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作文

时间:2023-07-26 09:08:44 好文 我要投稿

参观博物馆作文11篇(通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作文11篇(通用)

参观博物馆作文1

  中华文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才真正领略到了汉字的魅力。

  站在博物馆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两边的高高的台子,上面各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凤鸟。它们有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长长的尾巴,全身金光闪闪,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引人注目。

  走进大门,一座高大的字坊矗立在面前,它的造型取自汉字的“字”,有18米高,上面刻满形形色色的文字和花纹。它更像一把巨大的钥匙,打开了历史悠久的汉字之门。穿过字坊,一条洁净的青石板路两旁各自树立着14块铜质甲骨片,它们镶嵌在厚厚的玻璃板上,显得古朴典雅而又美观大方。

  走进金碧辉煌的博物馆,来到甲骨文展厅,一片片甲骨展现在眼前,上面的文字更是千奇百怪,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留给后人去破解。有的文字像羊角,有的像琵琶,还有的像桃核,真佩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文字让我们这些小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大家兴致勃勃地猜着一些简单的文字,更加感觉到中华文字的博大与精深。

  沿着楼梯,更上一层楼,便到了第二展厅。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尊尊精美的青铜器,一根根细长的竹简,一张张柔软的丝帛,一块块精美的'雕版……直至造纸术的发明,看到的文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悉,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涨!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一切震撼着我的心灵。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经历了多少人多少岁月的奋斗啊!走进现代展厅,更是美轮美奂,先进的电子科技,苍劲有力的书法展览,有趣的人机互动游戏……令人留恋其中,忘记了馆外的世界!

  离开文字博物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为自己是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人而骄傲,更为自己是华夏子孙——中国人而自豪!

参观博物馆作文2

  今天,我和同学们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一路上我们望着窗外,小草染绿了大地,杜鹃花开满了山坡,柳絮缀满了枝条,茶树冒出了葵花籽般的嫩芽,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伴随着我们的欢歌笑语,终于来到茶叶博物馆啦!我们兴奋地排着队下了车。茶叶博物馆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茶树,我们就像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轻轻一吸气都能闻到淡淡的茶香。一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大瀑布。在磅礴如雷的水声中,一条从天而降的`巨流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地落了下来,真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呢!同学们有的说是茶水,有的说是白开水,还有的说是自来水。经过讲解员阿姨的介绍,我们才知道这水真是茶水。阿姨还说:“这茶水象征着我们这里是产茶的好地方!杭州的龙井茶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首,产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茶艺馆。一位阿姨给我们示范怎么样泡茶:先准备一个杯子、一个装了白开水的茶壶、一包茶叶。第一步温杯:把茶壶里的水倒一点进去,只要稍稍没过杯底,然后朝自己转一圈,把水倒掉。第二步置茶:用拨茶叶的茶匙往杯子里拨一点茶叶,只要没过杯底就行了。第三部冲泡:倒一点茶壶里的白开水进去,没过茶叶,朝自己转三圈。第四步倒茶:拿起茶壶让水直泻而下。茶壶在阿姨手中三起三落,上下提拉注水,水柱要连续不断,让茶叶在水中翻动,茶叶好似蝴蝶在水中翩翩起舞。这漂亮的泡茶手法就是著名的“凤凰三点头”了。

  回到家,我也迫不及待地按照阿姨的步骤泡了一杯茶。嗯!真好喝!

