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锦时》有感

时间:2022-03-11 19:01:20 好文 我要投稿

《素年锦时》有感

《素年锦时》有感1

  最近在读庆山的《素年锦时》,感触颇深。偶然在新华书店看见了这本书,无论是正面大簇的白色花团还是背面的汪洋深海都让我心动不已,于是付了钱,把它变成了我的。

  有朋友不喜庆山的书,我理解她们,庆山不是个开朗乐观的人,于是她的作品也是黑暗系列的。而《素年锦时》恰好是少数几本散文及短篇小说集,是闲散且舒适的。

  翻开第一篇就爱上了它,南方的大宅院生活,幽暗且美丽,四面围墙,又给人极大的安全感,大团的黄白色菊花成了墨绿色院子里的鲜活点缀。庆山的文笔很清雅,淡漠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有一种对世俗冷漠的情感蕴藏其中,让人为之着迷。很仙的文笔,讲的却都是无比现实的故事,能够一针见血的刺穿柔软的内心,让我学会不逃避现实。毕竟避风港在温暖,也不可能只容纳我一个人。它让我学会独立,不过分依赖别人,给自己留有余地,在他们离开时不至于那么狼狈。

  喜欢《素年锦时》中的一句话:有谁告诉你,喜欢的东西就必须要得到,并且要始终得到。有时候喜欢的东西是得不到的,强行夺取与挽留,只会伤害自己。

  偏爱散文集、诗集。也有过错误的决定: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太难读;席慕蓉的诗集美好、短小,却无法给我力量。在书海中寻寻觅觅,一眼万年爱,爱上了《素年锦时》,在这心灵鸡汤的时代里格格不入,以淡雅如莲的柔婉语言,极端的抨击着现代人麻木而毫不设防的心灵。

  以前,我总是强迫自己去看书,每一个字都像蚂蚁一样晃花我的眼睛,有时读着读着就约会周公了,睡醒后又捶胸顿足;上了高中以后,我逐渐明白,没有人可以长久地陪伴我,她们会在时间的锤炼下变得疏离,即使是最亲的家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重心放在我身上,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敏感,多疑,善变,念旧。这世界所有人都会离我远去,唯有这些书,每日安睡在我的枕边,书桌,压住了我心底里的燥乱,它们会发黄,变旧,可不会丢我一个人面对未来。

  喜欢读书,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寻找一方净土。长路且行且远,因着内心深深不息的意愿,是啊,人生最美好的事不过如此了,在梨树下小坐,捧着喜爱的书,清茶浅酌,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身处高中,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读书,因此,每天午睡前的阅读已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事情。躺在床上,试想,这辈子与书为伴,在洒满阳光的落地窗前,靠在红漆雕花椅上,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足矣。

《素年锦时》有感2

  我想我是喜欢安妮的,但有的时候我回主动地拒绝。因为安妮总是给我大片大片措手不及的空洞以及内心流离失所的荒芜。然而空洞确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可是很多时候我需要一些敏锐细小的疼痛,让我低空呼啸而来的麻木。

  四维曾说安妮像是一朵水中的蓝色鸢尾,有着破碎的激情和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安妮的文字总能抽离人们身边的氧气,然后直到别人窒息。

  这些天来,一直在读安妮的《素年锦时》,在她阴郁冷艳的文字又一次给我带来了伤口和小疼痛后,我学会安静。十八年来,我真正意识到我应该做个安静的人。沉静、笃定、孤独、优雅、坚定;女童、父亲、女子、男子、写作。她亦多次写到梦境。这些短句,这些断章,源自时间深处,抑或尽头,带有某种自足的迷恋、神秘,但不乏深刻,顽强保持着清醒、独立。像是她的呓语,无需回应,无关对错。

  纤细笔触,有着她赞赏的自控、优雅,生出一种质朴跃动的力量。看似客观、近如真理,不容置疑,字里行间却无不是缜密的主观心绪,应是她对生命的一次次回眸完成的确认。怀着爱与痛楚、欢愉,抽身回望,她看到今生、前世。那声音悠远清凉,那画面凄美寥廓,仿佛荒凉仙境中兀自静默的树,她或许就是她心中的那位“植物女子”。

  面对那些形式或紧密或疏稀句子,常常只能是无语。“每个人的生活,需要一种可以得到内心支撑的形式”,作者、读者皆通过文字的重量完成对内心的确认或纠正,殊途同归,获得片刻的喘息与宁静。

  落笔有大朵大朵的栀子,言及盛放,又重彩凋谢。——依然是令人心怵神伤的女性气质。在一些文字下划下一条条灰线,这也是我的确认吗?

