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作文

时间:2022-03-27 09:24:04 好文 我要投稿

再回首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再回首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再回首作文

再回首作文1

  转眼间,近处低矮房屋后面的那方墨黑夜空被照亮了,橙黄色的,暖暖的光芒。那是心中满怀希冀的人们在这个略显寂寞的元宵之夜送给天空的一份小小的礼物。那一盏盏孔明灯像借着东风之力轻盈地飞上天,一盏盏、一盏盏汇聚就像一条暖橙色的河流在夜空缓慢而又静静地流淌……

  这是我记忆里好好珍藏的元宵节的美好画面,“东风夜放花千树。”这句诗可以说跟上述景象有点贴边,其实是写繁多的花灯缀满街巷,好像被忽来的春风吹开了的千棵万棵树上的繁花一样。但更触动我心的是下一句“更吹落、星如雨。”,把它放在想象里是何等美啊。一颗颗小小的星子被东风,带着微微的颤动吹落。一粒粒、一点点,像落了一场耀眼的小雨。当然,这是描写元夜所放的一朵朵绚烂烟花在夜空美丽绽放、划亮了天空,流下一抹抹转瞬即逝的绚丽色彩的情景。焰火纷纷,乱落如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真美!

  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这首婉约词《青玉案元夕》着实让人惊喜。词在上阙描写了元宵夜繁华热闹的景象,灯火辉煌,豪华的马车、悠扬的凤萧声、皎洁的月亮、载歌载舞、笑语喧哗的人们都沉浸在这佳节狂欢的氛围中。转到下阙,盛装的美丽游女从身旁仪态娇美走过,笑语盈盈,只留下还未消散的香气。可,里面没有词人所苦苦寻找的意中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历来为人们所熟知和传诵。“我”在茫茫人海中寻她千百回,不经意间蓦然一回首,原来,她就在那灯火零落之处,一角残灯旁。是她,是她!原来她还未离开,原来她就在那儿,原来只需我一转身便可寻到。终于,终于,找到了!“我”的心底泛起莫名而又复杂的情绪,担忧、焦虑、惆怅的消散,回悟的恍然、觅得的欢喜、不枉辛苦的欣慰、对她的怜爱,也许还有点对上苍的感激之情。上阙极力渲染的热闹景象,反衬出了最后那位美人在“灯火阑珊”之处体现出的清高、不同于流俗、自甘寂寞与淡泊的形象。

  对于这位在“灯火阑珊之处”之人,学者们还有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这人是辛弃疾他自己,是他自己的一种写照。当时他不受重用,无法施展十八般武艺,挥洒满腔热血,抒发豪情壮志,只好在这热闹氛围之外孤芳自赏,清高、受冷落却又不肯同于流俗。也有可能那人是真正懂得而又欣赏他的一个难觅知己。国学大师王国维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认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是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的第三重,这是人生的大境界。当你经过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重由于对自身平庸生活不满而开始确立远大目标的境界,体味过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为心中理想不断磨砺,艰辛奋斗而身形消瘦也不悔的境界。你终会明白你所追求的就在不经意之间。你终会明白经过“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追寻的无比艰辛,悟出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恰恰是“无欲无求,无有才是有,无忧无喜才是人生的澄澈清明”。这是看“得”的快乐,是物质、功名利禄的解脱,那么执着追求的痛苦、欲望的烦恼也就不再有了。

  谁不曾在人世困惑的的追求?可是这平庸的人生,又有何许人能突破呢?又有何许人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呢?问罢,再回首,这短暂的一生,恍然若梦。再回首,也许,下一秒,我就可以触及那苦苦追寻之物。只有渡过苦难之河,再回首时,才能领略到那盛大的欢愉……

再回首作文2

  “人群里的风,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谁不知不觉叹息,叹那不知不觉年纪,谁还倾听那一叶知秋的美丽。”……

  ——题记

  认识她,是在她成为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之前。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八月三十一号,晚上八点三十五分。我至今清楚的记得,是因为那时我第一次与她相见。“‘含颖怀萃’,名字起得真好!看你聪慧的大眼睛,我就知道名副其实。”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也笑起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无端地想到这句话。她的脸棱角分明,薄薄的嘴唇透着机敏,眉间的一颗痣也增添了她的温柔文雅。

  于是,我的初中生活就有了一个格子衫、白背包、带着一脸笑意的亲切身影。

  一个个与她相伴的日子,我们爱上了五彩缤纷的语文课。

  晨曦微露,朗朗书声充满校园。我们在读书,她站在讲台边认真的翻看我们的每日书法练习。见她时而在纸上圈圈画画,时而拿起两份细加比较,等笑容再次绽放在她脸颊,我们知道“今日书法之星”要火热出炉了。是我吗?也许有礼物呢!今天她会给我们什么礼物?是她河边踏青搜来的`小小蜗牛壳吗?是那像虫子一样吓了我一跳的杨花吗?是一片漂亮的树叶书签吗?