参观博物馆作文3

  今天,天格外的明朗,格外的好。我的心情也格外的舒畅,格外的好。

  下车了,我看着正在飘落下来的银杏叶,再看看眼前古色古香的川菜博物馆,才知,秋天已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们身边……一踏进大门,眼前忽地一亮——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嬉戏,有几只颜色黄一点的,居然调皮地跑到银杏树上去扮演银杏叶了!看到银杏树时,我本想摘一片银杏叶回家作纪念的,结果手刚伸到银杏叶前,银杏叶却飞了!吓得我摔了个狗啃泥。虽然是寒冬,桃树上却还有几朵花,倔强地开放着,为人们奉献着那小小的,用生命换来的美丽。湖中,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像是在比赛谁才是那条“剑鱼”。

  我们先到灶王祠去拜见灶王。解说员说,进门时要从左门进右门出,中间的门要留给灶王,而且不能踩门坎,门坎是灶王爷的肩,一踩,灶王的肩就垮掉了!拜见灶王时,要右手在左手后面,大拇指翘起,做出一副手上有香的样子。本来就应该手上有香,可一来就来了几百个人,哪插得下呀?所以才这样摆一下就行了。最后,还要用筷子敲一下碗,告诉灶王你来拜过他了。接下来,我们按照解说员的要求,一一拜见了灶王。

  最有趣的.要数包熊猫汤圆了。解说员先给我们一人准备了一份材料——三个糯米团、三个豆沙馅、一些黑色的豆子。我先把三个糯米团压平,再把豆沙馅依次放入三个糯米饼里,小心翼翼地揉圆,不久,三个普通的汤圆就完成了。可这还不美观,直到将一些黑色的豆子按在汤圆上,做成小熊猫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尾巴。三个栩栩如生的熊猫就在我胖乎乎的手上诞生啦!远看,可爱的熊猫还朝我笑眯眯地招手呢!

  川菜博物馆,一个既美丽,又有许多知识的神奇地方。

参观博物馆作文4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常对我说,我们的家乡盛产“青铜”,是古铜都。为了近距离感受铜都文化,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位于西湖湿地旁的铜陵博物馆。

  一下车,我就被博物馆的雄伟气势所震撼。古朴、闪亮的铜柱矗立在眼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似跳动的生命,召唤着来往的游客。

  走进博物馆,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长卷历史画。现代的、古代的,交错纵横,应接不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编钟”。据说这些精致的乐器源于汉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编钟配上投影出的婀娜多姿的舞蹈和那虚拟的音乐让我仿佛走进了汉朝宫廷。宫廷中央一位乐师优雅地敲击着绣着青色“兽纹”的编钟。那编钟声一会儿如同山涧泉水,叮叮咚咚,一会儿似涛涛江水,奔流不息……回过神来,那袅袅余音仍回荡在我的耳畔。

  离开编钟,我来到了第二展厅,一把青色的利剑吸引了我。这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复合剑”。尽管受尽岁月的'洗礼,那把利剑仍然透着一股杀气。昔日锋利的剑口已有了残缺,但丝毫不能掩饰他昔日战场的辉煌。望着这把青铜剑,我的视线模糊了,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了战马、盔甲……那刀光剑影、驰骋厮杀的场景让我顿觉凉意飕飕。哭泣、呐喊……宝剑仿佛哭诉着战争的残酷。莫非这把剑也如同曹操的“倚天”剑,曾让无数将士胆寒?

  “潘峙宇,看这只金螃蟹!"爸爸把我拉回到现实中。真是一只可爱的金螃蟹呀!在放大镜下,我甚至可以看到它的纹路。古代人真是心灵手巧!红宝石的腹部,白玉做的眼睛。讲解员阿姨说这是古代的“金镶玉”,看来古铜都不止有“铜”呀!

  离开博物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现了李白的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好一个炉火照天地的古铜都呀!我很自豪地对爸爸妈妈说:“我爱铜陵!”

