆,所以我有幸被请进了这里一个最大的,能同时容纳百余人共同就餐的蒙古包做客。

  站在蒙古包前,抬头仰望,嚯,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推开两扇木门,真是别有洞天啊。第一个映入眼帘的要数那鲜红的开满鲜花的地毯了,看上去马上让你感到非常的愉快,踩上去又格外的松软。迎面墙上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显得庄重而神圣。两边分别摆放着一排就餐用的长桌,而桌边围着的不是咱们日常坐的椅子,而是一个个像小木墩似的圆形小凳。大家就坐后,宴会开始了。

  第一个闪亮登场的是蒙古族宴席上最珍贵的佳肴“烤全羊”。“烤全羊”是用一个木制的.二轮车推进来的,羊头上还戴着一朵大红花。主持人先举行了个小小的仪式,并简单地介绍了这道菜,然后用手把肉撕下来,放在盘子里,蘸着调料吃,那味道真是鲜美极了。

  席间,身着蒙古族盛装的男女主持人,还一边高歌,一边向我们献上了象征蓝天和圣洁的哈达,用银碗斟满了“马奶酒”。喝酒时可是有讲究的哟,要用左手端着酒杯,用右手无名指先到酒盅里蘸一点酒,向天弹一下;再蘸一点酒,向地弹一下;最后蘸一点酒涂在自己的脑门上;表示敬天、敬地、敬人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祷。饮酒时,蒙古族人最喜欢客人一饮而尽,所以那天爸爸喝多了,哈!我是小孩儿,虽说不能喝酒,但也有模有样的跟着做了一遍,入乡随俗嘛。

  敬酒刚罢,演出开始了。一个个蒙古族演员或唱、或跳、或演奏器乐,好不热闹。给我印象最深地是马头琴,那琴声和在电视里听到的感觉不一样,时而悠扬,时而奔放,尤其是拉起那首著名的曲子《万马奔腾》时,我仿佛真的是驰骋在了广阔地草原上,身子也不由自主的在凳子上晃动,真美啊!

  就这样,唱着,跳着,我们一直玩到了深夜。

  “烤全羊”。(戴哈达的是俺老爸哟)

  是我呀!

蒙古包作文2

  白云朵朵,蓝天有了斑斓;歌声悠悠,不再寂寥;衣襟飘飘,居住神舟一方;点点蒙古包,增添色彩于草原。蒙古族,以游牧为生,以草原为家。

  历经长途跋涉,终从那头翻山越岭来到此地。寻找适宜气候,养育一群牛羊。你也许会问,他们有家吗?有人答,是蒙古包。风很紧,吹舞着道道彩旗;光甚强,照射着一方草地。蒙古包简易却坚固,朴素却绚丽。你,是茫茫草原里的一丝波涛;你,是寂寞途中的一个依靠;你,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以你为家,或许不错。

  但又有人提议,游牧人总会换着自己居处,蒙古包太孤独,不能为家。在荒芜人烟的草原中,有位牧民拖沓着艰难步履,跟随这一波牛羊,徒步于此。天辽辽,地广广,天地之间,何处为家?牧民把自己的身躯带在途中,把自己的灵魂献于牛羊。季节在变,牧人在游,牛羊在奔。相伴,安详。也许你和蒙古包都可与牛羊相伴,以牛羊为家,不再孤独。

  牧民伙伴,是牛羊;牧民之家,也是牛羊吗?细细想来,其实不然。牛羊也终会离他而去,当只有孤身一人之时,是否意味着,只是有处所可去,却无家可归。后来才知,原来草原是牧民永远的家。他在奔走,但不过是在草原咫尺之间,身影永归草原。草原上,如雨的马蹄,如琴的`歌谣,如梦的画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伴,以蒙古包为依靠,牧民恪守本分,奔波一生。他厌过,一生如此反复;但他终热爱草原,热爱自己的家。这个家,把蒙古包、牧人、牛羊永远牵扯在一起,让他们远离孤独。

  广袤草原,一人,一歌声,一群牛羊,一个蒙古包而已。说其单调,也不完全是。说起繁华,也不完全是。其实,这样刚刚好。宁静却不孤独。这样,一处居所可以自由穿梭各大草原;这样,一位牧民可以随意行走于神圣土地;这样,一个歌声可以任意飘荡在朗爽空气。

  有了草原,有了牛羊。蒙古包,在漂泊,却不孤独。

【蒙古包作文】相关文章:

作文05-05

禅作文03-07

下雪了作文03-07

黄昏的作文03-07

河作文03-07

跑作文03-07

华山的作文03-07

难……的作文03-07

精彩作文03-07

作文:捐款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