  她的礼物千奇百怪,每个同学都非常想要。得到礼物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同学。那次,考试失利的同桌突然发现,刚被语文老师翻过的作业本里,多了一个棒棒糖,还画着夸张的笑脸!“拿我当小孩吗?”同桌不由得破涕为笑。而她仍然带着微笑走上讲台,快乐的语文课开始了。

  多少次,她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汉字的来源和构造,像一位博学的学者;她热切地和学生进行日记交流,像一位知心的姐姐;她不知疲倦地组织演讲活动,像一位热情的导演;她在灯下为我们编写班级精品集,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她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从未打骂过我们,从未放弃过我们,从未停止向我们微笑。一切的一切,我们喜欢。

  我一直以为三年的时间漫长得没有尽头,还会有无数个明天,明天还会有灿烂的笑脸和熟悉的声音。然而,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不给我任何挽留的余地。三年,不曾想,很短。

  中考前一天的晚自习,拿出她编写的语文学案,却在瞥见学案上“编制:李志清“的字眼时发了呆。这个夏天过后,我手中的学案上再也不会出现她的名字。那我手里的这些学案,是不是成了限量版的纪念品?

  走出考场,树荫下她熟悉的的身影在视网膜上留下破碎的影像。风吹乱了她的长发,也惊碎了我未完的梦。醒来,是她留给我的一夏的寂寞,一夏的成长。

  每次闭上眼,仿佛就能看见她坐在书桌前批改讲义,要么就是在我取得第一名时偷偷塞给我一块巧克力,或是她开怀的笑的样子。那场景,莫名的让人心安。

  因为有她,我似乎长大了许多。我渐渐开始懂得生活,渐渐开始学会理解。我明白身为中国人要削好学好我们的语言文字,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每每打开毕业时她写给我的留言,熟悉的字体总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我会一直记得你,直到你忙得忘了我。小孩,放心往前走就行。”

  每个寂静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总在特别累的时候想起她,想起她说的话。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于是,我又拿起笔,继续攻克下一道难题。

  我升入高中了,她还在母校。在彼岸回首,我总是看到她灿烂的笑脸。

再回首作文3

  走在无人的街/听着悲伤的歌/被刺骨的风吹着/心里说不尽的痛/那么凄凉。

  ——题记

  朋友们总是说我活的很快乐,很潇洒,整天嘻嘻哈哈的,说我的快乐可以感染很多人,让他们不悲伤。

  我对这种说法很,怎么说,很高兴。可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或是在我认真做某事的时候,我的冷与那与生俱来的静,和周围散发的气息,可以让人远离我,让人不敢靠近。我总是喜欢这时候的自己,可以一个人很静很静的沉寂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到任何人的打扰,可以认真的幻想,认真的思考,不喜欢有人打扰。当然,这样的我,是不会被大家看到的,我会给自己穿上厚厚的保护层,很少很少会被别人看透,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悲伤被别人了解,只要大家了解到我的快乐,哪怕是伪装出来的开心,也会很欣慰。夜深的时候,总会为不真实的自己得到他人肯定而感到自豪,证明我成功的将自己的内心与外界隔离。这样,我会很开心。我讨厌有人能看透我,了解我,所以,我总是会在他即将看透我的时候,故意疏远他。太了解我的人会发现我真的很可怕,内心的一些想法,是不真实,不切实际,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内心却是什么都了解,什么都有一定看法的,可以看透读懂一切的可怕的冷漠的人。我不会把自己的脆弱流露在脸上。街上偶尔一个过路人,也许看得见我的失落,可毕竟那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他不会来了解我。经历的事太多太多,多的都忘记了怎么痛。

  落落给我讲了很多有关于她奶奶和他爸爸妈妈的事情,听的时候发现他的故事也是那么的悲凉,他也是可怜的孩子,也为了自己没有好好珍惜一些事情而悲伤,那种悲伤,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在听的讲的时候,他的眼眶红了,我的泪也在眼眶中打转,我想如果,如果不是在教室,不是大家都在,我的眼泪就真的流了下来。没有珍惜,所导致的后悔,寂寥,孤独,是无法用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的。

  回家的路上,不想有人在我旁边给我说话,那样我依然会用笑脸对着他,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个人慢慢体会那种悲伤。冷风一直在吹着,骑着车子与风抗衡,结果冷的还是自己,天很黑,戴着的口罩遮住了半个脸,一直看着前方的原因,路上骑进一个坑里,颠了一下,才发现,这条路是那么的凄凉,被数棵硕大的树遮挡的密不透风,来来往往的人也都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可能是这自然环境的缘故,泪不知不觉遮住眼睛,本来迷糊的路变得暗无天日,风吹过,泪已干,却风干成一道无尽的泪痕。