参观博物馆作文5

  大年初三那天,我和妈妈、弟弟去参观柳州市博物馆。

  柳州市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东侧,它是一座米白色的、雄伟的建筑物。里面有很多展厅。我们分别去了古生物展厅、历史展厅、青铜器展厅、扇面书画展厅。

  我们首先来到古生物展厅。那里被装饰成一个山洞。我看到了海百合化石,它们就像荷叶一样,长长的茎,真美啊!妈妈说海百合是动物。我还看到两个大恐龙骨架化石,它们是梁龙和霸王龙。还有许许多多的古生物化石,真让我大开眼界。

  我们又来到历史展厅,那里陈列着很多古代的东西,它展现了柳州从古到今的历史。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塑像,因为它做得很像个真人一样。妈妈告诉我,柳宗元在柳州做官的`时候,曾经释放奴婢、兴办学堂,鼓励老百姓开凿水井、植柳种柑,为柳州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柳州人民世世代代纪念他,后人尊称他为“柳柳州”。听了妈妈的话,我更敬佩柳宗元了。我还很喜欢参观那条老街,它是模仿以前柳州的老街建成的,那里有卖布的、卖米的、卖杂货的,还有打铁铺。每当游客走过时,感应音响就会放出顾客和店铺老板的对话声,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太有趣了!

  接着,我们在青铜器展厅参观到了铜剑、铜壶、铜鼓......这些青铜器年代久远,最早的竟然有战国时代的。很多青铜器都是蓝色和青色的。妈妈说是铜跟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的。

  扇面书画厅里有很多扇面书法和国画,大多数是古代的。那些国画有山水、花鸟、人物。

  我觉得柳州博物馆真好玩啊!

参观博物馆作文6

  今天,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早耳闻藏物的珍贵和多样,我很期待今天的活动。

  随着大巴的前进,博物馆雾灰色的顶部在一排松柏的缝隙间不时地显露,一会儿就到了大门口。黑底金字的长匾,白色的柱子,博物馆的壮观尽在眼前。

  走进博物馆,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大厅内的墙纸。鲜红的底色,有墨黑色的塔城绵延在之间,长着细长腿的仙鹤悠悠飞过,别具特色。整个厅内都显出历史的气韵。

  我们跟随讲解人员前往第一展厅,开始参观。秦朝的箭矢让人惊叹,根据介绍,这些箭的剪头都做成规整的等腰三角形,更不可思议的是,磨制的痕迹是平行的,说明这箭可能是用类似砂轮的工具打磨出的。我佩服不已,早在那时竟然就有了如此巧妙的制造手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接着看见的是唐朝著名的工艺品——唐三彩,其名为“三彩载乐骆驼俑”。在偌大的方形玻璃罩中,一只昂首挺胸的棕毛骆驼迈着优雅的脚步,在骆驼身上有吹笛子的,弹胡琴的,吹风管的……还有一个站着歌唱的女人。他们神情欢愉,演绎着美妙的异域歌舞,迷人的音乐仿佛穿越千年历史传入我的`耳朵。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身下铺着的毯子,拥有着绿色、黄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色泽光亮,变化无穷。

  通过这精美的工艺品,大唐博大开放、文化融合的时代特点可以最直观地被我们所感受。我回忆起从前学过的唐朝文化,温习着过去的历史知识。畅游在这文明和知识的璀璨星空中,我彻底陶醉了……

  在这次参观中,我更深地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浩渺。

  漫步在历史的殿堂,从前的古老记忆仿佛浮现在眼前,那面含微笑的胡人好像牵着汗血马,慢慢地朝盛世走来。

参观博物馆作文7

  今天,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金沙遗址博物馆,了解古代文明和历史。一进去,就感受到了独特的金沙氛围。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遗迹馆,里面有很多的挖掘现场的结构。沿路走去,那里有一块大玻璃,走近一看,脚下有一颗千年大树的树干,听说这树有着接近一万年的历史了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陈列馆,第一个进入的是第三展厅——天地不绝。第三展厅有出土的金器、铜器、石器、象牙和卜甲等精美文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十节玉宗,因为它展现了金沙先民的手艺和技巧。