  素年,锦时,确是印在纸上的灰烬。我们终忆起它的旧日模样,我们终识得它的旧日模样。它曾熊熊燃烧,爆裂如莲花开放。——大声,再大声。

  等待末世,接受宿命。

《素年锦时》有感3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仅仅是它的封面就令我感到一股浓郁的朴素的气息,正如书名《素年锦时》,朴素的年代,似锦的时光。我对着该书发呆,我貌似感到了一种亲切感,也许是安妮宝贝的缘故,也许是她爱看,也许书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存在,也是我真实的存在。

  逝去的时光在自己的眼中就不曾泛过泪光,不是没有记忆,只是缺少一把钥匙,一把能够令我勾起回忆的钥匙,现在明白了,《素年锦时》正好充当了这把钥匙,将我记忆中的许多都勾勒出来。瞬间,似乎过去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懵懂无知,所有的儿女情长,一股脑儿全涌了出来。顿时,心中痴想的,焦虑的,担忧的都随着记忆化作一缕缕薄烟,一起被回忆的季风不知吹到了何处天涯海角……

  安妮写到了兰花,也许是与自己的爱兰相似,对于安妮的寻兰记我总有特殊的感情。回忆的季风似乎给我吹来了好多好多的是梦的画面,原来这也是我的经历啊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了,因为小时候总爱随着父亲的脚印去后山寻兰,后山不高,隐约记着叫作来龙山。也总是看到父亲装满了背篼回去,可是也有一次很是例外,他没有采到,不!不是没有采到,而是不忍采下它。那一次父亲推我上前,还让我好好的仔细的看看这株兰花,我照做了。那青绿的兰周围有一滩未化的积雪,好是幽静;淡白色的花透着一股紫黑晕,又映在了白雪之上,想想都会令人痴迷,更何况是真实的存在。那情景至今还是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亦记下了她,也为她取名为雪见幽兰,还为她注解“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兰者,君子哉,与荷花一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亦是我对兰花的第一直觉。

  安妮写到了他的去世,以及那些旧物,一切的一切无不透露着他对安妮的时间和往事的留恋,而且是执意的留恋。可是安妮却认为,一个人若太具备感情是会自伤及伤人的。是的,安妮所说的祖母的死亡,伤了她自己也伤了我。

  死亡是可怕的,一个个亲人的`离去,倘若不心痛,不哭。那一定不是一个人的表现。我也想到了我的太婆,八九岁的时候,每天从学校回来都是饥肠辘辘的,可是每天黄昏,总有一个老人和夕阳一起注视着我和哥哥的归来,之后就是把揣在怀里许久的饼干或是藏的渐渐发黑的香蕉递给我俩,许多次我们当着她的面狼吞虎咽,她不仅没有笑话我们,还微笑着以至露出了只有几颗牙的牙床,似乎看着嫡孙填肚子是很开心的事。可是我竟然问她还有吗?现在想起,我真想打自己一巴掌,然后骂自己一句:“不孝!”正如安妮所说,死亡是可怕的,终于厄运还是来了……20xx年的谷雨时节,太婆离开了我们。那天,老天也哭了以至天飘起细雨,亦吹着微风,我跪在祠堂的石板上,跪在那潮湿冰冷的还长着青苔的石板上,许多孩子都跪着,对着太婆的灵位哭泣,我哭得异常的悲痛。我虽小,可我一直很坚强,我很少哭,可是那天我实在控制不住了!控制不了了!情不自禁啊!之后孩子一个个缓缓站起,只有我和哥哥一直跪着,一直跪着,直到面前的香烛矮了一大截,我们才不情愿的站起。

  “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还有那么多的儿孙来送她,也许她会在九泉之下笑的。”……诸如此类的话很多,很多。我想我是不是有为太婆写一篇传记的必要?一个世间已逝的人,心中永驻的人。

  安妮亦写到了许多许多的内心性情。单纯,笃定,善良,寂寞,安静……

  安妮的文字有些忧郁,却又不失一丁点的喜悦元素,也许只有真正品读了《素年锦时》,才会有更多的记忆被唤醒,才会有更多的神经被触动。第一遍,果然是真实的存在,不知道下一遍会是什么感受。既然如此,我何不再抿一口清茶,继续去品读它,多唤醒一些沉睡的记忆吧……

【《素年锦时》有感】相关文章:

读论语有感03-11

分别时给朋友的话03-11

读书语者有感03-11

想起你时很温暖作文03-11

读读书的力量有感03-11

读山羊不吃天堂草有感03-10

读卖火柴的女孩有感03-10

再读相约星期二有感03-11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03-11

刚健的人格——读论语有感03-11