  回首,小学时代的天真,只为了作业和成绩而忙碌。埋头看看现在,那么多的事情都要处理,却不能回避,必须无条件的全部接受,连自己的梦想,都不知道有没有勇气去实现。那遥远的距离,实现的岁月,总是与现实成反比,让人无法去追忆。现在能做的是什么?用社会的语言去描述自己该做的事情,虽然很不情愿被大人们摆布,但是却无力改变,怎么样都是要学习的,那就用自己最充沛的精力,去拥抱明天的朝阳。

  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坐在破破的屋子门外:

  感叹无法改变的人生,悲伤逆流成河。既然什么都看透,就无所谓割舍,不要坐在一边抱怨,诉说流逝的沉默。

再回首作文4

  故地重游,总有诸多感慨,作此篇,略表心迹。 ——题记

  时隔五年,当我再度站在那恢宏的影视城门口时,陡然间仿佛生出错觉,似乎成了五年前的艳阳天。凝视着那熟悉却又陌生的劲舞,那点缀着稀疏绿苔的砖瓦,那座仿佛要冲天飞起的神雕塑像,感受那股充满古老荒芜的气息,我不禁痴了。然而心中却涌现苦涩。城未动,雕未变,变化的只是那个观景者。

  揉揉眼睛,将心中的苦涩压下,随着人流,缓慢步入影视城。

  年龄的增长,倒是让我的眼睛更加锐利些。曾经在我眼中平淡无奇的一切,如今却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仿佛正应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也摆出了姿势,像是要娓娓道来些什么。

  没有跟随导游的步伐,我慢慢地落在队伍后头,却也自得其乐。小径旁的油菜花开得正盛,稍带刺目的亮黄却是驱散了我心中的一丝阴霾。

  沿着小径,慢慢走,走到了一个狭窄的溶洞,洞门口还有几根杂草,我的心猛然抽搐一下,这熟悉的场面……竟然是活死人墓,难怪这么熟悉,原本心中的迷糊变得明悟。但在同时,脑海中仿佛升起了什么,但又说不出来,就像一团迷雾,明明存在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既然想不出,那就不要想了。”我在心里自言自语。缓缓拾级而下,阴森恐怖的气息扑面而至,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一会儿,适应了洞内的黑暗,我的脚步也慢慢加快了。一个转弯,一个有亮光的山洞呈现在眼前。放缓脚步走了进来。一张看似寒冰玉床闯入眼帘。原来《神雕侠侣》中的寒冰床在这里。此时此刻,我的心仿佛漏了一拍,心中的那团疑雾也随之消散,留下的竟是两个人——杨过与小龙女。眼前场景与这两人相映衬,幻出了一片恍若仙境的神奇景象,隐隐约约可以辨认出是《神雕侠侣》中的片段,从杨过与小龙女的相遇、相识、相恋、苦苦守候、厮守一生的一幕幕。我的眼角已经湿润,眼眶中已经泛着泪花,一颗晶莹的泪珠从脸颊滑落,但我并不擦去,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

  很小,我便背井离乡,不远千里的到海滨小镇石浦开始求学之路。那时还不满八岁的我就已经藏到了孤独的滋味。那时的我面对这个陌生的小镇,只有畏惧和害怕,直到进入小学,有了同学玩伴,才不那么寂寞,但心中,总有一份无法抹除的落寞。

  时光荏苒,四年时间一转而过。那一年,我五年级,班里转来一个女生,白皮肤、大眼睛,就像一个瓷娃娃。不知为什么,每次看见她,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自卑感。但她那阳光灿烂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阳光,将我心中的落寞一丝丝的化解。那一年,我尝到了暗恋的滋味。

  一年后的毕业考试,我们一班人却是既兴奋又难受,班级里的毕业留言却是在同学之中不断流传。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悲伤的气氛弥漫着班级。毕业典礼,我哭了,狠狠的哭了,仿佛要忘记这六年来的所有委屈。

  也是那一天,我对她说了憋在我心中一年的话,她很开心,微笑对我说:“有缘再见!”我的心中瞬间就安定了,或许,她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但我知道,我们永远是朋友。

  我离开了,却是笑着离开,没有落寞,更没有悲伤。

  冷风吹来,湖面微微泛起涟漪,沉溺在幻想中的我,望着眼前,心中阴霾仿佛一扫而空,所有阴暗面,似乎在阳光的照耀下消散了……

  寻一条无人的小径渐行渐远。风吹着,雨下着,心暖了。

  车动了,载着我那一颗温暖的心,渐渐远去。再回首,影视城的轮廓愈发模糊;再回首,神雕侠侣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