  第二个进入的是第四展厅——千载遗珍。第四展厅最显眼的当然是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饰了,在那个时期制作的金饰到现在能够保存得那么完整,不容易。而且在没有机器情况下,能制作的那么漂亮、对称,真的'是很不容易。其他的三十余件精品在“它”眼里都不在话下。在这里我进行了第一次采访:“阿姨,可以打扰你一下吗?”“可以啊”“请问您了解铜立人吗?”“不知道,我要好好了解一下。”“谢谢阿姨,再见。”“嗯,再见”第一次采访完的美结束了。

  第三个进入的是第五展厅——解读金沙。第五展厅里最漂亮的要数玉海贝形配饰了,它温润柔和、形态逼真,简直是世间珍宝。还有其他的瓷器等精美饰物也很漂亮。

  最后我们去了第一展厅——远古家园,和第二展厅——王都剪影。

  远古家园展厅展示了金沙时期的自然生态环境,王都剪影从居所、工具、烧陶、冶涛、制玉、墓葬方面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社会生活剪影。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古蜀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细腻与精致。

参观博物馆作文8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因为今天我们要去自然博物馆参观。

  到了那儿我们就解散了,我和周欣蕊、范彦辰一组。我们先来到了一楼的恐龙展厅,一只巨大的恐龙的骨骼化石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小声嘀咕道。这怎么可能呢?这只恐龙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它叫井研马门溪龙,体长22米——35米,体高将近四米,其中脖子就占体高的一半,它也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我跟这只井研马门溪龙相比,都成一只小虫子了,我惊讶得眼睛都瞪圆了。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动物之美”展区,这里面的动物标本全部是美国的'肯尼斯·贝林先生捐献的,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一进到展厅里,我就看到了一只鸵鸟,她好像很生气,使劲地向前奔跑着。我再往下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四个狒狒正在抢鸵鸟的蛋,其中一个狒狒抱着鸵鸟蛋,回头看着鸵鸟,它旁边的狒狒也在回着头,前面还有一只狒狒,它在回头看三个兄弟们,在最后面还有一只狒狒,它一直在鸵鸟后面跟着,好像要吃掉鸵鸟似的。那鸵鸟生气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再往里走,我们还看见了角长在鼻子上的大犀牛、凶猛的鳄鱼、可爱的梅花鹿、穿着黑白条衣服的斑马······它们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动物的海洋。

  随后,我们去了有鲜艳鱼儿的海底世界、稀奇古怪的昆虫化石……

  我们还没有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路上,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

参观博物馆作文9

  10月27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小记者团来到位于湘湖景区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远远望去,博物馆就像一艘大轮船静静地停泊在湘湖边。

  进入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二楼“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厅,陈列厅分为跨湖桥文化的诞生、跨湖桥人的活动、农业起源的探索、聚焦跨湖桥遗址这四个部分进行介绍。里面陈列着骨器、木器、陶器,石器、编织物等等,还有一块小孩的头盖骨。原来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生活过的痕迹,真是太神奇了!

  参观完陈列厅,我们来到一楼的遗址厅。它位于湘湖的水下,一幅“跨湖桥之最”的壁画映入眼帘,上面记录着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等等“跨湖桥十大之最”。顺着台阶往下走,一股考古的气息迎面而来,二位泥塑的“考古学家”正在认真考察,还原着发掘现场。昏暗的灯光下,有一间透明的玻璃房,里面陈列着被誉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于2002年发掘出土。距今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现在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它通体焦黑,据说是由一整根木头对半劈开后加工制作成的。这不禁让人惊讶,在工具匮乏的古代,跨湖桥人已经有这么好的本领,真是太了不起了。

  参观结束,对话大馆长环节开始啦,“为什么独木舟要陈列在玻璃房里?”我问道。馆长阿姨告诉我,木头想要保存8000年那是很困难的,当时因为海侵隔绝了氧气才保存下来,发掘出土后遇到氧气和水分会很容易腐烂,所以要在特殊的环境里保护起来。

  这次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萧山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奇迹。让我们向祖先的智慧和考古学家致敬!

参观博物馆作文10

  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坐着大巴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但是天公不作美,时而下雨、十二不下,这并没有破坏我们美好的心情。

  一下车,一股淡淡的茶香就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整片茶地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跟着老师我们沿着小路向上走,路上刻着很多古代书法家写的字。近看茶叶的背后有许多绒毛,叶子旁边还有两片小小的嫩芽,就像是婴儿的两只小手,“茶叶宝宝”正在尽情地吸收着雨水呢!四周是一座座大山,它们像是在保护着“茶宝宝”,突然雨停了但周围还是云雾迷蒙,池边的花儿美不胜收,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了小路,我们就来到茶艺表演处,表演的姐姐为我们讲解了怎样泡龙井茶,看到碧绿的茶叶在杯中不停翻腾,好像舞女在翩翩起舞。后来我们还品尝了龙井茶,那股浓郁的清香一直留在嘴边,但那苦涩味还“真不好受”。

  进了博物馆,一个大大的“茶”字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从天而降的水像茶师傅往下倒茶似的。再往里走,一幅幅采摘茶叶的画卷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听讲解员阿姨说,茶最早出现在云南,那儿最高的茶树有2米,最老的有20xx多年了。整个茶叶博物馆总共有5个展厅:茶具厅、茶翠厅、茶缘厅。我印象最深的'是茶翠厅和茶具厅。茶翠厅里有许多茶叶品种;基本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和花茶。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用黑茶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如茶饼、茶南瓜等等。在茶具厅里有古人各种各样的喝茶工具,那时候的茶具是陶瓷而且没有其它颜色,只有单一的棕色,但过了很多年后才渐渐出现五颜六色的花样。

  欣赏完了茶叶博物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找了一块柔软的“绿地毯”坐了下来,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午餐后,我们有些同学还去拍了茶花树及周围美景。最后老师叫我们上车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茶博馆。这次春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杭州龙井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杭州龙井茶的魅力!

参观博物馆作文11

  提到南京,你一定马上会想起雨花石或是梅花,因为它们都是南京的代表,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件让南京大放异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与四川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三大织锦的南京云锦。

  昨天,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南京云锦路上的云锦博物馆,直到参观之后,我才明白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分量。云锦博物馆的一楼是云锦产品售卖区,二楼是各种织机的模型以及云锦织造工艺的实体展现。一到二楼,我们便遇到了志愿者,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云锦的价值及制作过程。

  南京云锦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它的选料十分讲究。除了品质上乘的桑蚕丝之外,皇家织品还有妆金、妆彩、妆孔雀羽等各种价值昂贵的的材料。展厅有一件清代薄纱的复制品,薄透如蝉翼,十分精巧。志愿者姐姐说,把它叠成十层,蒙在报纸上,报纸上的字依旧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把这件衣服团起来,还不如一只鸡蛋大小。“这么薄的衣服是如何做成的呢?”我不禁问志愿者姐姐。“这主要是取决于蚕丝的质量。这件衣服所用的特殊的'蚕丝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积累出来的。”我明白了,首先,选材的珍贵决定了云锦的价值不菲。

  云锦的做工十分精巧。在第二展厅中,有几台做云锦的机器,足有四米多高。机器上坐着两个人:提花工和织造工,“提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造工”坐在机下,负责把各种颜色的纬线穿到被拉起的经线里,妆金敷彩。云锦由两人上下协同,一天也只能完成5-6厘米长云锦的织造。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也因为云锦纺织的技术难度,这项工作三年才只能算刚入门,如要技术精湛,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南京云锦已有15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却一直以手工制作,如今人们利用电脑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诸多问题,希望有一天,电脑也能解决云锦的工艺制作流程,把人们从艰苦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参观博物馆作文】相关文章:

参观博物馆作文07-16

参观博物馆作文03-05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03-12

参观博物馆作文(推荐)07-20

参观丝绸博物馆作文05-24

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03-05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03-03

参观宁波博物馆作文03-06

参观“海盐博物馆”作文03-28

参观武当博物馆作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